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印象不佳

大清巨鳄 第四百六十八章 印象不佳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易知足是压根没想到四阿哥奕詝会来,要知道他如今可不只是元奇大掌柜,还是南洋提督,地方一品大员,朝廷有规矩,皇子不得结交外臣,奕詝与僧格林沁一道前来,总不会是凑巧吧?

僧格林沁满面笑容的介绍道:“这位是当今四皇子.....。””

“下官易知足,见过四阿哥。”易知足连忙躬身见礼。

“易知足,可是一等子爵、南洋提督、元奇大掌柜易知足?”正处于变声期的奕詝声音有些嘶哑,低沉。

听他明知故问,易知足有些无语,只得道:“正是下官。”

“易大人无须多礼。”奕詝微笑着道:“今日得暇,前来寻僧王了解镇江一战的详情,不想居然能遇着易大人......。”

听的这话,易知足心里一动,镇江一战,八旗绿营伤亡惨重,最后还是元奇团练收复镇江,奕詝今天就可可的有这闲功夫,难不成是道光让他前来?

四人进的厅堂落座,肃顺也不招呼下人,手脚麻利的为几人奉上茶,奕詝不紧不慢的摇着折扇,道:“镇江一役,先败后胜,双方都伤亡惨重,亦是江南最后一战,难得今日二位主帅都在......能否详细说说。”

僧格林沁苦笑道:“本王乃是败军之将,还是知足来说罢。”

“镇江一战,先败后胜,王爷皆亲身经历,还是由王爷说的好。”易知足含笑道:“也唯有王爷才能说的透彻。”

镇江之战才过去一年,当时情形,僧格林沁可说是历历在目,那是他下江南头一次惨败,也是他亲身经历的头一场血战,一战折损八千人,增援江宁的八旗精锐几乎是损失殆尽,每每想起,他心里都有些难受。

这一战的详细情况,回京之后,他也向道光陈述过,对于八旗绿营、英军、元奇团练三方的战力,做出了详细中肯的比较,他不清楚,奕詝今天为什么会巴巴的当着易知足的面重提这事,但隐隐感到这可能是出自道光的授意。

他当下也不推诿,如实的将镇江一战的详细情况缓缓的说了一遍,从镇江防御、兵力部署、到英军攻占城外高地,攻城、破城、巷战、退兵以及元奇团练轻而易举的击败英军,夺回镇江,一幕幕都说的极为详尽。

随着他的叙述,奕詝、肃顺两人仿佛是被带到了炮火连天的镇江城,密集如雨的炮弹、烟花一般绚丽的火箭,巷战中的两军对射,城中堆积如山的尸体,满城的大火,排队枪杀......。

易知足却是暗暗留意奕詝,见他脸上有着不少的麻子,想来应该是出过天花,心里暗忖道光最终选择这位四爷继承大统,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康熙当年也是因为出过天花而得以继承大统。

半晌,奕詝才看向易知足,道:“易大人,在巷战中,八旗绿营与英军火枪对阵,怎会也如此不堪?”

易知足起身到餐桌取回自己的雪茄,折回落座后,才道:“这是因为两军的综合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武器装备、日常训练,实战经验、战场纪律、团队配合、战斗意识......。”

奕詝道:“什么是战斗意识?”

什么是战斗意识?易知足笑了笑,道:“战斗意识与士气息息相关,士气低落,则战斗意识薄弱,士气高昂,则战斗意识顽强,但战斗意识不等同于士气。

军人的战斗意识,能够直接影响和支配军人在战场的行为,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军事素养、心理作用、全局观念、职责意识、作风意识、牺牲精神等,这是靠平时的训练和一场场实战,一点点一滴滴,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英军的战斗意识极为顽强,在火枪对阵射击中,英军战场纪律严明,号令森严,而且勇于牺牲,勇于抵近射击、勇于迟开枪,这不仅跟平日严格的训练有关,也是通过一场场实战,获得的宝贵经验,竖立起的必胜的信心。”

僧格林沁、奕詝、肃顺三人听的都一楞一楞的,一个战斗意识就有那么多讲究?半晌,奕詝才道:“元奇团练组建时日不长,为何能轻而易举击败英军?”

