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230 巴士

限制级末日症候 1230 巴士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无论是我这边,还是耳语者本部,都仍旧没有富江的资讯。我也一度拜托约翰牛注意她的情况,但是,即便是nog的情报网,也无法捕捉哪怕是一丝关于富江的蛛丝马迹,就像是她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而且,我开始注意到,一部分曾经知道富江的人,也正在渐渐失去关于她的记忆。当我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便开始察觉到,在和咲夜、八景两人谈论富江的时候,她们的态度有一些奇怪。当然,并不是指她们抗拒这个话题,或者有什么奇怪的表现,她们并不介意谈论富江,也不介意我时常提起富江,只是,她们更多的时候都在聆听,有时会说一些我所不知道的关于富江的事情,当我表示自己不太清楚的时候,她们会露出经过掩饰的意外的目光。

最近一段时间,她们总是提醒我,将我写下的日记——就是给阮黎医生看的那些——也给她们看看。

她们说自己喜欢看那些故事——我总是将日记写成故事,关于我的那些冒险,和在普通人看来荒谬怪异的想法。

我总是努力将这些故事写得条理通顺,但往往因为夹杂着太多的想法和猜测,而显得无比晦涩。即便如此,阮黎医生也从来不会就故事写得如何,给我半点建议,表扬或斥责我,在她看来,这些原汁原味,没有经过太多修饰的故事,才真正反映出我的心理变化吧。我知道。她将这个当作研究疗法的参考素材。

和阮黎医生有明显的职业需求相比,我倒是觉得,咲夜和八景喜欢看这些日记。其实是很奇怪的。我知道,她们都不怎么阅读“小众”的书籍,或者说,她们的喜好十分大众化,像是当下最流行的音乐,人人称道的古典名著,以及大规模宣传的电影等等。我不认为。一个精神病人写的第一人称荒谬故事,会是她们的菜。虽然,这样的故事,哪怕不经过修饰,也已经足够离奇。

是的。我感受到一种变化,正悄然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和日常与所爱之人的接触中产生,如同渐渐腐烂一样,散发出一种古怪的味道。我觉得,那是关于“江”的变化,但是,又不会让我觉得,那仅仅是关于“江”的变化。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这种变化。和当前的神秘扩散并没有直接关联,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不局限于这个中继器世界的,一种甚至囊括了所有末日症候群患者,而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末日幻境的变化。

从自我感觉的规模和深度来说,这种变化。大概会影响到“病院现实”吧。可我无法从末日幻境中醒来,所以无法用自己的眼睛观测。

然而。尽管我感受到的变化,是如此深层,而不仅仅局限于这个中继器世界,但是,它的开始,却应该就是在这个中继器世界中触发的。有一种感觉告诉我,种种因果交汇在一起,推动了过去的发展,直到富江离开,成为事实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征兆。最初,我没有这样的感觉,只觉得富江的离开,虽然涉及到“江”和“病毒”的变化,但是,还谈不上是某一种征兆。然而,当我开始隐隐有所察觉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展开好一阵子了。

我无法接触到,这一切变化的清晰条纲。可是,对这种变化的感觉,却越来越敏感,就像是平时没什么感觉,可偶尔某个时刻,就会嗅到一种古怪的味道,而问起其他人,其他人却没有闻到,仿佛只有自己出了什么差错,亦或者,是其他人的鼻子集体失灵了。

咲夜和八景的变化,或许只是这种深沉的一系列变化中,一种表面的表现。我甚至连她们两人的变化,都说不清楚,又谈何去解析更具备深度的事情呢?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形成,在它达到一个强度时,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以为它还是无稽之谈,但是,起因已经具备了,于不为人所知的黑暗处,流动正在规律性地,协调性地,以某种复杂的机理,拧成一股。

对此,咲夜、八景、左川、约翰牛,乃至于nog队伍中更多的神秘专家,似乎都尚未有所感觉。我向约翰牛提出过一些问题,这些为了验证自己感觉而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古怪的,我相信,约翰牛一定可以嗅到那古怪的味道,然而,她也未曾给出过线索,或许,她也没有找到,尽管,以我的身份所暗示的情况,她也许同样在意。

