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660章:义师覆亡

赵氏虎子 第660章:义师覆亡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终究还是没等挡住么……”

当城墙被攻破的消息传至城内,传至公羊先生耳中时,先生黯然长叹了口气。

负责伺候他的两名卫士,迅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带着这位先生撤离,却见这位先生在唏嘘感慨了一阵后,捂着嘴一边咳嗽一边吩咐道:“咳咳,丁立,将我那只木匣取来。”

听闻此言,丁立与另外一名卫士面面相觑。

作为伺候公羊先生的卫士,他们当然知道公羊先生口中的木匣内放着什么,那是一瓶先生准备用来了断自己性命的毒药。

他连忙走近床榻,低声劝道:“先生,还未到那地步,渠帅定会安排先生撤离……”

“我知道。”

公羊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

当日,他向赵璋交代破城后的身后之事,赵璋勉强挤出几分笑容点了点头,却不开口答应,那时他就猜到,赵璋绝不会撇下他被晋军所俘。

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他,摇摇头说道:“赵渠帅兄弟二人,咳,皆、皆是重情义的人,然我这具身体,怕是已经不起长途跋涉的突围与撤离,咳咳咳,更何况还会牵累其他人。……与其在撤军突围饱受风寒之苦,咳咳咳,最终毙于途中,我宁可服药静待天命,好歹也是一个解脱……”

说到最后,他止不住地咳嗽。

丁立与另一名卫士相顾无言,皆有些手足无措。

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位先生的身体状况,那是绝对经不起突围时的颠簸的。

可服药自尽这种事……

“丁立,咳咳,拜托了。”公羊先生一边咳嗽一边恳求道。

在另一名卫士惊骇的目光下,丁立咬了咬牙,取来公羊先生吩咐的那只小木匣,将其郑重其事地递到公羊先生手中。

“多谢。”

公羊先生道了一声谢,旋即抚摸着木匣,对丁立二人说道:“两位能否再帮在下一个忙,将这些在下所著,交予我的弟子……”

看了眼公羊先生摆在榻上矮桌上的那厚厚一叠纸,丁立黯然地点了点头,郑重说道:“先生放心,我等即是粉身碎骨,亦会将这些亲手交予伯虎公子。”

“拜托了……”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公羊先生点了点头,旋即神色莫名地抚摸着木匣,轻声说道:“在下有些倦了,请容在下先歇息一阵。”

“……”

丁立无声地点了点头,抱起那厚厚一叠纸,用布打包好背在肩上,旋即,郑重其事地向公羊先生告别:“这段日子,有幸能侍奉先生,实在是我等毕生的荣幸。……保重了,先生。”

公羊先生微笑着点点头:“丁立,张庆,你二人也保重。”

“……”

丁立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准备走出了这间被炭火烤得如春夏般温暖的房间。

“丁立?你……”

另一名叫做张庆的卫士看得不可思议,一脸骇然地看着丁立,那眼神仿佛是在询问:咱们就这么离开了?

他又不是傻子,岂会不知他俩离开后会发生什么。

然而,丁立却朝着他摇了摇头,率先迈步走出了屋子。

“……”

见此,张庆张了张嘴,目视着躺在床榻上的公羊先生,眼眸中流露出几分不忍。

要知道这些年,他俩在服侍这位先生起居的同时,这位先生也教授了他们许多,无论是识文断字,亦或是带兵打仗,虽说这位先生从未收他们为徒,但他们着实受益匪浅。

正因为如此,张庆愈发不能接受即将发生的事。

然而,躺坐在榻上的公羊先生却微笑着与他告别:“保重,张庆。”

三十几岁的汉子,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在犹豫了半晌后,他像方才的丁立那般,郑重其事地抱了抱拳:“保重……先生。”

