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 第一百三十七回 小人未必非丈夫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一百三十七回 小人未必非丈夫

作者:醉酒枕红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5:04 来源:泡书吧

转眼秋尽冬来。十月初的头几天,乌桓联军在稍作休整之后,便跨过易水,进入中山国地界,直奔北平而去。

往卢奴方向的官道上,自卢奴东北两面,甚至北平、蒲阴、望都、唐县避难而来的百姓汇成一股浩荡向西的人流,首尾难见。

一队十数人郡兵装扮的骑兵队伍落在了人群末端。迎风飘扬的汉字军旗似是告诉人们:大汉的军队便在身后保护着他们。再往细了瞧去,领头的,不正是侯三?

原来,羊安自领了中山中尉,便采用戏志才坚壁清野,集中兵力,坚守卢奴,伺机反击的策略。

然地可失,人不可亡,身为未来人的羊安深知人口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农耕民族来说,其军事力量更是严重依赖于人口地支撑。

再说了,羊安既为中山父母官,又两世混迹于民间,深知民间疾苦。于责任于家国情怀,他都难忍西北四县百姓遭外族屠戮。

于是他方一上任,便东拼西凑勉强组了一曲二百余骑,由侯三任军侯,领着往四县疏散百姓去了。

他如今麾下虽有潘大、侯三、太史慈、潘先。以及天子派遣听用的羽林左监端木云;曹操唤来相助的夏侯惇及面圣归来的潘凤。但思来想去,此番差事最适合的人选还是侯三。

太史、夏侯历史上皆大将之才,端木云又统领近千骑羽林,派此三人无疑大材小用。

潘先守城颇有章法,又有临战经验,作用甚在太史、夏侯二人之上,自是舍不得派此用处。更何况他早先与张纯眉来眼去,羊安并不放心他父子二人。

潘大虽忠勇有余,终究机变不足。至于侯三,羊安看来,其人胆小怕事,又满嘴火车,行事倒颇为机警,关键时刻却不至于害了性命。

再说官道上,往卢奴的人群里,一个四、五岁模样的女娃儿糯糯地问着身旁的妇人:“阿娘,咱们何时才能到卢奴呀。”

“娃儿莫急,再行二、三里,等过了滱水,前头不远便是卢奴了。”

母女二人寻声瞧去,见身旁骑马而来的侯三,那妇人忙欠身施礼。那女娃儿却是慌忙躲到妇人身后,一边偷瞄着侯三,也不晓得是畏惧这一身军卒的行头,还是侯三的面孔。

侯三见状,嘿嘿一笑,翻身下地,从马背上摸出一包干荷叶,便蹲到那女娃儿面前,道:“娃儿莫怕,俺可不是甚坏人。”说话间,手中干荷叶已经打开,现出几枚果子。“你瞧,要不要吃果子?”

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便没有不贪嘴的娃儿。那女娃见了果子,果然惧意去了七分,却还矜持的看了看她娘亲。待那妇人颔首示意,这才欢喜地上前,从干荷叶里拣了两枚。边对侯三怯生生地道了声谢谢,又飞快的跑回她娘亲身边。

待左右比划片刻,又选出较大那个,递到她娘亲面前,笑呵呵道:“阿娘,吃果子。”

那妇人接过果子,又朝侯三欠身道谢。

“区区小事,娘子何必放在心上。看你家娃儿乖巧懂事,倒是让俺想起家来。实不相瞒,俺那婆娘在老家也给俺添了俩小子,只是俺常年离家,至今还未偿得见,想来,如今也差不多该和你家娃儿一般大小。”

那妇人见侯三道起家常,便也不再拘谨,盈盈一笑,道:“将军有福。”

“嘿,俺可当不得啥将军,不过是个军侯。”侯三被那妇人叫的老大不好意思,摸了摸后脑勺,又道,“说起来,娘子一人带娃赶路,当真是幸苦,怎不见你家男人?”