和耳语者本部联络之后,我彻底将自己摘出耳语者的决策层,也暂时不将自己列入行动人员中。我在噩梦中醒来,就像是一个特别敏感的精神病人,在一种朦胧的,微弱的,但又无法不在意的感觉中,产生了“这一趟前往研讨会的行程会出现棘手的情况”这样的想法。当然,即便没有这样的想法,将要和阮黎医生一起前往的地方,也处处都是危机的征兆——研讨会的召开者之一,和阮黎医生合作的医药业大商人,就是一名拥有固有结界的特异性电子恶魔使者;我前往欧洲,本是为了追查末日真理教的动静,但是,nog的引导,却绝对不会仅仅是让我得到一个离开自己加的借口,nog同样是这次研讨会的召开者和赞助者之一,若说他们在这种时候,召开这次会议,再加上充满嫌疑的参与者,都仅仅是偶然,我是全然不会相信的。

这次私人举办的心理学研讨会,无论是与会地点、与会时机还是与会成员,在神秘专家,尤其是我这个极为敏感又得知诸多秘密的人看来,都充满了某种目的性。简单来说,这次研讨会。所需得到的结果,不是心理学家们获得多少灵感,联络了友谊亦或者完成了交易。而应该是促进某种充满神秘性的变化。很巧,富江的无音讯,我从咲夜、八景她们身上,感受到的那种深沉的变化,都是促成我这个判断的缘由,反过来,也认为。研讨会将会促成的变化,也是这一系列变化的延续。

这些听不到。看不见,只存在于我个人的感觉中,暗藏于日常和非日常中的种种事件,都绝非是偶然的集合。而是被丝线彼此串联在一起,彼此影响着的。

正因为,这个变化涉及的层面太过广阔,所以,才让人感觉到晦涩浑浊,让我不得不将范围局限在这个中继器世界里,单独就中继器世界中的情况,去判断对自己的计划的影响。不过,这么做之后。所得到的结论,却不具备主动性,而让人有些不安。

首先。我认为,过去所做的,关于在亚洲范围排斥其他入侵者势力,避免神秘扩散的第一时间影响,以及成立耳语者等等事情,尽管于现在看来。并非尽善尽美,但大体上。不算是错误的选择。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也仅仅是“无用的事情”,而非是“让情况变得糟糕的事情”。而这种程度,其实已经满足了我最初这么做的心理。

其次,我和阮黎医生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态度,的确让我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这个判断的前提,建立在阮黎医生和这个中继器世界的控制核心有关系的基础上。虽然,八景的暗示,让我觉得,阮黎医生的特殊性,就应该在“神秘抑制力”上表现出来。可是,八景所知道的情况,是我掩饰了入侵者和这个中继器世界的真实性之后提供的,并不完整,很多地方,都会对八景产生误导。我承认,自己会受到八景的想法的影响,但是,自己思考的基础,只会将这些影响作为参考,而不是作为基础。

即便如此,出于对“病院现实”的认知,我仍旧孤注一掷地,打算将筹码压在阮黎医生身上。

如此一来,这次研讨会之行,不管其他人想要得到怎样的结果,于我而言,确保阮黎医生可以安全返回家里,就是最基础的胜利。

我之前对神秘扩散现象有过进一步的猜测,认为那是一种“过滤”出中继器控制核心的方法,那么,即便神秘扩散还没有遍及全球,也没有波及每一个人,但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神秘事件,也都是和“过滤”有关。如此一来,既然研讨会必然涉及到神秘事件,那么,也无法排除,有人已经意识到阮黎医生的特殊,亦或者,在研讨会之后,察觉到阮黎医生的特殊。

如果阮黎医生一直都表现出,无法察觉到神秘,也无法被神秘影响的一面——在巴黎的私人会议中,她已经表现出了这一面,只是不知道,是否被有心人注意到——那么,不管她的秘密,是否被察觉,被关注的程度,都将大幅度提升。

