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极力游说

大清巨鳄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极力游说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法兰西,巴黎,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府。

爱丽舍宫兴建于1718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原为一位戴弗罗伯爵的私人住宅,百余年间历经沧桑,几易其主,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都先后入住过,并改名为波旁大厦。

1815年拿破仑一世滑铁卢战役大败之后曾在此签降书逊位。拿破仑三世于1848年当选总统后也曾迁至此处,他称帝后此处即成为皇家殿堂。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873年颁布法令,正式指定爱丽舍宫为法国总统府。

二楼的总统办公室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三任总统,七十出头,前额又宽又高,蓄着浓密的络腮胡的弗朗索瓦·保罗·儒勒·格雷维一脸阴郁的站在窗户边眺望着下面的花园。

南非战争,法兰西虽然损失不小,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但却获得了马达加斯加作为殖民地,也算是有得有失,即便因此与清国友好的关系出现一丝裂痕,他也不是太在意。

但是,清国与德意志关系突然密切起来,则是令他感到有些紧张不安,英吉利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的来访,则是让他感受到了战争的脚步正在临近。

普法战争的战败导致法兰西元气大伤,不仅是因为50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法兰西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更大,至少在150亿法郎之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割让,更是让法兰西失去了重要的煤、铁资源产地,而且也失去了边界上的安全保障。

更为严重的是,这场惨败严重地挫伤了法兰西的自尊心!

仅仅只用了三年时间,法兰西就付清了50亿法郎的赔款,迫使德意志撤出占领军,国力也得以迅速恢复,不过,国内“复仇”的呼声也是日益高涨!进一步导致了德意志的仇视!

实则,在他看来,法兰西应该放弃复仇的心理,与德意志和好,才能更利于法兰西的发展,而俾斯麦也有这个意向,在柏林会议期间,对法兰西的代表们表现出及其恭敬的态度。

他就任总统之后,俾斯麦还来电祝贺,并鼓励法兰西去北非扩张,祝愿法兰西能在埃及获得成功,并认为法兰西有资格控制整个地中海地区。

原本他认为,在他执政期间,能够极大缓和法兰西与德意志的矛盾,而且形势也确实有所松动,一切都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场南非战争,将这一切都变的面目全非!清国正让欧洲上空笼罩着战争的阴云。

“笃笃笃”轻轻的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格雷维转过身来道:“请进。”

门一推开,总理查理.德.弗雷西内缓步走了进来,“索尔兹伯里的担忧并不是多余,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德意志没理由不发动战争。”

伸手让座之后,格雷维踱到沙发上坐下,道:“清国这是企图借德意志之手挑起欧洲战争,削弱或者是牵制英吉利。我们为什么要让清国人如愿?”

“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弗雷西内一脸认真的道:“德意志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如果——。”格雷维拉长声音道:“我国愿意放下仇恨,与德意志和解呢?

“我们可以放下仇恨,民众呢?”弗雷西内道:“战争才过去十年,战争的创伤还没抚平,民众不可能放下心中的仇恨,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割让,是法兰西无法忘却的耻辱。

德意志也不会相信可以与我国和解,否则也不会在外交上极力孤立我国,不会在1875年时,企图对我国发动第二次战争。”

1875年,德意志企图发动“预防战争”,迫不及待地要在法兰西尚未完全巩固、尚无强大盟国之前,尽快地再一次摧毁法兰西,不过,这一计划因英、俄等国的干涉而未能实施。也正是这之后,德意志开始有了缓和与法兰西关系的举措。

格雷维沉默以对,他希望与德意志再次爆发战争,尽管普法战争之后法兰西进行一系列的财政和军事改革,实行了普遍兵役制,建立了德意志不相上下的常备军,而且国内复仇的呼声也很高,但他心里清楚,一旦开战,法兰西依然没有胜算,如果继续战败,法兰西的地位会进一步滑落,会沦落到奥匈和意大利的地步。

弗雷西内看了他一眼,道:“我国可以进行外交斡旋,但必须积极备战!”

“积极备战?”格雷维沉声道:“一旦开始备战,国内的复仇情绪必然高涨!收复失地,重建霸权,仇视德意志的舆论必然铺天盖地,正好给德意志发动战争的借口!”

顿了顿,他沉声道:“俾斯麦早就流露出联合我国共同抗击英吉利的想法......。”

“俾斯麦的话也能信?”弗雷西内不屑的道:“德意志野心勃勃,想要的是统一欧洲!”

顿了顿,他接着道:“普法战争,我国战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外交上的孤立,德意志这些年也一直试图在外交上孤立我国,如今,俄国、奥匈甚至连意大利都已倒向德意志,我国唯一的盟友就只剩下英吉利,若是再失去英吉利,我国会彻底陷入孤立的境地。”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英吉利首相迪斯累利已经秘密前往彼得堡了。”

默然半晌,格雷维才道:“暂时不要着急,若真有必要,再提交议会讨论吧。”

俄国,彼得堡。

夏日的黄昏中,一辆四轮马车缓缓驶进丰坦卡河的东岸的一座大公府邸,径直进入后院,待的马车停稳,八十出头的俄国首相戈尔恰科夫有些缓慢的从马车中下来,看来一眼缓步迎了的迪斯累利,他笑着伸出手来。

柏林会议,因为迪斯累利的干涉,《柏林条约》取代了《圣斯特凡诺条约》,这对戈尔恰科夫来说,是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败笔,不过风水轮流转,这才两年过去,迪斯累利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两人算是熟识,见面免不了一阵寒暄,进屋落座之后,戈尔恰科夫明知故问道:“什么事情劳累阁下亲自前来彼得堡?”

