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遏制人口

大清巨鳄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遏制人口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对于元奇银行的情况,肃顺做过详细的调查和了解,顶身股制度作为元奇银行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他自然不会陌生,顶身股源于晋商票号,在元奇银行手中进一步完善,随着元奇声名鹊起,顶身股制度如今已被欧美各国不少企业采用。

他有些郁闷的道:“顶身股制度确实效果良好,但与退休和退休金制度却是有着根本的区别,元奇现在实行的这个制度,与顶身股没有关系。”

解修元在元奇创办之初就一直跟随易知足左右,说是易知足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这几年即便是出任度支大臣,依然频繁往返京师与上海之间,经常出入镇南王府。

“退休制度和退休金制度,我听的大掌柜提及过......。”解修元缓声道:“元奇名下厂矿企业实行的一系列制度,诸如《疾病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退休制度》《退休金制度》等都通称为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目的是加强工人的人权安全保障和生活保障,以此来加快和促进我国的工业发展,吸引大量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工厂,吸引大量的新学毕业生进入工厂。”

打开了话匣子,他索性说的更为透彻一些,“英吉利当年发展工业是通过‘圈地运动’将大量的农民赶进工厂,美利坚则是通过解放黑人奴隶为工厂获得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俄国也不例外,是通过废除农奴制。

我国既无黑奴也无农奴,而且因为不断扩张和天灾**,原本已经十分尖锐的土地高度集中引发的矛盾也得以缓解,要大力发展工业,大量的工人从何而来?唯有采取提高工人工钱和保障工人人权和生活入手。

因为这些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得以贯彻和执行,工人的地位以及待遇都明显优于农民以及一般的商贩和吏员,所以,农民、学生以及退役官兵对于进厂做工人都趋之若鹜,工厂根本不担心没有足够的工人。”

原来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工人以促进工业发展,肃顺沉吟了一阵,才道:“通过这种办法获得的工人,怎么着也不能算是廉价劳动力罢?”

“并不是只有廉价的劳动力才能发展工业。”解修元笑道:“大掌柜从一开始似乎就没想过获取廉价的工人。”

肃顺不解的道:“这又是为什么?廉价的劳动力不是更利于快速推动工业的发展?据我所知,上海工业起步之初招收的工人就多是灾民。”

见他问个不停,解修元掏出烟盒来点了一支香烟,这才缓声道:“大掌柜说,我国工业起步晚,军事实力也弱,不可能象英吉利那样去抢夺海外殖民地开拓海外市场,因此必须立足于国内的市场,因为我国本身就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

人口多不代表市场大,穷人是没有购买力的,所以必须让百姓富裕起来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如此一来,我国才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哪怕只是立足于国内的市场,我国工业也能迅速发展起来。”

说到这里,他笑道:“我国发展工业,实际上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不同于西洋各国的道路。”

听的这话,肃顺不由的笑道:“王爷只怕是不会想到,不过短短四十年光景,大清就已经能与英吉利一争高低,有足够的实力争夺海外殖民地开拓海外市场了罢。”

解修元转首过去看了他一眼,道:“大掌柜说过,随着西洋各国相继发展工业,对于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也必将越来越激烈,我国必须在先期回避与西洋各国爆发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肃顺有些惊讶的道:“这是打算停止扩张?”

“应该是的。”解修元微微点了点头,“对于大清来说,这次是极为难得的在南非扩张的机会,大掌柜却放弃了,显然是不打算继续扩张了。”

不继续扩张也好,至少能安生几年。肃顺往后靠了靠,惬意的靠在木椅背上享受着春日的温暖,奕?今年到期卸任,下一任总理大臣由他接任,这事已经是板上钉钉,易知足亲口承诺的事,不可能还会有什么变化。

不过,他接任之后,能做什么?他不是奕?,若是不能有突出的令易知足满意的表现,或许就只能担任一届总理大臣,而且他相信,在他之后,这总理大臣就不会再与皇室宗亲有什么关系了,甚至是跟满人都不会有关系了,不论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宗室勋贵和满人着想,他都应该努力争取多任一届。

春天的阳光很温暖,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肃顺的眼睛却是越来越明亮,他已经想到了上任的第一把火,“走,去王府。”

易知足不在王府,而是陪着黄殿元去了宝山,一路走来,越来越多身边熟悉的人相继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他很清楚黄殿元的身子是每况愈下,这次来上海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他想抽出时间陪他多走走多看看,为的是不留遗憾。

对于上海来说,宝山实际上就是工业区,这是易知足早就规划好的,经过四十年的不断发展,宝山已经成为大清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如今已隐隐已经与上海连成一片。

小轿车后排,看着成片的工厂,如林的烟囱,穿梭不息的马车、板车、人力倒斗车和熙熙攘攘的人流,黄殿元一脸感慨的道:“国城初任上海道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谁能想到如今会变成这个模样。”

听的这话,坐在前排的严世宽转过身来笑道:“黄会长不知道吧,大掌柜一到上海就抽调资金将上海到宝山的田地甚至是荒滩全部买了下来,当时我们都认为他疯了,后面我们光是卖地,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听的这话,易知足笑道:“当初买地可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便于统一规划,再说了,上海和宝山这些年的建设花的银子都是从卖地的利润中支出的。”

