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仙业

作者:鹓扶君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 八方风动,宝剑冲星

书名:仙业 作者:鹓扶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0

混沌流形,万类根始,在天垂象,在地成形——

十六大天皆是证果极地,深得玄劫天道所钟,于何不有,海涵万类,近乎是阳世诸天当中的枢机主宰了。

那真武天作为十六大天的其一,自然也是浩旷无端,杳冥无际,灵机兴盛勃发,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与同为十六大天的胥都天一般,真武天的山势地理格局亦是分明,甚为严谨。

此天一共有八域,以八卦为名,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域,其中又以天卦乾域最尊胜,地卦坤域次之,泽卦兑域居于最末。

其实最初的真武山倒也不是名为真武,而是唤作大焘山,其山门位于坤域的正北位,也并未扎根在乾域。

直至道廷突兀崩灭,之后又见得了太常天尊被弑、无想天尊被囚、元载天尊被逐等种种乱象,三道亏盈,二气合离,风波弥荡于寰宇,各方争杀,可谓是大凶不绝!

有感宇宙众天局势变动,在联合八域诸势力将真武天尊恭送远走后,大焘山诸位祖师商讨过后终不再犹豫,遂耗费天大人情,又以一场天魁演法说服了八域诸宗,成功使得八域诸宗勉强达成了一致。

在这并无道廷于头顶弹压的大好景况下,众多武道的大能巨擘也再无什么顾虑,终合力出手,将偌大八域的无穷武运熔于一炉。

之后又上取日月星辰的阴阳布化之理,下撷天地五方的制御刚柔之色,天元交会,耗尽心思,终是打造出了一只金紫武运葫芦来。

武运葫芦一出,八域纷纷地动,祥光瑞霞冲云荡岚,三百年不散,纵是外道天人所居的梵洞天,也能见得异象。

此举非仅是震慑了诸天,叫不少仙佛神圣惊讶,也同样坐实了只要武运葫芦不毁,八域之人便可得运道垂青的事实。

在武道修行之路上,真武天之人,着实要远比其他天宇的武修更加顺畅不少。

而虽说八域诸宗仅是在熔铸武运之事上勉强达成一致,大多时候,还是因为自前古时代便积压下来的种种宿怨,难以真正和睦。

八域诸宗相互争斗出手,属实是屡见不鲜,远不如胥都的八派六宗,玄门之间同气连枝,魔宗之间也互有默契,即便是玄魔两方,他们在真正大事面前,亦同进同退,皆是一体。

但因为首倡之功,且在铸运之事上出力不少。

即便有象晋山、天河卢氏等势力极力反对,大焘山最后还是顺理成章入主了乾域,宗名也是由大焘彻底改换成了真武。

而在经历种种劫波之后,如今的真武山已算是真武八域当之无愧的一尊霸主。

门中英才俊杰无数,钟灵毓秀,八域诸宗少有可比!

虽说坤域的象晋山、天河卢氏,震域的大梁王朝甚至是巽域的邵元派、悬空道场,这些扎根于上四域的大势力,皆与真武山不太对付,双方存有不好开解的血仇。

但这几方到底也难齐心,在互有顾虑的境况下,大抵不会精诚携手。

那真武山的霸业,便注定是要呈出蒸蒸日上之势,叫常人难以动摇了……

此时金衣男子杜瞻已是急步走出殿外。

他前处便是宏深浩渺云海,一气足足铺开数万里之遥,好似绵软如雪的披帛般,裹缠在高可摩天的前古大岳身周。

而万千雄奇巨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或露宫阙,或露坛台,形变无常,且不时便有修士飞身而起,骑虎驾舟,血气横空,往来不绝,在那轮初升炎日的映衬下,就好似是道道赤虹夭矫纵横,满天团簇,观去甚为壮美。

这极奇阔的一幕金衣男子杜瞻已是看了不下万遍,但每一回,他心中还是不由生起感慨。

既是庆幸自己能够生在此等大天,也是庆幸自己能有幸拜入真武山这等前古门庭。

不过这回,杜瞻却失了往日心思,只身化一道长虹横掠虚空,匆匆朝远处飞掠而去。

一路上遇见对他行礼致意的,杜瞻也一概不理会,只埋头向前。

不多时,虹光无声溃去,在混乱气流当中,杜瞻显出身形来,落在了一处宫观面前。

宫观规制宏敞,几占去了半边峰头,一眼都难望到边际。

宫内异卉广植,奇花遍地,猿鹤在古干虬枝上蹦跳耍闹,远处还可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耸,着实是一方胜景。

杜瞻对此地极是熟悉,也不用童子来领,左转右转,便来到群宫主殿。

只是正待叩门请见时候,候在殿外的一个黄袍男子忽上前一步,笑着摆手将杜瞻拦下。

“杜瞻师兄容禀,朱景天的韩印觉方才请见,崔师兄正在同他说话呢。”黄袍男子抱拳道。

“朱景天的韩印觉?他这回又是说些什么?”