说罢,他亦咬着牙走出了屋子。

见此,公羊先生微微叹了口气,低头看向捧在手中的小木匣,旋即打开木匣,从中取出一个小瓷瓶。

『终归是小瞧了这天下呢……』

公羊先生脸上露出几分自嘲之笑。

他原以为,凭借他的学识,定能协助赵璋、赵瑜兄弟推翻晋国,一报当年鲁阳乡侯家的仇恨,然而,他终究还是低估了晋国。

即便是如今的晋国,却仍然有着陈太师、邹赞、薛敖、章靖等一批绝世的统帅。

『抱歉啊,伯虎,我这个不成器的老师,怕是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还有二公子自己走下去了……抱歉啊,伯虎。』

回忆着自己留给弟子赵寅的那份遗书中的内容,以及对后者的劝告与建议,自忖没有遗落什么的公羊先生再次叹了口气,旋即仰头将瓷瓶中的粉末倒入口中。

『乡侯……』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一刻时后,等到赵璋火急火燎地带人闯入这间屋子时,公羊先生已在这间温暖如春的屋子里,神色平静地,永远闭上了双目。

“混账!”

勃然大怒的赵璋甩手一巴掌抽在丁立的脸上,旋即攥着后者的衣襟,瞪着眼睛怒声骂道:“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害先生?!”

丁立左脸顿时红肿,但他的神色却不亢不卑地,硬着赵璋的目光沉声说道:“小人绝不敢加害先生,倘若可以,我愿意用我的性命来交换,但……先生的身体状况根本经不起颠簸,既然横竖如此,何必再让先生经受那个苦?若渠帅为此要杀我,我绝无二话,只不过先生在临行前托付我二人将他的手书交予伯虎公子,待我完成了先生的吩咐,任凭渠帅处置!”

“……”

死死盯着丁立的双目,赵璋眼中的杀意缓缓消退。

其实他也明白,公羊先生的身体状况确实已经不起折腾,只是他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他江东义师这两年的崛起、壮大,皆是那位先生在谋划,包括他义师颁发的一条条政令、军令,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位先生,就没有他江东义师。

这样想想,这位先生拖着一副病躯,确实已经为他们做了许多,只不过,没有了这位先生,他江东义师又该何去何从,他赵氏报复晋国的路,又该如何走下去呢?

靠这位先生的弟子、他的侄子赵寅么?

一时间,赵璋心中转过诸般念头,最终,冷静下来的他沉声吩咐道:“带人,带走先生的……遗体,免遭晋军侮辱……快,我们撤了。”

“是!”

相比较带走一位腿脚不便、又得安排供暖的先生,带走一具尸体自然要轻松许多,赵璋很快就做好了突围的准备,在晋军大举攻入城内的那一刻,率军保护着运载公羊先生尸体的马车,奋力杀出了城外。

而晋军,也就此收复了临淄。

晋军收复临淄,意味着整个山东复归晋国所有,也意味着晋军取得了山东战役的最终胜利,但这并不代表晋军与江东义师的交锋就此告一段落。

在得知赵璋、赵瑜兄弟率义师残部向南突围的消息时,陈太师立刻就下命令:“全军追击!务必擒杀‘二赵’,以及江东叛军的智囊,那位称作公羊的先生。”

在这位老太师看在,济阴、东平、济北等郡的叛乱,加在一起也没有‘二赵’的威胁来得大,毕竟这赵璋、赵瑜兄弟,在谶言中可是乱他晋国的‘申虎’。

在陈太师的命令下,晋军冒雪发动追击,一路追至昌乐一带。

恰逢天色暗沉,又降下大雪,晋军这才放缓追击的势头,突围而出的赵璋、赵瑜兄弟,也得以喘一口气。

黑夜之下,寒风之中,兄弟俩坐在一堆篝火旁,商议着接下来的对策。

其实大致的撤离策略公羊先生早已事先考虑好,赵璋、赵瑜兄弟只需照做即可。

只见赵璋神色阴沉地说道:“二弟,待明日天明,你先带先生的遗体向琅琊撤离,撤往彭城,我留下,汇合公孙砚、程虞等人,拖延晋军……”

赵瑜皱眉说道:“大哥,你乃一军渠帅,岂能涉险?不若我留下……”

