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四百五十二章 此是帝王谋

不让江山 第四百五十二章 此是帝王谋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夜,羽亲王府外。

早就已经被查封了的羽亲王府大门紧闭,看起来竟然有了几分荒凉的意味,在这月色下,也显得有几分阴森。

一队冀州军从远处巡查过来,为首的那人举起右手,队伍立刻停了下来。

为首的这人身穿一套冀州军校尉军服,他往四周看过之后,伸手指了指羽亲王府。

几名士兵冲过去翻墙跳进羽亲王府,然后从里边把小门打开,正门被铁链封锁,打开不易,而且容易被人察觉。

这几百人的队伍从小门迅速的进去,留在外边的人把小门上的封条又固定了一下。

如果不是有不少伤兵不能翻墙的话,他们也不会打开这封了的院门。

进到院子里,那校尉把头上的铁盔摘下来递给身边亲兵,看了看远处水缸里反射着月光,他快步过去,捧着水缸里的水洗了把脸。

冷水刺激了一下,他精神恢复了几分。

“少将军。”

一人压低声音问道:“咱们就在这暂时藏身?”

装扮成冀州军校尉的罗境点了点头道:“这里还算安全,躲上半夜,后半夜人少的时候找机会回地宫。”

问他话的是亲兵校尉罗枝节,他点了点头,随即回去队伍里,安排人设置暗哨轮值戒备。

不久之后罗枝节回来,他也已经疲惫到了极致,看到罗境在台阶上坐下来,他走到罗境身前蹲下后问道:“少将军,要不要吃一些干粮?”

罗境摇了摇头道:“你身上若还有干粮,分给兄弟们吃。”

罗枝节招手叫过来一名亲兵,把干粮袋子递给他,吩咐分给众人。

他还是没能忍住好奇的问了一句:“少将军怎么猜到的,东门外攻城的不是大将军。”

罗境笑了笑道:“我父用兵,岂会那么肤浅,你可还记得,我让你派人去跟我父亲说咱们攻打东门的事?”

罗枝节点头:“记得。”

罗境道:“以我对我父亲的了解,他必会故意让青州军或是豫州军来攻,你可知为何?”

罗枝节摇头道:“属下参不透。”

罗境微笑着说道:“谁攻在先在前,谁就会被夹在这,左右不能动弹,前后不好进退,真打起来,谁在中间谁先死。”

“我父若要动兵,必会在豫州军或是青州军身后,那两支队伍貌合神离,一旦我打开城门,那两军立刻就会自己打起来,我父在后,推波助澜。”

罗枝节道:“大将军从那两军背后挥军杀过去,就可大获全胜。”

罗境道:“你啊,聪明的时候真聪明,我父亲都说让我和你好好学学,可是脑子笨的时候也真的是笨。”

罗枝节一怔,一时之间没有理解少将军的意思,难道他猜得不对?

罗境道:“我父亲自然会在那两州军马后边攻打,只是多半做个样子罢了,让人以为他已入局,这种局面,自然是越晚发力越好,可惜的是崔燕来看不出,号称武亲王最得力爱将的刘里怕是也看不出。”

罗枝节仔细想了想,忽然间醒悟过来。

“大将军他.....”

罗境摇头道:“时局啊,还不明朗,我父亲断然不会这么快就表态,几个月前我父亲给我送来一封信,信上只有八个字......稍安勿躁,看天阴晴,他没有写明,但我大概猜到了些什么。”

与此同时,城墙上。

曾凌靠着墙已经沉思了好一会儿,谁也不敢来打扰了他,就连受了伤的柳戈过来,想说些什么,也还是忍了下来。

许久之后,曾凌长出一

口气,然后苦笑一声。

他这才看到柳戈在不远处等他,于是叫了柳戈名字,柳戈连忙过来。

曾凌伸手搀扶了一下柳戈问道:“伤势如何?”

柳戈道:“大人放心,不碍事。”

曾凌回头看了看城外,黑夜中,城外火把犹如星海。

“你现在看明白了吗?”

曾凌问柳戈。

柳戈要来找曾凌,正是因为心中忽然有了些想法,他试探着说道:“罗耿并没有打算入局,而是在后边催着别人入局?”

曾凌点头道:“原来你也想到了,比我想到的还要早一些......你看他在青州军后边,似乎是在发力猛攻,实则是逼迫着青州军往前去挤压豫州军。”

柳戈点了点头:“他不想发力,却逼着崔燕来去发力,把刘里的豫州军挤到了最前边来,结果燕山营绿眉军到了,又把豫州军挤到了后边去。”

曾凌道:“不管是谁在前边,只要有人在前边,罗耿就会笑的合不拢嘴。”

曾凌长出一口气,视线往很远的地方看过去,那是罗耿幽州军的所在。

“罗耿故意落在最后,当时就算是崔燕来没有打算攻打豫州军,只要罗耿的的大军往前挤压,青州军就不得不去往前靠......”

他叹了口气道:“我们都输了。”

柳戈问道:“大人,要不要......”

