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260 阮黎的真相

限制级末日症候 1260 阮黎的真相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阮黎医生对我说了什么?在下船的时候,我仍旧这么想着,在我心中残留的情绪,不是惊愕和意外,正因为知道阮黎医生是特殊的,所以在面对她的时候,已经对她的言行做好了心理准备——我是这么认为的,但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情况下说出来,给我的感觉却并不一样。

我对中继器的了解不多,对中继器世界久经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也只能依靠自己的情报进行猜测,却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当我的身份从末日幻境的高川转变为中继器世界的高川时,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自己亲身体会到的,在身份上的多层次关联,已经让人感到十分不解了。即便如此,我仍旧按照自己的认知,强行去解释这些情况。

在这个中继器世界里,阮黎医生眼中的我,和我对自己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假定在我进入这个中继器世界之前,这个中继器世界中同样存在高川,那么,阮黎医生对我的认知,一定是从这个高川身上延伸而来的吧。然而,在我进入这个中继器世界的前后,两个“高川”的存在之间,到底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我的答案是:中继器世界依附于末日幻境而存在,就如同末日幻境依附于病院现实。虽然“末日幻境依附于病院现实,病院现实才是真正的现实”这个结论,在我个人看来,仍旧在细节上,有许多不能肯定的地方,我没有仔细寻找到底是哪些细节让我产生这些不确定的感觉,但有一种很深的情绪,让我即便在行动上,将自己放在“病院现实”的高度。也无法在心理上,完全笃信那就是“真正的现实”,也无法完全笃信“末日幻境是基于病院现实的存在才能存在”。

是的。哪怕行动和思维,都明显趋向于这个结论。而且,以这个结论为立足点,也能让目的性变得更强,让行动变得更有条理,至少在应对“末日进程”的时候,“病院现实是真正的现实”这一立足点,让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正在发生的神秘事件,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拥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充满责任感和可能性的。

即便如此,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这么一个声音,那是我被最终兵器杀死,于病院现实中醒来时,就已经深深烙印下来的声音:这个无论如何都充满了真实感的病院,真的是现实吗?而不是自身涉入末日进程后,被波及的某种严重的神秘事态?

“病毒”的概念,是在病院现实得知的。在病院中。许多资料重新定义了“末日幻境”这个世界。同时,也将我和真江、咲夜、八景、玛索、桃乐丝、系色这些人的身份、经历和关系重新定义了。它几乎颠覆了我在过去那个末日幻境中的大部分认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看似说得通的解释。正是这些解释和视角,让我不得不去相信,病院现实就是真正的现实。

可是,如果它不是呢?

如果,我最初于病院现实中醒来时,所产生的那种不信任感,才是真实的话……

如今,已经很难想象,从这样的假设出发。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怎样,然而。这样的疑虑的确是存在的。

病院现实带来的信息量太过巨大,对我在末日幻境中诞生成长十多年所获得的信息。以及由这些信息构成的世界观,都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冲击。可是,在病院现实里死亡,在这个末日幻境中复苏的时候,有一点我始终无法忘记

——在病院现实里,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病院之外的世界。

回到病院现实的那段时光,让我饱尝痛苦,时间虽然短暂,但因为经历了十分复杂的事情,所以,应该是有了一定的成长吧。然而,我的所有活动范围和认知范围,都被病院本身约束了。

病院是位于某片海域中的孤岛,外部的信息,基本上被海洋隔绝,而病院本身就是以“绝密研究”的概念建立的,所以,在封锁信息方面向来不会松懈。甚至于,我连病院的名字都不知晓,大家仅仅用“病院”来称呼自己所在的地方,可那明显不是名字,而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已。

正如“病毒”没有名字,“病院”也似乎没有名字,它们更像是一种概念。虽然“病毒”很可怕,但是,倘若没有“病院”的报告,我大概永远都不知道“病毒”这个概念吧。然而,这样的“病院”概念,其囊括的范围,是很狭小的,仅仅是一个充满了古怪的岛屿而已。

