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591章:四五月

赵氏虎子 第591章:四五月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三月末至四月初,就当陈郡、南阳郡的战争依旧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已全部收复失陷县城的颍川郡,则展开了紧张的春耕。

在颍川郡里的督令下,各县都组织了超过万人的人手,在肥田种上稻米、在贫田种上豆子,更有甚者,颍川郡里还下令各县县军继续开辟新田,用于种植粮食。

其中,数鄢陵、临颍、郾城、扶沟、定陵、舞阳、召陵这几个县较为特殊,以往治理县城的县令、县城、县尉等官员要么为抵抗叛军而战死,要么就是投降了叛军,继而随着叛军的全面撤退而居家逃离,使得该县的官员体系就此崩溃。

鉴于此事,作为都尉的赵虞向郡里提出,在春耕来临之际,暂由郡军全面接管这几个县城。

就像陈太师所希望的那样,暂时搁置这几个县的田地争议,先把粮食种上再说。

颍川郡守李旻认可了赵虞的提议,于是乎,赵虞暂令部都尉褚燕坐镇鄢陵,暂令上部都尉王庆坐镇召陵,随后又将田钦、廖广、曹戊、鞠昇、秦寔等人分别派往临颍、郾城、扶沟、定陵、舞阳几县,授予他们组织、号令当地县军的权力。

而在此期间,以周贡、徐牵、韩固、高宁为首的六千余名叛军俘虏,亦被赵虞编为‘许昌隶垦军’,成为颍川郡境内第二支隶垦军,由张季统帅,协助许昌县展开春耕。

当然,许昌作为颍川郡首屈一指的大县,单凭那区区六千余隶垦军肯定是来不及的,为此,颍川县丞陈朗还将先前收容的河南郡的难民组织起来,组织了一支人数接近万人的‘民垦团’,一同参与春耕。

至于第三支垦种的力量,那就是许昌县内民间队伍。

这三批人加在一起,恐怕有超过三万人,这使得许昌城外一度人山人海,热闹程度或不亚于去年项宣与周贡等人围攻许昌的时候。

而在此期间,新降的叛军大将周贡,则像一名普通的农夫那样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

说实话,农事对于周贡并不陌生,毕竟周贡亦是农夫之子,别说年幼时,他在十五、六岁时,还曾帮助家里务农,直到他二十几岁后加入了义师。

没想到在义师呆了许多年,现如今却又在颍川郡扛起了锄头。

『江夏那边的春耕,怕是差不多快结束了吧?』

赤脚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周贡暗暗想着。

春耕的时间,主要看气候,江南最早,二月初就得开始春耕,越往北时间越晚,最迟甚至要到五六月。

考虑到江夏郡与颍川郡的差矣,颍川郡开始春耕的时候,江夏郡差不多快结束了。

再一想,周贡就想到了他在江夏郡的家人。

在江夏郡的家中,他还有老父、老母,还有一个弟弟,不过自从他投奔了义师之后,家中就与他断了来往——当然,并非真的断了来往,而是迫于形势,迫于当年驻江夏将军韩晫的压力,免得周贡牵连到家人。

显然这种断绝来往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但当年驻江夏将军韩晫倒很守规矩,哪怕他其实知道当地百姓暗中与义师有来往,却也没有对那些百姓下毒手。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晫始终都没能彻底剿灭陈勖所领导的义师,甚至于,慢慢让义师壮大了势力。

只可惜,他义师终究还是没能撼动晋国……

“呼——”

长长吐了口气,周贡杵着锄头歇了口气,转头看了着四下。

只见在视线所及的这片田地里,至少有一两千人正埋头干着农事。

这些都是他曾经麾下的士卒,有的像他一样出身江夏郡,有的则是他义师攻占汝南郡后征募的士卒,当然在周贡看来,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兵卒。

“那边的,莫要偷懒!”

