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六百八十四章 鹰的讯息

大明春色 第六百八十四章 鹰的讯息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咻!”空中响起了一声高亢的鹰鸣。非常壮实的平安抬起头,目光追逐着空中那只盘旋的海东青。

草原上实在是太单调了,忽然有了点异样的动静,周围许多将士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很多人都抬头望天。不过没有甚么用,明军将士没人读得懂鹰的语言。

不一会儿,训鹰人骑马过来了,他说道:“大帅,西北方向,好像有敌军!”

“距离,人数。”平安马上道。

周围的将士们喧哗起来,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他|娘|的,走了那么远、敌军的影子也没看到,现在终于可以干仗了!大伙儿都十分期待,准备大干一场!

这时训鹰人却一脸难堪与茫然,显然他也不知道。平安也留意到,刚才训鹰人禀报有敌情,用了“好像”二字。

“大帅!大帅……”众将纷纷盯着平安,有人已咬牙切齿了。

平安眯着眼睛,身体在马背上起伏摇晃着,他抬起手道:“传令各部,留心着点,继续行军。陈将军,你从本部加派斥候!”

“得令!”陆良侯陈贞抱拳道。

平安转过上身,指着东北面的捕鱼儿海方向道,“那边也多派人瞧着。那只海东青,往捕鱼儿海放!”

陈贞与训鹰人一起应答。

敌军似乎从西北方来,平安却又朝东北方向放出更多探马。

因为他也是玩花招的人,捕鱼儿海那边有大片上好的牧场,按理鞑靼人极可能从东北面出击的;所以,谁知道鞑靼人会不会玩“声东击西”之类的把戏?

鹰带来的讯息,撩|拨着将士们的情绪。可是很快便没动静了,人们四顾周围,依旧只有一望无际的枯草、空中寒风呼啸。

平安一会儿眺望天边的景象,一会儿回顾前后的大队人马。诸将都懂平安,他对事情的反应很快,胆子又大,做事从不拖泥带水;这时他左顾右盼的动作、便是很认真地在思考了,很少见。

前锋军,是北征军的八个军之中人数最少的一股军队,只有两万多人。但是前锋却是战力最强的一股人马!

原因很简单,诸军的辎重兵比例很大,甚至还有民壮。辎重兵一般是不作战的,承担着押运辎重、修建营地、搭建帐篷、生火造饭等繁重的军务;他们甲胄装备很少,军械简单,只能在危急情况下、才会进行一些辅助和防御的战斗。

而北征军的辎重营人数更多。大军离开开平卫以后,是没有后续粮道的;北段行军路线只能靠随军携带,以及缴获的牧草牲|口。幸好明军的战马大部分也是蒙古马种,对于蒙古高原上的牧草十分适应。

所以明军在草原上建立粮道没有意义。若无强有力的军队护送,在长达一千多里的漫长战线上、粮队等于是送羊入虎口!

平安的前锋军不同,他背靠中军为后方,军队里大多是战兵,而且骑兵人数过半。所以他的人数最少,却不是那么好啃的一支军队。

平安到现在还十分镇定,依旧让大军保持着长蛇阵一般的纵队行军!

良久之后,西北边数骑还很远,便有人大喊道:“报!”

数骑奔到写着“平”的帅旗附近,寻着了平安,一骑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西北二十里,敌骑一千余、或两千众,列阵奔袭而来!”

“嘿!”一员武将挥起拳头在空中一扬,脸也红了。大伙儿再次噪杂不已。

平安问道:“看清楚了?没有看到别的人马?”

斥候武将拜道:“回大帅,那边是一片荒漠,四野毫无遮挡,绝未看错!咱们折损了几个弟兄,不过已绕道往更远的地方打探了,尚未发现别的人马!”

马队突袭二十里,花不了半个时辰!

身边的一员部将沉声道:“大帅,是否下令全军结阵,先稳住阵脚?”

平安脸上还带着冷笑,好像并不急。

部将的建议,显然不是因为怕那一两千敌骑,而是担心还有未发现的敌军!平安听完就明白了,他再次转头,看了一眼东北边捕鱼儿海方向。

右前侧(东北),这时还没有斥候军情报来。此地距离捕鱼儿海的南部地区,近百里之遥,那边是没有鞑靼人活动的……不过已经是两天以前的情况了。

只过了一小会儿,平安便下令道:“燕山左营前冲、左冲整队出击,阻击敌骑!”

“得令!”

一员部将忙道:“大帅!鞑靼骑兵,聚合不定,俺们一千多骑接敌,必遍地追逐,挡不住敌骑。俺军后营拉得很远,必被袭扰!”

平安笑道:“我看你可以当国公了,回头我在圣上跟前,替你说句话如何?”