岛屿外是怎样的?岛屿外,是否还存在人类和陆地?从“病院”本身的活动,似乎可以认为,岛屿外的世界是存在的。

然而,有一点必须提到:尽管“病院”声称对“病人”进行收集和管理,我也的确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病人”减少的迹象,也从不缺乏人体实验品,然而,我却从来都无法区分,哪些是新来的病人,也没有真正亲眼看到过“病人”被送至岛屿的情况。

还有,我对自己“过去”的认知,一直处于幻觉和记忆交互闪现的状态,有许多信息,是在身边不适时凭空浮现的,也有一部分信息,是从“病院”的报告中得知的。然而,正因为幻觉出现得太过频繁,而导致记忆不太清晰。在心理学方面,“记忆失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我一直在想,自己真的可以确定,自己得知的情报,以及脑海中不断浮现和重组的记忆,真的一点都没有“失真”的情况吗?

“高川”的人格分裂,以及我自己的死亡和复苏,这些情况又是否可以找到一些确切而真实的证据呢?

很遗憾,没有,我对自己的认知,不存在一个绝对真实而正确的基础。

当我无法笃信“病院现实”的时候,“病院现实”所带来的信息也同样存在瑕疵。

然而,末日幻境的末日进程。以及那些刺激却有些不真切的神秘事件,也同样更像是一种黑暗成人童话般的幻想故事。

我甚至不需要去多做修饰,写入日记之中。就完全可以被阮黎医生这样的人当作是幻想小说看待。

对我来说,“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就是这么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暂且看来,“末日幻境”的依附性更强。但是,当我在末日幻境之中,发现了“中继器世界”,并亲身体验到,“中继器世界”和“末日幻境”以及“病院现实”的关联时,“中继器世界”、“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无比复杂起来。

阮黎医生的存在。让我在尝试接受“中继器世界是构成末日幻境的一部分信息的继承和重组,只有依托于末日幻境才能存在”这个结论的同时,也让我不得不怀疑,这种依附性到底有多强。因为,在这个中继器世界里,不仅仅世界信息的完整度不逊色于末日幻境,而且,在我代入这个世界的“高川”之前,这个世界的“高川”就存在了,以及。“高川”之外的其他人,也是存在着,生活着。和末日幻境中的他们,有许多明显的差别,但整个人生也同样具备完整性。

正因为完整而充满条理,仿佛一切皆有起因,一切变化都有所条理,所以这个中继器世界很真实——在神秘扩散之前,甚至比末日幻境还要真实,和“病院现实”给我的真实感不相上下。

我在这个中继器世界中的体验,虽然不如最初进入“病院现实”时。给自己的世界观的冲击那么大,但是。不可否认,冲击仍旧是存在的。

哪怕我以“病院现实”为立足点。去观测这个中继器世界的阮黎医生时,也可以设身处地,从她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中继器世界范围之外的自己,进而可以理解她的大部分态度和话语。理论上,不会因为她说“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这样的话而动摇。

但实际上,冲击仍旧产生了。

这个中继器世界的真实感和完整性,在阮黎医生的话语中,进一步得到补完,现在,似乎已经可以用它为立足点,去看待“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了,而且,正因为阮黎医生不受到神秘干涉的特殊性,以及她自身对待“神秘”的态度的坚持,让这个中继器世界在她的身上,体现出更多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真正经历过一些非常奇妙的事情的,是我,而不是你,阿川。”

“我和你说过,但你忘记了,你故事中的末日真理教三巨头之一的原型,就是我的家族,现在,则只剩下我一个人。”

“原型也许很奇妙诡谲,但绝非是神秘的,这个世界很现实的,阿川,不存在超能力。‘乐园’和‘白色克劳迪娅’,就是奇妙却不神秘的体现,它是你的故事中,唯一最接近现实的东西。”

阮黎医生的这些话,一直哪怕在一个多小时后,仍旧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无论是我,还是在我之前的高川,对阮黎医生的认知,在这些话面前,都显得十分苍白,甚至让我觉得,其实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阮黎医生这个人。

阮黎医生所说的这些事情,对她自己而言,是真实的吗?亦或者,仅仅针对我的日记而做出的身份假定?这些问题,哪怕对方亲自给出结果,自己又是否可以接受那样的回答呢?