远处的田埂上,有两名郡卒朝着这边喝斥。

周贡没有丝毫气恼,只是又挥起了锄头。

如今的他,再也不是义师的大将,只是一名败军之将而已。

可能是见周贡识时务,那两名郡卒也没有走过来,朝着四周正在田里劳作的隶垦军士卒大声喊道:“倘若不想饿肚子,莫要被我瞧见偷懒!”

话音刚落,周贡就听到他身边不远的一名士卒低声咒骂了一句:“什么东西!”

这话听得周贡想笑却笑不出,十分感慨。

是啊,颍川郡军,曾几何时被他们打得狼狈不堪,只可惜那个男人出现之后,他义师就再没有赢过了……

颍川都尉,周虎!

『那个周虎,究竟对义师抱持怎样的看法?』

一边挥舞着锄头,周贡一边想到了前一阵子与鞠昇的对话。

并非鞠昇与那周虎一同前来劝他归顺的那次,而是在此之前,在那个王庆被征调去攻打鄢陵,由鞠昇暂时掌管那座俘虏营的时候。

平心而论,周贡此前从未想过要归降晋国,在他看来,大丈夫为大义而死,死了就死了,没什么大不了了,反正他家中的弟弟已经娶妻生子,足以肩负起抚养老父老母、延续他家子孙的责任。

因此当日鞠昇来劝说他归顺时,他反而痛骂了那鞠昇一番。

没想到那鞠昇却说:“我即便归顺了周都尉,并不意味我就放弃了大义。”

旋即,那鞠昇又劝说他:“人若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但倘若将军愿意归顺,或他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哪?在颍川郡么?

起初周贡嗤之以鼻,可冷静下来想想,他忽然感觉很不可思议,因为他发现,颍川都尉周虎下属的五名士吏,即田钦、廖广、张季、秦寔、贾庶,他义师出身的将领竟占了整整两席。

除此之外,许马、徐慎二人在上部都尉王庆麾下为将,鞠昇担任着部都尉褚燕的副将,而曹戊更是单独率领着一支超过五千人规模的‘旅贲营二营’。

这些人,可都是他义师出身的将领。

毫不夸张地说,他义师出身的将领,已经在颍川郡军中占据了不小的席位。

周贡实在有些不明白了,那周虎到底在搞什么鬼?难道他不知,其麾下的颍川郡军,正逐渐被他们这些义师出身的将领渗透么?

还是说,那周虎有把握控制局面?

虽然不明白那周虎到底在想什么,但鞠昇向他提出的建议,还是让周贡颇为心动。

是啊,这次各路义师的起事,看样子已经失败了,陈勖陈帅已带着残军撤回了陈郡,但周贡觉得,那位陈帅可能抵挡不住晋国的反击,他们小看了陈门五虎……

当初见江东义师先后击败韩晫、章靖,他们还以为陈门五虎也就那样,直到梁城会战,在咸平县,薛敖让他们见识了何谓万夫莫敌——这个男人,仅凭五千太原骑兵,就击溃四万余豫章义师,亲手斩杀大小将领十余人。

可见,韩晫、章靖被江东义师前后击败,这只能表明江东义师的军师、那位公羊先生更具谋略,并不代表陈门五虎可以因此被低估。

更遑论,晋国的这次反击,并不止派出了邹赞、薛敖、王谡这另外三位陈门五虎,还派出了那位无从败迹的名将——陈太师陈仲。

考虑到这些,周贡怀疑陈勖恐怕守不住陈郡,也守不住汝南郡。

他江夏义师,已经败了。

而继他江夏义师之后,当前在南阳郡的长沙义师、荆楚义师,恐怕就是第二支、第三支遭晋军击溃的义师。

他义师仅剩的希望,或许就只有江东义师……

然而遗憾的是,江东义师,他并非是一支纯粹的义师,与其说他是义师,倒不如说他是披着义师外皮的‘赵氏军’——周贡严重怀疑,江东义师的渠帅赵璋、赵瑜兄弟,可能仅仅只是想借着当前的混乱局面达到其自身的目的。

