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031 存在的土壤

限制级末日症候 1031 存在的土壤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我所写下的描述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的故事不出所料被阮黎医生当作是“妄想”的证据。不过,正因为进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对这样的情况没有抗拒。我不仅仅是阮黎医生的养子,同时也是她的病人,这个身份将会一直延续到我离开这里为止。尽管,我并没有找到回归末日幻境拉斯维加斯的途径。不过,“江”的存在感越是强烈,就越是让我有一种自己即将离开这里的紧迫感,这个世界是平凡的,我不打算在这里久待,生怕招来扭曲这个平凡世界的异变。

我给自己订制了一个回归的时间,以及一系列尝试回归的方法,事实证明,仅仅是集中精力去“妄想”末日幻境的事情,是无法让自己回到末日幻境的,那仅仅是立足于这个世界的妄想而已。至于彻底否定这个世界的存在,我也无法办到,因为,我喜欢这个世界。不否定这个世界,却又想回归末日幻境之中,似乎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便,我的身份是经常陷入妄想世界,弄混妄想和现实的精神病人也做不到——大概正因为做不到,所以我的表现在阮黎医生的解读中,是精神病症状有所好转的证明。

“妄想并不是坏事。”这一天,阮黎医生对我说:“每个人,从孩童到成年,多多少少都会对一些正常或不正常的东西产生幻想,尤其是孩子,因为心志不成熟的缘故,当他们用那懵懂天真的视角观察世界时,总会发现这个世界有许多超出他们视野的东西。虽然那对于成年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难以认知的,因此,会对它们产生恐惧心、排斥心和好奇心,将之视为异物。进而成为他们妄想的源头之一。人类就是在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和尝试从自己的视角对未知进行解读中成长和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称妄想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种动力,也并非没有道理。”她说到这里。顿了顿,和安静坐在椅子上吃晚餐的我视线交汇,只有在这个时候,她的目光才格外像是病院现实中的阮黎医生。

她继续说到:“不过,将自己妄想出来的异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东西,而不去深究它为什么如此,进而以异物的概念接受它们的存在,就会出现阿川你现在的问题。所谓异物,是一种和正常事物相区分的概念,正常的东西。往往是无聊的,枯燥的,繁复而无趣的,与之相对,异物自然是有趣的。神秘的,让人恐惧却又充满刺激的。换句话来说,当异物于视角中变成常物,它便会失去这些吸引人的特质,但是,一个人要成长,要正常生活。需要的是常物而并非异物,不断将自己的视野中的异物转变为常物概念,就是一个人成熟的过程,正因为异物减少,常物增加,所以。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是无趣的,令人疲倦的,因为,一个人和外物的接触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越是抵达这个范围的边缘。所能接触到的异物就越少,常物就越多,能够一直保持异物增长速度,不被转化为常物的速度压倒,大概就是经常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缘,接触高深知识的科学研究者们吧。只是,并非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才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拓展接触范围界限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占据巨大多数,所以,这些人成年之后,都会感到生命的无聊,而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成熟。”

“听起来,成熟不是什么好词语。”我如此回答道。

“也许,不过,在我的词典中,成熟既非褒义词,也非贬义词。”阮黎医生眨了眨眼睛,微笑起来:“只是各人的极限体现,以及社会分工的需求而已,它所代表的意义很复杂,却又不可或缺。这么形容吧,成熟也可以代表稳定,而一个稳定的部件,是人类社会大机器保持平稳运转的必要因素。你不会觉得,由不稳定的零件构成的机器,可以更好地工作吧?人类社会需要成熟的人,原因也可以这么简单解释。而不成熟的人,不是可以加工的新零件,就是已经确认损坏的零件,社会机器自然而然会将之排除掉。阿川,你知道我致力于心理学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

