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161 闭室

限制级末日症候 1161 闭室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噩梦中的拉斯维加斯就如同我上一次进来那般,感觉不到半点变化,大块的阴影涂抹在水泥和玻璃上,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温暖,原本平滑的弧线轮廓也显得棱角起伏。我行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所见的钟表都已经停止,天色也永远定格在阴天,只有疾风吹走云层的时候,才能偶尔看到倒悬于更上方的城市废墟,似乎可以看到在那片废墟中有什么东西在活动,却又不能完全肯定。我觉得这里在孕育着什么,这是由之前遇到的那个瘦长鬼影所带来的直觉。不过,无论用肉眼还是连锁判定,亦或者依附在影子中的电子恶魔“无音”——我感觉到它就在影子中——都无法确定这种直觉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无音”的存在感是如此明显,完全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测,电子恶魔和这个噩梦拉斯维加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在异常扩大化,变得更加明显之前,似乎无法找到更多证据。

整个空旷的城市似乎就只有我一个活动的生命,即便光明正大走在街道上,也未曾拥有过“逛街”的感觉。一部分商店就像是固定的背景,另一部分商店则可以进出,可里面的东西同样分成“可以带走”和“无法带走”两种,让我高兴的是,我喜欢的骆驼牌香烟属于可以带走的那一类,在这个噩梦中,我可以随意享用它们,也算是在这个死寂得让人心底发凉的噩梦中。唯一可以自娱自乐的东西。

死寂带来的是孤独和寂寞,连“异物蠢蠢欲动”的感觉都没有的死寂,就像是真空一样。让人内在的情绪沸腾膨胀,不自禁去想一些事情,尤其是那些负面的思考,接连不断地从脑海中跳出来,就像是要填补外在的“真空”一样。这不是一个普通人适宜生存的世界,这一点我已经十分明确了。除了在第一次进入时,这种情绪膨胀的感觉让人头疼。但是,却没有强烈到连久经锻炼的神秘专家都无法正常生活的地步。我在空旷的街道上闲逛了许久,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不舒服是不舒服,但至少。没有第一次那种好似身体都要被从内部撑破的感觉了。

我希望可以在这里找到关于鬼影的线索,遗憾的是,直到我再一次醒来,都没有遭遇任何异常之事。

我睁开眼睛,手掌不自觉握了几下,在噩梦中拿走的香烟已经不在手中。窗外天色已经彻底入夜,万家灯火的光景让卧室中的光线愈加显得惨淡,我觉得身体有些发冷,随即意识到窗户已经被自己弄坏。自己观望的地方只剩下一个漏风的大窟窿。可是,在这个时节,以平时的体质是不会感到发冷的。我觉得有一些不适,内脏似乎在发热,而这股热量就像是从毛孔散发出去时被堵住了,只能淤积在体内。眼睛、口腔和耳朵,都比平时虚弱而迟钝,唾液也显得格外粘稠。

这可真是稀罕的变化。我这么想着。从床上爬起来时,四肢的无力感十分清晰。我想。我是生病了。在成为魔纹使者之后,生病还是第一次。就算在病院现实的那些日子,末日症候群带来的痛苦,也和此时的感觉不太一样。我试图站起来,但大脑一阵晕眩,不由得干呕,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却只觉得比平时还要冰冷。我给自己多加了一层外套,打开卧室门,才察觉家里一片静悄悄的黑暗,似乎阮黎医生还没有回来,我不自主去思维为什么,却又不能完全肯定,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平日里阮黎医生也有晚归的时候,只是,我觉得她不会放任精神病发作的我一个人留在家中。尤其是我已经将门窗被破坏的情况告知于她,在她看来,这无疑是精神病态的暴力行为吧。

我在她的眼中,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攻击性的精神病人了。所以,她理所当然不会和以往的态度一样。我不觉得,阮黎医生可以放下心来继续加班。

