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射雕开始之此剑莫愁

作者:白水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23章 刘伯温还是李心安?

书名:从射雕开始之此剑莫愁 作者:白水清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9

三人一路北上去寻找正在带兵与元军交战的朱老四,在百晓堂的帮助下,三人也是不断随着战争而去。

路上百晓堂还来信,说那日三人离开少林寺后,各大派便陷入了元军的包围之中,由赵敏的父亲和哥哥亲自领兵围剿各派江湖人士。

那一战打了数日,张无忌还为了赵敏,与明教众人闹了一番,之后赵敏离开了少林不知去向。

各大门派在张无忌和明教的带领下,起义反攻,却落得个死伤惨重。

明教金毛狮王谢逊,白眉鹰王殷天正均死在了这一战。

这让李心安没有感到丝毫意外,从明教与落雪山庄分道扬镳,谢逊毁约之后,这一切李心安都早已经预料到。

而李心安这一路也没有丝毫的松懈,自从少林出来之后,李心安的修为来到了上一品,也到了即将突破宗师的时候了。

一路上李心安见识了惨绝人寰的战场,各方战士倒在战场无人收尸,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叫天天不应。

李心安始终都只是无奈的摇头,但每过一处战场,李心安都会盘坐两时辰,感受战场上的杀意,血腥,残忍,来锻炼自己的剑心剑意。

期间,李心安遇到了一个老者,他躺在血泊之中,只留了最后一口气,对着前来的李心安说了一个名字——刘伯温!

老者最后死了,而李心安拿他的皮做了一个人皮面具,戴上面具之后倒是有几分权臣的意味。

终于,李心安在半路遇上了朱老四,在李莫愁和静慧二人的帮助下,李心安见到了朱元璋!

起义军帐营之中,朱元璋看着下方的中年人道“你是何人?”

李心安拱了拱手,对着坐在主帅位置上的“在下乃一介草莽,听闻元帅起兵抗元,屡战屡胜,今日特来见将军风采!”

“哼,少拍马屁,你究竟是何人?”

只见李心安拱手行礼道“在下乃乡野村夫,刘伯温!今日来此,有一物要献给将军!”(一时兴起,不喜勿喷,谢谢!)

只见李心安将一本书双手献上,朱元璋接过书籍,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武穆遗书》。

朱元璋见此甚是高兴“没想到会是刘先生,久仰大名,本想前去拜访,奈何军中事务繁忙,没想到今日一见,先生就给我送了这么大的一个礼物!

不知先生可愿留在军中,助我完成一番大业?”

李心安点了点头,随后他吩咐静慧和李莫愁二人前往昆仑协助无心大师,自己则是留在了军中。

这次之所以会遇到朱元璋,完全是因为朱元璋要赶去少林协助张无忌等人,李心安没有意见,毕竟现在自己也算是朱元璋的手下。

再次回到少林,已然没有了之前那般人来人往,只有战火的喧嚣,在李心安的提议下,朱元璋没有贸然行动,而是静静的等着。

直到张无忌出手,带着范瑶和明教的兄弟一路杀到了汝阳王的大营,随后朱元璋才出兵。

既显了情意,又省了兵力,为将来的战争做准备。

而后峨眉将倚天剑和屠龙刀送给了明教,并告知了张无忌其用意。

张无忌等人将其带回元帅府,商议重铸事宜,最后决定,重铸断刃,以团结各大门派一同抗元。

后张无忌寻到了赵敏,再次与爱人重逢,李心安则是告知朱元璋,大力支持二人成婚,越早越好!

为此,朱元璋与明教众人大吵一顿,不过最后朱元璋还是拦住了想要离开的赵敏,并在李心安的串通之下,与杨逍达成共识,亲自主持二人的婚礼。

结果计谋被赵敏看透,最后愤然离去,李心安知晓后便让朱元璋协同杨逍一起让赵敏牵线搭桥,让明教与元军和谈。

而朱元璋等人最后听从了李心安的建议,假借和谈之名,买通玄冥二老,共同刺杀汝阳王。

而这一计划也很是成功,明教成功杀了汝阳王,而李心安则是让朱元璋等人以大义之名前去找张无忌认错。

最后赵敏得知是朱元璋等人制定的计划,当即提剑要杀了朱元璋,张无忌果然因为朱元璋等人表现出来的忠义而阻拦赵敏。

最后赵敏与张无忌分开,带着自己父亲的尸体回了蒙古。

而赵敏的哥哥也带领着元军大举反攻,却被起义军一次次击败。

张无忌始终放不下赵敏,抽空回武当山休息,与张三丰交谈三日后放开心结,再次带领明教众人大举反攻。

几年后,明教的起义军攻破元朝都城,占领皇宫,众人拥张无忌称帝,张无忌不愿称帝,便斩了那龙椅,最后传位杨逍,让其担任明教教主,随后退隐江湖。

之后几年,起义军势如破竹,打得元军连连败退,天下初定,李心安以刘伯温的身份出面,以一己之力协同朱元璋手下兵将,镇压明教众人,让朱元璋的势力大涨。

于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因义军来自明教,便立国号为明。

天下初定,元军还未完全消灭,可朱元璋却担心明教势大会影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暗中组建锦衣卫,不断围剿明教。

明教众人被锦衣卫多次围剿,死伤惨重,杨逍终是不敌,想要带着明教撤离中原,可朱元璋岂能留情,一路追杀,最后杨逍只能去请张无忌出山,在张无忌的带领下,明教局势有所好转。

朱元璋害怕张无忌会来刺杀自己,于是便传令李心安前来商议,李心安提议大举进攻元兵,最后生擒王宝宝,要挟张无忌前来和谈。

张无忌等人前来与朱元璋和谈,却被朱元璋暗算,身中剧毒,明教前来和谈之人皆死,只留了张无忌带着赵敏和杨逍二人逃出,躲回武当。

李心安则是向朱元璋保证定会取来张无忌和杨逍人头,便亲自前往武当,会见张三丰。

山路之上,李心安或者说是刘伯温,独自一人走在上山的路上,就如同当年一般,可如今的李心安已经不似当年。

李心安上山以后,一剑斩开了武当的山门,直指真武殿,最后被张三丰拦下,张无忌三人为了不连累张三丰,便主动站出,要与刘伯温一决生死!

多年过去了,李心安也成功踏入宗师巅峰,半步大宗师的境界,只是多年来一直未动用武力,众人皆以为他是个文弱的文官。

“张教主,许久不见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0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