“挽救损坏的零件?”我说。

“不,我可没那个本事,只是,一个学科的深入,尤其是心理学科的深入,可以让社会机器的自律筛选零件机能变得更加精细和完善,过去曾经被确认是损坏的零件,在我看来,只是因为是筛选机制太过粗陋,而无法将其实还有可能修复的零件筛选出来。而在新的机制下,或许可以将这种筛选更加精确一些。”阮黎医生十分自信地说到。她的形容很通俗,即便只有高中生的知识的我也能理解,而我也是第一次听说,阮黎医生的研究竟然是带着如此深刻的理念和想法。就我个人的感观来说,坐在和面前的这位养母阮黎,可比病院现实里的主治医生阮黎优秀多了。

“真是伟大的目标。”我还能怎么说呢?她的理念的确让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又符合逻辑的道路,也许她一个人是无法成功的,但是,却无法否认,其中有吸引人沿着这条路研究下去的地方。我很钦佩这样的阮黎医生,因为,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明确阐述自己科学理念的研究者,第一个,大概要属病院现实中的安德医生吧。

而正因为病院现实中有安德医生,而这个无比真实的世界有阮黎医生,所以,我再一次无法否认,这个世界的实际存在性——假设这个世界是中继器基于我的意识变化出的意识态幻觉牢笼,那么,是不能存在这种,我都无法触及,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高层次的理念的。与拥有这种高层次理念的世界相比,完全展现不可解读的怪异和神秘的末日幻境,就显得更加虚幻不真了。

“可是,如此精密地筛选零件,是不是显得人类社会太过苛刻了?”我没有反对阮黎医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只是,也有自己的疑惑,“一个苛刻的社会,或许运转会更加高效。但是,也容易因为细节问题而崩溃吧。太过精密的社会,是不是会缺少自我调节能力?”

阮黎医生惊讶地停下筷子,她似乎觉得我能提出这样的看法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我从她的眼神中,直觉感到,她并非是因为我正确了才吃惊,而是因为我提出的问题在她想来是错误的,所以才觉得吃惊。

“你真是这样想的吗?阿川。”阮黎医生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又松开来,“也是,你从小就很聪明,家里也有许多专业书籍可以看,所以。你的接触面要比一般的孩子要广阔不少,可是,你的接受力并没有超过一般的孩子,只能说,是普通优秀而已,所以,才造成了你认知中的异物比常物更多。进而促发了如今的精神问题,是我平时没有注意的错。”正了正脸色之后,她开始以坚决的态度否定了我之前的问题:“人类可以认知到自己已经是这个星球上智慧最高的生物,也因此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有多么强烈,进而产生了,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并不如自己原本想象中的那么严密的错觉。例如。人类社会缺少了某个人类个体不会就此停止运转,进而发展到人类个体离开了人类社会,也绝对不会缺失什么而无法存活,甚至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结合性还不如蚂蚁群落。不过。我之前也说过了,这只是错觉而已。人类自傲于自己的心理和意识的成熟程度,但是,从心理学和意识方面的角度来说,人类的个性其实比蚂蚁的个性还要稀薄。”

我再次被阮黎医生的说法吸引住了,只听到她继续说到:“在如今的很多人看来,人类个体认为自身心理意识在成熟之后是独立而平等的,它和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有所交集,但又不会因为存在这种交集改变自身的独立性,但从心理学和意识形态学的范围深入探讨,就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结论,人类个体即便远离人类群体,自身意识也没有和社会意识切断联系,无论孤身一人时,谋求团体的出现,还是个体在某些情况下对团体的排斥,都代表着这种看不见的联系是存在的。因为,真正切断联系之后,表现出来的,不应该是希望加入或是抗拒排斥,而是一种试探和认知的懵懂,在面对未知时,或许会产生恐惧,但是,恐惧本身并不会导致加入或抗拒,而是一种纯粹的刺激和好奇。只有在对其有所理解之后,才会希望加入或强烈排斥,而理解,本就是联系的体现。因此,人类社会对人类个体的吸引力,和人类个体对人类社会的排斥力,其实都是彼此之间拥有联系的体现,吸引力和排斥力一直都存在,自然意味着,联系从未中断。”