那么,这片静悄悄的黑暗到底是怎么回事?体内的发热让我的思维变得不那么清晰迅速,本能似乎也变得迟钝,但是,经验却让我不由得朝“异常”的方向猜测。我感觉不到有任何活物的存在,也许在普通人看来,这也意味着没有危险,但是,我仍旧退回卧室,从抽屉中取出电工刀。之后,我打开了每一个房间的大门,在厨房里转了一圈,巡视着任何可能不对劲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很虚弱,但又十分清楚,这种虚弱仅仅在于身体感觉方面,真正让我具备超乎寻常的杀伤性的“神秘”,仍旧正常运作。在速掠正常施展的情况下,体质的衰弱和思维的迟钝,都不会成为决定性的干扰,因为,我会因速度而获得足够的时间。

稍微糟糕一些的情况,就是我此时的虚弱,是由某种恶意的神秘性攻击造成的,它试图用这种负面状态直接脆弱我的身体,然而,“江”就在我的体内,我十分肯定,现在所感觉到的“虚弱”,其实是十分表面化,一旦这种力量继续渗透,就会触发“江”的力量。从某种角度而言,如果敌人正试图使用这种形态的攻击来击败我,那就是找死的行为。

所以,我虽然觉得十分不舒服,也提高了警觉,但却从来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连锁判定已经开启,巡视房间的行为,也算是一种掩饰吧,因为,实际上我并不需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就能把握家里每一个角落的物理活动。

当前似乎正常的异常,让我不由得想到早上出现的鬼影,此时的负面状态,和当时的感觉十分相似,却又严重了许多。我觉得眼角和鼻孔突然一阵强烈发热。用手擦了擦,果然是流血了。我能想象此时自己的形象有多么恐怖,因为。紧接着连耳孔也开始发热,有什么东西流出来,不用查看,我也知道,那一定是血——七孔流血的样子,一定十分凄惨吧。可是,即便这个时候。我仍旧不觉得自己会死,因为。我相信“江”,也因为“江”而相信,自己绝对不会在这里死掉。

感觉十分真实,我无法肯定。如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异常情况,到底是不是幻觉,不过,即便是幻觉,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极为恐怖,让人发疯的处境吧。因为是恶意的攻击,所以,即便是幻觉。也有很大的致死率——例如,让人认为自己受了如此严重的伤,实际就会产生相应的伤势。认为自己死亡,那就彻底死亡。这样的神秘在神秘学中屡见不鲜。

我刻意去到厨房的镜子前,看看如今自己的样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就是自寻死路的行为吧,在神秘学中,照镜子的行为一直都是恐怖的引子。不过,这种作死的行为。我都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了。在窗外繁华夜景的映衬下,屋内的黑暗更加深沉,几乎到了用肉眼都难以确认物体轮廓的地步,这也是十分反常的,因为,外界的光线是如此明亮,多少都会有一些光线进入屋内,而不至于让黑暗深沉到这个地步。细节上的各种问题,让我愈发肯定,如今自己身处某种异常的环境中,乃至于,有可能实际并没有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也就是说,我仍旧在做梦。

我不太肯定,因为,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太过强烈,反而掩盖了更多的感知。也或许,敌人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让人们无法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从而达到梦中杀人的效果。这种异常,是那个鬼影造成的吗?我觉得是,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意味着,鬼影在短短的一个白天的时间里,力量就得到了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这个速度有些吓人,假设在“神秘”扩散的趋势下,每一个进入噩梦的人,都会带出一个类似鬼影的东西,并无法在第一时间消灭它,那么,随着时间流逝,这些东西的数量和力量会变得相当惊人。

我用力擦了擦镜子,镜面上有一层湿湿的雾气,虽然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却意外的清晰,这自然也是不正常的现象。这层雾气刚被抹去,就立刻重新覆盖上来,让人觉得无论怎么擦都擦不干净,仿佛冥冥中存在某种恶意,让人无法透过镜子看到自己的样子——这个时候,黑暗中潜伏的那种异常感变得格外强烈,就像是在这一瞬间,让人猛然意识到黑暗中存在某种充满了恶意,却无可言明的存在。

我不是普通人,自然也不会一惊一乍,对于神秘专家来说,这种突然增强的恶意,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经历。擦不干净的镜子,仿佛就是某种暗示,普通人或许在几经转折,经历了强烈的求生恐怖之后,会将这个现象当作突破厄运的线索,不过,对神秘专家来说,这虽然也可能是一个线索,却又不是十分迫切处理的东西,因为,贸然行动或许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异常。在这种时候砸破镜子,就会引发陷阱的可能性也并非没有,在许多神秘学著作中,都讲述有关于镜子的故事:主人公因为恐惧,第一时间砸破了产生异常的镜子,却没有想到镜子本身就是一个封印,反而将更糟糕的东西——由恶性构成的另一个自己——释放出来,结果横死当场。

