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调教大唐 >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年变迁

调教大唐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年变迁

作者:牛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30:26 来源:泡书吧

从益州归来之后,郭业不再跳脱,不再飞扬,过起了枯燥的丁忧守孝生活。

光阴,一岁而知秋;

举止,深入而简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业这个焦点人物慢慢淡出了陇西县城的公众视线之内。

一年刚过,程二牛便携着娇妻郭小蛮道别老娘与郭老太,在郭业的勒令下,率着八百白袍骑兵返回了西川。

两年,

三年,

时间飞逝,如白马过隙,任谁也抓不住光阴的留痕,而与郭业有关的一切,亦是早已物是人非。

西川小都护府在郭业大舅子康宝的主持下,频频传来佳音。郭业所牵挂的三千西川军,两国大集市,郭氏马场蒸蒸日上,越发走上了轨道。

漕帮在孙明延的掌舵下,发展迅速,不仅彻底控制了八百里岷江流域,帮众党羽及势力更是遍布整个蜀中各地江河。

漕帮之名,威名远扬。

老丈人康岳山因到了致仕的年纪,上书兵部主动请辞了益州折冲都尉一职,告老携带老妻与家人来到陇西,颐养天年。

至于益州折冲都尉一职,则是由康岳山的老部下,果毅都尉邱衡接掌。

显然,康岳山这个地头蛇虽然致仕请辞告老还乡,但还是间接掌控着益州府的军事力量,只不过从明面转为暗处罢了。

官场军中之潜规则,不说也罢。

至于郭业的死对头益州刺史卢承庆,在益州任上呆了三年,从漕帮送来的关卡税银中敛财颇丰,不知走了长安哪个大佬的路子,不知投进了朝堂三系哪个阵营,竟然上个月接到吏部公文,调其回长安赴任吏部左侍郎一职。

当年从兵部左侍郎的位置被赶到长安,三年之后又被调回长安任了吏部左侍郎一职,算是官复原职,得偿所愿。

对于卢承庆的这番造化,是郭业始料未及。

不过他更始料未及的是卢承庆的狗腿子,被郭业蹂躏多次的老对头益州郡丞吴奎。

这老东西自打那一次在刺史府门口被郭业蹂躏,而后因为卢承庆专心敛财,不再看重于他之后,便郁郁压抑不得志。

半年前,吴奎老狗心血来潮,想着去益州府下辖的巴蜀县衙捞点油水打打秋风,便兴师动众的率人乘船前往巴蜀县。

谁知时运不济,乘船归来之时在岷江之上遇到飓风,江风大浪席卷下,竟然将吴奎连人带船打翻,沉入江底。

与他一块儿遇难的,还有数十个随行衙役。

岷江之水,滩险流急,长年有江船撞礁,有飓风翻船,屡见不鲜。至今,益州刺史府都未找到吴奎的尸骨。

卢承庆本已放弃了吴奎此人,更何况吴奎已死,更无什么用处。于是,他打消了派遣人力消耗物力去搜寻尸骨的念头,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随意写了个折子,提及益州郡丞吴奎出外公干,遇难殉难,呈送吏部,草草了事。

岷江之上的事儿,又岂能瞒得了漕帮,逃得过郭业的法眼,吴奎之死,到底是天灾,还是**。

也许,只有漕帮舵主孙明延与郭业两人心里自知。

至于陇西县令冷天霖,因为郭业的帮助和漕帮的协助,在陇西县如鱼得水,政绩颇佳,官声大好,在陇西民间有着冷青天之称。

吏部每年都有官员政绩考核,冷天霖连着三年拿了吏部考核的优评,对于他来说,算是求仁得仁,尝了心中所愿。

郭业暗暗揣度,冷天霖只要再拿上一个吏部的优评,八成明年就能被召回长安,被吏部委以重用。

也许是留在长安,也许可能下放到州府

如今的福顺巷,可是陇西县城名副其实的第一旺地。

福顺巷除了有陇西名人郭业郭小哥的府邸,有陇西第一大财主吴茂才的府邸,还有前任益州折冲都尉康岳山的府邸。

这三家单个拎出来,都是陇西县各大姓氏难以向背的大家族。

更何况,这三家都联着姻亲,行事皆是抱成团。在陇西县城,乃至放眼整个益州,都是了不起的一股力量。

因为这三家,福顺巷成了陇西县的第一风水宝地,许多陇西望族皆搬迁至福顺巷内,或者迁徙至福顺巷周围。

一时间,以福顺巷为中心的这一地段,地价房价噌噌上涨,久而久之,在城中更是传出了洛阳纸贵,却难比陇西福顺巷子贵的口号

这一日,离丁忧守孝三年期,还有三天的期限。

郭业正在自家书房所在的小院中信步闲游,如今的他已年近二十,到了弱冠之年。

虽然英气尚存,但当初稚嫩的脸颊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成熟与稳重,而且这几年时常请来一些老秀才来家中教授自己,更是多了几分书卷气。

他走到一处石墩处,缓缓坐了下来,若有所思地呢喃道:还有三天,便满三年了,嗨,时间过得可真够快啊!

