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中国历代名人大鉴 > 第9章 申侯

中国历代名人大鉴 第9章 申侯

作者:张一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3 08:23:42 来源:泡书吧

申侯:西周至春秋的风云人物

一、申侯的历史渊源

1.申侯的起源

申侯并非单指某一个人,而是部落首领的统称。关于申侯的起源,有诸多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申侯为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部落以善于农业生产着称,姜姓作为其重要分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繁衍发展。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封伯夷的后人为申侯。伯夷是上古时期的贤人,在尧、舜时期就有重要贡献,周武王此举也是对其功绩的一种追封和延续。申侯所统领的申部落,有着独特的文化。他们以电为图腾,电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是神秘且具有强大力量的象征,这反映出申部落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这种图腾文化不仅是申部落的精神寄托,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勇敢、坚韧的民族性格。

2.申国的建立与发展

申国的建立可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四岳之后被封于申,自此申国开始在历史舞台崭露头角。四岳在古代传说中是重要的部落首领,他们的后人获封申地,标志着申国的初步形成。

到了周宣王时期,申国迎来重要变革。申侯被改封为申伯,并且进行了迁都。这次改封与迁都意义重大,一方面提升了申侯的地位,使其从普通的诸侯晋升为伯,在周朝的政治体系中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新的都城为申国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地理条件和战略位置,促进了申国经济、文化的繁荣。

在地域变迁方面,申国早期的封地范围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领土有所扩张。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申国也面临着周边强国的威胁,领土时有变动。在政治地位上,申国在西周时期是周朝的重要诸侯国之一,与周王室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申侯之女成为周幽王的王后,外孙被立为太子,这都显示出申国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西周的灭亡,申国的政治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春秋时期,申国依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二、西申侯的事迹与影响

1.假公济私调解西戎

周懿王在位时,周王朝国力逐渐衰落。西戎部落趁机崛起,对宗周镐京构成了严重威胁。西戎时常侵扰周朝边境,烧杀抢掠,使得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周朝的统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周孝王即位后,为了消除西戎的威胁,维护周朝的稳定,便命令申侯率领军队讨伐西戎。然而,申侯心中另有打算。他的女儿嫁给了大骆,生下了外孙成。申侯希望外孙成能够继承大骆的位置。

于是,申侯向周孝王提出建议。他指出,自己与西戎有着良好的关系,如果周朝与西戎保持和平,不仅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还能让西戎为周朝所用。周孝王权衡利弊后,接受了申侯的建议。

申侯凭借自己在西戎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成功调解了周朝与西戎的关系。西戎停止了对周朝边境的侵扰,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申侯此举,表面上是为了周朝的利益,实际上是为了外孙成的未来。他通过调解西戎,为外孙成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增加了外孙继承大骆位置的可能性。

从对西周西部边境局势的影响来看,申侯的调解暂时缓解了西戎的威胁,使得边境地区恢复了和平与安宁。这为周朝赢得了一定的发展时间,也为后续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和平是建立在申侯个人利益基础上的,缺乏坚实的保障。一旦申侯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西戎内部发生变化,边境局势仍有可能再次陷入动荡。

2.非子封秦的关联

周孝王时期,有一个叫非子的人,他擅长养马。周孝王得知后,便让非子在汧水和渭水之间负责养马。非子精心照料马匹,使得马匹数量增多、膘肥体壮,周孝王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

这一事件与申侯为外孙争位有着紧密的关联。申侯为了让外孙成继承大骆的位置,向周孝王提出与西戎和解的建议并成功调解。周孝王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同时也是对非子养马功绩的认可,决定封非子于秦邑,建立秦国。这样一来,既满足了申侯为外孙争位的诉求,又给了非子一个发展的机会。

秦国建立后,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强大起来。秦国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地理优势,不断扩张领土,增强实力。后来,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南申侯与西周灭亡

1.外孙被废引发的变局

周幽王即位后,西周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他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国人的怨恨情绪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天灾频繁降临,旱灾、地震等灾害接连不断,使得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陷入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幽王做出了一个更加荒唐的决定。他宠爱美人褒姒,将申侯之女申后打入冷宫,并废掉了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这一举措彻底打破了西周原有的政治平衡。

宜臼深知自己处境危险,为了保命,他逃奔到了申国。申侯看到外孙狼狈的模样,又得知女儿被废的消息,顿时怒不可遏。申侯原本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女儿为王后,外孙为太子,申国在西周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周幽王的这一行为不仅伤害了申侯的亲情,也严重损害了申国的利益和尊严。

周幽王此举对西周政治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太子的废立引发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各方势力开始重新站队,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申侯作为申国的君主,手握一定的军事力量,他的愤怒和不满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政治冲突。而此时的西周王朝,在朝政**和天灾的双重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周幽王的这一错误决策,无疑是给本就脆弱的王朝雪上加霜,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2.联合犬戎灭周

