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140 病院连锁

限制级末日症候 1140 病院连锁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阮黎医生揉了揉太阳穴,最近“超级桃乐丝”传出的数据量比过去多了好几倍,大家都忙着从中寻找规律,解读数据所反馈的现象,身为潜伏者组织研究团队的一员,她自然不能例外,更何况,她是刚被吸收进来的新人,如果没能做出成绩,即便潜伏者组织不会追究麻烦,同一研究团队中的其他人不免会对她的专业水平抱有疑问。尽管这个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和安德医生率领的团队不一样,但研究人员自身的秉性是不会更改的,没有人愿意去接纳一个无法给自己带来帮助的人。阮黎医生不是出资人,也不是研究主导者,她只负责自己的项目部分,不过,对于她是否适合这个项目部分,却仍旧存在争议。

阮黎医生在这段时间,的确利用研究室的资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是否有能力成为一个项目的主持者,仍旧处于观望阶段,当然,潜伏者组织许诺的福利不会取消或减少,只是,对于研究者来说,主持项目和成为一个项目的杂工,于自身的肯定上,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每个人都确信,自己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整体研究目标来说,定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事实上到底如何,不会因为这种自信而改变。要让人肯定自己的成果,首先就要做出成果。阮黎医生和其他研究者一样,并不觉得,当前的研究进度可以谈得上“成果”。大家明面上的身份。都是“病院”的员工,也都能依靠潜伏者组织的情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安德医生团队的进度。整体上来说。大家也都能接受己方的进度稍稍落后的事实,由此而产生的竞争心态,很难让人接受一个“不够强”的研究成员。

阮黎医生对自己的研究实力和研究方向自然是有自信的,不过,在一项研究中,是否可以得到足够的时间,却不会因为自己的判断而转移。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而在研究中被刷掉的情况,在过去的工作中。她也见过许多次了,甚至有两次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无关乎自身能力,而只在于是否可以适应特定环境下的标准,适者生存的哲学随处可见。

越是处境尴尬的研究。其限制就越加苛刻,这一点在加入潜伏者组织前,阮黎医生就明白了,如果自己可以接受“无法进入安德医生团队,只能以边缘人物的身份参与研究”这个情况,自然是不需要如此劳心劳力的。实际上,即便是安德医生团队中,也从未对阮黎医生施加过压力。只是,身为一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的事物之诡异,以及近距离接触高川之后,所激发的感性。都让她无法坦然接受自己被边缘化的情况。她想知道“病毒”的本质,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履行医生的责任,更进一步,去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这些好奇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她之所以在明知危险的情况下,还加入潜伏者组织的原因。

潜伏者组织虽然受限于活动环境。而无法提供和安德医生团队同等标准的研究环境,不过,单单从研究团队的规模来说,当前研究团队所拥有的设备,和安德医生团队的差距并不大,拥有奋起直追的可能性。就算不在意他人的目光,阮黎医生也不想浪费这些比之前好了许多倍的条件。

阮黎医生在白天需要完成“病院”的工作,尽管在高川消失之后,最主要的管理责任已经卸下,只需要定时管理其他不那么特殊的病人——这也是被边缘化的象征——不过,最近这段时间,病人们的恶化情况也十分棘手,安德医生团队不期待她能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光是统计病人的数据,定时写出匹配自己身份的报告,工作量也是十足。正因为同时具备病院员工的身份,以及潜伏者组织研究成员的身份,所以,阮黎医生可以在时间线上,窥到当前这种恶化迸发的端倪。

超级桃乐丝的受损和重组,研究室在观测到异常情况时,陡然出现的崩溃性恶化,乃至于这段时间病人的狂躁,都呈现出一种连贯性。对研究团队来说,这种连贯性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和解剖,而且,尽管对于研究来说,出现异常比没有任何变化更让人高兴,但是,这种爆发式的,无解般的恶化,却仍旧给人巨大的压力。自己等人研究的是前所未见的“病毒”,而且,于杀伤性上绝对不弱于已知的任何恶性病毒,无论因为何种因素而导致的状况爆发,都是有极大死亡风险的。在任何意义上的“病毒”面前,身份都不足以给予安全上的保证,唯一可以让自己感到安全的,就只有尽快找到破解“病毒”的方法,制造出血清和抗性药。

