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大同会——天下为公】

梦回大明春 【大同会——天下为公】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洪武初年,玄武湖成为贮存全国人口、田亩档案的黄册库所在,禁止平民百姓出入。有诗为证:“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

虽然太宗朱棣迁都北京,但玄武湖(包括附近山林),依旧属于皇家禁地。

直至朱载堻执政晚年,朝廷终于将玄武湖解禁,逐渐变为百姓耕猎捕鱼之地。秦淮河的歌舞乐曲,也蔓延到玄武湖,画舫的灯笼彻夜明亮。

平宁六年,西元1702年,小皇帝开始亲政。

急于收拢大权的平宁皇帝,虽然一心想要中兴大明,却使得朝廷局势更加混乱。他颓然发现,虽然自己可以全凭心意,罢免那些可恶的阁部重臣,但皇命却连紫禁城都出不去。

皇命当然能出紫禁城,甚至能下达州府,但具体施行却全然变味。

力挽狂澜,谈何容易?

就在这一年春天,元宵佳节之夜,玄武湖名妓谢晚棹的画舫,迎来了六位神秘客人。分别为:

南京国子监学录方珞,字坚玉,举人出身。

《金陵晚报》记者张子昂,字崇志,秀才功名。

平宁三年庶吉士王元珍,字怀德,辞官隐居。

物理学社南京分社成员、物理学家、数学家卢英,字华彩,秀才功名。

南京鸡鸣寺和尚圆鉴,已被逐出门墙,俗家名叫魏九良。

泰州学派传人王佩,字鸣玉,王艮的后代,心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

“棹姑娘,叨扰了。”圆鉴和尚抱拳说。

谢晚棹微笑道:“群贤毕至,不甚荣幸,诸位且饮茶畅谈,小女子为兄长们抚琴助兴。”

侍女被打发出去,观察周围情况,一旦有船接近,立即出声提醒。

谢晚棹素手抚琴,伴随着悠扬琴声,画舫渐渐驶向湖心。

记者张子昂问道:“不知各位可曾听说,半个月前宜兴县佃变?”

卢英点头道:“有所耳闻,只是不知细节。”

张子昂说道:

“此事起于去年秋,宜兴县三千多佃农,因旱灾而游走廖家庄、上河村、下河村等地,逼迫大地主减免田租。各族地主迫于佃农威势,只能同意免除一半,哄骗佃农回家之后,又请宜兴知县立案抓人。宜兴知县抓捕佃农百余人,拷打致死十多个,彻底激起佃农怒火。”

“诨号独秀峰的济世派大侠,邀约伙伴十二人,串联县内佃农救人。去年冬,七千多佃农,齐聚宜兴县城外。因中途走漏消息,宜兴县早有防备,县中大户合伙出银子,招募青壮居民守御城池。”

“那些佃农哪懂得攻城?死伤几十个,便一哄而散。”

“出钱募兵的城中大户,认为自己亏了本钱,根本不需要召集青壮,他们的家丁护院就能守城。于是,黄家、王家、郑家派出家丁,沿街抓捕领了银子的青壮,殴打威逼那些青壮归还守城银两。城中青壮无人组织,敢怒不敢言,只得把银子又还回去。”

“大侠独秀峰得知此事,暗中操练上百佃农为兵,又串联两千多佃户,于大年初一突然攻城。县中青壮趁机打开城门,合伙将黄、王、郑三家灭族,又杀死县令,救出被抓的佃户,占了县衙府库,洗劫米商开仓放粮。”

“如今,独秀峰正带着数千人,到处洗劫宜兴县士绅商贾,对外宣称劫富济贫,还逼着地主按田皮契约,把土地无偿分给长租佃户。”

圆鉴和尚赞许道:“独秀峰此人,当世真大侠也!”

张子昂又说:“去年冬,浙江富阳县发生奴变,有豪奴组建‘削鼻班’,县中家奴纷纷托庇其下,不参加‘削鼻班’的家奴必遭同类唾弃殴打。除夕之夜,举城家奴集体罢工,光鲜亮丽的老爷夫人们,还得自己生火煮饭,还得自己端屎倒尿。知县想要抓人,县衙皂吏却也加入‘削鼻班’,把知县关在县衙生生饿了三天。”

“好手段!”国子监老师方珞,笑着拍手大赞。

大明的发展非常畸形,资本主义早已萌芽,甚至已经形成气候,却又同时存在贱籍奴隶。

“鼻”谐音“婢”,削鼻班并非割鼻子的,他们的要求只是削去奴籍。

这种组织已经出现几十年,特别是“民本”思想的传播,让家奴们渐渐产生反抗意识。

削鼻班的首领,一般拥有豪奴身份,说白了也不是啥好东西。

这些豪奴,靠着巴结蒙骗主子,不断获得钱财和权势,大部分都有欺男霸女的前科。如果遇到主家暗弱,特别是孤儿寡母的时候,豪奴们甚至把主家的财产侵吞大半。

但是,豪奴有权有势,却依旧属于奴籍,迫切想要变成正常人。

有些豪奴改名换姓,跑去异地兴产置业,有的甚至贿赂朝廷官员,虚报军功一下子变成武将。

这次富阳县削鼻班的首领,就是一个暗中侵吞主家财产的豪奴。

主家少爷成年之后,想要拿回产业,双方遂起激烈冲突。少爷当着众人的面,把豪奴臭骂一顿,还拿出卖身契说要报官。豪奴则搬出大明法律,说平民不得蓄奴,卖身契根本就不合法。

