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087 非物质化

限制级末日症候 1087 非物质化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为了避免排序上可能产生的麻烦,我刻意打乱了进入传送门的顺序,尽管如此,仍旧无法完全避免末日真理教在传送上动手脚的可能性。他们的法术是如何布置的,已经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这些事情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如果不是别无选择,我也不会借助身为敌人末日真理教的力量。比起在聚集地的老巢里应对整个聚集地的力量,目前的选择虽然危险而被动,但却让我觉得相对好一些。

夜鸦夸克的飞翼就如同披风一样,包裹住我的原身和“平”,在钻入灰雾漩涡中的同时,展开了在阴影中穿梭的超能。灰雾漩涡当然不是阴影,传送门和阴影跳跃,在形态上区别极大的空间性质神秘,但是,追溯其本质的话,却可以找到许多相似点。通过阴影跳跃的神秘性,去感受传送门的神秘性,进而避免在传送过程中出现人为意外,我这样的想法,并不只是一时兴起。

我在过去,已经有好几次利用末日真理教巫师的传送门法术的情况。当时虽然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对方的确没能在法术力量展现的过程中进行调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末日真理教的巫师们等级更高,所使用的器物也更加高级,但是,他们为了达成传送,所要对抗的神秘性,也更加强大。如果他们可以随意在聚集地内传送,那就没有必要做出那么多的布置。尽管不清楚,他们最初是如何抵达平台之内的,亦或者,平台内部也仅仅是一个通道,通往真正存放重要物事的储藏地,但是,他们出来的时候,是依靠素体生命打开了出口,这已经足以代表某些问题。

现在也是一样。必须依靠“门”,才能联合施法,这在我所知道的,末日真理教巫师法术中。也是极为少见的。他们在完成“传送”任务时,还剩余多少力量去排斥同处在“通道”中的我们?这个问题在我投入灰雾漩涡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着。

答案,只能由事实来回答。而我所设想的,最糟糕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传送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任何恶意的袭击,也看不到其他人。仿佛我们被丢入了一个没有方向,也没有时间的黑匣子中,可以感觉到,自己身边有什么东西。却无法进一步去确认那是什么。自己的运动似乎已经停止,即便想要移动,也感觉不到有任何力量加载于身上,夜鸦夸克的双翼无法展开,即便双脚活动。也仿佛原地踏步,施展速掠超能的话,无形的高速通道也没有成形。即便在感觉上,这里有什么存在,通过连锁判定去侦测的时候,却什么都无法感应到。

这种状态,就如同自身所拥有的神秘性。一下子都荡然无存了。不过,这应该仅仅是“超能没有产生可以感受到的实质性效果”而产生的错觉。毕竟,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充满了神秘性的地方,它让巫师们可以无视大多数障碍,自由出入不同的空间中。就如同一个中转地带。

问题是,巫师们是如何在这种地方活动的?亦或者,并不需要刻意活动,自行就会抵达预设的地方?当前的感觉,和自己使用阴影跳跃。以及抓住巫师,让其被迫带着进行传送的感觉截然不同。

没有“活动”的感觉。

似乎这种静止,要无休止地保持下去。

黑暗,静谧,虽然有施展手脚的空间,却无法呈现活动的实质,当只有思维在转动,只有感觉去探索的时候,就像是要连感觉和思维,也要在无答案,也无休止地探索中渐渐麻木。

让人忍不住去想:自己是否已经被困在这里,巫师们早已经利用自己的办法离开了?贸然利用末日真理教的力量,是否就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这里的黑暗,和阴影跳跃时,那种仿佛置身于由阴影聚集而成的大海中,自己可以接触这些如有实质的阴影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阴影本就有“阴暗”的意义,而“阴暗”又是最贴近“黑暗”的词义,在神秘学中,相近的概念所产生的力量,都拥有某种“连接”起来的方法。在我打算利用末日真理教的传送门时,这类神秘学知识为我提供了信心上的依据。所以,在尝试后失败,并由超能效果的丧失,进而产生出各种负面的情绪和想法,并没有在我的内心中盘踞太久。一开始就拥有的信心,只是几次尝试就丧失殆尽的话,这种信心不是一开始就如同玩笑一样吗?

