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四百五十三章 都是天意安排

不让江山 第四百五十三章 都是天意安排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战马上,杨竞的眉头微微皱了皱,长途跋涉让他感觉身体已经快要支撑不住,尤其是骑马的时间太久,那种疼痛实在难熬。

他自幼以贪玩的名义勤练武功,以为自己最起码不算差,可经历过才知道,就耐性来说,自己连个普通士兵都比不过。

可是他必须坚持下去,在出征的时候他在将士们面前说过......朕要与你们同行。

当时他站在三军阵前大声说过,朕此行,不乘车驾,不带御辇,与将士同行。

如果此时他坚持不住的话,那么士兵们心里会怎么想?他现在是皇帝了,可他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民心军心。

在皇帝身边的武亲王看了一眼,看出来皇帝的忍耐,于是回身对亲兵低声吩咐了几句。

等到皇帝下马去方便的时候,武亲王在皇帝的马鞍上又加了一层软垫。

皇帝方便回来后活动了一下四肢,一路这样骑马过来,不仅仅是疼,还有僵硬,四肢好像麻木了一样。

活动了几下之后,腰都舒服了些。

“这是到哪儿了?”

皇帝问。

武亲王回答:“陛下,此地名为固县,是一个小县,十八年前年前江南水灾严重,那位治水功臣,工部尚书于成云就是这里人。”

皇帝微微一怔。

自言自语了一句:“廉吏于成云.....”

他眼神里闪过一抹愧疚,十八年前他还是个少年,小孩子心性,贪玩的年纪。

有一天他和大太监刘崇信在御花园里追着蝴蝶,追不上,就让刘崇信扛着他追,刘崇信累的满头大汗。

一个小太监跑过来,在刘崇信面前低声说了些什么,他就在不远处,隐隐约约的听到了。

大概意思是,于成云奉旨治水赈灾,可能会查出来刘崇信挪用赈灾钱款的事。

可能是刘崇信觉得杨竞那时候不过六七岁年纪,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国家大事,所以也没怎么避讳。

刘崇信当时说,让他先治着吧,等把水患治的差不多了再办他。

当时的杨竞确实没有去深思,但是这件事却记住了,大概一年多后,工部尚书于成云因为被查出来挪用赈灾拨款,中饱私囊,而被老皇帝下旨在宫门外斩首示众。

“他在这还有家人吗?”

皇帝问了一句。

“没有了。”

武亲王回答道:“是诛三族。”

皇帝又一怔。

武亲王道:“臣听闻,当时缉事司和刑部的人奉旨到固县来查抄于成云老家,三族之内查抄出来的银子,加起来都没有几十两。”

“于大人身为工部尚书,可是三族之内,也无一人受他恩惠在朝廷为官,大部分都是农户,还有日子过不下去转做行商的,做了商人还不敢去说是于大人的亲戚,唯恐丢了于大人的脸。”

皇帝听到这,脸色已经变得难看起来。

皇帝问:“他们......葬在何处?”

武亲王摇头道:“臣不知,臣现在就派人去问问。”

皇帝点了点头:“朕要去祭奠。”

若没有于成云的话,江南水灾成患,也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可是朝廷拨给于成云的赈灾银子,被刘崇信挪用,要用于他在老家修建庄园。

不久之后,有亲兵过来回报消息,说是问过固县的不少村民,已经没有人能具体说出来于大人三族被杀后葬于何处。

当时缉事司的人把人都杀了之后,随便拖到一处掩埋,不准有人拜祭,也没有立坟,百姓若有私自祭拜者,按同罪论处。

把人埋了之后马队践踏,踩平了地面,又找来爬犁来回碾压,十几年后,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位置。

皇帝听完后,手都在微微发颤。

他是皇帝,他天生龙种,有些话他不能说,可他心里却忍不住的想到......如此朝廷,真的要去怪百姓们造反吗?

刘崇信死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对刘崇信有几分愧疚,可是这次离开都城之后,一路上所见所闻,哪一桩惨案背后不是刘崇信的手在那捂着。

天下百姓对朝廷的愤恨,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刘崇信。

“传旨。”

皇帝忽然喊了一声。

内侍连忙过来俯身等着,皇帝沉吟片刻后说道:“传旨回都城,将刘崇信的坟扒平,尸骨挖出来,用马踩,用爬犁碾!”

说完后他略微一停顿,又继续吩咐道:“让吏部发文给各州县衙门,铸造刘崇信跪像,就放在各州县的城门口,任人唾弃。”

武亲王听到此处后心里一动,不得不对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更加钦佩。

听起来皇帝是因为于大人的事而恼怒,可因为这件事皇帝的做法,却是在做给百姓们看。

如何让天下百姓知道皇帝的贤名?如何让天下百姓对大楚朝廷重拾信心?

让天下各州县铸造刘崇信的跪像,任人唾弃,这件事就能迅速的让大楚百姓们对皇帝称赞。

皇帝这是在拉拢民心,其实也是一种骗术。

欺骗天下百姓的高端骗术。

百姓们对着一个跪像发泄怒火,吐痰辱骂泄愤,觉得好像出了气发了怨,人人都觉得很痛快很爽。

陛下却在不知不觉中,重新让民心归顺。

大楚有望!