那部将一瞬间似乎还挺高兴,但马上周围的武将们“嘿嘿”发笑,他才有点尴尬地摸了一下后脑勺,脸也红了。

平安接着部署了陈贞等大将,整顿马队,安排进退之策。

部署停当,平安又找来了一个随军的文官,叫他写奏报。快马向后方中军禀报,阐述军情。

……枯黄的草原上,草叶子上残存的白霜,仍未在阳光下尽数化去。轰鸣的马蹄声,人群的喊叫声已响彻天地。双方人马至少有三千多骑,在草原上奔腾着,阵仗简直如同万马齐奔。

“明”字红色军旗在风中飘扬,一员京营大将高亢的声音大喊道:“弟兄们,封侯拜相的时候,到了!”

“圣上万岁!”“万岁……”无数慢跑的战马开始加速,原野上的马蹄声更大,渐渐响成了一大片。

明军的宽檐铁盔、明甲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的铁血光泽,头盔上扬起的红缨,在灰蒙蒙的大地上分外鲜艳。

飞奔的战马上,将士们个个都瞪圆了眼睛,神情义无反顾。在喧嚣的喊叫声中、时不时响起一声“嗬”地齐声呐喊,以壮声势。摆开的正片骑兵,便仿佛一股钢铁洪流一样向远处奔涌,势不可挡!

远处的鞑靼的马军军阵上,在尘土稍散的地方,忽然之间好像作鸟兽散一般,一群群马队分成多股,开始迂回向不同的方向跑了!

明军马群原本向着西北方向、正面冲锋,此时在大将的军令下,左冲、前冲两股马军兵分两路,向左前侧与右前侧继续进攻。

蒙古骑兵跑过之后的地面上,尘土未散,明军骑兵马上冲了进去。“嗖嗖嗖……”的风声传来,蒙蒙的空气中,黑影时不时闪过,箭矢迎面飞来!

奔跑的明军马群里,四面“叮叮当当”直响,时不时便有惨叫、马嘶。军士落马,都会在地上翻滚老远。

尘土中前方的明军骑兵一边骑马奔跑,一边俯身拉弓,弦声一时间像炸豆一样不断响起。

最近的蒙古骑兵已经很近了,在弥天的灰尘之中,人马的黑影已隐隐可见。明军将士们便对着那些影子平射,双方各有死伤,不过骑射明军吃亏很大!

这是蒙古人惯用的“回马箭”,占了风的便宜!

(双方的骑马速度差距不大,蒙古人在前面跑、明军在后面追,两军“相对速度”近似静止;理论上前后射|箭,击中对方的射程和杀伤力度是一样的。但是还有风阻的因素!

对比静止的地面与空气,明军离弦的箭矢速度,还要加上战马奔跑的速度;“绝对速度”非常高,带来的风阻也很大。而蒙古人朝后面射箭,离弦的箭矢、要抵消掉战马向前奔腾的速度;“绝对速度”比较低,所以风阻小,射程和力度都更大!

蒙古人应该不明就里,但他们骑马射箭的经验,十分丰富。)

双方一阵相互骑|射,明军以冲锋的速度接近,更早加速,渐渐地追上了一些落在后面的蒙古骑兵!

一个明军骑兵把弓箭收了,插|进了布袋里,他从背上拔出了长柄刀,高举着长刀,等待着战马渐渐接近。

“嚓!”一个明军军士看准距离,双手挥刀斜|劈下去。“铛”地一声巨响,敌军拔出的单手刀没挡住力度,惨叫了一声,刹那间那匹马也嘶鸣起来,马腹被划伤,人与马摔倒在地,一起向前方滚动,但很快被明军马兵甩在了身后。

另一个明军军士一刀尽力向前刺|去;不料距离没把握好,那蒙古人在马背上、跟猴儿一样灵活,连腿都抬了起来,人向下一落、他的手臂都快触及到地面了!接着那蒙古人往上一串,见明军军士的刺|击力度刚用尽,他便一刀砍了过去。

明军军士大叫了一声,人便仰倒,血珠撒到空中,脚在片刻间被马镫缠住,整个人在地上拖行了片刻、才被甩到后面,在地面上不断翻|滚……

一望无际的荒草地上,尘土滚卷,无数的马在四面奔跑。大地上恍若起了一阵阵龙卷风似乎,迂回转向着的马群带着尘土,一股股腾向空中。

鞑靼骑兵化整为零,越分越散。有的正与明军骑|射鏖战、边打边跑,有的已经摆脱了明军的追击,向各处迂回奔涌。他们不断在转换方向,谁也无法预知鞑靼人接下来怎么跑,因为他们在战术上似乎没有统一的指挥,能不能跑掉或者捞到优势、全凭各部的应变和运气。

这片战场上,简直混乱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