“还能说些什么,不用去猜,也知应是老生常谈罢!虽说朱景天韩氏曾经襄助过崔师兄,两方存有旧谊,但韩氏若想以此为由,将他们族中女子嫁给崔师兄,那便的确是有些高攀了。”

黄袍男子挑眉,小声传音道:“师兄,我想崔师兄本就武道天资卓绝,昔年下山试拳时那可是横推列国英才,近乎难有抗手,光明正大位列真传之属,而如今又被门中那位尊者收徒,那将来那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今番韩氏想以婚约拉拢崔师兄,依我看来反而是落入下乘了,若我是韩氏的族老,我当——”

“好了,好了!你堂堂八尺男子,怎敢如此饶舌,在哪里学来的毛病!”

见黄袍男子越说越离奇,杜瞻眼皮一跳,忙摆手示意他闭嘴:

“关于玉宸陈珩之事,你可知晓?”

“玉宸怎了?”黄袍男子不解:“倒是陈珩这名字,我先前好似听同门说起过,有几分印象……可是丹成一品,玉宸新晋的那位真传?”

“……”

杜瞻瞥他一眼,摇头:“你未接到过葛陆传来的符讯吗?”

“葛陆兵败那事?班肃不过崔师兄门下走狗,又非我等同门,他败了就败了,何足为奇。”

黄袍男子不屑一笑,尔后会意过来,微微一惊:

“等等……杜师兄意思是那个陈珩亲自领兵来了葛陆?那班肃这厮岂非死定了?”

杜瞻见状不知该说何是好,顿了半晌,只转过话锋:

“你如何在此看门守户了?原本候在庭前的那些奴仆力士呢?”

黄袍男子嘿然一笑,道:

“这不是听说姬氏小朝廷的五皇子出外巡游,遍访群贤,途中应会经过真武天吗?我真武山乃是八域霸主,五皇子若真要经过真武天,怎会不前来拜山!

因此我想向崔师兄求个人情,若五皇子真来此地,便也顺道捎上我,去见一见那位天帝苗裔,叫我也开开眼界。”

杜瞻微微一笑:“怎么,你这厮自认是群贤?想要去正虚天建功立业了,匡扶社稷了?”

黄袍男子闻言吓了一跳,连声否认:

“杜师兄,这话可不敢乱说,我好端端的真武山弟子不当,去做什么道廷余孽?何况人家也绝看不上我!

只是我家老祖曾是道廷将作监的灵官出身,负责乐县督造之事,在老祖留下的那几卷手札中,可是对道廷敬畏不已,因此缘故,我对道廷向来也是颇为好奇。”

黄袍男子话到此处,也是不由感慨,叹息道:

“在前古之纪,我家老祖终其一生,也未曾见到过什么道廷的勋戚重臣,到老了都只是在同一些鹊衣小吏打交道,而今一位真正的天帝苗裔竟要在我等山门前经行,似这等好机会,若不一见,岂不可惜!”

杜瞻闻言默然,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片刻后他摇头叮嘱道:

“你既是真想一睹天帝苗裔的风采,那言辞多少便需注意些了,莫到时候说顺嘴,就闹得不好收场了,姬氏小朝廷这个称呼,终究不美。”

黄袍男子讪笑一声,口中应是。

而在方才那一番问话中,他也猜到杜瞻之所以来此,应是为了那玉宸的陈珩。

在几句闲扯后,便将杜瞻引去了偏殿。

此时偏殿内已是坐有五六人,正相谈甚欢,连那个卓师弟赫然也在其中。

此人竟比杜瞻来得还早些,显然是一收到葛陆那处的符讯,便立即动了身。

杜瞻也不急着进门,而是停脚听了几声。

此刻偏殿众人议的东西不是葛陆事宜,又或什么武法神通,只是围绕着道廷五皇子,那位天帝苗裔或要前来拜山这个话题,正各抒己见,显然兴致浓厚。

“……”

杜瞻摇一摇头,迈过门槛。

“杜师兄。”

见得杜瞻,殿中之人都是起身相迎,卓师弟笑言道:

“我还以为师兄要在门外听上个半日功夫,才肯一挪玉趾,怎还不过半盏茶,就要入殿了?”

