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要重用

不让江山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要重用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感觉好像已经很久都没有回冀州城了,又感觉好像才刚刚离开不久。

因为心里有无比的熟悉感,又有了几分如当初第一次来冀州时候的兴奋,所以李叱心情颇为复杂。

对于李叱来说,冀州城的意义实在不寻常,这里是他人生的转折。

师父带他十年艰辛,换来了在冀州城里的一身院服。

他远远的看到冀州城,就想起来那时候在来冀州城的半路上,他问师父咱们去哪儿,师父说去冀州,他问去冀州做什么,师父说买你的命。

那时候他还说,自己的命多好买啊,卤肉酱鸭烤猪蹄,都是他的命。

恍惚中,竟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距离冀州城还有十几里的时候,路边就已经有不少百姓在等着。

看到宁军队伍过来,百姓们全都欢呼起来,那不是谁强迫他们来的,而是自发前来。

当他们看到宁王大旗出现的那一刻,每个人脸上的崇敬和兴奋都那么真切热烈。

李叱从马背上跳下来,剩下的这十几里路,他要一路走回去。

百姓们高呼着宁王万岁,可能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心中有无数话语,可到了嘴边最终就变成了这四个字。

或许,这四个字,就是他们对宁王爱戴的最好的概括。

还是那么熟悉的城池,还是那么熟悉的街道,还是那么熟悉的花草树木。

李叱进了冀州城之后,有一种去任何地方都没有的感觉......回家。

他和师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就在冀州城里。

那个李叱费尽心思攒钱买下来的小院,曾是他们最安全也最温暖的避风港。

风餐露宿十几年,突然有了自己的家,哪怕寒夜里连点炉火的钱都没有,可是心中那种温暖,依然让他们无惧严冬。

回到冀州,李叱见了冀州上下官员之后,就和师父他们去了那个小院。

如今这里虽然空着,可是每日都会有人来打扫一遍,李叱问过,说是冀州节度使徐绩许大人的吩咐。

不得不说,徐绩是个有心人。

在台阶上坐下来,李叱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那种感觉就是你在外边辛苦了一整天,回到家里,在自家那把也许并不怎么舒服还有些老旧的椅子上坐下来一样。

长长的吐出这一口气,也只能是在家中才会释放出来的疲倦和满足。

神雕在院子里兴奋的转来转去,跑到这边,抬起头寻找狗子的所在,然后叫几声,大概意思是你看,这个坑是我拱的。

跑到那边又兴奋的叫几声,是在像狗子炫耀,这个也是我拱的。

都过去这么久了,这坑还在,如此坚挺,不愧是我拱出来的。

狗子依然那种冷冷淡淡的样子,还带着些对自家傻儿子的无奈。

在北疆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

黑武南苑大将军业夫烈养着一头大雕,是黑武特有的白头雕,体型格外巨大。

那时候夏侯琢手下人还问他,宁王养的那只鹰,是不是也如此巨大。

当时夏侯琢还说,宁王的那只鹰,也就和白头雕脑袋差不多大,夏侯琢的那个手下还略微有些失望。

可是不久之后,李叱他们率军赶到北山关,当狗子看到那只白头雕在天空盘旋的时候,一声啼鸣就直飞冲天。

它振翅而起的那一刻,那般巨大的白头雕就明显慌了一下,在高空转了个圈后往回飞。

狗子追上去,飞到那白头雕的头顶,远远的看起来

确实就和白头雕的脑袋差不多大。

然而那白头雕吓得不断的闪转腾挪,在半空中不停的急速转弯,甚至旋转翻飞来躲避狗子。

因为那白头雕很清楚,它抓不住那只隼,却能被这只隼把他脑壳挠开。

虽然最终让那只白头雕脱身逃走,可是自此之后,不管业夫烈怎么下令,怎么驱使,那只白头雕都没有再敢往北山关方向飞过。

尤其是,当狗子飞上天空盘旋的时候,那只巨大凶猛的白头雕,竟是飞都不敢飞了。

当时,这件事给北山关的守军士兵们巨大鼓舞,都说那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看起来要弱小一些的隼,就是宁军的象征,而那巨大的白头雕就是黑武人的象征。

所以宁军士兵们,每次看到狗子飞起来的时候,都会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士兵们不知道的是,那只白头雕第一次和狗子缠斗的时候,就被狗子抓瞎了一只眼睛。

所以才会怕到这个地步。

白头雕确实巨大且霸道,可是远没有狗子灵活,也没有狗子凶狠。

小院里。

李叱看着神雕又在拱地,想着以后是不是给他打造一个铁鼻子套。

余九龄坐在李叱旁边,看李叱眼神一直盯着神雕,于是问道:“当家的你想什么呢?”

李叱道:“神雕这鼻子拱地,也不知道疼不疼,现在还这么冷,地都是冻着的,那么硬,它居然不在乎?若是给它那大鼻子搞个套,会不会好些。”

余九龄看着那猪鼻子,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然后自言自语了一句:“搞个套?”