言罢,本来还平静的脸颊上多出了一丝的愁滋味。

因为只要三年期满,他便要离开陇西,前往长安赴国子监报道了。

这番愁滋味,正是离乡背井的乡愁滋味。

叹罢之后,独坐石墩,看着处处枯,树杆皮裂的老愧树,不时飘落下几张凋零黄叶,发起了呆来。

过了一会儿,留在陇西三年的跟班长随赵九丑手执一封书信走了进来,冲他喊道:大人,长安来信!

哦?

郭业眉头一跳,不由问道:是暗夜的东厂番子来信,还是关鸠鸠?

赵九丑看了下信封之后,将书信递到了郭业的手中,答道:是关鸠鸠。

郭业唔了一声,撕开信封上的火签,掏出书信细细看了起来。

很快,阅毕书信之后,郭业脸上颇为恼怒地将信函揉捏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

圆圆纸团蹦达几下,滚到赵九丑的脚下,赵九丑看着郭业的神色,小心问道:大人,关鸠鸠信中说了什么?莫非在长安遇到什么阻滞了?

郭业无奈地摇摇头,哼道:阻滞倒是没有,这老小子的确精明,搞得那个八大菜系的酒楼,短短三年光景就在长安站稳了脚跟,而且继续经营下去,颇有长安第一大酒楼的趋势。呵呵,海天盛宴大酒楼主打的八大菜系,在长安城中也是闻名遐迩啊!

海天盛宴,便是关鸠鸠在长安开设的那家酒楼之名。

此名自然是郭业所取,用意之深,足见郭业之志向。

海,广阔;天,至高;盛,隆重;宴,唯庖丁之地,吃喝之所。

取此雄心壮志之名,郭业势必要将海天盛宴打造成长安第一酒楼,更是要将其打造成大唐第一饮食集团。

郭业小小赞罢关鸠鸠之后,突然话锋一转,痛斥道:关鸠鸠的确是精明,也颇有经营之才。不过这厮也太让老子失望了,三年前我便说过要开设专供玩乐的会所,可至今,就是不见他的动静。此番信中,他吱吱唔唔,还劝老子能否打消这个念头。奶奶的,这老学究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皮痒痒了!

赵九丑问道:关鸠鸠明知大人对于开设此会所,乃势在必行之举。他如此这般,又是为何?

郭业笑骂道:还能为啥?这老学究自认是个读书人,抹不开面搞那莺莺燕燕之事呗。

赵九丑恍然大悟,哦了一声,也对,这到符合关鸠鸠那个矫情劲。

随即劝道:大人无需动怒,再过几天您就要动身去长安了。到了长安,还怕关鸠鸠这老崽子不从?

郭业哈哈一笑,点头道:是极,三年未见他,此番去长安,是该敲打敲打他了。

哈哈

赵九丑自然知道郭业口中的敲打是何意思,八成这回,关鸠鸠的意志又要遭受郭小哥的摧残了。

听闻赵九丑的笑声,郭业看着这三年来,赵九丑不图钱财与官职,一直守信留在自己身边听候差遣,心中也是颇为感动。

继而言语诚挚地说道:九丑,这三年辛苦你了!

赵九丑摇摇头,收敛了笑容,说道:好男儿,当守诺。而且,跟在大人身边办事,赵九丑也不委屈。

郭业听罢,不再言语,只是无声地点头,抱以感激。

窸窸窣窣~~

一直紧凑的莲步声儿骤然传来,很快便进了小院,来到郭业和赵九丑的跟前。

正是越发妩媚动人的女管家贞娘。

过了三年,贞娘越发像一只熟透了的红苹果,无需轻咬,便是站在身边闻上一闻,都是香甜美味。

不过,此时的贞娘脸色有些焦急,不待郭业招呼,也来不及和郭业道个万福金安,急匆匆地脱口喊道:

大官人,您快去老夫人那边看看吧,又起火了~~

贞娘口中的起火,并非真正的着了火,而是郭府中人的一个俗称。

说白了便是少夫人吴秀秀和二姨娘康芷茹的势同水火。

三年来,这一妻一妾虽然没有给郭业诞下个一男半女,却是三天一小吵,三月一大闹,郭府中人早就习以为常。

郭业听着贞娘这话,看着她那脸色,又掰指头算日子,差不多又到了三月一大闹的周期了。

奶奶的,这两个娘们真他妈不让人省心啊!

随即嗯了一声,对赵九丑招呼道:走,九丑,看看去!

谁知赵九丑连连摇手,推辞道:这是大人的家事,赵某就不掺合了。属下还有其他事,先行告辞了。

唰唰唰~~~

拔腿就跑,撩得比兔子还要快。

郭业看着很快便消逝的人影,痛骂道:妈的,不厚道!

旋即冲贞娘挥挥手,说道:贞娘,走,去看看,路上跟我说说,她俩今天又因为什么事儿掐起来了?

贞娘低低应了一声嗯,跟在郭业后头,边走边说起了缘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