随即,豪奴利用各种手段,命令主家的奴仆,全部加入他的削鼻班。又用钱财、武力和许诺,把整条街的家奴都收编,并且迅速蔓延到全城,不愿造反的家奴必被暴打,最后连城里几岁大的家童,都全部加入削鼻班闹事。

最终的结局嘛,大户们全部交出卖身契,以雇佣形式继续聘用原有家奴,而且还普遍把工资涨了三成。

卢英摇头叹息:“如此种种,不拘佃变还是奴变,皆不成气候的小打小闹。如今风雨飘摇,大明江山倾覆在即,我们‘大同社’,也是时候该站出来了。”

“问题是,该怎么站出来?”圆鉴和尚说,“七年前,我们在江阴组织罢工,却遭到工人的背弃,昭弘兄甚至因此被贪官流放。六年前,弥远兄串联贫穷佃户,一起扛租减息,一起对抗官府,却也被派兵围剿,弥远兄如今还躲在吕宋没回来。”

王元珍说:“要有兵,要有铳,要有钱,要有粮!”

王元珍是平宁三年的庶吉士,因厌恶官场黑暗,只在礼部观政两月,就辞官回乡隐居读书。又被同道好友请去,在一个乌托邦担任理事,结果乌托邦小社会很快解散。

大同社,取“天下大同”之意,想要建立一个均贫富、无欺压的完美世界。

社会越是动荡混乱,各种思想就诞生得越快,大同社已经创建二十余年!

张子昂摊手说:“咱们都没钱,就怀德(王元珍)家里还算富裕。”

王元珍是王渊的十世孙,但并非主宗,是王渊与宋灵儿之子王澈的后代。他的六世祖母是个丫鬟,六世祖父酒后乱性,生下他的五世祖父,分家时只得到几亩薄田。

直到王元珍的祖父一代,终于考中进士,但为官几年就病逝,仅靠贪污购置了五百多亩地。

再次分家,王元珍的父亲分到220亩,勉强算是一个小地主。

真的只是小地主,山东这样的种棉大省,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已经出现占地400万亩的超级豪强。而且有族人在朝为官,有族人出海经商,有族人开办工厂,甚至养了一群装备火铳的私兵。

王元珍说道:“钱与粮,遍地都是,火铳需到佛山订购,兵也可以慢慢操练。”

“怀德兄想要造反?”张子昂惊道。

王元珍反问:“若不造反,朝廷百官会听话,天下商贾会听话,各省地主会听话?都不听话,哪来的大同世界?再者说,如今的大明,已出现许多藩镇,跟汉唐末年的乱世有什么两样?与其让那些兵头子坐江山,不如让咱们来坐江山!”

卢英立即说:“怀德是太师的十世孙,又文武兼备、心忧天下,真要换个新皇帝,我愿意追随左右共商大计!”

张子昂皱眉道:“不能直接扯旗造反,可先办团练,取得官方身份。”

圆鉴和尚笑道:“吾有一友,在湖广为军官,颇为认可大同理念。去年他写信给我,说湖广总督组建新营,平了民乱就回京高升,丢下一堆官兵得不到封赏。如今,湖广盗贼四起,新军官兵要么进山为匪,要么一直闹饷。可联系此人,怀德以太师后人的身份,帮着官兵闹饷生事,夺了兵库里的武器和军饷!”

王佩讥笑道:“兵库里或许有武器,但绝对不可能有太多粮饷,早就被文武大员们贪污了。依我看,想要钱粮,要么杀官,要么杀商,要么杀地主!”

王元珍琢磨叹息道:“湖广,四战之地也,可真不是什么起事的好地方。但既然有机会,那就先去试试。以闹饷逼迫三司给些钱粮,再打开兵库抢夺兵甲。可据一偏僻要地,兴办团练。”

王佩问道:“闹那么大,官府还会让你办团练?”

王元珍笑着说:“点到为止,各退一步,官老爷们图省事,肯定会答应的。到时候,选一个背靠大山的偏僻州县,甄别作恶的地主劣绅,将其田地分给将士和百姓。而且,这些地主劣绅不能杀,放他们一条生路远走。将士和百姓分到土地,自然害怕地主劣绅回来,会一心一意跟着咱们打仗!谁有佛山商贾的路子?”

卢英举手道:“物理学社广州分社,许多社员都跟佛山商贾有牵连。广州分社的一个理事,就是佛山洪源铁厂的厂主次子。”

王元珍拱手道:“订购火器之事,便拜托华彩兄了。”

卢英笑道:“只要给得起钱,三千斤巨炮他们都敢造,我的面子他们可能会打个八五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