申侯在得知外孙被废、女儿失宠后,对周幽王的行为极为愤怒。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的申国国小兵弱,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周王室的军队相抗衡。就在此时,奸臣虢石父向周幽王进谗言,周幽王盛怒之下,准备兴兵讨伐申国。

申侯意识到局势危急,为了保护自己和外孙的利益,他决定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申侯联合了缯国和西方的犬戎,共同进攻周幽王。缯国与申国可能有着一定的利益关联,而犬戎则是当时一支强大的游牧部落,对中原的财富垂涎已久。申侯与犬戎达成协议,承诺在攻破周都镐京后,将城中的财富分给犬戎,以此换取犬戎的支持。

周幽王得知申侯联合犬戎进攻的消息后,匆忙举烽火求援。然而,此前他为了博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导致诸侯们不再相信烽火信号。这一次,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诸侯们以为又是周幽王的玩笑,没有一个前来救援。

申侯、缯国和犬戎的联军迅速包围了周都镐京。周幽王的军队由于准备不足,在联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最终,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虢石父以及新立太子伯服都在战乱中被杀,西周宣告灭亡。

申侯联合犬戎灭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报复周幽王废黜女儿和外孙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重新确立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让外孙宜臼能够登上王位。而犬戎则是为了获取财富和掠夺资源。这场战争虽然实现了申侯的部分目的,但也给西周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得中原地区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混乱之中。

3.另立新君与历史隐情

西周灭亡后,申侯迅速联合缯侯、许文公等诸侯,在申国拥立原太子宜臼为周天子,即周平王。此时,镐京在战火中已破败不堪,为了躲避犬戎的威胁,周平王在诸侯的护送下迁都到雒邑,东周自此建立。

申侯联合犬戎灭周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卖国弑君之举,但他却未被问罪,弑君罪名也被历史悄然隐去,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周平王与申侯的亲戚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申侯是周平王的外祖父,周平王能够登上王位,申侯功不可没。周平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和稳定性,自然不会去追究外祖父的罪责。而且,周平王需要申侯及其背后申国的支持,以巩固自己在东周初期的地位。

其次,诸侯国与周平王之间可能存在幕后交易。东周建立初期,周王室的权威已经大幅下降,各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崛起。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如晋国、卫国、秦国、郑国等,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支持周平王。他们或许与周平王达成了某种协议,在承认周平王正统地位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政治、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诸侯国不会去追究申侯的责任,反而会帮助掩盖申侯的罪行,以维护周平王政权的稳定。

再者,当时的政治局势也使得各方不愿意过多追究申侯的罪责。西周灭亡后,中原地区陷入了混乱和动荡,各诸侯国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来发展自身实力。如果此时追究申侯的卖国弑君之罪,可能会引发新的政治纷争和动荡,不利于各方的利益。因此,为了大局考虑,各方都选择了默认申侯的行为,将其罪行隐去。

最后,历史记载也可能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周平王政权建立后,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可能会对历史记载进行一定的干预和修改,淡化申侯的负面形象,突出其在拥立周平王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也导致了申侯的卖国弑君罪名在历史记载中逐渐被隐去。

四、申侯在春秋时期的境遇

1.申侯在郑国的经历

春秋时期,楚国申地有一位申侯,他为人贪得无厌,在楚国结怨甚多。楚文王临终之际,深知申侯在楚国已难容身,便劝他出逃外国,以保性命。

申侯听从了楚文王的建议,来到了郑国。郑厉公看中了申侯的才能,对他予以重用。申侯凭借自身的能力,在郑国逐渐站稳脚跟,开始参与郑国的政治事务。

在召陵之会中,申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时,齐国率领诸侯联军讨伐楚国,楚国派使者与联军谈判。申侯凭借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出色的外交手段,为郑国在这场外交博弈中争取到了一定的利益,提升了郑国在诸侯中的地位。

然而,在首止之盟时,申侯的行为却引发了诸多问题。首止之盟是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齐桓公为了维护太子郑的地位,在首止会盟诸侯。申侯为了讨好齐国,违背了周惠王的意愿,支持太子郑。这一行为虽然得到了齐国的赞赏,但却得罪了周惠王和一些支持周惠王的诸侯国。

申侯在郑国的种种行为,引起了郑文公的不满。郑文公认为申侯过于贪婪且野心勃勃,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最终,郑文公找了个借口将申侯杀害。

申侯在郑国的行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召陵之会中的表现,增强了郑国与齐国的联盟关系,提升了郑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但在首止之盟中的选择,却加剧了周王室内部的矛盾,也使得郑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诸侯之间的纷争。他的死亡,虽然暂时缓解了郑国国内的政治矛盾,但也反映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斗争。

