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59章 皇帝疯了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第59章 皇帝疯了

作者:身无分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6 00:25:10 来源:泡书吧

管仲山下,茅草屋内

李佑和林渊都已考取童生,但并未另寻经师,依旧跟着张守义学习。张夫子的本经是《诗经》,他们也只能学《诗经》。

苏爽照着账簿念道:“鼎盛楼售出48本,管仲码头售出11本,清风书院售出65本。总计卖出124本,得钱一百二十四文。请店伙计吃饭,让他们帮忙推销,已用去三十文钱。”

“太便宜了,”苏如鹤吐槽道,“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苏元德附和道:“是啊,若多做几期旬刊,咱们投的钱全都要赔光。”

“慢慢来,不急。”李佑笑呵呵说。

《李氏旬刊》首印五百本,如果全都能卖出去,不算请店伙计吃饭的钱,便可净亏一贯三百五十八文钱。

嗯,净亏!

想要赚钱,售价必须乘以五。

到时候,每本杂志的价格,顶得上一只老母鸡,都可以买本《四书集注》了。

只因《四书集注》的成本低,一次印刷上万本,堆起来能卖好几年。而《李氏旬刊》的印刷量太小,且小说字数还挺多,即便采用廉价纸张,依旧难以压下制作成本。

“书院的学生评价如何?”李佑问道。

林渊回答说:“爱看小说者最多,先生的《黄巢论》次之,也有喜欢读古文的。

你那篇文章,争议颇大,主要争论在第三条。

男女平等,

百业平等,

许多人都赞同,唯独良贱平等不被接受。”

“你也不接受吧?”李佑笑问。

很多时候,屁股决定脑袋。

林渊家里虽然穷困,但也是属于良民,从法律地位而言,天生比贱籍高尚一等。

林渊连忙否认:“良贱本就该平等,我当然是接受的。”

苏爽是苏如鹤的书童,苏瑜是苏元德的书童,他们两个都属于贱籍。

此刻二人不敢说话,害怕招来主人的不满,但打心眼里支持李佑的观点。

谁又愿意自轻自贱呢?或许有被洗脑的,但青春少年,肯定还抱着幻想。

李佑又问苏如鹤、苏元德:“你们呢?”

苏如鹤挠头不语。

苏元德则说:“主是主,奴是奴,若都平等了,那该谁来做主?”

苏瑜顿时黯然,心里非常伤心,少爷平时待他不错,没想到还是被轻贱了。

苏爽也差不多,苏如鹤不说话,便是不承认良贱平等。

李佑提出“三个平等”,良贱平等最为激进,其他两个反而更容易被接受。

男女平等,只针对性别。

百业平等,只针对分工。

良贱平等,直指阶级矛盾——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苏爽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转移话题:“哥哥,不如把诗词戏曲取消,那些内容纯粹多余。”

“对,戏曲不要,”苏如鹤跟着说,

“河南谁还不会唱几句戏?除非能够刊载新戏,否则根本吸引不了读者。”

林渊说道:“诗词虽有人看,但也可有可无。”

“行,那就取消吧。”李佑从善如流。

创刊号只是试水,取消两个版块,正好能够降低成本。

今后,杂志就只剩如下内容:李子曰,黄巢论,古文选刊,小说连载。

至于大食数学,等销量增长了再加上。

林渊突然说道:“如今,书院闹得最凶的,可不是旬刊上的文章。”

“那是什么?”苏如鹤问。

林渊解释说:“今年的河南秋粮,正式取消生员优免。”

众人皆惊。

李佑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林渊回答:“就这两天,书院都传遍了,你们没来上课,怕是还不知道。”

苏元德这两年学业精进,有那么一丝希望考取秀才。

他猛地蹦出一句大逆不道之言:“皇帝疯了吗?”

“看来,皇帝被逼得没办法了。”李佑忍不住发笑。

乾符五年之后,只要考取秀才,就能免田赋两石,免丁役二人。

如今的皇帝干了什么事儿?取消生员优免,从每个秀才口中,抠出两石粮食补充财政。

对富家子弟而言,两石粮食算个毛,他们有的是法子逃脱赋税。

真正受影响者,全是贫寒士子!

这项举措,只能增加三十万两岁入,却会引发非常严重的恶果。

贫寒士子度日艰难,纷纷依附士绅豪族,否则没钱继续考科考。

北方许多士子,因为怨恨皇帝,加之生活困难,干脆跑去投了农民军。

乾符三年颁布法令,碍于汹汹舆论,各省官府一直在暗中抵制。但还是扛不住,今年的河南秋粮,终于要对秀才全额征税——皇帝派来太监督理赋税!

乾符元年,皇帝刚打压宦官,文官们拍手称快,只道终于能松快些。

谁料转过年来,皇帝突然大用宦官,让心腹太监掌管神策军——这可是皇帝的亲兵,如今兵权落在宦官手里,满朝文武都捏了把汗。

乾符三年,更不对劲了:前线打仗,皇帝竟派宦官去当监军。那些监军拿着诏书指手画脚,节度使稍有不从,就被穿小鞋。

有一回,武宁军节度使没听监军的话,直接被诬陷下了大狱。从此将领们打仗前,都得先问问监军脸色,哪还敢自己做主?

到了乾符四年,财政也乱了套。皇帝新设个“内勾使”,让宦官韩全诲管着全国赋税。

州县收来的钱粮,先得送进皇宫内库,再由宦官们说了算。就连新铸的“乾符通宝”铜钱,背面都刻着“监”字,明摆着是宦官管钱的记号。

乾符五年,局面彻底变了天。大太监田令孜成了“观军容处置使”,手里攥着禁军和各地监军,连宰相办事都得先去他府上请示。

节度使赴任前,得给宦官送厚礼才行。老百姓私下嘀咕:“现在哪是朝廷说了算,分明是宦官的天下!”

市井间更是流传着顺口溜:

“神策军,内勾使,铜钱背面刻个‘监’;

宰相求见宦官府,将军打仗问太监。

乾符天子坐龙椅,北司(宦官)才是真神仙!”

乾符五年,皇帝独揽大权,太监权势滔天,文官武将都是弱鸡。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真管李佑写什么文章?

“子曰,子曰,我来看你了!”

苏如璋突然来到茅草屋,还带着一个俊俏小厮。这主仆二人,虽然没再穿奇装异服,但整体来看还是显得花哨。

李佑拱手笑道:“焕之兄快请进!”

苏如璋没有作揖,而是直接握手,拉着李佑的手说:“贤弟,我是来给你报信的。”

“不知兄长带来什么消息?”李佑连忙把手抽出。

苏如璋又跟李佑勾肩搭背,模样更似搂抱,笑道:“祖父昨日去了县城,邀请提学副使到书院,届时恐会参加你的辩会。”

“多谢兄长提醒。”李佑朝旁边挪动,尽量摆脱身体接触。

苏如璋继续凑过来:“那位提学副使,非但清廉如水,而且还是个道学先生。贤弟可要多加小心。”

“一定,一定。”李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老子不怕什么提学副使。老子现在最怕你!

苏如璋没有滚开,林渊、苏如鹤、苏元德等人,反而下意识往后退,一脸惊恐的看着这位老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