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老爷子的用意

不让江山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老爷子的用意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叱并没有马上就返回豫州的计划,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哪怕稍作休整就赶回豫州也要初夏。

士兵们在北疆征战一年,都需要休息,李叱甚至已经给绝大部分士兵放了两个月的休假。

如果李叱完全不顾队伍疲惫不疲惫,直接带着人赶回豫州,这一路上的死伤必会极为严重。

最为主要的是,军心必然受挫,上下离心离德。

所以在李叱到了冀州城之后就安排人给大将军唐匹敌送信,告诉他,年前自己才能回去。

不管是在冀州北疆和黑武人厮杀的队伍,还是在兖州和渤海人厮杀的队伍,都必须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

让人开心的是好消息不断传来,先是兖州那边有消息,说是渤海王石在勋已经死于兵变,紧跟着就是西北凉州那边也有消息过来,说是西域人已经退兵。

李叱知道,以凉州大将军澹台器的性格,那些西域人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所谓的十国联军,澹台器必会分而治之,这就是他最拿手的事。

这样收拾那些西域人,大将军不是干过一回两回了。

“咱们等到夏粮收了之后再南下。”

李叱看向高希宁:“在冀州这也得想想办法,怎么说服那仨老头答应咱们在冀州成亲。”

因为不管是他还是高希宁,都实在太想在这个小院里把婚事办了。

这个小院,才是他们真正意义的家,第一个家。

然而大战之后,那仨老头又开始迷信起来。

这事怎么说呢,就和人们提起来眼皮跳是一个道理。

大战的时候,因为战局实在太惨烈,黑武人随时都可能攻入中原。

所以那仨老头动了心思,想让李叱和高希宁成亲,至于什么卦象啊命途啊之类的东西......去他妈的迷信。

黑武人退走,渤海人退走,这仨老头没什么可担心的,便又是那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嘴脸,可难看。

这和眼皮跳的说法,并无区别。

左眼跳财,真好啊,要发财了,右眼跳灾,去他妈的封建迷信。

高希宁咬了咬牙道:“实在不行,就只能下狠招了。”

李叱嗯了一声后说道:“你干掉我师父?我干掉你爷爷?”

高希宁噗嗤一声就笑了。

“实在不行,咱们就破点财吧。”

高希宁道:“除了收买这一招之外,我实在也想不到别的什么法子了。”

李叱道:“其实,都怪你。”

高希宁:“为什么都怪我?”

李叱道:“你的主业是做媒婆,副业是廷尉军都廷尉,现在副业你做的风生水起,主业却一直荒废,如果你主业做的好,给那仨老头一人找一个老伴儿,有人管着他们,他们还能管着我们吗?”

高秀宁一听这话,顿觉自责。

她叹了口气道:“这么说的话,确实我也有很大责任。”

李叱道:“你知道就好。”

高希宁:“嗯?”

李叱立刻后退两步:“我的意思是,你也不用过分自责......”

高希宁开始掏兜了,李叱就不信她能在自己口兜里掏出来土坷垃。

谁没事会往自己口兜里揣那玩意,一不小心碎了,一口袋土。

事实证明,李叱还是太年轻。

高希宁就真的在她的上衣口兜里逃出来个土坷垃,胶泥的,不会碎。

李叱立刻就怂了,胶泥那玩意要是糊一脸的话,想想就可怕。

认怂的快就没挨打,高希宁贼兮兮的说道:“我想到了个狠的。”

李叱连忙问:“有多狠?”

高希宁咬牙切齿的说道:“他们仨难为咱们俩,咱们也难为他们,给他们仨找俩老太太,古有二桃杀三士,今有俩老太太祸害仨老头,让他们三个自相残杀,狠不狠?!”

李叱瞥了她一眼:“一个你能找来吗?还俩?”

高希宁:“闭嘴!要不然还是说说收买的事吧。”

他叹了口气后说道:“再想想别的法子吧,你就看看那仨人,我师父,那是钱能收买的吗?那是个江湖骗子啊,老张真人更不能信,我师父要是散兵游勇,他就是正规军骗子,能在江湖上挂牌的那种。”

高希宁道:“那先收买我爷爷?”

李叱道:“高院长本来是好的,可是他和那俩走的太近了......”

高希宁跟着叹了口气,一脸家门不幸的表情。

快正午的时候,李叱召集冀州官员议事,人都到齐,把冀州这边的事都安排好。

然后李叱宣布了几个决定。

因为这次北疆之战,有一大批人都要得到奖赏,其中有一个名字,让众人又陌生又震撼。

因为那个名字,在北疆之战前,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而且这个人也根本就还没有到宁王帐下。

此人就是唐青原。

李叱已经派人召冀州节度使徐绩归来,兖州那边,军务民政,交由唐青原主持,他暂代兖州节度使之职。

说是暂代,可大家都心知肚明,既然宁王已经有了这样的安排,那这个迅速崛起的年轻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一介白丁就爬到了封疆大吏。