单纯以这个中继器世界为基础,去看待“阮黎医生是末日真理教三巨头之一”这样的事情,也让人不禁想说“开什么玩笑!”

然而,在解释性和理论性上,既然阮黎医生说出了这样的话,也完全可以从这些话中,顺理成章地去解释我记载于日记中的故事——也意味着,她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我在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中所遭遇的事情,乃至于解释“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本身。

毕竟,以阮黎医生的个性而言,倘若自己仍旧无法弄清条理,就不可能说出来。

阮黎医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观测这个世界。又从这个世界的角度,去观测“精神病人高川描述的世界”,是十分理所当然的。而让我心神不定的原因。正是因为,无论以理论。还是直觉,这种理所当然的看法,都存在一种可以深刻感受到的真实性、条理性和完整性,然而,一旦信服它,自己所经历的那一切,自己所认知的那一切,都会顷刻间。如同沙堡一般被浪潮摧毁。

“高川”是一个精神病人,倘若这就是现实,那倒没什么,但是,“高川”所在乎的一切都不存在,那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了。

我提着行李,默不作声跟在阮黎医生身后走着。三井冢夫的脸色好了一些,在下船后就有些兴奋,大概是身体的不适,在踏上陆地的时候。就平复下来了。健身教练和占卜师也好奇地打量四周,这是一片相当辽阔的半岛绿地,在当地的地图上。整个地域形状,如同触须一样伸出河岸。因为树荫茂盛的缘故,在船上时,也没能看到隐藏在林荫中的别墅。不过,在我们下船的地方,可以看到沿岸有一条长长的堤坝,朝着远方蔓延,据说遍及三分之二的河岸。

整个半岛都是别墅开发的景区范围,不过。相关景点的开发工程只完成了一半,上岛之后就发现了不少建设工程残存的痕迹。最显眼的无疑是码头不远处的一片脚手架,以及脚手架上方的橙红色灯光。已经接近午夜时分,却还能听到施工的声响。倘若别墅所在的地方,也是这样的半施工环境,想来入住体验也不会太好吧。

这么想着,我们分批坐上观光车,沿着唯一可见的水泥道路向岛内前进。不多时,就抵达了别墅群所在的地方。期间,阮黎医生没有再跟我谈论日记和身份的事情。我带着一种担忧又好奇,想要知道更多,但又害怕知道更多的情绪,和其他人一起接受别墅房间的分配。

似乎别墅群也没有完全竣工,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二期工程,并且是二期工程中面积最大,家居配置也最为豪华的五座别墅,平均一座别墅容纳十人,内部的房间也是足够的。从这里出发,只需要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可以抵达可以下水游泳的河滩,另一个方向则兴建了交易市场。更具体的介绍,负责人给我们这些乘客每人一本观光指导手册,里面甚至针对分配给我们的别墅,也有功能上的说明。

别墅的功能区很多,但外表既不让人感到奢华,也没有高科技的感觉,风格上更偏向于自然清新,有一种偏向于东方文化的柔和。对我和阮黎医生来说,这种风格是相当亲切的。

三井冢夫、健身教练和占卜师自然和我们一组,另外还有同宿的三人,对方也是在旅途中结识的伙伴,和我们寒暄的时候,显得十分客气。我们沿着鹅卵石铺设的小径,穿过庭院和池塘,进入看似木质,但实际使用的是新兴材料的屋子中。

阮黎医生用审视的目光,优先对照了别墅的构造图,确认了防火和逃生之类的紧急安全措施所在的具体位置。其他人倒是没有这样的心情,一路长途跋涉,众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已经十分疲惫,不一会就向我们告辞,就连之前稍微振作了一些心情的三井冢夫,脸上的表情也迅速蔫了下来。当午夜零时的钟声在屋子里回荡的时候,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仍旧陪着阮黎医生巡视着这座占地面积相当大的别墅。

