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 第62章 种田教书忙得一塌糊涂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第62章 种田教书忙得一塌糊涂

作者:亭云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25:50 来源:泡书吧

62

当然,封国也只能帮忙砍树修路,剩下的开荒便是百姓自己的事情了,国家提供低息贷款购买铁质农具,马车,牲畜,建房子材料,青黄不接粮食等等。

吕涛自己也在别山城旁边的大路边领了二十亩田地,他自己的几个老婆小妾每天也在田边指挥热心市民帮自家开荒挖地。

有了榜样带动,军中高层本来有些怨言(以为按照秦爵位高低配发田地),但现在也屁颠屁颠的在紧邻将军田地边开荒挖树根种地。

按照亲疏远近,城市周边田地肯定是被军中和城中族人工匠先领。普通百姓只能选位置偏远田地开荒耕种。

可位置偏远除了开荒还要建房,所以他们任务更重。

分田令下,一时间别山城热闹非凡,所有人都铆足劲在折腾自家一亩三分地,有些聪明人既要地还要购置新城宅基地准备建房。

所以,人与人贫富差距就这样出来了,哪怕别山君苦口婆心劝大家在新城买宅基地也没用,各人有各人想法,你劝人是好心,人家以为将军想卖地挣钱。

其实真不能怪百姓目光短浅,实在是这里土地太多了,加上新得云鱼二城,吕军不入旧城准备建新城,这自西向东近三百里长度,百多里深度的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皖苏平原),哪怕再多的人口也填不满。

当然,即使有些百姓现在不买城中宅基地也无关紧要,因为以后会每隔五十里建一县城,每二十里建一镇城,所有别山百姓在城里都要有房,最好家家户户都要有车,如此在战争来临便能迅速躲入城池之内。

战争的绝对胜利,让别山封国松了一口气,至少在今年之内,楚国不可能再有能力征调大军入侵,加上战后双方都没伤和气,所以吕涛才敢马放南山刀兵入库大开荒大建设。

十余万强壮劳力(三万多军人加五六万俘虏)的力量是惊人的,再加上有优质钢铁工具,所以不管是砍伐巨木还是填埋沼泽都非常的快,可以说日新月异大变样,一月未到,从云城至鱼城的大道和无数纵横小道就修了出来,而且大道都填了砂石,还用大碾子压得中间高两边低,压得结结实实平平整整。

前方修路砍树,后方分到田地的家家户户已经开始放火烧荒了,烧了荒便开始清理树桩,当然,太大树桩非一时能挖出来,只能慢慢清理或者等他自己腐烂。

烧了荒挖了地,便可以种粮了,这个季节,夏麦,水稻,小米,高粱,什么都可以往地里撒,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如此,反正土地多,哪怕广种薄收也饿不死一家人。

华夏是个农耕民族,只要给他们一块地,他们会老老实实快快乐乐的挖啊挖的挖下去,如果吕国能保持家家户户土地面积不变少,哪怕税赋再怎么变,一万年他们也不会起义闹事。

这就是全世界最勤劳最优秀的民族,可这样勤劳优秀的民族,却也是全世界最苦难的民族。

没有人能够告诉他们为什么,为什么越勤劳越苦难,为什么越顺从越压迫。

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办,该怎么活?

现在,七国大战又要开打,可在遥远的南方,一个叫别山吕国的小封国,仅仅三座城池两百余里土地的小国寡民,却变成了世外桃源。

分地建房家家忙,国君更忙,可再忙,全民教育不能忘,在两百余里的大道旁,每隔几里便有一茅棚学堂,教师不够怎么办,识字的都上,而且一天换三四个学堂的上,每个学堂上一个时辰,上完课骑马去下一个学堂继续上课。

春耕再忙,却没有教育忙,别山封国所有十二岁以下学童必须强制读书,十二岁以上不能违背个人读书意愿,也就是说,十二岁以上的少年如果想读书,父母不能以任何借口阻拦他(她)去学堂上课。

教材已经印刷出来,纸笔也是国家免费发放,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发个告示有人看得懂。

吕涛最开心的事便是从大路经过,远远的听见学堂孩童齐声背:山石田土日月水火,门前大桥下流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

每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吕涛都会抽时间下马车去茅棚学堂转转,或纠正教师不标准发音,或亲自上台教几个字说几句话。

吕涛讲课水平很高,老讲师了,所以拿起粉笔开始写字,写完一大黑板后拿起教棍指着一排字道:

“同学们,大家请看这些图像什么?”

“像火苗,”

“像石头,”

“像田地,”

“……”

“对了,这就是仓颉造字,他是怎么造的呢,就是画画,画一个火苗代表火,画个石头代表石,后来便慢慢演化变成这样,这个叫甲骨文,是商朝的字,这个字还是像画画,”

“商朝亡了后便是周朝,周朝文字又变成周篆,然后便是七国文字,七国文字是不是都有周篆影子。”

“你们现在念的字叫隶书,看看这点画和周篆是不是很像,我们隶书就是简化后的篆书,所以同学们,学字很容易,字就是从画中来的,大家学多了便记住了,学会了读书识字以后就能写信读告示,可以做工匠做将军甚至于做官做吏,学不会文字一辈子只能耕田养牛。”

“你们喜欢一辈子耕田养牛吗?”

“不愿意,”

“那就好好读书写字,好了,你们认真跟着先生学,叔叔下次还要来检查哦,”

吕涛告辞时教师恭恭敬敬送将军上马车,上车前,吕涛通常拉着教师手拉扯几句,从家中田地是否耕种到月薪收入,从教育意义到具体教学,这些识字的临时教师没有普通人,他们对文字变化脉络了解清晰得多。

当然,除了关中蜀郡口音太重了点外。

路过自家田地,三个大肚婆美妾正在指挥热心市民帮忙干活,两个大小老婆则自己动手帮忙干活。

将军身份摆在那里,所以,他的田哪缺热心市民帮忙开荒。

大老婆熊煦阳看见将军回来脸有羞涩,这女子就那么稀里糊涂被娶进家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