2.申国的灭亡

周庄王时期,周朝王室的力量已极度羸弱,诸侯纷争不断,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掌控力大不如前。申侯虽曾在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联合犬戎灭周、杀死周幽王的行为,遭到了后人的诟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申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此时,南方的楚国却日益强大,开始积极向外扩张。楚国觊觎申国的土地和资源,便将申国列为了扩张的目标之一。楚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对申国发起了进攻。申国在经历了多年的政治动荡和外部压力后,国力已大不如前,难以抵挡楚国的攻势。

面对楚国的进攻,申国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最终被楚国所灭。申国的灭亡,标志着这个曾经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诸侯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申国灭亡后,其部分后代以谢为姓。这一姓氏的转变,既是对申国历史的一种纪念,也是申国后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新开始的象征。谢姓后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和历史传承。

五、申侯的历史评价与影响

1.不同视角下的评价

在历史的长河中,申侯的形象充满争议,从不同视角审视,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从负面评价来看,申侯常被贴上“汉奸”“带路党”的标签。在西周时期,周王室是天下共主,代表着正统的统治秩序。申侯为了一己私利,联合犬戎进攻周幽王,导致西周灭亡。他的这一行为被视为背叛周王室,引外敌入侵,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犬戎在攻破镐京后,烧杀抢掠,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申侯与犬戎的联合,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让中原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混乱。这种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为,是他被负面评价的主要依据。

然而,从客观角度分析,申侯在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等历史事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周幽王时期,朝政**,天灾频繁,他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的行为更是引发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西周王朝已经摇摇欲坠。申侯联合犬戎灭周,虽然手段激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旧秩序的瓦解,为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西周灭亡后,申侯联合其他诸侯拥立周平王,建立了东周。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混乱。周平王迁都雒邑,开启了东周时代,也为春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此外,申侯在调解西戎与西周的关系中,暂时缓解了边境的紧张局势,为西周赢得了一定的发展时间。虽然他的动机有私心,但客观上也维护了西周西部边境的和平与安宁。

申侯的行为既有负面的一面,也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客观作用。我们应该以全面、客观的视角去评价他,理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政治环境。

2.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申侯的行为和决策对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格局方面,申侯联合犬戎灭周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引发了政治权力的重大转移。西周时期,周王室拥有绝对的权威,各诸侯国需听从周王室的号令。然而,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使得周王室的威望一落千丈。周平王在申侯等诸侯的支持下迁都雒邑,建立东周,但此时周王室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能力减弱。各诸侯国开始逐渐崛起,不再完全受制于周王室,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局面由此拉开序幕。例如,齐国、晋国、楚国等诸侯国在东周时期纷纷发展自身实力,争夺霸主地位,政治权力从周王室向各诸侯国转移。

申国的灭亡也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申国曾是周朝南部的重要诸侯国,具有一定的战略地位。楚国灭掉申国后,消除了其向北扩张的一大障碍,领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楚国以申国故地为基础,继续向中原地区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楚国的扩张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平衡,加剧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在民族关系方面,申侯联合犬戎灭周的行为,打破了西周时期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犬戎作为西方的少数民族,在攻破镐京后,烧杀抢掠,给中原地区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使得华夏族与犬戎之间的矛盾激化。此后,各诸侯国为了抵御犬戎等少数民族的侵扰,加强了军事防御和联盟合作。例如,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少数民族的入侵,促进了华夏族的团结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同时,申侯在调解西戎与西周的关系中,虽然暂时缓解了边境的紧张局势,但也使得西戎等少数民族与西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种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但也为后来少数民族的进一步侵扰埋下了隐患。

申侯的行为和决策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六、申侯相关文化与传说

1.文化传承

申侯相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元素。申部落以电为图腾,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远古时期,电象征着神秘、力量与生机。申部落将其奉为图腾,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也反映出他们渴望拥有像电一样强大的力量,以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立足。

申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申国地处中原与南方的交界地带,其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与南方文化的灵动。在农业生产上,既继承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又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出独特的种植方式。在艺术领域,申国的青铜器、陶器等工艺品,造型精美,纹饰独特,展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当地民俗、传统方面,申侯相关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一些古老的祭祀仪式中,仍保留着对电图腾的崇拜元素。民间故事和传说中,也常常提及申侯的事迹,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

2.传说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申侯与犬戎联合灭周的过程充满了神秘色彩。有一种说法是,申侯在决定联合犬戎之前,曾得到了神的启示。神告诉他,周幽王的无道统治已触怒上天,只有借助犬戎的力量推翻他,才能恢复天下的太平。于是,申侯便义无反顾地与犬戎结盟。

还有传说称,在攻打镐京时,犬戎军队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引导,如入无人之境。这股力量被认为是申侯祖先的英灵在庇佑,帮助他们完成这一重大使命。

这些传说故事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西周晚期,周幽王的昏庸统治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人们渴望改变现状。申侯联合犬戎灭周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民意。同时,传说也体现了人们对申侯复杂的情感态度。一方面,人们认可他推翻无道君主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对他联合外族入侵的做法心存疑虑。这些传说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理解历史的一种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