“许你们在殿中说笑,我便要在门外吹冷风?”杜瞻笑道。

几人皆是真武山弟子,也皆是投入了崔钜门下,在平日间交情便不浅,如今又有了一层利益牵扯,自然更是相处和睦。

而在寒暄了一阵后,杜瞻忽面色一正,沉声道:

“崔师兄并未相召,各位同门便难得齐聚一处,应是都收到了葛陆那处的符讯罢?”

众人闻言皆是颔首,一个额头高高隆起的男子更是叹息,道:

“前日传来的符讯,还尚是周宏生死不知,可昨日一看,这位竟已丧师身死了,好端端的真武弟子,也是可怜!”

周宏虽也投靠了崔钜,但此人向来自矜家世,最是傲气,因而与场中众人交情都是泛泛,不过纵再是不喜,周宏也终究是真武山弟子,崔钜的表亲。

此人下场竟是凄惨死在了一座偏远地陆中,这叫杜瞻等难免物伤其类,心下戚戚然。

“陈珩,玉宸真传……”

另一人低声道:“堂堂一个大派真传竟不顾身份,亲身至此,就算是为了要帮自家道脉出头,这也太过离奇,他到底在图个什么?

如玉宸、真武这等大宗在众天间的道脉可何止千数,一一要管,他管得过来吗?亲自下界来到地陆施援,这不该是寻常玉宸弟子该做的吗?”

众人闻言默然,一个正统仙道出身的大派真传,且那大派还是在诸天都声名显赫的玉宸。

似是这等人物,他的地位已然等同于崔钜了。

如真是要同他对上交锋,众人要说自己心里不发憷畏惧,那也是虚言伪饰,在强撑场面罢了。

而眼见场间气氛忽然沉重起来,不同先前,卓师弟略一挑眉,玩笑道:

“众位师兄何必忧心过甚!那陈珩纵然出身玉宸,可他也不过是一个新晋金丹,登位真传不久,在这阳世诸天中,他可还没切实打出过自家名号来!

说不得无需崔师兄出手,我等同门精诚合力一番,就能创下大功,叫此人大溃而归了!”

杜瞻虽知晓这位卓师弟是在说笑,但还是不禁皱眉。

只是不待他开口,殿外忽有一道沉稳声音响起,道:

“错了,那陈珩虽是登位真传未久,其名不彰,但纵然是我,也绝不会轻视这位。”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两人缓步而至。

右侧之人是朱景天韩氏的来使,韩印觉。

韩印觉相貌俊美,风度翩翩。

此人手拿一柄漆金花鸟折扇,步履稍缓,脸上微微带笑,也不知是有意或无意,恰是落后身旁之人一个身位。

而至于在韩印觉身旁的,也是方才出声那位,则为一个身材昂藏,披白龙大甲的年轻男子。

其人双眉狭长,满脸淡薄,一双神目如电,气机好似陆地龙卷,浑然磅礴,隐隐含有一股激凌云穹之势,压得杜瞻等人呼吸一沉!

“见过崔师兄!”

杜瞻等心中凛然,忙对白甲男子躬身执礼。

崔钜微微点头,来到主座处坐下,又略一抬手,示意韩印觉坐于下首。

“不论其他,仅是丹成一品,陈珩此人便值得我重视了,而至于他为何要亲自来葛陆,和我争夺这片穷土,不过是为玉宸的功勋罢了。

此事若无意外,已要演变成为两派长者间的意气之争。”

崔钜语气平淡道。

“意气之争?”

杜瞻并不落座,脸上神情若有所思,言道:“崔师兄,如今葛陆境况不妙,班肃势单力薄,只怕连北屏山都难守住了,我等是否要前去驰援?”

“驰援是自然,但不是现在。”

崔钜看向杜瞻,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来:

“杜师弟,起初扶植班肃不过是我一点私心,那无论成败,自也同宗门扯不上什么干系,不过自玉宸知晓此事,陈珩又受命领了符檄后,那便再也不同了。

我想陈珩肯来葛陆,定是因玉宸给出的赏格不小,连他这等人物都难免心动,而如今此事传出,宗门处自也会有应对之法。”

崔钜眼神深深:

“毕竟真武和玉宸间早就暗藏着一番不睦,且那位治世尊者,更是对玉宸抱有成见……

驰援自然是要做,不过既是有望顺手赚上些宗门功勋,又何乐而不为呢?且等等罢。”