但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赵璋打断了:“我意已绝,你不必再劝。”

次日天蒙蒙亮,赵瑜立即启程南撤,由赵璋亲自留下断后。

他汇合公孙砚、吕僚等几位江东义师的大将,且战且退,但却始终甩不掉晋军的追兵,尤其是薛敖率领的数千太原骑兵,死死咬住了这股江东义师。

此时,赵璋曾经的担忧成为了现实,明明他与几位大将麾下的兵力加在一起仍还有十几万之众,依旧远远超过晋军的数量,但此刻这十几万大军,却几乎无法阻挡晋军追击的脚步。

在晋军追击的过程的中,不计其数的江东义师士卒——尤其是那些前各郡郡卒,纷纷丢下兵器投降,十几万大军,在短短几日内就缩水到了只有三、四万人。

更糟糕的是,在薛敖的率军穿插下,赵璋与公孙砚、吕僚等几名大将的联系被隔绝,自身难保的公孙砚与吕僚二人,唯有率领残兵逃亡,一个向东逃向崂山,一个向西逃向箕屋山,而赵璋本人,则率残军退至莒城。

然而遗憾的是,此时陈太师的另一名义子,虎贲中郎将邹赞,已率另三万太师军突破了鲁郡,径直插入了琅琊郡的腹地,恰好将留下断后的赵璋困在莒城。

得知此事的陈太师当即下令:“包围莒城,困杀大虎。”

十一月初五,陈太师麾下几支晋军齐聚莒城,安营扎寨,准备围困事宜。

赵璋见晋军在莒城四周围得水泄不通,且兵力远远超过己方,他索性也就不再想着突围,安安心心巩固防御,准备做困兽之斗。

他对部下道:“纵使困死于莒城,我亦要重创那陈仲的爪牙!”

他所说的爪牙,指的就是陈太师麾下的太师军。

之后的两个月,陈太师多次尝试进攻莒城,但由于寒冷天气不利于作战,晋军尝试攻了几回,便又迅速撤了回来,静待隔年的春季。

期间,邹赞代表陈太师多次向莒城喊话,劝告城内的江东义师投降。

江东义师中或有人意志不坚,在绝望之下试图背弃赵璋,献城而降,然而赵璋早有预料,及时诛杀了叛卒,令邹赞无功而返。

转过年来,即王二十八年。

正月二十二日,陈太师下令进攻莒城,几万晋军采取围三厥一的策略,围住莒城、一通猛攻,赵璋率城内残卒拼死抵挡,最终堪堪击退了晋军。

不过此时赵璋也明白,莒城已经守不住了。

在瞧不见生路的情况下,赵璋决定于当夜率二百名勇士夜袭晋军的营寨。

只可惜,他的意图却被陈太师料中。

陈太师谓毛铮、薛敖等人道:“大虎刚烈,临危不惧,今求生无望,或会孤注一掷,夜袭我军营以博取一线生机,各营当谨慎防范。”

众将将信将疑,但还是做好了防范。

没想到,当晚赵璋果然率军来袭,当这位江东义师渠帅亲率二百余勇士杀入晋军营寨时,就连薛敖亦感觉不可思议。

但由于晋军早有防备,赵璋与他那两百余勇士,最终还是没能翻起什么风浪,很快就被营内的伏兵重重包围。

出于对赵璋的敬意,薛敖冲着对陷入包围的赵璋喊道:“敬你亦是条汉子,薛某有意亲自为你送行,你可敢与我一战?”

巴不得如此的赵璋欣然接受,但很遗憾,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极大低估了薛敖的武力,不过十几个回合,就被薛敖用长枪挑死。

事后,陈太师亲自观瞧了赵璋的尸体,唏嘘感慨。

毕竟像赵璋这等刚烈、勇武的男儿,向来是陈太师所喜爱的类型,奈何此人在谶言中是乱他晋国的‘大虎’,不得不除去。

感慨之余,他吩咐众将道:“此人虽是叛贼首领,但据老夫所知,他这两年不曾伤民,念其勇武仁义,待明日用他的尸首劝降莒城,就将他厚葬了吧。”

邹赞、薛敖、罗隆、毛铮等人正要答应,忽然有一名河北军的将领建议道:“太师,此人乃江东叛军首领,何以不用他的首级去震慑江东叛军余孽,反而要将其厚葬?”

