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633【国际化的北京国子监】

梦回大明春 633【国际化的北京国子监】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王渊的变法改革,不仅在地方,更在肮脏的京城,这破北京的市容他受够了!

人畜粪便是肯定没有的,那玩意儿属于上等肥料,不知多少人抢着捡走。但生活垃圾随处可见,阴沟里的水臭气熏天,若遇沙尘暴再下雨,泥泞能够淹没腿肚子。

五城兵马司的功能太多太杂,身兼民警、刑警、巡警、火警、城管、环卫等诸多职责。就那么点人而已,哪里顾得上来?

就拿环卫来说,五城兵马司自己不扫地,而是定期让差役去完成。

这些差役,属于徭役的一种,以“坊”为单位安排。即老百姓按照社区,轮流免费打扫清洁,优点是行政开支较低,缺点是隔很久大扫除一次。

于是,王渊给五城兵马司下令,让他们满城抓捕乞丐,抓捕那些苟活在城外的自阉者。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发给统一制服,全部转化为环卫工,负责清扫北京城的公共区域。由户部发给口粮和月薪,仍归五城兵马司统管。

城内乞丐,见一个抓一个!

一些职业乞丐,吓得只能去城外乞讨。一些穷困百姓,故意到城里当乞丐,等着被抓去做环卫工。

王渊是内阁首辅,又不是开善堂的。环卫工人足额之后,若还有乞丐被抓,直接送去西山烧炭、烧石灰、制水泥。

半年不到,京城市容焕然一新,天子脚下乞丐绝迹。

五城兵马司也被整改,分出盗房、火房、巡房等部门。一些专管治安,一些专管消防,一些专管巡逻……权责清晰,责任分明,哪里出问题了更好追责。

原有人员肯定不够,从京营士卒当中挑选补充,反正京营里面还有许多闲汉。

以前不是没人想过这么搞,而是朝廷财政困难,细分职责之后必须扩招,如此一来就开销太大。现在不怕,国库有的是银子,还担心发不起工资?

三个印度婆罗门子弟,住在南城外的客栈里,他们已经震惊得麻木了。

这三个家伙,分别姓迦乃士、特里维迪和舒拉克,都出身于南印度西部地区的大族。天竺棉会控制国政之后,汉人立即成为高贵人种,遥远的大明也被传为“鲜花盛开之地”。

三人于是被家族派来留学,学习更先进的文化知识,等将来回到印度,更方便给那里的汉人当狗。

他们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能够使用汉语交流。第一次停靠是在新加坡,那里跟印度港口没啥区别,第二次停靠则是在广州,宽阔巨大的城池把他们吓傻了。

接下来又在杭州靠岸,六十多米高的灯塔,让三个婆罗门子弟想要下跪。

天津以东的工厂区,浓浓黑烟喷着火星,仿佛一只只从地狱爬出的怪兽。听说那里就是噩梦起源,率先产出廉价的棉布,把南印度的传统纺织业冲击得一塌糊涂。

到了天津北,可怕的蒸汽巨兽,沿着铁轨而奔驰,把他们带进更加光怪陆离的世界。

“今天进城,带你们去国子监注册。”黄煦敲开他们的房门。

三人站在过道,齐刷刷朝黄煦作揖:“多谢先生!”

十多个奴仆跟着下楼,黄煦皱眉道:“带这许多家奴作甚?一人只许带一个,专门给你们背书箱。”

“是!”三人乖乖听话。

南城外和东城外都非常繁华,外地商贾多住在城南和城东。商业的兴盛带动城市繁荣,城墙根下到处都是民居,并且在城外形成了街市。

舒拉克走到街道上,好奇左右张望,看到许多背着书箱的士子。他忍不住问:“这些都是学生吗?”

黄煦解释说:“应考士子。下个月就会试了,他们如果考试过关,就能被取为进士,然后授予各种官职。”

特里维迪问道:“他们都是贵族吗?”

黄煦笑道:“他们大部分是平民出身。在大明,只要户籍正常,每个人都有资格读书考试做官。”

三个印度青年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突然,一群官差出现,把靠外围的街市弄得鸡飞狗跳。

工部营缮司郎中汤训,正是王渊的贵州老乡,也是一起拜入王阳明门下的同窗。他手里拿着营造图纸,大手一挥,最外围零星的民房就要被拆除。

这些民房,本就属于私人违建,朝廷可以直接拆了。当初刘瑾在城东建玄明宫,就拆除了上千户违建房屋,而且一分钱补偿款都不给。

王渊自然不能这么做,否则民间声誉就毁了。

汤训又指着几座坟茔说:“贴出告示,半月之内必须迁坟,每座坟墓给三块钱的补偿费。”

舒拉克问:“这是在做什么?”