我可不想让自己变成笑话。

没有时间感的话,也可以看作是,这里没有正常意义上的时间流动,也就不需要担心时间的缺乏。

没有空间感的话,也可以看作是,这里没有正常意义上的空间结构,也就不需要担心空间的迷失。

所谓的“无法活动”,也可以视为错觉,仅仅是因为没有“参照物”而已。

既然巫师们的确是经由这里,去往不同的地方,那就证明,一定存在某种正确而有效的移动方式。如果自身并非已经在“推进”,那就是,必须依靠法术,独立进行“推进”。因为,末日真理教的巫师们拥有的神秘,就只是法术而已。

巫师法术的根本,是对“灰雾”的利用。

而夜鸦夸克的神秘性,虽然并非直接和“灰雾”挂钩,但是,却在性质上,和“灰雾”所形成的构造体极为相近,而且,夜鸦夸克的构成,充满了我的“特质”,魔纹力量作为“特质”的一种,也必然存在于它的形态中。“魔纹”,是统治局的技术造物,其性质自然也会涉及对灰雾的利用,甚至于,比巫师法术的利用率更高。说到底,末日真理教巫师的形成,也很有可能是参考了统治局制造“魔纹使者”的神秘技术。

仔细思考,将过去有所感觉,但是,并不足够深刻明晰的想法,一一辨析整理。在观念上,获得一个相对明确的认知。不管这种认知是否正确,但是,却能带来一个让内心安定下来的立足点。如果从病院现实的角度来说。末日幻境的本质就是一个“由精神构成的世界”,那么,内心、心灵、情绪这样无有实质的东西,对自身和环境的影响,要比物质世界来得更大。

也许,在平时,习惯上将整个末日幻境也区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种状态,但是,在面对看似无解的神秘状态时,将其重新归为“精神”一种。也是神秘专家解决问题常用的手段——是的,并非只有体验过“病院现实”的我,才会将整个世界看作是“精神”的映像,在正常文化中,以唯心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整个世界的哲学,也不在少数,而这本就是从精神角度去认知世界的体现。

而在东方,唯心学说,对正常人的影响,甚至比唯物学说更大。它并不直接体现于科技对物质的改造中,却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东方。“只认可唯物主义,无法从精神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才是异端,是只有极少人,才能做到的“异常”。

是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成长。构成了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并认知自己和世界的自己,又怎么可能会被束缚在“无实质”的困境中呢?

没可能的。

神秘学、哲学和心理学知识,在我的心中流淌着,连锁判定的运作对象,似乎也在我构建自我的唯心视角时。也在发生存在形态上的变化。原本只能感觉到,却无法观测到的“东西”,似乎渐渐可以在连锁判定的观测范围中呈现了。在我的脑海中,呈现出淡淡的轨迹,就像是铅笔在白纸上随意画了一条线,歪歪曲曲,浅浓不一,继而,更多的线也开始浮现出来,彼此纠缠着,以不断复杂,难以理解,也完全找不出规律,找不到起点和终点的形态,在身下周遭扩展着。

夜鸦夸克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我的脑海中呈现出来的景象,一瞬间直接反馈到夜鸦夸克的视野中。原本空荡荡的黑暗死寂的地方,变成了一团乱麻般的“线”所勾勒出来的立体空间。虽然凌乱,但是,在这一刻,有了上下左右的方向。“线”本身,就成为了确定自身空间状态的参照物。

这些“线”并非静止的,它颤动着,就像是有人在看不见的一端拨动了线头,而这种颤动,又引起了其它“线”的连锁反应,于是,整个凌乱的线构世界,似乎在这一刻,变成了一大片看不到尽头的,不断涌动的大海。

当“运动”产生时,“时间”也就呈现出来。即便无法锁定每一根线的运动细节,难以观测线和线之间的连锁,一旦集中注意力,就会感受到无比强烈的负荷,但是,这个原本看似一切皆无的地方,变成了真正存在着某些东西的地方。