“……”

邹赞淡淡看了一眼那名将领,而薛敖更是直接,神色似笑非笑。

“我、我说错什么了么?”那名河北军将领有些忐忑。

陈太师默然不语。

诚然,那名河北军将领其实没有说错,按理来说,他们确实应该拿赵璋的尸体去震慑江东义师,再不济也应该将其首级送至邯郸,毕竟这赵璋,可是被列入朝廷‘必诛名单’中的‘大恶’之一。

只是陈太师个人不想那么做,因为他也明白,江东义师虽是叛军,但实际上却谈不上作恶多端。

在这诡异的气氛下,毛铮低声建议道:“这位将军所言极是,此人乃叛军之首,老大人不当将其厚葬,不如派人将其尸首交给江东叛军,作为威慑。”

听闻此言,几名河北军的将领面面相觑——拿赵璋的尸体威慑江东叛军的余孽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可有必要将全尸送过去么?按理来说不都是送个首级么?

然而老太师却拍案了:“子正这个主意不错,就依子正所言。”

次日,薛敖用运粮车载着赵璋的尸体来到莒城城下,朝着城上喊话劝降。

瞧见赵璋的尸体,守城的江东义师士卒再无士气,一部分人献城投降,另外一部分人则逃亡藏匿。

陈太师也懒得追捕那些逃亡藏匿的叛军士卒,留下一千名士卒驻守,便继续挥军南下。

不得不说,在追击江东义师这件事上,公羊先生也估错的形势。

公羊先生以为陈太师在收复山东后,会立刻调头对付济阴、东平、济北等郡的叛乱,而如此一来,他江东义师就能得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遗憾的是,陈太师选择了继续进剿江东义师。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那则谶言中,乱他晋国的有一大一小两头老虎,‘大虎’赵璋虽然伏诛了,但还有一头‘小虎’呢。

而这头小虎,便是如今退至琅琊郡开阳县的赵瑜,‘大虎’赵璋之弟。

尽管陈太师本身并不相信什么谶言,但若不能诛杀赵瑜,他心中亦有不安。

王二十八年二月中旬,在经过了十几日的路程后,陈太师率十余万晋军追至琅琊郡。

得知晋军大举来袭,琅琊郡北部各县的江东义师纷纷弃城后撤,退至开阳县。

二月十六日,陈太师命人将赵璋的尸体送还开阳,同时劝告赵瑜率众投降。

赵瑜知道自己也在晋国朝廷‘必诛’的名单中,又岂会投降?更何况,他看到兄长赵璋的尸体,恨得咬牙切齿。

愤恨之下,他命人将送还其兄尸体的几名太师军军卒打了十仗,然后将其驱逐出城,借此表达他誓死不降的决定——若非这几名军卒送归了其兄尸体,恐怕他会杀使立威。

而那几名太师军军卒可不知赵瑜其实已经手下留情,回到军营后,愤慨地向陈太师、薛敖等人述说了赵瑜的无礼,听得老太师都有点不高兴:老夫好心将你兄的尸体送还给你,你怎能再命人棍打老夫的士卒?年轻人好不晓道理!

不过鉴于没出人命,老太师也就没有追究,好言安抚了那几名军卒,打发他们回去养伤。

至于接下来的事,那就按部就班,先建营寨、然后攻城。

二月二十日,晋军花了四日光景,在开阳城外建成营寨,随后便部署攻城事宜。

赵瑜原以为可以凭着开阳城抵挡晋军一阵,但很可惜,他高估了他麾下军队的士气。

山东战役失败、临淄沦陷、渠帅赵璋身故,这一系列的打击,沉重打击了赵瑜麾下江东义师的士气,以至于他守卫的开阳县,连一日都没守住,就没太师军攻入了城内。

别说赵瑜难以置信,就连陈太师与薛敖、罗隆等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去年的临淄城,他晋军可是付出了数万人的沉重代价,就连他太师军,死伤也超过两万余,怎么今日打这座开阳城却如此轻松?

