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84小渔村

作者:笔落云风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1章 给国营食的创新建议

书名:重回84小渔村 作者:笔落云风清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5:46

见到洪涛这么谦虚,姜卫国和文山河的脸上,都露出一抹欣赏之色。

这年轻人做事不卑不亢,而且脚踏实地,以后一定大有前途。

“这茶楼的茶点,味道还不错,难怪这么一家私营茶楼,能有这么多人。”

说话间,几人也是评论起这茶楼的茶点来。

这家茶楼名为龙凤茶楼,是潘州第一家私营茶楼。

自从这家茶楼开业后,也是分走了国营食堂不少客人。

文山河作为潘州第一中学的副校长,多少有点文人风气在,平日里,也十分喜欢来茶楼喝茶,歇息。

“这茶楼的茶点味道虽然不错,但分量这么少,价格也不低,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来爱来。”

姜卫国有些吃味地说道。

在他看来,搞餐饮,就得分量足,让客人能吃饱。

这茶点几口就吃完,价格还卖那么贵,真真有些不值了。

“姜主任,这你就不懂了。”文山河冲姜卫国说道:

“来茶楼喝茶的人,腰包多少还是有些鼓的,他们来,不是为了吃饱饭,而是为了品茶,歇息,要的就是一种氛围。”

姜卫国闻言,摇头道:“你们这些文人,就是精细。”

眼看两人就要斗起嘴来,洪涛忙插嘴道:

“姜大哥,我觉得文校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来茶楼喝茶的人,大多都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精神上有了追求,品茶看报,能体现他们对生活的追求。”

“这也是茶楼生意好的原因。”

说到这里,洪涛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说到底,还是人们追求新奇,独特的心理,就跟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去溜冰场一样。”

姜卫国听到洪涛这话,微微点头,苦笑道:“洪老弟,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就抱怨几句。”

“毕竟自从这龙凤茶楼开业后,我们潘州第三国营食堂的客人,确实是少了许多。”

“很多顾客本来喜欢到我们食堂吃饭,谈事,现在都跑茶楼来了。”

一旁的文山河安抚姜卫国,道:“姜主任,这事,你只能放宽心态了,来茶楼谈事,是潮流。”

姜卫国无奈点头,他也知道这事无法改变。

谁知洪涛却忽然开口,道:“其实想要改变现状,也不是没办法。”

“洪老弟,你就别哄我开心了,现在的人都爱来茶楼谈事,我们食堂还能怎么改变?”姜卫国说道。

“顾客喜欢来茶楼谈事,其实无非就那几个原因,茶点味道,茶楼氛围,还有时髦。”

“说白了,就是猎奇!”

洪涛分析道。

姜卫国苦笑道:“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可我们食堂也弄不出什么花样来,吸引顾客啊。”

“姜大哥,既然是食堂,那自然是从菜上下手。”洪涛轻笑一声道。

“从菜上下手?”姜卫国有些疑惑:

“可是国营食堂的菜单,都是很传统的菜,大部分来食堂吃饭的顾客都是冲着那些传统菜来的。”

“哪能轻易改变?”

听到姜卫国这话,洪涛并不意外。

虽说姜卫国和自己年纪只差七八岁,但思想还是有些传统,不愿意改变。

“姜大哥,我们第三国营食堂在潘州的众多国营食堂中,成绩出色吗?”

洪涛冲着姜卫国问道。

姜卫国尴尬一笑:“只能算不上不下的局面。”

“改革开放的洪流浩浩荡荡,越来越多的个体餐饮店出现,今天是龙凤茶楼,明天可能就是龙凤饭店。”

“如果有一天,上面要对国营食堂的结构进行调整,你说,会从哪个食堂先开始?”

洪涛反问道。

本来还有些笑容的姜卫国,听到洪涛这话,脸色骤变。

他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想到了第三国营食堂的未来。

“洪老弟,我胆子小,你可别吓我……”姜卫国嘴唇有些发白,道。

“姜大哥,你见识比我广,你应该看得比我远……”洪涛说道。

他和姜卫国说的,也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前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商,餐饮业成为了大多数人创业的第一行业。

国营食堂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榨。

第三国营食堂因为经营等问题,率先被结构优化。

很多食堂员工下岗,丢掉了铁饭碗。

而姜卫国因为经营能力不行,虽说作为干部,并没有下岗,而是安排了其他兄弟单位的岗位,但只是一个边缘岗位,最后落寞退休。

“洪老弟,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姜卫国有些紧张的看向洪涛,问道。

“姜主任,别紧张,洪老弟既然这样说了,肯定已经帮你想到解决办法了。”

文山河见状,冲姜卫国说道。

洪涛点了点头,道:“姜大哥,你不用太担心。”

“如果是以前的第三国营食堂,或许真的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被结构优化,但现在却是不会了。”

“为什么?”姜卫国反问道。

“因为我的海鲜……”洪涛笑道。

姜卫国闻言,恍然大悟。

以前的第三国营食堂和其他兄弟单位一样,都只有传统菜式,没有竞争力,自然容易被淘汰。

而现在的第三国营食堂,有洪涛专门供应的珍贵海鲜。

就冲这难得可贵的海鲜,上面的领导就不可能让第三国营食堂轻易垮下。

见到姜卫国眼睛露出一抹亮光后,洪涛接着说道:

“当然了,只靠海鲜供应这一点,是不够的。”

“第三国营食堂想要继续开下去,还得把营业额搞上去。”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道理,我想姜大哥是明白的。”

姜卫国微微点头,然后问道:“洪老弟,话虽如此,可我该怎么把营业额搞起来?”

洪涛也没有卖关子,开门见山道:“姜大哥,你有没有想过,推出一些特色的菜式,异于传统菜式,甚至是异于八大菜系的菜。”

异于传统菜式,甚至异于八大菜系的特色菜?

姜卫国听到洪涛这话,愣了一下:

“洪老弟,你是说,让我搞西餐?”

下一秒,姜卫国就摇头说道:

“这西餐不是那么好搞的,至少我们食堂就没有懂西餐的厨子。”

“虽说这两年,上头也在鼓励我们,与时俱进,要学习西餐厨艺,但上头在省城开的西餐培训班,也不是谁都能去。”

“我们潘州第三国营食堂,已经两年没拿到名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6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