“元奇团练组建时短,有着很多不足,能战胜英军,完全是依仗武器——也就是米尼枪。”易知足缓声道:“米尼枪是花旗国最新研制出的一款火枪,射程远,命中率高,射速也快,不过,价格不菲,随着这一战,米尼枪已是名扬天下,很快就会被西洋各国仿造。说实话,若是元奇团练对阵装备米尼枪的英军,必然是输多赢少。”

听的这话,僧格林沁心里一紧,连忙道:“英吉利仿造米尼枪,大规模的装备,需要多长时间?”

易知足道:“英吉利工业发达,一旦能够成功仿造,就能大量制造生产,二三时间足够。”

听的这话,僧格林沁三人心里都是一沉,若是二三年后,英吉利再次大举来犯,又当如何抵抗?

瞥了三人一眼,慢悠悠的道:“诸位无须担心,米尼枪杀伤力大,此番英吉利伤亡不小,且又得偿所愿,轻易不会再来侵犯。”

听的这话,奕詝暗自松了口气,道:“难怪江南一战,咱们明明赢了,却要与英吉利签订《江宁条约》,原来是从长远考虑。”

“四阿哥说的是。”易知足颌首道:“战争持续下去,必然会扩大规模,最终战败的还是咱们大清,皇上圣明,见好就收,及时结束了这一场战争,实是大清之福。”

奕詝笑了笑,道:“元奇团练战力强横,既能大败英军,想来征讨安南,必然势如摧枯拉朽。”

“四阿哥可别小瞧了安南。”易知足道:“安南阮朝当年之所以能够打败西山朝,统一安南,是在法兰西的大力扶持下,采取西式练兵之法组建训练了五万欧式陆军,如今安南的京军和省军足有十多万经制之师,可不是好揉捏的软柿子,而且安南自古以来都不是软柿子。”

奕詝试探道:“如此说来,即便是元奇团练全力以赴,征讨安南,也并非是一蹴而就之事?”

“四阿哥所言极是。”易知足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暗忖,这小家伙难道真是凑巧遇上的?他与道光已定下征讨安南的五年计划,若是道光派来的,显然不会对安南如此感兴趣。

半个时辰后,奕詝才告辞离开,三人一直送到院子门口,目送他离开之后,易知足轻声试探道:“王爷与四阿哥关系甚好?”

道光前番卧病一场,京师一众皇室宗亲,满蒙亲贵,满汉大臣几乎都意识到,要开始立储了!如今道光能够选择的对象也就只有四、五、六三位阿哥,这个敏感时期,身为蒙古郡王的僧格林沁可不想掺和进去,也掺和不起。

“半道遇上的。”僧格林沁说着一笑,“知足可不厚道,进京也不先招呼一声,可是怕本王索要米尼枪?”

去年战争结束,僧格林沁到上海软磨硬泡,硬是逼的易知足无奈,答应下来给对方采购二千枝米尼枪,此时见他开口就问枪,当即笑道:“花旗国的商船队还没抵达,王爷且别心急,估摸着再有一个月就有消息了,不过,这银子,王爷可准备妥了?”

“知足尽管放心。”僧格林沁笑道:“本王已备好二十二万现银。”

肃顺笑道:“合着僧王爷与国城兄还有买卖?”

“国城兄?”僧格林沁看了易知足一眼,“知足新取的表字?”

“皇上今日召见时才赐的。”肃顺笑道。

三人说笑着返回厅堂,才上台阶,就听身后有人扬声道:“知足兄不声不响的进京,今日可要罚酒三杯。”易知足回头一看,见是奕增,不由的一笑,这个奕增乃是怡亲王(康熙十三阿哥胤祥)的后人,年方二十一,去年在江宁与他往来颇多。

紧跟在奕增之后,又有三个宗室子弟,都是在去年被遣去江宁的,对于这些个破落的宗室子弟,易知足也是有心交结,当即拱手笑道:“我是从广州乘船走海路入京,就是六百里加急通知,现在也还没到京师......。”

听的这话,奕增笑道:“走海路居然能媲美六百里加急?”

