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洗函谷关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洗函谷关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洗函谷关

漫天飞雪,地上积雪逾半尺,西风卷过,千朵万朵雪花飞舞,极是好看。远远望去,崤山银装素裹,蜿蜒起伏,好象一条舒展的银龙,真的是当得起“山舞银蛇”四字。

在大道上正有一群人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喘着粗气,骑着马飞驰。他们一副惶惶然之状,好象是给人追得走投无路的丧家之犬,正是史天泽率领的蒙古败兵。

史天泽一败于李隽的灰烬,二败于长安城下,郭侃率入关中的军队已经所剩无几了,只要神经不是有问题都想得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李隽肯定会马上派人追击他们,务在生擒或是杀死他们。不是李隽心狠,而是战争的规律就是这样,在打败敌人的大军后,要尽可能把战果最大化,最大可能把敌人的军事首领做掉。象郭侃这样的人,要是李隽不想对其下手的话,那李隽就不是李隽了。

略一思索之后,史天泽就知道关中他是呆不住了,他目前最好的去处就是东出函谷关,只要到了函谷关,就可以重整旗鼓,调集关东军队卷土重来。主意一定,史天泽边逃边收拢败兵,一路逃下来,给他收拢了一千多败兵。

史天泽凝望前方,函谷雄关依稀,估计再有十里地就可以进关了,只要进了关也就是到了家,什么也不用怕,史天泽忍不住舒口长气。

不仅史天泽高兴,就是那些蒙古败兵也是高兴万分,一个个一脸的喜色,有的已经忍不住欢呼起来了。

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破坏了他们的好心情,这蹄声极响,好象闷雷似的,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听惯了马蹄声的史天泽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由千军万马发出来的蹄声,要不然不会有如此的威势。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宋军的追兵来了。

史天泽回头一望,果然所料,雪花飞溅中一彪人马好象一道流畅的水线,飞奔而来,旌旗招展,正是宋军的旗帜。这支宋军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和史天泽的败兵比起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根本就没得比。

宋军飞驰,转眼间就拉近了不少距离,史天泽看清了,当先一员大将不是柳河子是谁?他身旁有一个大汉,正是许光汉,个个眼里闪烁着精光,好象黑夜中的明灯一样,格外明亮。不用想都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自己这支败兵,对于郁闷的史天泽来说,他们眼里的精光是毒蛇般的贪婪。

柳河子他们杀气腾腾,粗略估计这支宋军不下七八千人之众,要是给他们追上了,有什么后果不用想都知道,蒙古败兵不等史天泽的号令呼啦一下就开逃了,对着函谷关疾奔而去。

“真是没脑子的猪!”史天泽在心里大骂。顺着大路逃,疲惫不堪的败兵哪有神完气足的宋军跑得快,还不如进山去,史天泽本想喝阻败兵,转念一想他们这一跑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可以吸引住宋军的注意力,有利于自己逃跑,也不点破,对巴布尔道:“带上忠和,快走!”话一说完,率先向左边飞驰而去。

巴布尔真的是够硬朗,给李隽一刀捅得肠子都露出来了,居然没死,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左手拉住郭侃坐骑的马僵,跟着史天泽飞跑。

此次关中之行,郭侃原本信心满满,想一雪前耻,在关中打败李隽,没想到败军覆师不说,自己遭的罪就更加大了,皮肤和内脏给磷酸严重腐蚀,至今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比起在江南之战中给许光汉的特种部队袭击受的罪,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根本就没得比。如此大面积的腐蚀,不要说在古代,就是在拥有发达医学的现代也是难以治疗,在无法医治的情况下,郭侃遭的罪就大了去了,可以说生不如死。

史天泽还算有义气,郭侃虽然昏迷不醒,形同废人,他也没有抛弃,逃走时也没有忘了把他带上。郭侃这个昏迷不醒的人无法骑马,要是用担架抬的话,又会给拖累整支队伍,好在史天泽还有办法,他把郭侃郭侃捆在马上,要巴布尔牵着缰绳就行了。

柳河子大手一挥,许光汉带领特种部队直向史天泽他们追去,对于这种想进山活动的散兵来说,特种部队对付他们再好不过。

柳河子率领余下的宋军朝着那些蒙古败军杀过去,远了就用手弩射,近了要么肉搏,要么就是手掷式铸铁炸弹扔过去。此时的蒙古军队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威风,凶悍如虎的虎狼之师已成往事,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多生两条腿,赶快逃命,哪里还能有斗志,纯粹成了宋军的活靶子,宋军好象潮水一样涌过。等宋军过后,地上多了一千多具尸体,活着的蒙古军队已经廖若晨星了。