无法观测单体“线”的细节,也无法从整体上,去总览线构世界的运动痕迹。连锁判定可以“观测”到的运动,就像是一片虚影。然而,这种运动,仍旧是有规律的,在我的感觉中,线构大海的每一次涌动,都能让自己感觉到,存在某种指向性的暗示。

我细细咀嚼着这种感觉,沿着这种感觉,进一步压缩着连锁判定的范围。于是,通过夜鸦夸克的眼睛呈现出来的视野中,四下蔓延的线构世界也开始缩小,在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五次“涌动”之后,余下的“线”交织成夜鸦夸克脚下的“道路”,一直向某个方向延伸而去。

我没有丝毫犹豫,夜鸦夸克踏上这条“道路”疾驰而去,似乎就是在动身的下一刻,整个世界陡然一变。被灰雾笼罩的建筑群又再度环绕于身周。急剧的变化,让人难以立刻反应过来,不过,在停下脚步的同时,我确认了,自己的确已经离开聚集地,离开那个看似什么都没有的传送门,抵达了废都之中。

夜鸦夸克悬浮在半空中,这是一条由无规则建筑群所构成的“大峡谷”,正如我最初离开“厕所”时,所看到的景色,建筑群在两侧堆叠起来,构成了山崖。可是,这里的“峡谷”比之前遇到的还要巨大,其顶部。一直延续到我可以眺望的距离之外。天空越往上就越是狭窄,只剩下一条线般的光芒,似乎在最顶上,存在大量的。亦或者巨大的发光体,这些光可以直接穿透层层灰雾,抵达我们所在的距离。

灰雾在流动,向上看,虽然因为“光”的存在,似乎是很稀薄的,但实际上,除了这“一线天”之外,太高的地方,连建筑的轮廓都看不清。在“峡谷山壁”上。也只有灰雾偶然变得稀薄时,才能看到闪烁的,仿佛有什么机器在运作的光点。更多时候,山壁上的建筑群也只能看到依稀的轮廓。

末日真理教的巫师们就在我的脚下,连锁判定似乎还没有从那个传送门的世界中调整过来。整个世界,是我最初于末日幻境,以超负荷的状态驱动连锁判定时,所能观测到线构世界。就如同在白纸上,仅仅用最简单的笔线,勾勒出物事的立体透视图。视野所见到的,和反馈到脑海中的。并非完全一致的景象,而脑海中的景象,则飞快侵蚀着视野所见到的景象,直到只剩下一个完全线构的世界,展现于自己的眼前。

巫师们的身形,就是一个线构的大体轮廓。不过,他们的装束带有很强烈的特征,这一点于构图中表现出来了。

还活着的正式巫师,精英巫师,被精英巫师背负的素体生命之茧。以及——片翼骑士。

数量和形态,完全匹配,他们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出来的顺序上,全都比我快了一步。他们没有停留的意思,但也仅仅是开拔上路,他们在这里等待过了吗?也许没有,也许,即便停留了一阵,也仅仅是对“门”进行调整,以便于将我封锁在其中。身为敌人的立场,我不吝啬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们。是因为觉得我无法太快离开传送门,或者说,根本就无法离开那样的世界,所以,此时的队形,和整支队伍的风气面貌,才给我一种“放松”的感觉吗?

夜鸦夸克立于更高的地方,俯瞰着他们,在线构的情状中,只具备“人形轮廓”的他们,就像是可以随意“擦除”的孩童涂鸦。这样的感觉,并没有让我觉得自己很冷漠,但也不存在任何想要战斗的热血,极为平淡,但是,不将人当人看,无视对方的存在,或者才是最冷酷的吧。只有思维在正常转动的我,不由得这么想着。

即便这样想着,也没有办法,将“杀死他们”当成是很特殊的,值得在意的事情。

因为不值得在意,所以,可以选择动手和不动手,而我最终选择了不动手,也感觉不出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我就这么沉默着,在他们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注视着他们利用法术的力量向一侧崖壁飞去。夜鸦夸克一直跟随在他们身后,前脚踩着后脚进入建筑群中,在时而凌乱狭窄,时而开阔却在半途中断的路径中飞驰着。线构世界的视角一直在持续,我觉得,自己此时的心境,正是受到了这种视角的影响,因为,这种视角是从“精神”出发而呈现出来的,所以,也意味着,是“精神”上的问题。

