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调教大唐 > 第六百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怒撒夙凤殿

调教大唐 第六百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怒撒夙凤殿

作者:牛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30:26 来源:泡书吧

郭业平日说话难得一本正经,今日更是如此郑重其事,好让长孙羽默一阵不适应,真够别扭的。

随即,他连连摆手说道:郭业你这是说得哪里话?我若不愿相助你,又岂会违背父命山迢水远地跑来这蜀中之地?说吧,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衬搭把手的,你尽管言语一声儿。

旁边刘振轩亦是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模样,单手握成拳平放于胸前,朗声回道:长史大人,末将与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有何事要末将效劳的,尽管吩咐!

好!

郭业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对二人讲道:你们先在蜀州盘亘一日,趁着你们休憩一日的间隙,我会草拟几封书信,明日一早你们便带着我的书信启程出发,以最快的时间返回长安。振轩,你负责将信送到长乐坊的关鸠鸠手中,还有射阳书院的山长陈康手中。至于羽默,你替我拜访一趟我们的老校长,哦不,应该是我们国子监的祭酒虞世南大人,将我的书信面呈到他老人家的手中。我现在需要的是一股来自朝堂三系力量之外的助力来展开自我救赎。

刘振轩斩钉截铁地应承道:送信而已,大人放心,末将一定将信亲自送到两人手中。

长孙羽默也是保证没问题,但是额外问了一句:你认识射阳书院的陈康?这人虽然不是朝廷官员,可却是颇有名声呢。我听说他在天下寒门士子中的号召力,绝对是一等一的。而且士林中人还将他视为咱们祭酒大人的接班人呢,说他是清流之中后起之秀呢。

陈康,字仲达,如今乃射阳学院的山长,乃天下寒门学子的领袖人物。我虽与他并无深交,郭业摇了摇头,脑中浮现出了当日自己在魏王府醉酒赋诗,陈康为自己执笔录诗的那一幕,而后缓缓说道,不过,我手上有他需要的东西,我想他肯定会伸手助我一臂之力的。

长孙羽默见着郭业又开始卖弄关子,不由耸耸肩撇撇嘴,无所谓道:反正我替你将信送到,接下来就要靠你回到长安之后的应对了。

郭业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回道:嗯,你们只要替我将信及时送到即可。至于我何时回到长安,估计也快了,这个时候皇上应该被蜀王这不肖子给气疯了,也被你爹他们这些股肱大臣们联袂出手突然出招,给逼得够呛了吧?

长孙羽默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郭业道:好了,让振轩带你在蜀州城中转转吧。不过尽量不要让蜀王殿下知道你来过蜀州,不然到时候传到你爹耳中,你又免不了一顿皮开肉绽,哈哈哈

长孙羽默知道郭业在取笑自己,不由狠狠瞪了他一眼,而后拽着刘振轩的胳膊说道:刘校尉,咱们走着,甭搭理这幸灾乐祸的家伙。

刘振轩为难地看了眼郭业,看看郭业还有什么吩咐。

郭业微微笑着挥挥手,轻声说道:去吧,好好带长孙公子转转蜀州城,让他领略下我们蜀中的风土人情。

好的!

刘振轩应了一声,便带着长孙羽默匆匆离去。

整整一天,郭业足不出院,在自己的房中伏案奋笔疾书,分别写着明日让他们俩带回长安的书信。

一日忙碌而过,一夜虚度而眠。

到了翌日清晨,长孙羽默和刘振轩分别装着郭业的书信,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回长安城的征程。

郭业送二人到了蜀州城门,并上了城楼登高远眺目送着二人渐行渐远,直到两人策马奔去的背影彻底消逝在了眼眶之中。

不经意间,一缕惆怅和渺茫浮上了心头,脑中始终徘徊着两个字

长安!

同一时间,长安城,皇宫中。

李二陛下早早下了朝,走在金黄华盖下,在一干宫人的簇拥中,怒气冲冲地走进了夙凤殿内。

杨妃正在吃着早膳,一见皇上突然驾临,顿时慌了神儿。立马停下手中的金碟银筷,急急起身相迎道:臣妾参见皇上,今天怎么一早就来臣妾的夙凤殿呢,陛下?

哼!

李二陛下屏退了身后所有的宫人,大马金刀坐到了餐桌边儿上,双眼几乎迸出火花般地看着杨妃,怒道:杨妃啊,你替朕生了个好儿子啊。朕的这个好儿子,去了蜀中就藩才几天啊,居然长出息了,能耐了啊!

杨妃平日就在宫中呆着,几乎禁绝了出宫到坊间的机会,而且也鲜有和朝中大臣往来。

因此对于一些时政之事也是仅从宫人的闲言碎嘴中得到。

她多少听到了一些关于蜀王在蜀州的事情,但是知道得不是很具体也不全面,只知道好像最近朝堂上都在议论自己的儿子,还有蜀州那边好像出了事情。

但是,她听得出来,皇上正在气头上,说得肯定是反话,肯定不是真得在夸赞自己的恪儿。

难道恪儿真得惹来天大的祸事了?