用败兵吸引宋军的注意力原本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史天泽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的想法不可能实现,因为特种部队在许光汉的率领下好象泼风般杀过来,“活捉史天泽!”“活捉郭侃!”的呐喊声让他眩晕。

“快快快!”史天泽一个劲头催促,巴布尔拉着郭侃坐骑的缰绳打马紧跟着。

史天泽,郭侃,巴布尔三人,还有他们为数不多的亲兵进了山。特种部队好象发现猎物的猎人,紧追而去。

有句流氓话说的,人倒霉了撒尿时某一部位都会咬到手,这话虽然夸张了点,倒也不失为有道理。史天泽他们仓促进山,不辩东西南北,乱逃一气,居然来到处悬崖边,前有悬崖,后有追兵,这是绝地,任他们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别想逃走。

“你这个老不死,你还打,你还打,看你怎么打。”一个蒙古军卒右脚踹在一个老人的下体,卟叽一声响,这个老人张着嘴巴直喘气,连叫也叫不出来,慢慢软倒在地上,脸色苍白如地上的白雪,一点血色也没有。

这个蒙古军卒双眼血红,眼里闪烁着嗜血野兽般的光芒,脸蛋红扑扑的,好象熟透了的苹果,兴奋得都发红光了,盔甲上满是鲜血,鲜血来不及凝结,从盔甲上滴落在雪地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

双手握着弯刀,一下砍在地上老人的脑袋上,老人的脑袋给斜劈成两半,雪白的脑浆冒着热气流了出来。血性大发的蒙古士卒火红的舌头一吐,好象一只疯狗,左手抓起一把脑浆塞进嘴里咀嚼起来,兀自不解恨,骂道:“你他娘的老不死,居然敢打老子。”右手摸摸右脸上还在流血的伤口骂道:“老子吃了你的脑浆,要你做鬼也是无脑子鬼。”这伤口正是老人给逼急了捡起一块石头砸伤的。

这仅仅是函谷关正在发生的屠城血腥事件的一个缩影,现在的函谷关已经是人间地狱,也许比地狱还要让人震憾,到处是悲惨的事情,到处都是蒙古人在杀人放火,在奸淫妇女,到处是尸体不说,不计其数的尸体都没有一具完整的,给蒙古军卒蹂躏得不成样子。

函谷关的幸存者许久以后这样说“鞑子太没人性了!太没人性了!他们不是人!是催命鬼!不要说活人,就是死人也是他们发泄的对象,他们会戮尸,把尸体砍成肉泥,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会强奸尸体,有时还是集体施暴。”惊恐地一颤抖,道:“他们的口号是‘让汉狗做鬼也不得安宁!’”

屠城一直是蒙古人的爱好,但如此血腥如此惨无人道恐怕在蒙古历史上也不多见了。

兀哈烈这人能征善战,军功卓著,他的军功不是如郭侃是用才智建立的,而是通过尸体堆成。他冷酷无情,嗜血成性,凡是给他打下来的地方很少有幸存的生物,郭侃曾经向忽必烈建议说“兀哈烈不是屠夫,不是魔鬼,他是一个农夫,收割庄稼的农夫。”

忽必烈问郭侃是什么意思,郭侃回答说:“一个好农夫是不会遗漏一粒庄稼,他不会遗露一个活着的东西,就是蚂蚁也不可能在他的地盘存活。”

忽必烈抚掌称妙,很是赞同道:“忠和此言极当!田里总是少不了农夫,大元朝地域广大,有些地方需要农夫。”对兀哈烈更加信任。

郭侃这个人有一个好处,他与别的蒙古将领不同的是能保全的他尽可能保全,能不扰民他就不扰民,更不会去杀戮老百姓。他的本意是要忽必烈不要启用兀哈烈,没想到忽必烈对兀哈烈信用有嘉,真有点弄巧成拙。

兀哈烈决心屠城,充分把他冷酷嗜血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他给蒙古军队下达的命令是“不要让有一只蚂蚁活着!”“让汉狗做鬼也不得安宁!”

蒙古军队本来就喜欢杀戮,他这一道杀光的命令一下,那还得了,蒙古军队尽情地摧残他们能够摧残的一切,人畜、猪狗羊牛鸡鸭、飞鸟、蚂蚁都是他们发泄的对象,一通残杀下来,函谷关不成地狱都不可能。

蒙古人残暴若斯,让王全清目瞪口呆,他久在蒙古军队中服役,深知蒙古人的残暴,却没有想到竟是残暴到这种程度,要不是他亲目看见,就是打死他也不相信。

吃惊归吃惊,王全清还不失清醒,他知道他们面眼前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占领西城门,向西撤退,撤往关中。要是能碰到宋军的话,自然是最好,即使不能遇上,也比在城里等死强得多,出城至少能有人活着,在城里是全死。

主意一定,他马上下令,要汉军士卒在前,老百姓在后,他带领一队汉军断后,冲击西城门。蒙古军卒一心肆虐,为所欲为,给他们出其不意地行动一下子打乱了,让他们很快就接近西城门。

兀哈烈这人虽然冷酷无情,是一个冷面刽子手,但他的确有着不同一般的军事才干,马上就明白王全清他们的意图,哪里会让王全清他们走脱,马上调集军队向西城门压来,他对这些军卒只说了一句话“做你们想做的事!”