“这可真是……有趣的说法。”我没有评论其正确与否,因为,我只是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而阮黎医生才是一名心理专家,拥有对这个话题的深度进行探讨的资格。她也许是错误的,但是,也仅仅是出于猜想“她是错的”,我并不具备以自身认知为基础,去指定这种层次的研究结果是否正确的狂妄。所以,我只能用“有趣”,来代表我的沉默。

阮黎医生说起这个话题时,兴致高涨起来,沿着之前的话说下去:“就人类这个生物的意识状态来看,看似独立的意识个体,其实也只是由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出于分工需要,进行割裂和加工之后的零件。其所具备的独立个性,正是人类社会谋求自身成长的体现,但却非真的就是独立而个性化。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社会意识别有目的地,将本是复制克隆出来的自身部分,包装成不同的东西,遵循多样性发展的优势,进行宏观层面上有益于自身的筛选和演化。但是,正因为其内核并非那么个性而独立的东西,所以,反过来成为人类个体无法脱离自身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的证明。”

“也就是说,人类个体的存在,和个性化的高度觉醒,证明了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的不可分割性,而人类社会的共性,则反过来证明了人类个体并不存在真正的个性?”我提出这个问题时。自己也对其感到匪夷所思,这个理论所体现出来的事实,可不比任何怪异和神秘的存在肤浅,而正是因为它太复杂了。让我不明觉厉,也无法反驳其正确性。我知道,如果自己提出异议,阮黎医生有更多的例子,去证明它的正确。

“可是,这和我之前的关于人类社会精密性的问题有什么关系?”我转回正题问到。

“真是个小笨蛋。”阮黎医生激昂的语气缓和下来,对我说:“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本就是精密性的体现,一个粗糙的东西,是不可能变得复杂的。否则就会崩溃。而人类社会既然是如此复杂,一旦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诸多暂时还难以理解的异物的存在,又怎会因为,我将某些异物转变为常物时带来的进步。而变得更加精确呢?人类社会比任何人自以为的还要苛刻,还要精确,我的研究能够带来的变化,对其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从异物转化为常物的角度来说,或许,我所设想的更精确地筛选机制。其实早就存在,并一直都在运作,而我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解开它的面纱,让其从没有认知的异物变成已经确认的常物而已。我的导师曾经告诉过我,研究者。并非开创什么,其所作所为,不过是让自己的眼睛,从近视眼无限趋近正常,可以看清楚黑暗深处的事物。研究者。也没有改变什么,所有看似的改变,其实是早已经存在于此处,却没有被观测到的存在。在我还没有独立工作的时候,经常对这句话不以为然,但现在,我才算是对此有了粗浅的理解。”

阮黎医生的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她和自己那位学科导师一起工作的日子,那位导师显然对她的影响很深,但是,在阮黎医生的口吻中,可没对其充满了抱怨。而可以谈起那段时日,自然也就不是什么无法述说的过往。这样的聊天,其实在重新确认了阮黎医生的养母关系后,每天晚餐都会发生,话题往往没有明确的中心,会根据一个话题延伸到另一个话题,最终完全脱离最初的话题,之后又恢复到一些家常事情的对话。很轻松,很散漫,但却又让我觉得,这其实是阮黎医生的刻意之举,虽然她认为我最近的“病情”有所好转,但还需要进一步治疗,通过看似漫无边际的聊天,去加深我对妄想的排斥,这本就是一种持续性的,暗示性的治疗方法——我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这般过去了好多天,而这些天来,除了总会做关于“江”的噩梦之外,世界暂时没有任何变化。阮黎医生潜移默化的治疗,的确是充满了效果,会这么想,是因为,我觉得“江”的频繁体现其存在感,便是对这种治疗效果的反弹,但是,除了影响我之外,“江”的力量似乎还和这个世界隔着一层浅薄却又坚韧的隔膜。