“也就国城兄有如此长远的眼光。”黄殿元笑道:“这些年我也游历了不少地方,没有哪座城市比得了上海,西洋人提到东方,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就是元奇。”

听的这话,从来没有去过西洋的严世宽不由的有些遗憾,“有机会,真想去西洋看看。”

“西洋就别去了,也没什么好看的。”易知足缓声道:“真要是静极思动,不妨陪有容兄去西北看看,如今坐火车挺方便的。”

黄殿元接着道:“这一说,我还真是有些心动,西藏是不敢去了,不过,新疆安西还真想去看看。”

“这容易。”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待的天气再暖和一些,我来安排,咱们一道出去看看这大好河山。”

带着黄殿元参观视察了宝山的几家大工厂,待的返回上海回府,已是日头西斜,一下车,秘书就前来禀报,肃顺、解修元在府中已等候了三个小时了。

估摸着两人应该是有紧要事情,易知足径直前往长乐书屋,稍稍洗漱了下,才让人请二人过来,见面叙礼落座之后,肃顺便试探着道:“此番战胜五国联军,正是我国在南非扩张的大好时机,却将贝专纳和纳塔尔拱手送给德奥意三国,国城兄是无意于南非,还是另有打算?”

易知足在下一盘大棋,不过却是没有把握,自然也不会多说,略微沉吟才道:“南非是是非之地,没有绝对强横的实力,我们保不住。”

肃顺很是意外的道:“这一战不是已经证实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只是暂时的。”易知足缓声道:“英吉利的工业实力和船舶制造实力都远在我国之上,一旦英吉利研制出鱼雷和潜艇,我们就无法维持现有的海军优势。

之所以将贝专纳、纳塔尔分给德奥意三国,目的就是制衡,遏制英吉利再次强大起来之后染指德兰士瓦。”

原来的这个原因,肃顺笑道:“我还以为大清是要停止对外扩张了。”

“对外扩张,确实要停止下来。”易知足缓声道:“目前,我国已经没有继续扩张的必要,而是要沉下心来消化这些年扩张的地盘,不夸张的说,只要能够保住现有的领土,足以保证我国二百年之内国运昌盛。”

真打算停止对外扩张了!肃顺心情有些复杂,既有些失望又有几分欢喜,他随即将话题一转,“上午去苏州河公园转了一圈,不知道国城兄有没有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形成律法,并进行推广的想法?”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目前只是在元奇名下的厂矿企业实行,是元奇强行执行的内部制度,如果形成律法,意义自然不一样,易知足饶有兴致的看了两人一眼,笑道:“认识到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好处了?”

肃顺点了点头,道:“随着我国加快发展工业,工人的数量会迅速扩大,相比起农民,工人有着较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能够极大的稳定和安抚工人,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再则,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利于调解收入分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利于促进发展工业和发展经济。”

易知足看了看他又看了解修元一眼,道:“目前实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只有元奇名下的厂矿企业职员和工人,还有一部分新学堂的教师,官吏们是不是眼热了?”

听他语气有些不善,肃顺沉吟着道:“不患贫,患不均。”

“说的好。”易知足点了点头,“职员、工人、教师、官吏都有社会福利保障,城镇居民呢?农民呢?”

城镇居民和农民难道也需要社会福利保障?肃顺不由的一呆,他压根就没想到这一点,解修元同样也没想到,两人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一句不患贫,患不均,令两人哑口无言。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所以只在元奇内部实行,不是为了尝试。”易知足缓声道:“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还无法全面推广实行,因为前全面实行国家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再缓几年罢。”

再缓几年,可就没他什么事了,肃顺心里一阵郁闷,但对方说的也确实是实情,他有些不甘心的道:“给予官吏社会福利保障,花费应该不会大吧?”

见他坚持,易知足皱了下眉头,随即就想到对方应该是打算接任总理大臣之后推出这一举措笼络官吏,思忖了片刻,他才道:“国家重视教育,这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到实处,官吏享受社会福利保障,教师没理由不享受。

目前享受社会福利保障的教师都是元奇投建的新式中小学和大学的教师,肃相既然有魄力让官吏享受社会福利保障,元奇也给予一定的支持,连教师都包括在内罢。

另外,城镇居民和农民,也必须给他们留点念想,给予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不过,可以将发放养老金的年龄提高点,具体统计一下,看是六十适合还是六十五岁适合。”

听的这话,肃顺不由的大喜过望,连忙拱手道:“这是亘古未有之善政.......。”

易知足摆了摆手打断他的恭维,问道:“知道全面实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吗?”估摸两人也不知道,他径直道:“最大的好处是遏制人口增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就没必要养儿防老。”

遏制人口增长?肃顺、解修元都有些懵,这个说法实在是太出乎两人的意料,肃顺一脸不解的道:“为什么要遏制人口增长?”

易知足缓声道:“连年扩张,连年战争,还有大力发展工业,我国现在可以说是地广人稀,但总人口却高达五亿之众。

随着经济的恢复,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势必迎来一个鼎盛时期,或者说是一个盛世,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国将迎来一个人口快速增长期,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试想想,四十年后,我国人口达到十五亿,是什么光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