黄煦也有些不明白,走过去抱拳道:“见过汤师伯。”

“你是?”汤训回头问。

黄煦说道:“弟子黄煦,师从若虚公。敢问这是要营建何物?”

汤训回答:“筑城,等会试结束就开工。东城和南城都要增筑,把这些民房框起来,不然城外太乱了。”

“原来如此。”黄煦恍然大悟。

又闲聊几句,黄煦不便再打扰,抱拳告辞离开,又给三个印度青年解释。

印度青年们已经麻木,这大明果然富庶啊,城外那么多民房,说筑城便筑城,得花多少金银才够?

历史上的北京城,只增筑了城南,而且草草了事,因为修到一半没钱啦。

现在嘛,城东、城南一起增筑,反正国库里有的是钱!

而且还不免费征发役工,全部花钱请农民工做事,让京畿百姓们勤劳致富。

城墙使用青砖和水泥修筑,地基用三合土夯实。只要修得足够厚重,坚固程度不输给米浆黏合的墙体,建筑成本还能大大降低。

进得城门,三个印度青年,顿时深吸一口气。

街道太整洁了,跟印度的城市相比,北京就好像是神明的花园!

环卫工人分段清扫,七品以上的官员,如果觉得某段街道太脏,可以直接去五城兵马司告状,偷懒被抓住是要吃挂落的。

每隔一段路,都有箩筐作为垃圾箱。若有商户或居民,敢把垃圾乱丢乱倒,“巡警”可以直接开罚单。

因为乱开罚单引起的纠纷,已经出现好几次。虽然难免扰民,但收效甚佳,就连京城孩童,都知道垃圾应该扔进箩筐,否则爹妈就要被罚钱。

来到国子监登记注册,又交了一百块学费,再交五十块钱住宿费,三个印度青年就被安排到宿舍中。

这是一个四合院,他们还以为能独享院落,谁知竟分到双人间,而且还没有奴仆的床位。

五十块钱,就是五十两银子啊,一年下来就这住宿条件?

忍了,大不了搬出去租房住。

迦乃士和舒拉克合住一屋,特里维迪被安排在另一屋。

屋里已经有人了,特里维迪抱拳道:“见过兄台!”

那人起身回礼:“苏龙国朱星,见过朋友,不知朋友来自哪国?”

特里维迪惊讶道:“你不是大明国民?”

朱星笑着解释:“我从极东之地而来,已经在大明学习快九年,先皇陛下还赐予我大明国姓。大明的科举太难考,我到现在也只是秀才,若下次再考不上举人,就只能去钦天监做杂官了。”

在印度,赐姓是大事,能够抬升种姓。

眼前这异国学生,居然能赐皇帝姓氏,怕是拥有了贵族身份,特里维迪的态度立即变得更加恭敬:“请问你的国家,跟大明的关系很好吗?”

朱星拿出地球仪,指着上面说:“此为大明,渡过万里大洋,便是我的家乡。”

特里维迪晕乎乎问:“阿难国在哪里?”

“阿难国?”朱星寻找一阵,“在这里,你的故乡也好远啊。”

特里维迪看着地球仪,整个人彻底傻了。

特里维迪只能转开话题,问道:“你在大明九年,还没有结婚吗?”

朱星说:“已经结婚了,还生了两个孩子。我的妻子,是太后遣散的宫女,比我年长六岁。但她很贤惠,我每月十天住在国子监,二十天住在自己家里。国子监是免费的,这是先皇的恩赐,先皇甚至赏了我一处宅院。先皇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皇帝,他去世那年,我斋戒吃素了三个月。”

“你不回自己的国家吗?”特里维迪问道。

朱星说:“我为什么要回去?我已经是汉人了,我有北京的户籍,我的孩子也是汉人。”

两人瞎聊一通,特里维迪的心情非常复杂。

只听院子里吵嚷起来,特里维迪出门一看,却是自己的两个同伴,被四合院里其他国子监生围观。

雅利安人种,明显跟汉人长得不一样,国子监生都跑来看稀奇。不仅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甚至嘲笑他们是白鬼,这让印度青年不理解,汉人的皮肤明明也很白啊。

朱星也跟着出来,对特里维迪说道:“你们最好取一个汉名,可以少些鄙夷。我刚来的时候,也天天被笑话,那时我连汉话都不懂。”

特里维迪说:“你帮我取一个吧。”

朱星随口说道:“韦迪就不错,还可以请先生赐字。”

突然,院子里有人喊道:“自请削藩的郑王来了!”

“快走,去看贤王!”

院子里的围观人群,瞬间走得干干净净,三个印度青年没搞明白状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