往坏的情况想,甚至可以将这次研讨会一行,当作是一种复杂运作下的“关注”,有什么东西——人、非人或组织,亦或者某些必然变化的趋势——促成了这个命运一样的行程。

我无法判断,这次将在研讨会地点展开的神秘事件,会产生怎样的烈度和神秘性,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我有八成的可能性,会和“最终兵器”等级的敌人展开较量。因此,我必须从心理和事务上,放下耳语者的事情,全心全意投入到研讨会行程当中。

在巴黎停留的这一天,大概会是我和耳语者保持联系的最后一天吧。一旦抵达研讨会地点,在神秘的作用下,无法和外界联络,也只能算是最寻常的情况。

我从噩梦中醒来后,就没有再入睡。直到第二天早晨,阮黎医生告诉我,前往研讨会的行程再一次修改,不再自己乘坐交通工具前往,而是由专人负责接送,因为,已经有不少与会者在这个时间段抵达了巴黎,所以,研讨会的负责人,特意安排了一次大巴旅行。大家依次乘坐大巴和渡轮,抵达研讨会所在城市近郊的一处别墅区。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所以,住宿不安排在城内。就在那个别墅区,而研讨会也将推迟一天,将与会地点,改在当地一家精神病院中,通过报告、演示、探讨和实践等环节,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当然,这些具体行程和会议内容上的变动。都将是得到所有与会者的许可后,才进行的。不过。我不怎么相信,这会是一种善意的改变。而精神病院这样的地点,也往往是恶性神秘的严重灾区。那家当地的精神病院,自然就是阮黎医生的合作者。那个特异性电子恶魔使者大商人,曾经在“病院现实”中的关系人,同名的“达拉斯”的私人财产。这种种变化,因为事先都有过明确的线索,所以,在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后,也不觉得有多么诧异。

我没有多说什么。阮黎医生精神奕奕,就像是在期待什么,我觉得。她是那位大商人达拉斯邀请的合作者中,心思最纯粹的心理学专家。并不是说阮黎医生单纯,单纯和纯粹。是不一样的。在当时的会议监视中,除了阮黎医生之外,其他的心理学家都或多或少产生过动摇,这种动摇,是一种自身利益和危机预感的取舍,并不是单纯用好和不好所能形容的。但是,无疑是一种“普通人”的普通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无动于衷的阮黎医生,自然显得特殊,这种特殊,来自于一种,对自己追求的事业的纯粹感——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无法动摇自身作为心理学专家的生活方式和研究态度。

阮黎医生是当时与会的心理学专家中最年轻的,让人觉得,这种不因为环境好坏和不可预测的未来而动摇的纯粹,就是她可以在如此年龄就和其他老专家并列的原因。

阮黎医生一直在研究我的病情,对她而言,我就是她的一大课题,纠缠了她很多年的时间,都没能找到治疗的办法。我想,这次她的期待,当然和我的病情,有很深的关联。除了这一点,阮黎医生对如何前往研讨会,没有什么异议。她的精神劲头十足,却不会因为这次行程的改变,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而焦躁。

正如平时一样,阮黎医生在抵达了大巴始发地后,就坐在行李箱上,平心静气地翻看专业书籍,一边等待其他人的集合。

半个小时过去,随着抵达的人越来越多,和阮黎医生一起参与了达拉斯的私人会议的心理学专家也有部分到场。和我所想的不一样,将前往参与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中,并不全都是心理学界的人士,一部分专家更擅长别的学科,例如医学、数学、物理学乃至于哲学,当然,每个人都对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将心理学当作第二专业。因为阮黎医生的职业,我多少也清楚在心理学界有名气的一些专家,不过,聚集在这里的专家学者中,名字为我熟悉的却不多。大部分人就像是突然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让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人都是伪专家。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想想,这次研讨会有很深的内幕,达拉斯提起的私人研究,也定然需要真正有一技之长的人,像他这样在学术界和商业界都取得优秀成绩的英才,自然不可能在自己支持的研讨会中,塞入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家伙。这也意味着,虽然这里的大部分人,我都不熟悉,但是,却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研讨会的认可。