人声渐渐散去,别墅内部显得格外空旷而寂寥,装饰成烛火的灯光,别有一番晦涩的情趣,但在这样的时间,一点都没有让人感到惊喜的感觉。在我看来,装修成这副样子,如果说设计方没有一丝别样的想法在内,是完全不能相信的。

哪怕有灯光,角落也还是一副幽暗的感觉,仿佛随时都会有鬼魂路过,当脚步声响起时,就仿佛有人跟随在身后。这些声音、视觉和味道,都构成了一种惊悚的气息,完全不符合正常意义上的别墅装修概念,哪怕是讲究特色,也不应该设计成“让人不愿意久住”的感觉吧。

对普通人充满了恶意的别墅内部装修,于我这样的人而言,也仅仅是一种情趣,但我也知道。这种情趣是相当小众的。

进而,从这样小众的风格,似乎可以窥视到研讨会的内幕。

一想到达拉斯的身份。就觉得这个地方很不对劲。

虽然我被这种由“神秘”滋生出来的情绪感染着,但是。前方决定路线的阮黎医生却像是丝毫没有感觉。当我们在别墅中绕完一圈,再次回到院落中时,阮黎医生突然发现了什么,直直朝花圃走去,那里有几个空花盆,还有一些园林修葺用的工具。她亲手填了土,将白色克劳迪娅从塑料袋中取出,栽入花盆中。这些白色的花朵在被拔除的时候。是连根带土的,此时被重新种植下去,浇水之后,复苏的情况可谓是立竿见影。

“在做什么呢?妈妈。”我不禁问到。

“你见过白色克劳迪娅真正的样子吗?阿川。”阮黎医生脱下手套,朝我问到。

“也许。”我说,“它并不总是一个样子。我在日记里有写过。”

“其实它在普通肉眼的观测下,就只有一个样子。”阮黎医生把行李扔给我,亲自搬起花盆,对我说:“它的花有四瓣,呈白色。你见过四叶草吗?将它想象成白色的,就有点相似了,但是。具体而言,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刚才的你,看到的这盆白色克劳迪娅,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就和你说的一样,妈妈。”我回答到。

“不,你在仔细想想,不似乎我进行描绘之后的模样,而是在这之前,你所看到的样子。”阮黎医生一边迈步向前。一边说到。

我仔细想了想,可古怪的是。没有清晰的印象,反而是阮黎医生的描述。似乎正在取代那朦胧的记忆。

“记不得了吗?不需要在意。”阮黎医生说:“其实,你很多觉得理所当然的地方,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你觉得自己记得很清楚,于是你很少清晰去回忆,但实际上,你的记忆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深刻。实际上,你忘记了许多事情,以至于,你已经根本无法辨别自身所获得的信息,其本来面目到底是如何。”阮黎医生用一种悲哀、关怀又坚定的眼神看向我,“你相信我吗?阿川。你是否相信,这个世界和你所知道的,所见到的,所感觉到的完全不同?你是否怀疑过,那些你认为理所当然是真相的东西?”

“我……”我还没有说完,就被阮黎医生打断了,她说:“不需要回答,现在不需要。”

我沉默下来,隐隐约约,预感到她要说的话。

“白色克劳迪娅看起来像是植物,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它并不完全遵循植物的定义。”阮黎医生突然将话题转回白色克劳迪娅身上,她的语气显得对白色克劳迪娅十分了解,似乎想要证明,她之前那些话并不是一个谎言——我的日记中,所记载的那些自身经历,其实是有一个故事原型的,而这个故事原型其实就是她自己的故事,而我的的确确只是一个精神病人,将从她那里听说的故事进行改编,把自己代入其中,制造出了一个设定庞大晦涩的幻觉世界。

而在阮黎医生平静的讲述中,这一切的起源——包括我不得不去相信的那些,关于“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的设定,以及交织于故事中的神秘和命运,乃至于阮黎医生所知道的真相——其实都源于白色克劳迪娅,而并非是我从“病院现实”中得知的“病毒”。(想知道《限制级末日症候》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