可是偏偏,众人也都说不出什么来。

其一,在料城,如果不是唐青原号召料城百姓死死守城,当初了桑人的水师,那么冀州和兖州就可能早就被外敌侵占。

其二,兖州一战,他率军偷袭渤海人的后营,导致渤海军大败,不得不退。

其三,他安排人在渤海密谋兵变,杀了石在勋,而且此举将把渤海国拖进内乱,只怕未来十年内渤海国都不得太平。

只这三件事,宁王怎么提拔这个年轻人,都不为过,所以说暂代节度使这个暂代二字,不会太长远,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要把这暂代二字去掉了。

“让他来冀州城,大家都见见他。”

李叱说完唐青原的事,第二个说的是将军沈珊瑚。

累积军功,沈珊瑚的提升也是众人预料之中,只是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宁王给沈珊瑚的提升会和大将军唐匹敌到一个高度。

军,勋,爵,三位皆与大将军唐匹敌同。

这也是不可能有人会质疑的封赏,沈珊瑚先打兖州,再得冀州,又在苏州一战打败李兄虎的闯军,再数千里疾行赶回兖州与渤海人交战,这还没完,又数千里疾行赶到北疆支援。

如果不是她到了北疆的话,北山关可能已被黑武人攻破。

第三个提到的是夏侯琢。

没有任何争议,夏侯琢的军,勋,爵,三位也皆与唐匹敌相同。

至此,宁军之中就有了三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将军。

仅次于这三位的,便是澹台压境,庄无敌,罗境等人。

除了这些老人之外,还有一些年轻人也大放异彩,比如北山关守将彭博,被提升的速度之快也让人震撼。

北疆之战前是六品校尉,北疆之战后背升为三品将军,坐镇幽州。

文官这边,也有许多人得到封赏,比如冀州节度使徐绩,加一等侯,从西北率军赶到北疆驰援的连功名,升正三品,加三等候。

这些大事安排好,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就变得轻松了不少。

李叱和高希宁整天密谋怎么算计那仨老头,而那仨老头整天密谋高希宁和李叱是怎么密谋的。

两个小的在想着挖坑,三个老的在想着怎么挖坑中坑。

大概休整了两个月后,在兖州已经安排好诸事的唐青原赶到了冀州城觐见宁王。

一见面,唐青原就把自己身份说了,他不敢对宁王有任何隐瞒。

当时在场的沈珊瑚,表情格外有趣。

一开始是震惊,然后是骄傲,满脸都是原来是我小叔子的得意,不......应该是,不愧是我小叔子的得意。

说起来在草原上的过往,李叱才知道唐匹敌的父亲已经过世,这事,唐匹敌到现在也没有告知李叱。

李叱沉思片刻,随即吩咐人安排,为唐老爷子追封,然后李叱以晚辈身份,配黑纱。

说起来在草原上那些经历,唐青原提到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当时的部族埃斤虽然对唐老爷子格外敬重,对唐匹敌视如亲人,但对其他中原人,并不怎么友善。

老爷子当初把唐青原要过来,唐青原也是以奴隶的身份到老爷子身边的。

为了不让部族埃斤有什么想法,老爷子才用了青原二字,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保护唐青原。

“父亲说,他知道我心里有恨意,所以告诉我,等我将来回到中原,和大哥一样在宁王帐下效力,可把名字改了。”

唐青原道:“父亲早就想好了,他说安臣二字,便是对我嘱托,在见到宁王殿下之后,要将此事详细告知,请宁王殿下定夺。”

“安臣?”

李叱心里微微一震。

唐老爷子给用这两个字,或许还有些什么深意。

“你自己拿主意。”

李叱道:“名字都是老爷子为你取的,我也不能给你做主,只能是你自己选。”

唐青原沉思片刻,俯身道:“那臣以后,就改名为唐安臣了。”

其实李叱又怎么可能想不到老爷子的用意。

老爷子这安臣二字,说是给唐青原取的名字,是则是让唐青原过来给宁王带的话。

他的儿子唐匹敌为宁王帐下大将军,他的养子也到中原后,以其才能自然也会有所作为。

老爷子这用意,一是告诉唐青原要安心本分,安分守己,二是向宁王说一声,他们俩,都会安心为臣的。

而这也不是全部的用意,还有一层意思是,老爷子临走之前对宁王的请求。

两个儿子都在宁王帐下,他想请宁王代替他这个老父亲,好好照顾孩子。

这也可算作托孤。

李叱想到了这许多之后,对于老爷子的敬意,更为深重。

而这名字的事唐青原尊奉老爷子的遗嘱,直到见宁王之后才能说,甚至都没有和唐匹敌提及,这是老爷子心思细密,也是唐安臣尊奉遗愿。

老爷子也许算不上是什么大人物,最有名气的时候,也只是代州一位武师。

可他却教出了唐匹敌和唐安臣两个人儿子,未来如果史书上会有老爷子的一笔,这一笔也必会很浓重。

......

......

【上一章更新之后,居然有人说我是忘了狗子和白头雕在之前的铺垫,开玩笑,以我心思之缜密,布局之精妙,我确实是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