妇人闻言,先前欢喜的眼神随即黯淡,道:“前几岁闹黄巾,为贼人所害……”

侯三晓得说错话,慌忙翻身上马,道了一句:“娘子,俺叫侯三,城中中尉乃我家阿郎,往后卢奴城里有何难处,可去军中寻俺。”便打马离去了。

不多时,滱水已在眼前。

前些日子,为了阻敌通路,羊安命人拆了临近的几座桥,只余下离卢奴最近的一座,专为百姓避难通行。如今,对岸那侧搭起了简易工事。侯三晓得,李响正带人在此,既当维持渡河秩序,又需甄别敌方探马。

说起来,此番羊安并未在滱水上大做文章。其中固然有时间与人手的问题,然最关键的还是滱水虽宽却浅。上游十数里外一处浅滩,最浅甚只半丈,若非此刻河水冰冻刺骨,寻常人便可涉水渡河。然骑在马背上的乌桓人便没有这层顾虑,但凡有个向导,便能在此处安稳渡河。

更何况如今一年冷过一年,怕不到十一月,滱水便要冻结成冰。届时,一马平川,十万铁蹄之下,再精良的防御工事也难堪一用。

故而与其拆分有限的人力、物力、兵员,不如集中一点守城。毕竟冷兵器时代,防御骑兵最有效的战术还是依城而守。

看着东西两岸井然渡河的人潮,侯三心中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消数刻之后,待最后一批百姓渡河,自个儿便能回到卢奴城内交差了。

他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晓得自家阿郎的布置如何将天时、地利、人和运用到极致。但他晓得,主动弃守西北四县,迁民数十万,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担当。阿郎果然还是当年武水畔初见时急公好义的少年。

此时此刻,侯三固然为胸怀天下、心忧百姓的羊安感到自豪。却也为自己在诸县令、佐吏配合下,完成迁民壮举,不负所托而骄傲。

“报~”

一阵急促的喊声将侯三拉回现实,待定睛,这才看清来者正是自己留下脱后的探马。”

“报…报…军…军侯?”

“我说朱六郎,你从军也有些年头了,怎还这般毛躁?有何事,把气捋顺了再说。”

却见那朱六郎虽深吸一口,极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然强烈的恐惧感仍使他任不住说话磕绊:“军…军侯,有…有乌桓!”

“甚?你说甚?”

“有…有乌桓,好…好多,数千…数千骑?”

“啊?何来如此多的乌桓?”

朱六郎没有说话,远方马蹄踩踏地表传来的震动声却回答了侯三的质疑。一时间,他慌了!

渡河的人群仿佛也发现了异样,不晓得何人大喊一声:“乌桓人来啦!”霎时间,百姓争相渡河,方才有序渡桥前顿时乱做一团。

侯三见状,极力使自己保持冷静,大声呵道:“莫乱,大家伙儿莫乱!”

然任凭他喊破喉咙,终究犹如滴水入海,混乱的人群哪里还能听见分毫。

正焦急间,一个瘦弱的身影突然映入眼帘。是那个死了男人的娘子!此刻她早已弃了随身的包袱,抱着自家娃儿,拼命的便往人群里挤。

眼瞧着这一切的侯三并没有上前帮忙,倒非是他冷漠,而是这一刻,往事如走马灯一般牢牢占据思绪。是当年大疫,负着自己求生的大兄;是饥寒交迫,收留自己的阿郎;是一同出生入死,破黄巾,败赵慈的孙陆、太史慈、陈辰;是新婚婆娘,抱着两个看不清脸的娃儿…………

看着那些慌乱渡河的百姓,突然间,一个念头从侯三脑中闪过。他似乎看到了当初濒死的自己。他晓得,此时此刻需要有人为他们挺身而出,就如当初羊安、潘大那般。他晓得可能会死。他怕死。但又何惧一死!

是啊,若非羊安和潘大,他侯三早该死了千百回了。可结果,不仅活得好好的,身边有了一般好兄弟不说,还有了两个大胖小子。他知足了。

下一刻,侯三翻身下马,“噗通”跪倒在地,留恋的望着卢奴城头,两个模糊到几乎只剩轮廓的身影,叹道:“阿郎,大兄,活命之恩,今生无以为报,来生再给二位做牛做马。”

语罢,又三叩响头,这才起身上马,招呼左右道:“放响箭,招呼弟兄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