只是,认知归认知,要重新调整,回归“物质第一性”的状态,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

线构世界是立体的,透视的,即便建筑再密集,也起不到任何遮挡的作用。夜鸦夸克并不完全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而仅仅是呆在“可以持续观测”的位置。他们的移动速度,也不可能面对速掠时具备半点优势。他们无法在行进中注意到夜鸦夸克的尾行,这一点认知,极为深信地浮现于我的内心中,就如同,这就是事实。

其实,不尾行这些家伙,我也没有别的去处,这里已经和我最初过来的地方,不处于相近坐标范围,要在这片广阔而凌乱的建筑群中识别方向和位置,大概就算是聚集地的原住民,没有相应设备,也是做不到的吧。“加”说过,废都范围的扩展,比他们的探索行动要还快速,聚集地所确认的位置范围,仅仅是以树管带为核心的周边,以及遭遇过素体生命和安全网络运作正常的地方。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废都的确切范围,早就无法人为确定,因为,从来没有人去到尽头,传回信息。

大部队在什么地方,在“平”醒来前,无法确认,在他醒来之后,因为位置是传送过来的,所以,也有可能无法确定。聚集地对末日真理教的认知,还是十分匮乏的,所以才会轻易被他们渗透到内部,既然不了解末日真理教,自然就无法确定末日真理教的落脚处。

反过来说,如果“平”醒来之后,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末日真理教的落脚处自然就会暴露。

我相信,身前这些末日真理教的巫师,可不会毫无目的地乱跑。他们不曾离开过夜鸦夸克的线构视野,虽然在行进中做了复杂的穿插,但是总体方向却很有规律,在线构的视野中,这种坐标的指向性要比正常的视野更加清晰。

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大部队的话,就必须另找它途,以解决原身和“平”的伤势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展开行动。

从这样的思维出发,末日真理教的落足点也充满价值。

然而,事情比我认为的还要有戏剧性。就在末日真理教行进了十五分钟,初步将建筑群构成的“大峡谷”甩在身后,已然看不见时,新的“线构人形”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出乎意外的攻击猛然落到了巫师们的头上。他们应该没有察觉到两侧的埋伏,被打了个正着。在夜鸦夸克的视野中,藏在建筑物内部、角落和曲折巷道中的人形,有三分之二跳了出来,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人,乘坐在六足的载具上。尽管无法从细节方面去确认,这些到底是什么人,但是,这些六足载具的形状,实在太眼熟了。

是拉斯维加斯特别行动部队的人马!他们在这里伏击了末日真理教的巫师们。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战斗一打响就立刻进入白热化,六足载具以金属风暴般的饱和射击初步压制了巫师们的行动,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防御法术。可以反击的人,就只有三名精英巫师和片翼骑士而已,但是,这四人都被更多的神秘专家针对性照顾起来。

这一队巫师即便在全盛的时候,和拉斯维加斯特别行动部队比起来,精锐性也有所不如,更别提已经被夜鸦夸克和聚集地重创过一轮了。五名素体生命只能维持在“茧”状,即便它们没有受伤,我也觉得,大部队有足够的办法,将它们调离。甚至于,我不由得想到,大部队有可能通过某些途径,确认这一队末日真理教人马的情报,才布置了这次进攻。

身为占据优势的一方,拉斯维加斯的神秘专家们,已经比最初刚进入拉斯维加斯时,更有配合的韵律,进退有序,个人能力交替转换,以弥补单一化的缺点。巫师们的法术自然更加多面性,只是,在被偷袭的短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出太大的优势,反而是施展时间,作为缺点被放大了。

我观测着双方在分离的这一段时间,所产生的各种变化,一边搜索着熟识之人的身影。

左江、左川、江川和约翰牛……我的小队在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