这个世界是正常的,而我是异常的,而阮黎医生的治疗,让我的“异常”,转义为“局限性”的概念而存在。异常,是视野和认知的局限性的体现,绝对无法理解的异常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科学又平凡的世界,没有任何异常和神秘实际存在的基础。即便是在比科学脚步超前一百万步的地方,也仍旧是科学范畴的认知,淡化了神秘的概念。而因为人类接触范围极限的理念,也杜绝了,神秘总在视野之外的说法,因为,神秘和异常,都是异物的体现,而人类接触范围极限之中,异物是不断转化为常物而减少的,至于人类接触范围极限的之外东西,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它既然不被“接触”,自然就无法体现其存在。而神秘和异常,至少要确保,它是存在的。

在人类接触范围极限之内,异物有尽,怪异有尽,神秘有尽,虽然每一个人的接触范围极限或许并不一样,有的天才,其极限范围还在增加,但是,我也无法自称,自己的接触范围极限比其他人更大,比其他人更加天才。如果,我的接触范围极限和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不少人要超之于我,那么,我所观测到的异常和神秘,在他人看来,自然是极其无稽的,将其固执认定为不可理解之事物,也是可笑的。而这样的我也将被人类社会视为不成熟的个体,不稳定的零件而加以排斥,于是,我是精神病人,而其他人不是,我可笑愚蠢,而其他人不是。

反过来说,如果我无法变得正常,那么,被这个世界所排斥,就是极为正常的情况。然而,“江”的存在,让我无法变得正常,因此,阮黎医生才从来都不觉得,我的病情已经痊愈吧。而在她的眼中,大概我已经病情反复过许多次,而且,之后也必然如此,所以,不会对我如今的正常掉以轻心。

毕竟,她说过“你也一度正常过一段时间,但总会发病”这样的话。她不相信我自发的“痊愈”,而只相信她经过多年观察和研究所取得的数据结论。

我现在所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我喜欢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对我是排斥的,由此产生的痛苦也是切实存在的,即便此时还很微小,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会不断增大。如果想要被这个世界接受,我就必须接受改变,但是,“江”的存在,让我无法改变,这虽然矛盾,却也是一个不容许否认的事实。因为“江”的存在,我和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是,即便我想离开这个世界,也觉得自己必然可以离开,但却找不到具体的方法,在这期间,还必须忍受,这个世界正在不断刺激“江”,而“江”的活跃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侵蚀的后果。

我从来都不觉得,这个世界可以抵抗“江”,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江”和“病毒”本就是这样充满了破坏力的存在。

我躺在床上,窗外的霓虹灯光把隔壁的大楼映上红色,那颜色不禁让我想起“江”,我起身站在更衣镜前,抚摸着自己的左眼,无论如何,也无法在清醒时感受到“江”的存在,仿佛它在这个时候,就仅仅是我的幻觉而已。也许我应该庆幸,它不会立刻就将这个世界搅得一团糟。我再度睡下,进入梦乡,在习以为常的噩梦中,感受着“江”的鼓动,然后在醒来时,感受这种鼓动的残留。

日复一日,我渐渐习惯了这般重复,看似有某种征兆在雀跃,却一直都没有更具体迹象的生活。世界仍旧是正常的,我的生活,也依旧在平稳中持续,和八景、咲夜她们没有过多的交集,我继续寻找真江她们,而阮黎医生的治疗也在继续。阮黎医生知道我在找哪些人,她主动提出帮忙,认为最终的结果,有利于我的精神状态的恢复,她拜托国际友人帮忙,却一直都没有结果。相同名字的女孩很多,然而,具体的身份资料,却显然并非我想要找的人。

寻人没有进展,可是,却从进一步证明了这个世界有多么平凡和正常,如此稳定的生活状态,持续了两个月。若非“江”每一个夜晚,都会在噩梦中提醒它的存在,恐怕我会更加彻底地融入这个世界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