比如趁机割据山东什么的。

这样想想,或许他义师已经是全军覆没了。

可谁曾想到,在他义师全军覆没的当下,上苍却给予了他义师一线生机,那就是颍川郡。

那周虎大肆招募义师将士扩充郡军,这让鞠昇、也让周贡看到了‘义师再度兴起’的希望。

他们这些依旧抱持着推翻暴晋信念的人,或可以借助颍川郡军,借尸还……唔,东山再起。

当然,周贡会信守承诺:待他日他义师于颍川郡再次兴起时,他会拥护那周虎作为颍川渠帅。

『……只是真的会那么顺利么?』

周贡对此并无把握,但他知道,这或者是他义师最后的希望了。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而鉴于此,他当务之急是尽快取得那周虎的信任,摆脱‘隶垦军’的身份,早日像鞠昇、曹戊、秦寔那般,隐藏至颍川郡军。

只有这样,才能守住义师最后一丝星火,静待他日燎原之势。

“叮叮叮——”

“叮叮叮——”

远处的田旁,传来了鸣金般的击钲声,那是开饭的信号。

周贡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到了午后。

他扛着锄头走向远处的饭点,向其他人那样排队领饭。

期间,有许多昔日麾下的士卒主动提出将靠前的位子让给周贡,大概是感激周贡看在他们性命的份上归顺了颍川郡,才使得他们这些俘虏有了活命的机会,但周贡则一一婉言拒绝了。

一刻时后,周贡领到了一大碗饭,由一个木碗盛着。

记得前一阵子他们在俘虏营的时候,虽然不曾受到拷打、侮辱,但每日却只有一个饭团的供给。

顺便一提,那饭团很难吃。

而今日,他们总算是吃到了像样的米饭,上头还浇有混有些肉沫的汤汁,以及一些碎菜叶。

『这大概就是传闻中的‘昆阳浇饭’了。』

周贡心下暗暗想道。

据他所知,最早归顺周虎的那批义师降卒,后来被改编为‘昆阳隶垦军’,他们每日的主食就是这种浇上肉汁的饭。

在当前这个局势下,正吃到这种饭菜,真心是不错了。

周贡看了看左右,果然,他昔日麾下的那批士卒都很惊喜,或在原地,或蹲在一旁,迫不期待地吃起了木碗里的饭菜。

『……暂时就这样吧。』

捧着木碗,周贡心下暗暗想道。

相比较如今仍在与晋军作战的其余义师,他们这群俘虏能得到这种待遇,着实是不错了。

几日后,许昌城外的农田,大抵都种上了粮食,剩下的那些,包括补种,颍川郡里组织的民垦团足以解决,因此,张季率领周贡这支隶垦军,前往了颍川郡南部,协助定陵、郾城、召陵等地耕种。