阮黎医生也不认识所有的人,不过,阮黎医生的名气,于在场众人中也炙手可热,所以,不断有人上前做寒暄。我看护着行李箱,默默站在阮黎医生身边,几乎每个上来打招呼的人,都会将视线落在我的身上。有些人知道我的身份——阮黎医生的养子,同时也是她的重要病人——不清楚的人,也会在陆续和其他人的交谈中,得知这一情报,进而对我露出一些异样的眼神。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和阮黎医生最为熟悉的一批,自然就是参与达拉斯私人会议的那几人,不过,阮黎医生没有为我介绍他们,甚至于,我也不确定,过去是否看过关于他们的资料,即便不认识,也没有什么奇怪的,阮黎医生虽然出于自身职业,会为我讲述业内知名人物的事迹,但是,却很少透露事业合作者的身份。这几人在和阮黎医生的合作中,没少做非法的事情,例如法律不许可的研究,以及生产一些违法药物等等,阮黎医生和他们合作的原因,就是为了可以通过这些手段,为我的治疗法寻找更多的可能。

阮黎医生是很有天份的心理学专家,这也是业内公认的,可即便是她,也对我的症状束手无策。在“病院现实”中,我是十分特殊的末日症候群患者,而这个身份转换到这个中继器世界,程度也同样棘手。循规蹈矩的研究是不行的,这一点,阮黎医生时常会对我说。

我并不介意阮黎医生用了怎样非法的手段,做过怎样不人道的研究,不过,既然是这方面的合作人,那么,阮黎医生不想让我知道得太多,也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阮黎医生并不介意自己进行这些非法研究,但本身并不赞许这种行为,这也意味着,阮黎医生虽然认可自己,但并不赞许自己。阮黎医生在自身职业上的纯粹性,我想也就表现在这里。

显然,那几个人对我的情况十分熟悉,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理解的,但是,在看向我的目光中,没有太多注视病人,亦或者审视小白鼠的感觉,反而有几分抗拒,就像是,出于某些芥蒂或恐惧,不想和我多打交道的样子。在我进入这个中继器世界之前,高川是如何一个人,我不太清楚,但是,我自身的表现,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亦或者说,其实,那个高川和现在的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当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性站在阮黎医生面前时,也没有让她觉得是换了一个人的样子。既然我的现在和过去相近,那么,我应该不会做出让他们这么抵触的行为。

我感到奇怪,但同时又有一种预感,他们的表现,也绝非是毫无来由的,并且,也将是之后必然发生的神秘事件所会触及的某种因素。

我只能猜测,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实际情况,让我做出那些让他们抵触的事情。这种预感,一旦产生,就像是一个种子一样,深埋在我的心底。

阮黎医生似乎也清楚他们的抵触,干脆利落地结束了他们试图更进一步的谈话,转身牵起我的手。她用力握了握,从手心传来力量和温暖,似乎在表达对我的维护。而我也的确,从中得到了一种感性的力量,尽管,其实我并不多么在意其他人的目光。

“不要担心。”阮黎医生温声对我说:“他们不会对你做什么,我才是你的主治医生。”

“我一点都不担心。妈妈。”我平静地对她说,但她专注地看了我半晌,仿佛在确认我是否在说实话。

不久,管理行程的负责人开始招呼众人上车,那是一个秃顶的四十多岁中年人,外表有些富态,个头也不高,似乎不太擅长做这种事情,不时会露出一副窘迫的表情,然后掏出手帕擦额头,哪怕那里其实没有汗水。我想,他的表现太鲜明了,于在场的心理学专家眼中,其个人特质信息,就像是敞开了一样被审视着。

不过,阮黎医生却告诉我:“这个看起来不太干练的秃顶中年人,也是一位在业内有好几个成果的心理学专家,而他在心理学界的分野,是偏向于犯罪心理学的,而且为好几个城市的警局提供心理学咨询。”言下之意,这个秃顶中年人才是伪装和反伪装的专家。我看不出来,不仅仅是缺少情报的缘故,也证明,我在心理学方面的眼光其实不怎么样,只是半桶水乱晃而已。

幸好,我从过去的末日幻境里,就从未用这种半吊子的水平招摇过,也从来不以自己的心理学认知,去断定某个人的心理,而仅仅最为一个可能性的参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