所有人都在抢时间,并不完全是为了研究理念上的对抗,也同时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能够进入研究团队的专家都明白,这种“病毒”一旦出现差池,就算病院方和潜伏者组织的防御力量加起来,都绝对不够看,唯一有可能阻止灾厄扩散的恐怕就只有核弹吧——不,可能就连核弹都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这种“病毒”的存在性,让人觉得已经超出了当今科学中质能公式的领域。而这也正是“病毒”最吸引人的地方,只要可以窥见一些本质,都让人觉得,会对当今的科学局限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这场赛跑,已经不仅仅关乎个人荣辱了。

庞大的数据在屏幕上翻滚着,处于低温环境下的服务器,也不断在提升温度。这些状态在没有抵达临界点之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报告。而伴随着服务器的压力越来越大。报告的机械声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虽然让人感到烦躁,但没有一个研究人员会提议关闭它。此时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越来越多的细节,让研究人员脸色阴沉,想要适应压力,就必须对压力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而如今压力的增幅,大概已经脱离了不少研究人员的适应范围吧——阮黎医生环视着各自做事的同事们,心中不由得想到。

阮黎医生的状态比大多数人要好。因为,她或许不是适应力最强的那一个。但是,在心理调节上,却是最有能力的那一个。她并非是团队中唯一一个心理学方向的专家,但是。她一直认为,自己在临床调整这一环节上,是最强的那一个——不由得她没有自信,曾经和高川近距离相处的经验,让她拥有这样的信心。没有长时间和那个孩子相处的体验,是无法了解高川的异常会带给负责人多大压力的。那并非单纯是工作上的压力,而是人和人相处时,尝试去了解对方时,所产生的压力。也是一种没来由的,从对方的异常状态而产生的联想。如果可以对这些都无动于衷,那么。也就不可能成为这名病人的负责人——病院可不是让人镀金的地方。以病人的特殊性来说,没有压力,也可以解释为,不具备达标的动力。而没有动力的研究人员是不值得信任的。

病院里凝聚了阮黎医生工作以来,最多的奇思妙想,“病毒”的特殊性。让人无法单纯从低端科学中找到途径,而所有的高端科学。本身就有许多无实证的推想。这里的工作,即便严格遵循科学研究方法,但在针对具体情况的时候,反而往往要打破常规的科学思维方式,以想象力为突破口。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有可能是看起来不那么科学的,当然,这些“进步”是否真的是进步,或许还要更确切的实例证明,但是,如果连这种程度的“进步”都没有,就只能说一筹莫展了。

阮黎医生和其他人一样,都在黑暗中摸索,研究对象是确实存在的,这一点是全体研究人员都必须肯定的,但是,另一方面,全体研究人员也不得不认为,研究对象距离现今科学所抵达的领域似乎挺远。这种遥远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人可以确定到底有多远,没有人可以确定尚存于黑暗中的东西,想要了解它,就必须在黑暗中摸索出一条道路——或许,这条道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道路上的每一点,都还处于无法理解的状态,但是,只要能通过它走到“病毒”身边就行了。只要确定了这条路可以抵达目标,再回过头来,研究这条路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还来得及。而无法走到“病毒”身边,所有人都会有大麻烦,让人仅仅是有一丝联想,都会感到恐怖的大麻烦。

这可不是拿到了潘多拉魔盒,又被人自己打开的情况——这条潘多拉魔盒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已经自己打开了,根本不以人们的意愿为转移。

机械的报告声再度传来,那种恶性状态突增的情况似乎放缓了,阮黎医生可以判断出,再表现得无动于衷的那些人,也实际都松了一口气。就在这种突然松弛的气氛中,她拔下数据盘,对自己的专有工作端进行加密,和其他同事说了一声,就离开了这个隐秘的研究室。