当即,她猛然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悲戚喊道:陛下,恪儿年幼,如果犯了什么错惹得陛下龙颜大怒,臣妾这个当母亲的甘愿替他受罚。

嘭!

李二陛下拍案而起,怒指而啸道:你替他受罚?你受得起吗?真是慈母多败儿,你知道他这次替朕惹来多大的祸事吗?现在,长孙无忌等一干朝臣们正拿着恪儿的事情,向朕发难呢。他们这些人正逼着朕对裴寂、萧瑀等武德旧臣斩尽杀绝,他们要逼着朕和父皇再次决裂,他们要让朕当着天下人的面对自己的父皇动刀子,要让朕落下一个不当人子的骂名啊!!!

杨妃心中大惊,吓得三魂没了七魄,整个人身上的气力仿佛在一瞬间被抽空了一般,霎时瘫软在地,久久无法爬起。

李二陛下见着杨妃这般模样,丝毫没有同情,视如无睹般又是痛斥道:这一切的一切,始作俑者就是你我那个胆大妄为不长脑的儿子啊,杨妃!你知道他都干了些什么事?你自己好好看吧,这是他派人呈上来用以炫耀功绩的折子,你自己看看吧,这个不长心不长脑的狗东西!徒惹天下人笑话的败家玩意!

啪~

李二陛下从龙袍宽袖中抽出一份奏折,狠狠摔在地上落到了杨妃跟前。

杨妃战战兢兢地捡起奏折,细细看了起来,看罢之后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满脸不可置信地摇着头,低语呢喃着不可能,不会的。

李二陛下冷笑道:看到了吧?连你都觉得这事儿不应该这么办,可偏偏咱们的好儿子却要这么办,而且办得全天下皆知,生怕天下人都不知道他的丰功伟绩。难道他不会低调处理此事吗?他难道不会暗中派人给朕递来折子吗?他愚蠢透顶,长孙无忌他们岂会放过这么一个打击裴寂、萧瑀他们的机会,还不趁机利用恪儿的无知,对萧瑀他们发难?这是要逼得朕表态,逼得朕昭告天下,说朕那位皓首苍颜的父皇要图谋复辟啊。这是家丑,岂能外扬?你让朕如何处置?而且你知道吗?

说着,李二陛下又突然变戏法似的从龙袍宽袖中掏出几份奏折来,啪啪啪统统一股脑摔在地上,叫骂道:这是御史台的御史们弹劾李恪的奏折,你自己看看吧,一个藩王未经朝廷允准居然敢私自纵兵捉拿一州刺史,眼里还有没有朝廷的法度?而且朕让他节制九地军务,你猜他怎么着?居然连蜀州政务都延揽了过来,眼里还有朕这个父皇吗?御史台的这些御史们岂会轻饶了他?

你自己在看看第三道弹劾奏折,他居然未经朕的允许,大赦其他六府涉案的折冲都尉,谁给他的权利?光这些罪状,别说夺了他的蜀王爵位,朕就是贬他为庶民都是轻的,呵呵,这些罪状都够将他推出午门斩首了,杨妃!!!

啊!!!不要,陛下不要哇,不要,求求陛下,您不能啊,恪儿是您的儿子,也臣妾唯一的儿子

刹那间,杨妃的体内好像充满了力量,匍匐爬到了李二陛下的脚下,一把抱住他的小腿,泣声啼哭哀嚎道:陛下,恪儿还小,您不该这么对他啊,他就是有天大的错,他也是您的骨血啊。

李二陛下有些厌烦地蹬了蹬腿,将小腿上杨妃的双手给推开,恨道:朕没有这么愚蠢的儿子,要知道他会给朕招来这么大的麻烦,朕宁可生个球,也不会要这种废物。

杨妃哭得肝肠寸断,整个人伏在地上瑟瑟抖动香肩,哽咽着声音替李恪继续求情道:陛下啊,恪儿如今也才十来岁,涉世未深,办事不利,您这次轻饶他一回吧。而且,他这次身边有郭业郭长史这种能人陪伴就藩,不该犯下如此泼天大错啊,臣妾在想,恪儿是不是受了什么人的教唆啊,陛下!

杨妃一边哭啼一边求情,最后一句话算是哭诉到了点子上,立马将李二陛下的注意力给转移了过去。

只见李二陛下听到郭业的名字之后,神情越发地冷峻起来,眉头紧锁语出森然地念叨了一句:你是说郭业?难道是他在蜀王背后教唆挑动?不该啊,郭业是个机灵人,不该如此自寻死路啊。不过,此次李恪犯下如此泼天大错,哼,郭业身为都督府长史,绝对要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郭业,又是郭业,哼

来人,传执笔内侍进来夙凤殿,替朕拟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