虽然高强度的劳作让周贡这支隶垦军怨言不断,但由于颍川郡并未在饭菜上亏待他们,同时也禁止任何人羞辱、殴打隶垦军的士卒,再加上周贡的协助,隶垦军大抵上倒也没有抗拒。

在此期间,赵虞麾下由田钦、廖广、秦寔、贾庶四名士吏率领的郡军,亦承担起了南部各县的农事。

郡军强势接管各县田地,自然难免会引起一些误会、甚至争执,但总得来说问题不大。

而在这段时间,赵虞亦相继视察了鄢陵、临颍、郾城、定陵、舞阳以及召陵,再次强调各县当前务必要以‘粮食’为重。

他毫不怀疑,今年或许是迄今为止粮食最紧张的一年。

四月初十前后,就当颍川郡在进行‘补种’环节时,赵虞意外地收到了虎贲中郎将邹赞的书信。

邹赞在信中告诉赵虞,他已攻陷了扶乐县,正率军往陈郡腹地而去,期间或有陈郡的百姓逃难至颍川郡,希望赵虞代为照顾。

观邹赞在信中称呼赵虞为‘贤弟’,他大概也是得知了赵虞被陈太师授予表字的事,因此信中的语气十分客气。

赵虞当然不敢怠慢,毕竟他也知道,不止是陈勖,陈太师亦出身陈郡,如今陈郡百姓因战乱逃难至他颍川郡,倘若纷纷饿死,陈太师那边就交代不了。

因此,他当即派人通知坐镇在鄢陵的褚燕,以及坐镇在扶沟的曹戊,交代他们收拢陈郡难民,妥善照顾。

当然,赵虞也不忘派人给邹赞写一封回信。

截止四月十八日,虎贲中郎将邹赞与后将军王谡前后收复阳夏、拓县、武平、新平,迫使陈勖率领的叛军撤入陈县。

得知此事后,赵虞暗暗感慨,感慨陈勖终归是没能挡住邹赞与王谡那两头猛虎,被打地节节败退。

不过这也不怪陈勖,毕竟陈勖麾下义师的士气与斗志,早已在‘梁城会战’与‘咸平撤军之役’被消耗殆尽了,倘若在这种情况下,陈勖还能挡住邹赞率领的十五万晋军,那邹赞就不配作为陈太师的长义子,以及陈门五虎的长兄。

就不知道,陈勖接下来是往南撤,还是往东撤。

往南撤的话,陈勖其实还控制有一个汝南郡,考虑到他在陈郡多多少少也拖延了邹赞的进军,只要他能及时在汝南郡征募一支军队,倒也不是不能抵挡一阵。

但想要击败邹赞,这就是痴人做梦了。

要知道邹赞率领的十五万军队,其中十万那可是陈太师常年统率的军队,朝中称为‘虎师’,而民间则称作‘太师军’,前些年陈太师出征塞外带的就是这支军队,可谓久经战阵、强悍无比,岂是陈勖随随便便招募一些农夫可以击败的?

换而言之,陈勖向南撤离,只能说是暂缓了溃势,几乎没有扭转战局的可能。

不出意料的话,倘若陈勖决定向南撤离,他会被邹赞一路击败,直到被邹赞一路打到江夏郡。

至于向东撤离嘛,那就等于放弃陈郡、汝南郡,投奔江东义师。

江东义师在沛郡、彭城以及微山湖一带构建了防御,陈勖倒是可以与江东义师汇合,凭微山湖、泗水一带的地利,阻挡邹赞的大军。

只是这样一来,陈勖以及他率领的江夏义师,日后难免会成为江东义师的附庸,需要听命于后者。

鉴于此,赵虞也很好奇那陈勖会如何选择。

四月二十五日,赵虞再次收到了虎贲中郎将邹赞派人送来的书信,恳请颍川郡紧急运一批粮食至陈郡,以安抚陈郡境内骚乱的民心。

赵虞不敢怠慢,当即吩咐尉史韩和组织运粮的队伍前往陈郡,而他本人,更是亲自去了一趟陈郡,亦表现他对陈郡的重视。

三日后,赵虞抵达了陈郡的陈县,与暂时驻军在此的后将军王谡见了面。

虽然赵虞此前与王谡见过几面,但完全谈不上有什么交情——陈门五虎中,他唯独与薛敖有些交情,毕竟他们一同在梁郡抵抗叛军,尽管那个时候赵虞是个‘内奸’。

不过没想到,这次见到王谡,王谡却对他颇为热情,一见面就称他为‘贤弟’,愣是让赵虞没反应过来。

赵虞依稀记得,王谡称呼毛铮,也是称呼为兄的,哪怕陈太师收毛铮为义子要在王谡之后。

如此看来,陈太师的那些义子之间,可能真的是有些区别的。

一番寒暄之后,王谡就向赵虞介绍起了当前的局势:“数日前,那陈勖率领残军往东逃离,尽管兄长与我有料到,但还是被陈勖率领残军突围,来不及追赶……”