在返回的路上,有很强的保密措施,其中由人负责的部分不多,不过,让回归者失去对研究室的定位是第一准则。阮黎医生猜想,这些保密措施,是由“超级桃乐丝”制定并实施的。电梯门打开之后,走出去就是自己办公室所在的病院大楼,尽管很多细节都在表明,这台贯通大楼的电梯,和潜伏者组织的隐秘研究室有密切联系,可是,如果没有身份验证,却也不可能乘坐电梯抵达那边——按照返回时的感觉,研究室大概是在这栋大楼的地下,可是,阮黎医生十分清楚,这种感觉是十分不可靠的,若研究室的保密情况只是这种水平,早就被“病院”发现了。

虽然也猜想过,“病院”已经掌握了潜伏者组织在这个岛屿上的藏身之处,但是,这种猜想仍旧只是猜想而已。安德医生肯定知道潜伏者组织的存在。可是,从这段时间不断转换两个身份的生活中,阮黎医生有这么一种感觉。安德医生他们并不清楚关于潜伏者组织的具体情况,他所掌握的关于潜伏者组织的情报,都是在时效上落后的。“病院”已经被渗透,而且十分严重,潜伏者组织编织的大网虽然无法撼动“病院”的存在基础,甚至于,无法以正常方式参与到“病院”的研究中。但是,除非用外来的力量进行强势打击。否则,无法动摇潜伏者组织的根本。甚至于,如果有外来力量试图干涉“病院”内部格局,也会出现来自外来力量的反抗。

这种感觉让阮黎医生不再如刚决心加入潜伏者组织时。那般提心吊胆,所有落于下风的状态都是相对而言的,潜伏者组织的背景不会比“病院”差到哪里,只是,再情况没有打破平衡的变化前,各方都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恐怕,对于生存在这个岛屿上的人们来说,“病毒”本身所带来的威胁,要远高于内部势力状况和外部势力状况所带来的威胁。在她抵达公办室。开启电脑接受新邮件的时候,这种感觉就越发让人感到沉重了——在她于潜伏者组织的研究室中工作的时候,又有好几名病院员工出现了感染迹象。其中不仅仅有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有第一线的研究员,不断改造的那些防御和管理措施,一直都没能真正将“病毒”的威胁隔绝在实验室之内。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太多的证据证明。“病毒”早就散播在空气中了。人何时会患病,只是一种概率。而无关乎人类自身的体质,乃至于那些安慰性高于实用性的措施。病院里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可能成为病患,这个几率,和在岛外没有太大的区别。

也许下一个就是自己?阮黎医生心情沉重,回复了邮件之后,将电脑关闭。从明天开始,自己需要管理的病人又会增加,而且,其中还有自己认识的人,这可不是什么开心的活儿。她看了一眼天色,决定今晚不再工作,给自己一段休息时间,否则,在愈加繁重的工作中,自己的身体可能先回垮下去。作为一名医生,她对自我管理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至少从心态上,一个良好的身体,会让人觉得自己患病的几率下降。她可不想从研究者变成被研究者,太多的病例,告诉她一旦患上了末日症候群,会是多么痛苦而让人绝望的事情。

阮黎医生离开办公室时,夕阳的光正洒在走廊上,宛如一片金沙,充满了都市中难得可见的清新靓丽,即便这个岛屿并不算得多美丽,有太多人工改造的地方,但是,没有工业污染的天空,仍旧会在某些时刻散发出令人迷醉的光泽和色彩。如果自己的工作不是面对那么可怕的东西,恐怕此时的心情就会和渡假一样吧。在她刻意不去思考研究课题的时候,其他稍微柔软而感性的想法,很快就充斥在她的脑海中,她很享受这种感性的发散,可以说,这是她这段时间以来,最轻松的一刻。就连沉重的脚步,似乎也变得轻快起来。