做想做的事,也就是说可以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原本就杀得血性大发的蒙古军卒得到这道疯狂的命令,那还得了,无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把最不人道的事情最大化,弓箭、弩矢雨点一般向王全清他们飞来。

呐喊着向王全清他们发起死亡冲锋,蒙古军卒所过之处必然是一地的血水,是鲜血来不及浸入雪里,把冰雪给融化的结果。

汉军的人数本来就少,给兀哈烈一通残杀,所剩就不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人数是不少,由于没有受过军事训练,没有武器,根本就没有战斗力,万多两万人向西城门拥去,反倒成了蒙古人发泄的目标。

据王全清事后回忆说“那是让人终生不忘的一幕,鞑子真的是惨无人道,他们真的不是人,只要是人心就会发软,就不会做那种不人道的事情。他们骑着战马乱冲,挥着弯刀对着人群乱砍,一冲之下可以冲倒不少人,一挥之下可以砍翻好几个。那情景我们好象是稻草,鞑子是农夫,他们是来收割我们这些稻草似的。”

老百姓情急拼命,奋起反击,捡起石头,没有石头就抓起雪块,要是这也没有,就用牙齿和蒙古军卒打斗。无奈他们和武装到牙齿的蒙古军队比起来不是一个级别,虽然极其英勇,却是不断地倒下。

绕是如此,老百姓也没有退缩,他们用鲜血为代价,一点点把和西城门的距离缩短,在付了出高昂的代价后,他们终于到达了西城门。

王全清回首一望,身后不知道有多少尸体,厚厚的一层。尸体厚到哪种程度,说出来真的是骇人听闻,王全清看见不少蒙古军卒摔下马来,那是因为他们的马匹踩在尸体上发生颠踬摔下来的。

尸体多到可以让骑术精湛的蒙古军卒摔下马来,可以想象一下多到什么程度了。

抹一把眼泪,王全清大吼道:“弟兄们,我们断后,掩护乡亲们撤退。”率先站到后面,握紧手中的弯刀,对着一个正在施暴的蒙古军卒砍去。

汉军的地位不高,在蒙古人眼里,他们不算人。在汉人老百姓眼里,他们的地位也不高,会把他们当作叛徒,他们真的是夹缝中的人,日子很不好过。但是,如王全清这般还有仁爱之心的汉军士卒不是没有的话,也是不会太多。因为他们两头都不讨好,肯定是两边不爱,一遇到事情就顾着自己了。

有了王全清的表率作用,汉军什么话也不说,和他站到一起,拼命砍杀,为老百姓夺城争取时间。现在的汉军只有五百不到,他们虽然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也不是上万蒙古军队的对手,不断有人倒在血泊中。

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王全清没有慌乱,他一边战斗,一边喊道:“乡亲们,不要慌,我们会掩护你们。你们夺下城门,赶快出城去找朝廷。”

他的话无异于点醒了老百姓,也不知道是谁发一声喊“夺城门!找朝廷去!”这话仿佛具有魔力,原本给蒙古守门军队阻住无法前进的老百姓突然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呼啦一下就冲了上去。

蒙古城门官哪里会任由他们接近,弓箭对着老百姓射去,如雨般的箭矢射倒了不少老百姓。要是按城门官的想法,死伤惨重的老百姓肯定是吓得没命地逃走。然而,事实并非如他所想,老百姓不仅没有后退,反而冲得更快了。

城门官亲眼看见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那就是老百姓好象麻秆一样移动过来,把他们给淹没了,当他感到疼痛时,他才惊奇地发现,他已经变成了肉浆。

开玩笑,如此之多的老百姓一齐涌上去,就是城墙都会给挤塌,区区一点城门守军算得了什么,不给挤成肉浆才怪。

城门一开,老百姓象风一样涌出城去,向西就跑。

就在这时,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响起“血债血偿!”一支宋军出现在视线中,好象一道流畅的水线,溅得雪花飞溅,直朝函谷关飞驰而来。

“王师来了!”老百姓无不是发出了开心的欢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