崔钜一句说完,杜瞻眸光闪烁,也似明白了什么,抱拳行了一礼,便回到坐席。

有几人虽还欲再问,但崔钜已是淡淡一拍掌,便有百余天人乐师上得殿内,但闻雅乐之声,洋洋盈耳,铿锵顿挫,无不中听。

这些天人乐师本是梵洞部的贵种,当初真武山出兵梵洞天时,虽被八派六宗所阻,未能将这方天宇收入囊中,但一番掳掠下来,真武山也是得了不少好处,这些天人贵种便是其一。

而此刻见崔钜懒得多言的模样,那几人只得按下心思,纷纷斟酒举樽,观赏起了舞乐。

这一番饮宴直持续了两天之久,在崔钜难得相劝之下,连韩印觉脸上也是不由添出了几分醉意。

而直至月到中天时,忽有一道金光破开夜幕,在云中撕开了个口子,直奔此处而来!

崔钜起身接过,金光中的正是一封符书,他扫了几眼,便将此书干脆递给杜瞻。

“此番去葛陆拨乱反治,若能功成,不仅可得一炉泰华罡气,还更有百斤上等的山泽铁赐下?门中这是好大的手笔呵!”

杜瞻不敢怠慢,连忙双手接过。

可看完之后,饶是他心中早有准备,却还被门中给出的赏格之丰给吓了一跳。

在罡煞武道的修行之中,“凝煞”、“炼罡”近乎是最紧要的两个步骤,轻忽不得,唯有在这两境筑实根基,才方有资格在接下来的修行中去熔铸武道烘炉、打造无漏金身。

而泰华罡煞位格虽不属最上乘,但它在一百零八种天罡气中也是位列上品,更何况门中要赐下的可不是一道、两道,乃是整整一炉!

崔钜等人虽已成就了武道烘炉,用不上此物,但这等天地奇珍,不论是拿去卖出,或用来作人情,都是个极好选择。

至于那山泽铁,更是一类难得宝材,极是罕见,真武山不少大神通,在修行时候,便是需此物为引。

而百斤山泽铁,已是足够让宗门内的那些德高长老都为之心动了!

“师兄果真法眼如炬!”

杜瞻叹了一声,将手中符书小心传下去,不多时候,殿中气氛便更热闹起来,人人都是神情振奋。

“宗门既置下如此赏格,我此刻倒有些好奇了,玉宸那处的赏格又是如何?”

崔钜在笑了一声后,就站起身来。

他双目神光湛湛,锋芒毕露,如同一柄出鞘的天刀,缓缓扫过场中众人:

“尔等传我号令,速去调集二十大羽武士、四万甲辰道兵,全力筹集丹药阵器,且将我库中的那两口神兵拿去,以此为礼,恭请段圭、金宗纯两位长老主持中军,陈崖师弟亲自押后。

我自领一部大羽武士充为先锋,择日起行,兵发葛陆!”

话音一落,杜瞻等皆是凛然起身,高声应下,声音隆隆回荡于大殿之中,震得久久不散。

“……”

韩印觉看着这一幕,把手中折扇微微一摇,眸光一闪,若有所思。

而数个时辰后。

就在崔钜麾下众修兴冲冲领命,纷纷为此奔走之际,韩印觉不紧不慢却是回到客舍。

他对着侍奉童子吩咐一句,便有几人躬身领命,向外行走,同时庭中也是被下人连忙摆上一桌宴席。

在默坐了半日功夫后,韩印觉抬头看去,只见一道湛湛清光自远空横空飞来,恍如皎星破夜,放大光明。

光中有声音悠悠道:

“怎么,欲以婚约拉拢崔钜之事做不成了,想要我从旁施以援手?韩兄,你莫忘了,对于这真武山而言,我同你一般,也仅是个外客,更何况我与崔钜交情也不过寻常而已。

你若是因此事来找我,那便的确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这话中带着几丝调侃意味,韩印觉闻言倒也不恼,只付之一笑:

“外客?兄长都能进真武山的龟蛇大窟中修行了,这可是多少真武山弟子都无缘涉足的重地,如此也能算外客?”

不待那人回应,韩印觉摆手道:

“我今来寻你,是因方才在崔钜处,听得了一个讯息,我猜你应当会感兴趣的。”

“哦?那我倒要洗耳恭听了。”

“崔钜在葛陆的图谋被人毁去了大半,还连带死了个真武山弟子,如今崔钜检点兵马,正预备要亲往葛陆平乱了。”

“就这?”