然后他连连摇头:“当家的我觉得不妥当。”

李叱问:“为何?”

余九龄认真的说道:“你猜猪为什么喜欢拱地?”

李叱着实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忽然间想到,若是李先生在的话,他应该会明白。

但是又一想,九妹就是在养猪这方面得李先生真传的人,所以九妹肯定是知道的。

他问:“你知道?”

余九龄点头:“我当然知道啊......咱们先做一个推论,如果猪鼻子拱地会不舒服,那它还拱不拱?”

李叱:“应该是不拱了吧。”

余九龄道:“所以就能以此得出推论,猪喜欢用鼻子拱地,是因为舒服。”

李叱听到这就觉得不对劲起来,眼睛也微微眯了。

余九龄继续说道:“它用鼻子拱地是舒服的事,你给它搞个套,那它还舒服吗?”

李叱抬起手鼓掌:“有理有据。”

余九龄道:“唉......我这也是突然间就感同身受了,所以才会明白这些。”

李叱没懂,确实是没懂感同身受是什么意思,毕竟他不是余九龄那么不要脸的人。

余九龄可得意了,终于有当家的都没听出来的东西,能不得意吗。

可是坐在不远处正在喝茶闲聊的安仨老头听懂了,仨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又都抬头看天。

“不对啊......”

高院长忽然间醒悟过来,看向老张真人:“你是怎么懂的?”

老张真人:“你说的懂,是懂什么?”

高院长端起茶杯:“喝茶喝茶。”

老张真人:“嗯,喝茶喝茶。”

长眉道人看着天空,像是在想着什么,但应该不是想着什么好事,因为他的神情竟然渐渐猥琐起来。

老张真人压低声音问他:“你到底在胡思乱想什么。”

长眉道人也压低声音说道:“咱们不说其他,单纯学术上的讨论,你要是给神雕的鼻子上套一个什么东西,是不是变大了?”

老张真人:“这......你......我......过了那个岁数了。”

长眉道人嗯了一声:“是啊......早怎么就没想到呢。”

高院长是文人,是大儒,他坐在那,品茶,品茶,品茶,只是瞧着也不是很云淡风轻的样子。

“军报。”

夏侯琢从外边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从兖州送来的军报。

唐青原送来消息,把最近兖州的情况汇报了一下。

渤海人退兵之后,唐青原派人去侦查澹台压境走过的那条山路,已经被渤海人毁掉。

原本路过的地方有一条深涧,两侧悬崖的距离最窄的地方,加速跑然后飞跳起来可以过去。

就是此处,渤海人应该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他们那边的悬崖给撬开了一大块。

这一下,无论如何也过不去了。

这边过不去,但是山关那边被损坏,那边还能过去呢。

唐青原在大量的俘虏中选出来一批人,给他们好处,安排他们装作溃逃走散的队伍回了渤海国。

这些人要做的就一件事......继续收买别人。

被俘虏的渤海人中,不乏渤海高官,唐青原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如何做,还说宁军会全力支持他们。

这些人回去之后,确实动了心思。

渤海王石在勋进攻兖州的时候,家被澹台压境抄了,渤海王族被澹台压境一锅端。

如今这些人还都在兖州被看管,这些人中,还包括石在勋的母亲和宗族长辈。

被唐青原放回去的人,以石在勋穷兵黩武,不顾民众死活为由,暗中联合了不少人。

其中有一个被唐青原放回去的人,在渤海**中本就颇有些威望,此人名为李孝晚。

他带着石在勋母亲的亲笔信,当然是唐青原逼着写出来的,意思是石在勋不配再做渤海国皇帝,太后决定废掉石在勋的王位,传给李孝晚。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诱惑,李孝晚也不可能回去就敢贸然对抗石在勋。

经过两个月的密谋之后,李孝晚在石在勋喝醉的时候,突然发难,一刀将石在勋砍了。

他带人发动兵变,宣布了石在勋几十条罪状,又拿出来太后的亲笔信,说是连石在勋的母亲都站在他这边。

兵变之后,李孝晚迅速的控制了朝权,并且宣布要想尽办法,迎接太后等人回国。

李孝晚派人来求唐青原,唐青原要他对侵犯兖州,造成无数伤亡的战争罪行做出赔偿。

为了竖立形象,李孝晚近乎是掏空了国库赔偿宁军。

唐青原也说话算话,在拿到了大笔的赔款后,将那些人放了回去。

石在勋已死,这些石家的王族留下也没用,但是放回去就用处大了。

回到渤海国之后不久,在半路上,这支队伍就遇到了伏击,尽数被杀,一个不剩。

新的渤海王李孝晚闻讯之后嚎啕大哭,说想不到石在勋的人竟然如此狠毒,他倾尽全力才把太后迎接回国,却被如此谋杀。

于是,李孝晚以此为借口,在渤海国内大肆捕杀石在勋的旧部。

李叱看完了军报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唐青原,怎么能不重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