此时赵虞才知道,陈勖果然是朝东边撤离了,估计是投奔江东义师去了。

『赵寅那小子……陈勖作为江夏义师的渠帅,投奔江东义师,初期未必会被江东义师接受,介时只要赵寅那小子稍稍示好,陈勖或会顺势投奔其麾下……』

心中暗想着,赵虞不禁感到有些可惜,毕竟他也是很欣赏陈勖的。

但很可惜,陈勖估计是要被他兄长赵寅拿下了。

当然,遗憾归遗憾,但倘若他兄长赵寅真能收服陈勖,赵虞还是会感到高兴的,毕竟如今的江东义师,那几乎就是唯赵璋、赵瑜兄弟马首是瞻,赵寅更多时候在江东义师只是‘赵帅侄子’、‘公羊先生弟子’这样的身份,哪怕称作寄人篱下也不为过。

鉴于此,赵虞自然希望他兄长能掌握一支听命于他的力量,甚至取代赵璋、赵瑜兄弟成为江东义师的渠帅。

感慨之余,赵虞问王谡道:“邹赞大哥他是追击陈勖去了么?”

王谡笑了笑,说道:“不,大哥收复汝南郡去了。”

饶是赵虞也听得一愣。

见此,王谡便解释道:“为了阻挡三哥与四哥,江东叛军在沛郡、彭城、微山湖一带构筑了严密的防御,只要陈勖率军逃至那边,与当地的江东叛军汇合,短时间内恐怕未必能攻入。因此,邹赞大哥决定放弃追击陈勖一众,先收复汝南郡、江夏郡,继而看南阳郡的战况,再决定是支援南阳郡还是渡江攻打大江以南的叛军老巢。……现如今,江东叛军占据了泰山、山东,比较麻烦,父亲与大哥皆认为,先解决其余其余几路叛军,最后再解决江东叛军为妙。”

“原来如此。”赵虞恍然大悟。

事实上,就算换做是他,他也会做出与邹赞相同的判断,当然,前提是他真心站在晋国这边。

他之所以惊讶,完全是没有想到那邹赞居然如此冷静。

怎么说呢,不愧是陈太师的长义子,陈门五虎之首,倘若换做薛敖,赵虞毫不怀疑薛敖会一路追击陈勖至沛郡。

“那少严兄呢?”赵虞好奇问道:“少严兄准备一直驻扎在陈郡么?”

“那倒不。”

王谡笑着说道:“大哥命我驻扎在陈郡,是见陈郡目前局势混乱,过些日子,待朝廷任命了新的官员,我便率军往东,先与四哥汇合,将江东叛军封锁在微山湖、泗水一线,待父亲与两位兄长击溃其余几路叛军,率军与我等汇合,再做理会。”

“原来如此。”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

五月上旬,赵虞得到消息,王尚德率领的南阳军,与薛敖率领的太原军以及河南都尉李蒙率领的河南军汇合,聚近十万之众,前后于棘阳、育阳、湖阳击败荆楚叛军与长沙叛军。

一直以来名头响亮的长沙叛军渠帅关朔,因被薛敖盯上,最终被后者于乱军之中斩杀,成为了义师自起事起来,首位战死的渠帅。

在得知此事后,赵虞亦不禁有些感慨,毕竟关朔也算是他的‘老相识’了,并且,虽说缺点不少,但也不失才能,倘若有机会,赵虞也不会拒绝招募关朔,没想到,关朔的运气实在不佳,竟撞上了薛敖,被后者被杀了。

『关朔一死,长沙义师必然崩溃,单凭荆楚义师,恐怕挡不住薛敖、王尚德、李蒙三人……义师完了。』

心中暗想着,赵虞微微叹了口气。

他知道,大江以南各路义师那浩浩荡荡、历时两年的起师,恐怕就要在今年画上句号了。

但这个天下会因此比这两年安宁么?

赵虞并不这样认为。

相反他觉得,接下来,才是整个天下最动荡的时期。

或许其中,亦有他一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