韩印觉意味深长一笑,道:

“可我若说毁了崔钜布置那人身份不凡,丹成一品,是一方前古仙道大派的真传,且那前古大派,还是玉宸呢?”

此话出口之后,四下空气好似兀自凝住,变得粘稠如水银。

在几个呼吸后,才有声音慢慢响起:

“你的意思,是一个八派六宗出身的人,来到了近域?”

……

……

此时天际之上的那道清光已是落下,随着头顶云气乍一破散,在光中也是现出了一个道人身形。

那道人是一个俊朗少年的模样,青冠白袍,大袖飘飘,两肩之上氤氲升腾,一副仙风飘逸之貌,可是他又生有一对深邃竖瞳,顾盼间幽光隐隐,叫人见之难忘。

“陆审我兄!”

韩印觉主动迎上,含笑行了一礼:“韩某观兄长神气卓然,精元更壮,想必是在龟蛇大窟获益不少吧?”

“大窟不愧为真武山重地,果真玄异莫名,窟中半年,我便已摸到了大弥天罗这门无上大神通的几分门道。只可惜龟蛇大窟的妙处难适用于仙道元神,我若真想修成‘上玄玉策’,苦头还更在后……”

那被韩印觉唤作陆审的少年道人扬眉一笑,自顾自走到桌前坐下,招呼一声,举杯便饮。

“好了,师弟不必多言。”

看韩印觉似还要再问,陆审微微摆手,开门见山道:

“说说罢,那个玉宸的真传,他到底是何来头?”

韩印觉见状也不以为忤,只含笑坐下,将自己的所知一一详尽道出,跟陆审说了个明明白白。

而等得韩印觉一席话说完。

陆审在片刻沉默后,摇一摇头,忽一笑道:

“丹成一品,倒是难得,八派六宗不愧为前古正统仙门,自门中这些弟子身上,便可一窥他们的强盛无极了。

此人若不早夭,大家将来必是少不得要同他打交道!

而至于你,韩师弟,你的心思我倒也能猜得一二来……

贫道身后的师门固然是与八派六宗存有不睦,可这并不意味着,贫道就要舍了在龟蛇大窟的修行机缘,万里迢迢,和崔钜一并去寻那个陈珩的麻烦。你也知龟蛇大窟是真武山重地,进入不易,我若不好生在此修持,那才是辜负了师门长者的教导。”

韩印觉有些遗憾,问道:“可惜了,兄长真无意出手?”

陆审笑而不语。

韩印觉躬身道:“既是如此,那还请师兄将柔金鼎借我一用,待得从葛陆功成归来后,柔金鼎小弟自当双手奉上,还更有厚礼相谢!”

陆审一怔,他也不吝惜什么,从袖中摸出一只巴掌大小的金色小鼎干脆递出。

见韩印觉郑重其事收下后,陆审不禁开口,劝了一句:

“韩师弟,恕我直言,纵韩氏先前对崔钜虽然不薄,可那些恩情,倒也不足以崔钜绑死韩氏船上,婚约之事,恐怕难成。

再且以韩氏的偌大家业,应也不需对一个崔钜就如此殷勤小心吧?”

“婚约之事,或许是难成了,可崔钜此人的性情我是知晓的,他绝不会负人。”

韩印觉将折扇一摇,嘴角溢出一丝冷笑来:

“兄长,你不知晓的,韩氏偌大家业,或许是并不需一个崔钜,可我这一脉,却急需这样一位人物!”

陆审闻言摇头,韩印觉这番话倒也是真心实意。

但有些事情真正做起来,又哪是他想得那么容易?

所谓恩大成仇,到时就怕韩印觉眼巴巴凑上相助,崔钜也要撇开干系,不欲再多生事端了……

但陆审并没有说出这话,韩印觉也不追问。

两人默契没有再言,只是举杯对饮。

而就在真武山中崔钜门下四处奔走,暗流渐涌之际,羲平地葛陆,却又是另一类境况。

戚方国。

一间清净庐舍之中。

陈珩趺坐玉榻上,双手微微按剑,周身窍穴不时发出好似蝉鸣般的窸窣声,心跳有如铜钟敲动,震耳欲聋。

而方圆数十里的灵机涌动不止,随着他的呼吸,也在一弹一跳,好似潮起潮落,发出隆隆震响。

约莫过去一刻,玉榻上的陈珩忽而睁目,气息一顿。

他仰起头,双目赫然是澄澈至极,寻不着半丝杂色,一如琉璃。

再一张嘴,一道灿灿剑气须臾飞出。

劈碎屋顶,撕烂烟风,直往沉沉天幕冲去,光彻内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1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