“西洋的飞剪船,以速度见长,若有机会出京,让你体验一番。”易知足说着与其他三人见礼寒暄,人一多,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笑语不断,几人年纪相仿,在江宁又有过一段不短的交情,颇为熟识,也就显的甚是随意。

且说奕詝出了自得债,并未回圆明园,出了海淀便径直西拐,前往惠亲王绵愉的一座别园,道光年事已高,此番又因感染风寒而卧病将近一月之久,外间一众皇室宗亲,满汉大臣都意识到道光将开始立储,他身为皇子,岂能不知?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身为皇子,自小在皇宫长大,深知为君为臣乃是天壤之别,眼看着道光将考虑立储之事,岂能无动于衷?

奕詝如今虽然身为长子,但老五老六与他年岁相差不大,不过是一岁左右,老五也就罢了,赋性粗荒拙劣,读书也是一塌糊涂,不为道光所喜,但老六自小聪敏,才华出众,有过目成诵之能,不仅书读的好,骑射也很是出众,深的道光喜爱,是他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有机会有能力影响道光的,而且他如今又可以接触的,就是道光唯一的弟弟惠亲王绵愉。

道光五兄弟,其他三人都已过世,如今就剩下惠亲王绵愉这个最小的幼弟,道光对他颇为疼爱,照顾有加,此番委任绵愉为征南大将军,纯碎就是给他送战功,而且因为染病卧床,也一直没让绵愉离京。

进的惠亲王别院,奕詝直趋后院,见的绵愉,他便拱手笑道:“小侄见过皇叔。”

绵愉年方三十,生的丰神俊朗,一脸亲热的笑道:“见过易知足了?”

“是。”奕詝点头道:“那人年纪不大,但却似乎有些傲气,对小侄并不十分恭谨。”

绵愉听的一笑,“他是行商之子,年少高位,手握重兵,又执掌元奇,如今圣眷正浓,岂能没有一点傲气?”

“真不知道皇阿玛怎么想的?”奕詝嘀咕着道:“元奇团练兵力过万,战力强横,不仅财力雄厚,且胆大妄为,如此纵容,就不虑日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慎言。”绵愉轻声道:“与英吉利一战,元奇出钱出人出力,朝野上下,一片盛赞,即便要对付,也不能简单直接,否则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更何况,元奇股东上万,皆是东南各省士绅商贾,朝廷又还欠着元奇三千万两白银,朝廷岂能不投鼠忌器?”

奕詝略微迟疑,才微微欠身道:“还是皇叔见的透彻看的长远。”

“皇上圣虑深远,岂是你皇叔能比?”绵愉缓声道:“与英夷一战,皇上对八旗绿营彻底失望,有意编练新军,革新兵制,今日见那易知足,可有收获?”

奕詝皱着眉头道:“听那易知足所言,编练新军颇为不易,西式练兵之法似乎博大精深,等闲之人,怕是不得其门而入。”

那就是没有收获了,绵愉沉吟了片刻,才道:“僧格林沁如何?”

“不冷不热。”

看来僧格林沁是不想蹚这趟浑水,绵愉点了点头,道:“皇侄本不擅长兵事,此事无须强求.......。”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顿,“如今国库空虚,群臣棘手,令师杜受田如今是户部左侍郎,管理国库,本王明日设宴,邀请易知足,可否请杜受田前来相陪?或许另有收获?”

奕詝欣然颌首道:“杜先生对于易知足也是颇有兴趣,必然不会推辞。”

从惠亲王别院出来,奕詝脑子里还在回味着绵愉那句话——‘皇上圣虑深远,岂是你皇叔能比?’难不成道光已然在筹划对付元奇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