当然,对于晋军而言这是好事。

不过对于赵瑜与江东义师而言,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开阳失陷后,赵瑜只能率领残兵继续南撤,撤退至东海郡。

此时在与东海郡相邻的彭城郡,赵瑜派出的丁立、张庆等人,才刚刚将公羊先生的尸体,以及遗书等物,交于赵虞的兄长赵寅。

瞧见老师的尸体,赵寅痛哭涕零。

就在赵寅悲痛之际,昔日的江夏义师渠帅陈勖却劝道:“公羊先生的过世,固然是整个义师的憾事,可如今并非是公子悲痛的时候……眼下,西有章靖、韩晫、王谡虎视眈眈,北有晋国太师陈仲率邹赞、薛敖挥军而下,倘若赵瑜抵挡不住,我等应当早做打算。”

众人一番商议,最终做出决定,由陈勖继续坐镇在此,拖延章靖、韩晫、王谡,而赵寅则与昔日豫章义师渠帅程周率军前往东海郡,支援赵瑜。

可谁曾想到,赵寅、程周等人还未率军抵达东海郡,赵瑜就在东海郡再遭晋军击败,只得向南撤至下邳郡。

而赵寅、程周,亦只能随着赵瑜南撤。

三月初,薛敖与邹赞向西进攻彭城郡,与章靖、韩晫、王谡几位兄弟对陈勖率领的义师展开前后夹击,陈勖无法阻挡,在兵败的那一刻,只能带着残兵逃窜,藏匿于数百里微山湖。

彭城郡被晋军占领,东西两股晋军终于合流,陈太师与五名义子,也终于得以团聚。

短暂的欢聚过后,陈太师下令整顿军队,令邹赞为中军将、章靖为左军将、韩晫为右军将、王谡为后军将,还有薛敖为别部先锋……

再加上坐镇本阵的陈太师,晋军这绝鼎的阵容,足以令天下任何一个试图反抗晋国的势力绝望。

三月中旬,陈太师率领这股鼎盛的阵容,进攻下邳。

下邳乃下邳赵氏的故乡,赵瑜与其父、下邳赵氏的老家主赵祯决定奋死抵抗。

最终,父子双双战死城头,就连赵璋、赵瑜的几个儿子,亦死了好几个。

至于其余江东义师将士,更是死的死、逃的逃,一败涂地。

当赵瑜的尸体被呈现于陈太师跟前时,陈太师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在谶言中乱他晋国的两头老虎,大虎赵璋、小虎赵瑜,至此终于被他诛杀了。

松心之余,他问邹赞道:“赵氏子弟,可有人走脱?”

邹赞想了想说道:“或有一人名为赵伯虎,人称‘伯虎公子’,据说破城时与其亲信突围而去。”

“赵伯虎……”老太师捋了捋胡须,不放心地问道:“这赵伯虎是何人,他可有兄弟?”

在旁,韩晫解释道:“此人乃‘公羊先生’的弟子,赵璋、赵瑜二人的侄子,至于是否有兄弟,倒不曾听说过。”

说罢,他抱拳恳请道:“此人此去,必投江东,父亲,请允许孩儿率军追击,擒杀此人,顺便收复江东,作为将功赎罪。”

『那应该是我多虑了……』

陈太师放下心来,点头说道:“经此一役,江东叛军已不足惧,剩下的就交给季勇。伯智、仲信、叔仁、少严,你等随老夫立刻前往济阴、东平一带平乱。”

“是!”

邹赞、薛敖、章靖、王谡四人抱拳领命。

王二十八年三月,陈太师攻陷下邳郡,曾声势浩大的江东义师,几近覆亡。

此时谁也不是很在意,那个走脱的赵伯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