迪斯累利在年纪上要小七八岁,也知道在柏林得罪对方得罪的不轻,当下委婉的道:“听闻贵国与清国的铁路再有两年就能全线开通?”

欧亚大铁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戈尔恰科夫点了点,道:“这条铁路的开通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此东西方贸易不再局限于海路,欧洲和远东的联系也必然更为密切。”

迪斯累利道:“清国皇太后、皇帝以及元奇的那位大掌柜易知足,巡视西北的消息,想来贵国也应该知晓了。”

戈尔恰科夫看了他一眼,“清国重视中亚的开发,难道有问题?”

迪斯累利哂笑道:“哈萨克大草原和东欧平原一样,无险可守,清国大举开发中亚,贵国就不担心清国大举西征?

贵国的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在1873年出版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中有直白的黄祸阐述。

4世纪至5世纪,匈奴人西征,11世纪至12世纪突厥人西征,13世纪的蒙古人西征,三次西征,前两次西征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成就了奥斯曼帝国。

蒙古人西征对于欧洲来说更是一场灾难,难道贵国就不担心发生第四次西征?一旦清国大举西征,贵国必然是清国攻打的首个目标!”

戈尔恰科夫缓声道:“我国皇帝陛下并不认为清国会大举西征。”

“不会?”迪斯累利哂笑道:“短短四十年时间,清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不止,不仅征服了远东的所有岛屿,还扩张到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南非。

清国之所以现在停下扩张的步伐,是因为需要时间消化这些年扩张的地盘,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发展军工。

如果清国不会西征,就不会支持德意志挑起欧洲战乱,东西方贸易,清国是最大的受益者,欧洲战乱并不符合清国的利益!

明知这一点,清国依然要挑起欧洲战乱,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削弱欧洲的实力,为西征争取时间!

二三十年后,积蓄了强大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的清国,面对战乱不堪,实力大损的欧洲,凭什么不会西征?”

对于大清帝国的快速崛起,俄国哪有不担心的道理,更何况俄国本身也是野心勃勃不断扩张的国家,自然不会相信清帝国会停止扩张的步伐,之所以说不认为清国会大举西征,完全是为了堵对方的嘴。

戈尔恰科夫也不想与对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问道:“贵国一向奉行的是大陆均衡政策,但如今欧洲的形势,还有均衡的可能?”

“能!”迪斯累利沉声道:“只要贵国向德意志施压,就能迫使德意志不敢妄动!”

戈尔恰科夫听的一笑,“我国才与德意志签订防卫条约,如何向德意志施压?”

“如果有足够的利益呢?”迪斯累利主动抛出了诱饵,实在是不主动不行,对于英吉利来说,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太被动了。

戈尔恰科夫似笑非笑的道:“足够的利益?”

“我国可以支持贵国进一步吞并奥斯曼。”

奥斯曼?戈尔恰科夫心里暗骂了一声,奥斯曼现在是那么好吞并的?不说英德两国的实势力,清国现在就已经吞并了整个波斯湾,而且与奥斯曼关系颇为密切,隐隐有为奥斯曼撑腰的迹象,真要进一步吞并奥斯曼,不定会招来清国的干涉。

缓缓摇了摇头,他语气平淡的道:“我国现在对奥斯曼不感兴趣。”

迪斯累利看着他道:“巴尔干?”

沉吟了片刻,戈尔恰科夫才道:“欧亚大铁路通车在即,我国不希望破坏与清国的友好关系。”

“德意志一旦吞并法兰西,就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奥匈帝国、西班牙、意大利都不是德意志的对手。”迪斯累利缓声道:“待的德意志实力进一步壮大,矛头迟早会指向贵国,到那时,贵国能抵挡得住德意志?”

戈尔恰科夫哂笑道:“我怎么觉的阁下是在有意挑起我国与德意志的矛盾?”

“我国只是希望欧洲能维持现有的和平局面。”迪斯累利沉声道:“对于欧洲来说,最大的敌人是清国。”

“对于贵国来说,清国是最大的敌人。”戈尔恰科夫道:“对于我国来说,清国是盟友,是一个能促进我国商贸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盟友。”

“现在的德意志也是清国的盟友。德意志一万多海陆官兵正在清国进行军事交流。”迪斯累利一脸的揶揄之色,“对于清国来说,能够挑起欧洲战乱的德意志更为重要。以阁下的睿智,应该能看穿清国人的意图。

获得清国支持的德意志一旦挑起战争,整个欧洲都会陷入长时间的战乱,所有的国家都会被卷进去,贵国也不会例外,等到欧洲各国打的精疲力尽,就是清国大举西征的时候。”

戈尔恰科夫端起一桌上的红茶缓缓的呷着,得到清国鱼雷和潜艇的德意志一旦挑起战争,哪怕是英法联手,都难以抵抗,确实是有可能使欧洲陷入长期的战争。

俄国倒是完全可以隔山观虎斗,坐看德意志削弱英法的实力,如果德意志大胜,俄国再出兵打压也不迟,如果英法战胜,对于俄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到时候联合清国出面调停,也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利益。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毁约向德意志施压?仅仅是为了巴尔干的利益,既得罪德意志又得罪清国,不论怎么看,都是得不偿失!

放下茶杯,他才缓声道:“转背就撕毁条约,这样的事情我国皇帝陛下怕是做不出来。当然,我国也希望欧洲维持和平,如果阁下有更好的办法,我国十分乐意尽到应尽的责任。”

对于戈尔恰科夫的拒绝,迪斯累利一点也不意外,毕竟置身事外更符合俄国的利益,他只能抛出杀手锏,“如果——,贵国不愿意干涉,那我国也只能保持中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