镜子的功能性让它在神秘学中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概念,而由这种概念所引发的神秘现象,则划分为两种明显的对立。究竟是照出真实,还是照出虚妄,是照出生存的可能,还是照出死亡的陷阱,在没有实际发生之前,是没有人可以确定的。除非,可以提前知道这面镜子的来历,并确认它此时的状态。但在大多数时候,由镜子引发的异常,都被划分为都市传说的类型,而引发异常的镜子,也大都是平日里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普通镜子。

以神秘学的角度来说,普通镜子沾染上了恶念,就会变成要命的东西。当然。对于神秘专家来说,这种泛泛的概括,只能作为参考。实际情况还能继续细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确定镜子是否异常,而不先去处理这种异常”,而是等待更多的异常发生,直接和神秘的恶意碰撞后,通过细节推断这种神秘的特性。再考虑镜子的问题。虽然这种方法不是每一次都保险,但至少在几率上。还是很适用的——如果出错了,那就只好祈祷运气了。对于神秘专家来说,运气从来都不是飘渺的,因为。能够不断在异常中活下来,一定会从各种险恶的状态下,从险死还生的经历中,感受到它那不可捉摸的力量。

我也是一名神秘专家,我的应对方式,也不怎么另辟蹊径。我不再关注这面镜子,将注意力放在窗外的景色上。这同样也是一个简单的思维,造成异常的神秘力量,大都是有干涉范围极限的。从当前的屋内状况异常。可以推断当前的异常不是具备幻觉性质,就是具备领域性质,可是。无论哪一种,当将观测范围扩大的时候,外界的情状往往会变成进一步判断的线索。因为,既然神秘力量通常是有极限的,异常也是有极限的,那么。干涉范围越大,就会越吃力。由此体现出来的情况,就是范围越远,所产生的异常就越是不真切。

在假设当前的状况,是由鬼影引发的前提下,我其实一直都在怀疑,窗外那灯火通明的夜景,其实都是假的,亦或者,假设窗外的夜景是正常的,那么,我只需要离开家里,就能解除此时的异常状态,因为,对方必然是将神秘限制在这个屋子的范围内。

当然,不符合这种推断的可能性也有很多,但我不觉得,鬼影在一个白天的时间里,就能将自身的力量提升到超出推测的程度。

因此,在种种应对方案中,当前的情况,到底是一个梦,还是更实际的异常,其实都并不重要。因为,造成异常的罪魁祸首,其力量必然是有限的,而通过细节去推断这个极限,对神秘专家来说,简直就像是吃饭一样简单自然。

我擦了擦眼角不断流出的血水,不断从五官中流出的血量挺惊人的,换做是普通人的体质,比割腕自杀的速度要快得多,不过,我可一点都没有因为失血而变得更加虚弱的感觉。身体的不适感,一直维持在某个限度内,十分稳定。可是,正因为如此,才成为了判断当前异常程度的证据之一。很明显,无法让人“更加虚弱”的力量,也就是凑合的程度了。

我的心情十分平静,擦了一下眼角,继续朝窗外眺望,因为眼睛充血的缘故,外景也变得模糊起来,那繁华的灯就像是被特效渲染过的晕光,建筑、街道和行人,也像是被大块大块地模糊化,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很嘈杂,根本就无法分辨其中的人声、车声和其他声音。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窗外的世界,如同加入牛奶的咖啡,在搅拌中散发着苦涩、微甜而美好的味道,和屋内的感觉截然相反。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恨不得立刻跳出去——让我回想起早上对付鬼影时,将窗户破坏的情景。