曾凌摇头:“此时,谁也抽不出身离开,尤其是我。”

他的视线看向更远的地方,语气很沉重的说道:“罗耿所受之命,应该是咱们大楚的那位新皇了,是我太得意,忘了天有新日升,夜有新月照。”

他似乎看到了,在他看不到的地方,那位大楚的皇帝陛下,正在得意的笑着。

可是他看错了方向。

西北方向,在燕山营大营还要往西北大概二百里左右,从幽州方向过来的大军没有着急向前,天色一暗,就停下来休息。

武亲王杨迹句从前军回来,走到一个年轻人身前俯身说道:“陛下,夜风已寒,还是回帐篷里去歇着吧。”

“无妨。”

大楚皇帝杨竞笑了笑说道:“王叔所料不差,罗耿这个人,战场上果决狠厉,可是在战场之外,优柔不决,瞻前顾后。”

武亲王杨迹句道:“臣北上之际曾向陛下进言,中境北境,六州之地,唯一可为朝廷所用的人,只能是罗耿。”

“罗耿有反心而无胆魄,又沽名钓誉,所以只需给他一个名头,让他觉得陛下重视,他便会为陛下前驱。”

杨竞道:“若他真的能打稳这一战的话,朕就给他一个幽州王又如何?”

杨迹句笑道:“罗耿若真得幽州王的封号,他会把命都拼上去。”

杨竞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说道:“朕最不放心的就是北境,这一战,王叔筹谋布局,一战而能定局,朕心里......”

他停顿住,看了武亲王一眼,然后又缓了一口气:“朕心里始终觉得,唯有王叔才能力挽狂澜,朕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让王叔知道,朕有多感激.....”

武亲王连忙俯身道:“老臣惶恐。”

杨竞道:“朕离开都城的时候和朝臣们说,朕一定要去北边看看,朕就是要亲眼看着,朕的王叔是如何以大楚王师涤荡宵小,要亲眼看看,北境数千里江山如何重归朝廷统辖。”

他指向冀州方向说道:“就在前边了,就在不远了。”

武亲王劝道:“此战之后,陛下还是应尽早返回都城,北境之地,臣可为陛下打扫干净。”

“朕知道。”

杨竞道:“朕只是想亲眼看着,那些叛贼是什么下场。”

大概在几个月之前,武亲王大军攻破青州之后,武亲王杨迹句就派人到幽州,给罗耿送上了一封亲笔信,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一道大楚皇帝陛下的圣旨。

罗耿接到圣旨和武亲王的亲笔信后,纠结了很久很久。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只要他肯协助武亲王将北境叛军悉数剿灭,皇帝就会封他为幽州王,统管北境军务。

而且这幽州王的封号,世袭罔替。

对于罗耿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诱惑,几乎不能拒绝的诱惑......

罗耿为大楚镇守北疆那么多年,却不过是四品将军,他心里的憋闷和怨恨有多强?

老皇帝在的时候,刘崇信一直都说罗耿必有反心,所以始终都压着罗耿。

直到老皇帝死前不久,因为北境实在太乱,所以才给罗耿提为正三品大将军。

可是罗耿真的就满足吗?

放眼这二十年来,能和他争军功更巨者,不过一个凉州澹台器罢了。

新皇愿意封他为异姓王,这种荣耀,自大楚立国以来都不曾有过,一旦封王,罗耿将是大楚立国后的第一人。

而且皇帝陛下的态度,让罗耿如何能不动心?老皇帝看不上他却不得不用他,压了他二十年,新皇才登基不久就要给他封王......

如此对比之下,两位皇帝的态度也就再明显不过了。

所以罗耿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听从朝廷调遣,而为了稳妥,他连自己儿子都没有告诉的很明确。

他担心的是罗境年少误事,万一喝多了酒,就没准把这件事泄露出去,曾凌是个老狐狸,罗耿不得不防。

促使罗耿下决心的,不仅仅是因为皇帝陛下的态度,还因为武亲王杨迹句的接连大胜。

武亲王拿下豫州再下青州,这两地重归朝廷,也让罗耿看到了大楚中兴的希望。

在做叛贼和做幽州王之间做选择,他确实更愿意选择后者。

所以罗耿配合武亲王,开始在冀州布局。

为了不让青州崔燕来和豫州刘里怀疑,他甚至还邀请这两人来幽州议事,不只是这两人,他连燕山营虞朝宗都邀请了。

谁来谁不来,他心中也早有判断,因为谁都不会来,崔燕来和刘里,也不过是派了特使与他协商而已。

这一战,是皇帝杨竞下决心要收复北境的一战,罗耿知道武亲王必会全力以赴,他只是没有想到,连皇帝杨竞都来了。

夜空下。

杨竞站在高坡处,看着远方。

“王叔......朕一直都在想,为什么当年大楚立国之际,可横扫天下,无人能敌?”

“朕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想明白,太祖皇帝文治武功天下无双自然是最重要的缘故,但还有一个缘故......太祖知道打江山的不易,所以也知守江山的艰难,可是后来,朕的列祖列宗,都忘了江山来之不易了,他们都是一出生就在等那个位子了,是等啊......”

杨竞停顿了一下,看向武亲王说道:“朕现在哪里是在守江山,朕是学着太祖皇帝,把这江山再打一遍......”

他重重的呼出一口浊气。

“杨家几百年前就能让四方臣服,如今依然能,太祖那般艰辛的把江山打下来,几百年后,却被一个一个的蛀虫分割窃据,朕,就再打回来......大楚千秋万世,由太祖起,由朕续。”

武亲王俯身一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