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调教大唐 > 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组团去求亲(上)

调教大唐 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组团去求亲(上)

作者:牛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30:26 来源:泡书吧

谁敢反对呀?谁反对就得回家吃老米。不说舍得不舍得俸禄和权势吧,这种牺牲简直毫无意义。

于是乎,全场一阵鸦雀无声。

李二陛下道:“既然无人反对,那这事就算定了。阴贵妃从现在开始就是皇后。”

然后,他轻拍了两下手掌,有一佳人袅袅婷婷地从角门出走了出来。

“参见陛下!”

“爱妃请起,赐坐!”

董顺命小太监搬来一张胡床,放到了李二陛下的旁边。二人并排而坐。

李二陛下道:“这就是阴贵妃,大家赶紧见礼吧。”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好了,礼成!退朝!”

郭业赶紧跪倒道:“微臣请求单独问对。”

“秦王郭业?”

“臣在。”

“你想单独问对?”

“是。”

“不准!”李二陛下斩钉截铁地说道。

“为什么?”

“哼,朕做什么难道还需要向你解释?”

说完了,李二陛下绕过郭业,急匆匆往前走去。郭业站起身来就想追赶,却被董顺拦住了。

“秦王千岁,还请留步!”

“顺公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必须怎么……这样呀?”

董顺苦笑道:“陛下变了,您别看我站在陛下身前很风光,实际这些日子,咱算是失宠啦。”

“我就是想跟陛下单独聊聊,您就不能安排安排?”

“安排不了。不仅如此,陛下今天特意嘱托我拦着您。您别让我为难。”

事到如今,郭业有什么好办法?只有怏怏地回府。

早朝解决不了问题,看来只有把希望放在李大亮的身上了,史上最大的求婚计划,再次启动。

贞观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武阳县公府门前的大街上。

这条街从来没有这么冷清过,也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更没这么古怪过。

说它冷清,是因为大街的两头被重兵把守,街上的住户被严禁出门。整条大街除了一支排列整齐的队伍外,再无其他人。

说它热闹,是因为这条大街上从来没有聚集过这么多高官。正是公爵遍地走,侯爵不如狗,唯有亲王才能抖一抖。

这种情况,按说只会在正旦的时候出现于大明宫太极殿,谁能想到今日竟然出现在一条普普通通的大街上。

说它奇怪,是因为这么多达官显贵聚在一起,竟然鸦雀无声,简直比上朝的时候还老实。更奇怪的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之人,竟然是一名青年官员。

但见他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鼻如悬胆齿白唇红,头戴乌纱帽翅冲天。身穿绯袍蜀锦团花官袍威风凛凛。

但他再英俊再威风,也只是个四品官呀,凭什么站在如此多的高官显贵面前?更关键的是,其他人还都没意见!

终于,这支队伍动了。

哒哒哒~

一行人直奔武阳县府门前,由那青年开始叩门。

门开了,一个衣着光鲜的管家模样老者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他满脸喜色,道:“姑爷,您来啦!两年没见,您可想死老奴啦。俊!您可是真俊呀!我家小娘子和您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

“福伯别这么说,武阳县公还没答应呢。我现在可不敢以姑爷自居。”

“嗨!这还不是早晚的事吗?有啥不敢的?”

那青年往后使了一个眼色,道:“劳烦福伯通禀一声,就说茂州都督李义府,太子李治,秦王郭业,故尚书右仆射房玄龄,江夏王李道宗,鄂国公尉迟恭,卢国功程知节,卫国公李绩……”

福伯赶紧打断道:“姑爷您别说了,老奴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也记不住那么多。”

“刚才这些人记住了吧?就说我们这些人要求见武阳县公!”

“好好好!”

福伯眉开眼笑地说道:“咱们武阳县公府还没这么威风过呢,全是托了姑爷您的福!您等着,我马上去通禀!”

噔噔噔~

老管家甩开老胳膊老腿,奋力向前!

功夫不大,武阳县公府中门大开。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他躬身一礼道:“不知众位贵客光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小老儿李大亮这厢有礼了。”

众人纷纷回礼,李大亮又道:“此处并非讲话之所,还请众位贵客入内奉茶。”

人们随着李大亮进了府武阳县公府,然后步入客厅。正在这个时候,出问题了。

总共是四十九位高官,这间客厅可盛不下这么多人。

勉勉强强挤进去了二十人,还有二十九个站在门外呢。

李大亮满脸的尴尬之色,道:“对不住,实在对不住了!请大家移步……我让犬子招待……”

“不必,不必……”人们纷纷拒绝。

“我们就乐意站着,站着舒服。”

“这儿多凉快呀,在这站着挺好。”

“武阳县公您进去吧,别管我们!”

李大亮道:“这不合规矩呀……我就是再不知礼数也不能……”

“那您别管。有钱难买我乐意。我们就喜欢站在别人客厅的门口听人聊天。”

“就是就是!这么干可有意思了,还望武阳县公成全!”

“您要是非让我们到别处去,那就是觉得我们官微职小,不配听您高谈阔论。”

“本官最近学佛明白了站就是坐坐就是站的道理,武阳县公您是想让我们坐着呢,还是站着呢?”

……

“这……”李大亮被挤兑地没办法,只得道:“那好吧,诸位的爱好还真奇特,那李某人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多谢武阳县公!”

许多年后,老管家福伯还在怀念当初的风光。

尽管牙齿都掉光了,他还是一遍一遍地重复道:“什么叫风光?那不在于花多少钱办仪仗,也不在于请多少人做场面,关键是来者的身份。”

“想当初,我家小娘子初长成,李义府那小子来提亲。你知道是什么场面吗?亲王才能捞着茶水喝,国公才能坐胡床,郡公只能坐胡凳。至于县公和以下的那就得在门外站着。”

“就这待遇,那帮人还高兴的不得了。你们想想,整个长安城整个大唐,这样的人家能找得出来第二家吗?恐怕皇帝嫁女都没咱们家风光哩。你们是没赶上好时候呀!”

……

当然,李大亮作为武阳县公,可没老管家这么见识浅薄,他明白,礼下余人必有所求,这么大的场面,又这么客气,这帮人恐怕是所图非小。

这伙人多半都比自己地位高,就是地位低的实力也比自己的实力强,要真是一个应对不慎。嘿嘿,人家刚才对自己又多客气,过后就对自己有多么凶残!

待人们都坐定了,一阵寒暄之后,他轻咳一声道:“众位贵客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太子李治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道:“大家介意我先说吗?”

“不介意,当然不介意了。”

“太子殿下有话请讲!”

“您先说,我们再说。”

李治清了清嗓子,道:“我今天是来向您求亲……啊,不,是代人向您家的小娘子求亲的。”

“但不知太子殿下是代谁求亲呢?”

“我不说他的名姓,先给您介绍一下他的来历。此人出身贫寒却非常上进,得贵人举荐,当上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在任上兢兢业业,屡立大功,最终得以升迁,官居四品。您说他配不配得上……”

李治的话刚说到这就被人打断了,尉迟恭高声道:“太子殿下,您这话我不爱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