太过强烈的异常,会引诱不知究理的人按照自己趋利避害的本能和常识做出行动,不过,因此反而死掉的人,也是很多的。

我收回视线,屋内给人的感觉,可没有外边那么模糊,用这流血的五官去观测事物,会让人觉得屋外的一切才是正常的,因为“受伤的五官”就应该是那样。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一切只是为了掩饰外景的不协调,那种模糊可能是造成当前异常的“神秘”到了极限,也有可能是刻意布置的陷阱,但无论哪一种,留在屋内反而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在屋子里,不管身上的负面状态多么强烈,但却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这种“清晰”才是最重要的。

在神秘学中,“清晰”这个词汇,拥有十分正面的意义,也往往是异常的突破口。清晰,是一种比正常更好的状态,是有序的证明,是一种具备美感的力量,是“知”的界限。无论在什么时候,朝“清晰”去找寻,都是正确的。

所以,屋内虽然黑暗,物事同样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充满了违和感,细节处充满异常,但是,只要让人觉得比其他的环境更加“清晰”,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回到正厅,以卧室的窗窟窿没有处理的情况来看,被富江破坏的正门应该也是没有修理过的。不过,我扯了扯,却有一种门板被固定在空间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再一次让我回想起对付鬼影时的情况。我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自己的猜想了。

我朝门上的猫眼望去,只看到在门外,同样有一只眼睛凑在猫眼前盯过来。虽然只能看到眼睛,无法看到眼睛主人的模样,但是,这只眼睛的注视,给我带来一种强烈的违和感——就像是自己站在门外,通过猫眼盯进屋内。

明明我正站在屋内。可是,那只眼睛,却让我觉得,自己其实是站在屋外,看到了屋内的我的身后——有某个异常的东西。

我猛然回头,猛然睁大了眼睛。然后——

我猛然意识到自己正躺在床上,正盯着熟悉的天花板。

我直接扭头朝窗口望去,只见窗窟窿已经被用木板封了起来,卧室里有人进来的痕迹,电脑被打开了,发出嗡嗡的声音。我下床,推开门口,就听到厨房传来的炒菜声,时钟正指向晚间六点半,我足足睡了一个下午。隔开饭厅和厨房的毛玻璃上,有女性轮廓在晃动,是阮黎医生在里面。我的内心平静下来,原来之前那个黑暗寂静的屋内,仍旧是一个噩梦,只是,在窥视猫眼的时候,陡然意识到的,存在于身后的身影,一定有什么意义——它是之前纠缠着我的鬼影吗?我是这么认为,但是,它和早上出现的时候,有许多不同了。

我没有想太多,异常总是要出现的,在“神秘”扩散的现在,之前所发生的那些事情,不都是很正常的情况吗?至少,我觉得是这样。于是,我和往常一样,顶着一副刚睡醒的样子走进厨房,和阮黎医生打了招呼,就进洗漱间清理卫生了。

晚餐的时候,阮黎医生不免为窗户和大门的破坏多说了几句,我十分清楚,她并非在责怪我破坏东西,因为,对一个“有攻击性的精神病”来说,按照常识去指责根本毫无意义,就连法律中,也有将精神病人排除在普通人适用条款外的情况。常识中的对错,对于精神病人来说,已经变得十分模糊,责备和惩罚,是为了让人知道自己在“犯错”,可是,这种行为对精神病人来说,是不具备意义的,因为,无论如何责备和惩罚,只会让他们畏惧,而无法让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精神病人并非不具备常识,而是,他们的常识或许不是普世性的,亦或者,构成常识的因素,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适性的——最糟糕的自然是,这些因素根本就不实际存在,也就是说,是一种幻觉。

在阮黎医生的检测报告中,我的情况就是最糟糕的那一种。我想,其实她也无法判断,家中门窗被破坏的时候,造成这种冲动的因素到底都有些什么。当然,从我的角度而言,我并不冲动,而且,也并不全是我破坏的。

阮黎医生之所以就这件事情多说几句,仅仅是希望我能记住“不应该破坏门窗”,进而在之后的发病中,可以减缓一些破坏。当然,从阮黎医生的态度来说,“不应该破坏门窗”和“破坏门窗是不对”是两回事,后者无法让精神病人认知和理解,前者却是可以的。至于为什么不应该破坏门窗,阮黎医生也往往不会跟精神病人解释,因为,这些解释必然涉及到常识,而这些常识对精神病人来说毫无意义,连带着,这种解释也会变得毫无意义,令人生厌,甚至让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变得更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