大楚有望啊!

武亲王在心里感慨了许久。

这样的一位皇帝,他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睿智,如此的令人信服,只要能给他十年,他就能把大楚重新扶起来,站稳,站直!

在这一刻,武亲王有一种总纵死也为臣的绝念在心中慢慢浮现出来。

冀州。

绿眉军大营。

庄无敌再次来到中军大帐外边,守在大帐外的亲兵看到他来了,都不敢与他对视。

“大哥又不在?”

庄无敌看出来那亲兵脸色有异,于是问了一句。

亲兵俯身道:“回二当家,大当家出去巡营了,大概很快就会回来,要不然......要不然二当家先回去,等大当家的回来了我立刻就过去请你。”

“不用了,我就在这等着。”

庄无敌就在大帐外边一屁股坐下来,他此时已经不想再劝什么,而是更想当面问问虞朝宗,大哥你为何要躲我?

从早晨等到了中午,不见虞朝宗回来,这时候庄无敌才信了......虞朝宗不是真的那么忙,就是不想见他。

可他还是不死心,想着莫非大哥还能夜里不回来?

他是个死心眼的人,决定不走了,就在这门外死等,从清晨等到日暮,又从日暮等到凌晨。

庄无敌激灵一下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肩膀上披着一条毯子,是那亲兵给他盖上的。

“大哥他还没有回来?”

“没......”

亲兵看着庄无敌那般模样都有些心疼,有些不忍的说道:“二当家回去休息吧,看来大当家今夜不会回来了,料来是前面军情紧急......”

庄无敌叹了口气后说道:“你不用骗我了,只要我在,大哥他是不会回来的......”

庄无敌起身,把毯子递给那亲兵,说了一声谢谢后转身离开,步履颓然。

走了几步之后他回头,看向那亲兵说道:“什么时候我大哥他回来了,你替我跟他说一声......我要走了。”

亲兵一急,连忙问道:“二当家要去何处?若大当家问起来,我好回答,大当家也好派人寻你。”

“不必了。”

庄无敌道:“大哥他会知道我要去什么地方的。”

他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转身离开,一开始步伐显得格外沉重,后来越走越快,大步而行。

冀州城里。

李叱和唐匹敌两个人转了整整一天,都没有找到出城的机会,难免有些失落。

因为他们发现,冀州军已经在堵城门了,一旦开始堵门,就说明曾凌已有决死之心。

之前城门不封,是因为曾凌还想反击,曾凌看的出来城外那三方势力貌合神离,也盼着自己的离间计可以成功。

一旦奏效,罗耿那三人反目成仇,他就能率军杀出冀州城,若有一场大胜,冀州之地,他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

可是现在的曾凌忽然间悟了,罗耿看起来是中了他的离间计,实则是罗耿在演戏而已。

就算没有他的离间计,罗耿也会和那崔燕来刘里打起来,不管打的敷衍还是打的认真,都会打。

醒悟到了这一点之后,曾凌又心疼自己的亲兵校尉石宽,又愤恨于罗耿的两面三刀。

可是又没奈何,当下唯有死守死战,才有一线生机。

“出不去了。”

唐匹敌拍了拍李叱的肩膀:“这都是天意,曾凌突然下令封锁城门,一定是他看出来了什么变故。”

李叱道:“还能是什么变故,多半是武亲王杨迹句已经要到了,这个世上,再无一人能如他那样把后发制人用到极致,这一招棋,武亲王在,他便是极致。”

唐匹敌点了点头:“所以你才不停的劝说虞朝宗不要急着入局,因为这个世上最擅长后发制人的人,其实就在看着呢。”

李叱缓缓吐出一口气,忽然有一种自己斗不过上天安排的无力感。

他为燕山营谋算了那么久那么多,只要虞朝宗肯沉得住气,只要最后一个入局,真的就是可捡这满地瓜果的完美之局。

武亲王最善后发制人,但他不可能一直等下去,只要冀州城这边四方势力杀到一定地步,武亲王就必然会入局。

他不能等到最后,燕山营却能等到最后。

大楚只有一个武亲王,他不会永远留在冀州这片地方,整个大楚,还有无数个地方等着武亲王去收拾残局。

这个老人,只要还活着,就要不停的去奔波,因为当今皇帝无人可用,只能用这一个老臣。

武亲王年纪已经不小了,武神已老,还能撑多少年?

虞朝宗只要等着武亲王收拾完残局离开冀州,冀州就是燕山营的。

可是现在看来,各方势力迫不及待的入局,那么冀州又能是谁的?

唐匹敌拉了李叱一把:“走吧,咱们回去。”

李叱嗯了一声,朝着城外看了一眼:“我现在最担心的庄大哥,不知道他会怎么样,现在我们出不去,他也进不来,以他那般耿直的性子,若是......”

李叱晃了晃脑袋,不敢继续去想。

他就怕以庄无敌的性子会死劝虞朝宗,真要是闹翻了,庄无敌可能会出事。

深夜。

冀州城外,庄无敌孤独的站在月色下,看着那高高的城墙发呆。

许久许久之后,庄无敌转身,朝着远处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