然而,这样的好心情,在阮黎医生刚踏出楼外的时候,就被一阵喧嚣打破了。一堆人正朝她的方向扑过来,那是一批人在追赶另一批人,双方发生激烈的争斗,有人直接被枪击,在地上翻滚。这片混乱来得太过突然,在那之前,似乎没有人想过要开枪,他们呼啦啦从一处转角出现,只是几个眨眼,就已经陷入了狂暴而危险的状态。阮黎医生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是一群发狂的末日症候群患者,追击他们的自然是负责病院安全的安保人员——说是警卫或士兵都可以,他们统一着装,配备综合性极强的装备,夜晚的时候甚至直接以特种兵的形象,出没于病院的每一个角度。病院的面积在理论上是全岛,但这些安保人员基本上只负责人多的地方,但是,如果接受到命令,他们会追击目标到岛屿上任何人迹罕至的地方。

阮黎医生自然是无法判断这些安保人员的战斗力的,但是,她十分清楚,发狂的末日症候群患者有多么危险,那绝对是一般人无法匹敌的存在。他们就像是打了激素一样,活动能力全面提升,且带有可怕的攻击性,一拥而上的时候,就算用枪械也无法拦截,因为,这些病人在病情恶化阶段,身体素质会变得和普通人不太一样——就算心脏和大脑这类致命部位遭到贯穿性打击,也不会在第一时间死亡,而一旦被他们弄伤,就有很大可能会被感染。这个几率比突然病发的几率,大上大约百分之十,没有人会希望亲身体验。

普通人,哪怕是普通的军人,都无法应付这种大群的发狂病人,被卷入其中的话,危险度会直线上升,阮黎医生立刻返回大楼中,眼明手快地打开一个房间,身后的脚步声已经接踵而至,她刚用力关上门,就听到巨大撞击声——病人就这么撞了上来,门锁都扭曲了,紧接着是更激烈的枪击声。

阮黎医生不假思索,趁着下一次撞击还没出现,推动柜子之类的重物将大门挡住,才刚完成这些,房间的玻璃窗就被捣穿了。好几个病人张牙舞爪地探进手来,似乎想要将窗户整个拆掉。阮黎医生随手拿起桌上的玻璃缸,用力砸了过去。病人们遭到反击,动作更加疯狂,不过,却因为挤在一起,反而不好活动,很快就被走廊另一端射来的子弹打成了筛子。然后,他们又挣扎了好一会,再渐渐没了动静。

疯狂的景象让阮黎医生的心脏剧烈跳动,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过这种突发情况,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可以习惯。

阮黎医生缓缓后退,虽然实际上并没有浪费多大体力,精神上却觉得十分疲劳,似乎全身的气力都快没了。她坐在桌子上,等待着安保人员宣布安全。叫嚷声和枪声持续了一刻钟,期间有病人从更高的楼层跳下来,阮黎医生看到她迈着断腿,仿佛没有丝毫痛觉般逃向其它方向——说是“逃跑”,或许并不恰当,在阮黎医生的研究中,这些发狂的病人并不存在实际上的恐惧感,哪怕是本能层面上的也没有。他们的活动规律,并不因为他们的情绪波动而变化,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引导他们的行动一样,但是,从活动状态的细节来说,却不具备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简单来说,近似于“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情况,他们生而为人,接受教育所获得的行为逻辑性被降低到了一个冰点,但是,在感性上却极为强烈,而且,往往是负面而极端的。仿佛他们在这一刻,全都变成了天生的破坏狂,他们肆意去做完全不合乎理性的事情,无论做到了什么,他们的结果都只有一个——自燃。

那从楼上跳下来,摔断了腿,却还在用断腿跑动,仿佛没有知觉般的病人,才刚刚抛出了不到十步,身上陡然腾出一股火焰,就这么在夕阳中化作一团火球。燃烧着的她又跑了一段距离,才一头栽倒于地上,被烧焦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

她完蛋了。阮黎医生心中确认到。这种死亡方式,从各种意义上,都比单纯转化为lcl还要彻底,属于不可回收利用的恶化类型,也是至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需要避免的情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