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百七十六章 良苦用心

大清巨鳄 第四百七十六章 良苦用心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利于朝廷巩固西北?道光微微皱起了眉头,大清立国以来,一直是把国防战略的重心放在西北,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到他这一代,西北一直用兵不断,对于西北,他素来十分敏感。

大清刚开始修建铁路,易知足就提出西北修建铁路,这令他着实有几分不安,略微沉吟,他才道:“国城担心西北不稳?”

“西北迟早会生乱。”易知足沉声道:“不过,在西洋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之前,西北暂时无忧。”

道光听的一楞,西北安稳跟西洋有什么关系?他本是质疑易知足将山西作为试点的真实意图,山西盛产煤,但直隶山东河南也盛产煤,易知足舍近求远提出先在山西推行元奇模式,这令他觉的有些疑惑,不想却扯出西北的话题。

看了一眼仍然跪着的易知足,他抬手道:“平身,赐坐。”待的易知足谢恩落座,他才道:“详细说说,是怎么回事?”

“西北若无俄罗斯插手,即便是乱,也是小乱,不足为患。”易知足从容说道:“如今俄罗斯正在向欧洲扩张,目的是寻找出海口,迟早会与欧洲各国爆发大规模战争,一旦爆发战争,俄罗斯必败,向欧洲扩张受阻的俄罗斯会自然而然的将扩张的方向转向我大清的西北和东北,那才是真正的祸患。”

对于俄罗斯,道光并不陌生,但他并不清楚俄罗斯在向欧洲扩张,而且目的还是寻找出海口,他有些好奇的道:“俄罗斯寻找出海口,是为了贸易?”

“是为了争霸扩张。”易知足道:“曾经的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荷兰帝国,现在的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在崛起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全球殖民扩张,获得更多的海外殖民地,获得全球的霸权。

俄罗斯北方虽然有北冰洋,但是终年冰雪覆盖,因此,极力向欧洲扩张寻找出海口,不仅是为了贸易与交流,也是为了建立强大的海军,近百年来,俄罗斯对外战争,几乎都是为了争夺出海口引起的。

对于俄罗斯向欧洲的扩张,欧洲一众强国不会置之不理,因为谁也不愿意俄罗斯打破欧洲的平衡格局,威胁欧洲,双方最终会大打出手,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二十年内,战争必然爆发。”

二十年内?道光敏感的想到易知足说的与英吉利一战为大清赢得二十年黄金发展机会,难道就是基于这个判断?他没直接问,斟酌了一番,才道:“是西洋几大强国与俄罗斯开战?”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为了各国在欧洲的利益,英吉利、法兰西、奥地利等国都会卷入战争。”

略微沉吟,道光才道:“国城对于欧洲的了解也应该是道听途说,朕想知道,你为何敢如此肯定?”

“非是道听途说。”易知足肃然说道:“俄罗斯为了争夺地中海的出海口,不断向欧洲东部扩张,与奥斯曼帝国断断续续打了将近二百年,两国先后爆发了八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平均19年就爆发一次,经过不断的战争,俄罗斯吞并了奥斯曼帝国大片土地。

如今,俄罗斯已经触及到了欧洲各国的底线——巴尔干半岛,一旦俄罗斯染指巴尔干半岛,必然会激起欧洲强国的联手抵制,对于俄罗斯来说,巴尔干半岛是控制地中海,进入欧洲的跳板,非取不可!双方的战争,无可避免!”

道光质疑道:“俄罗斯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和底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易知足缓声道:“俄罗斯这些年通过战争不断的扩张,气焰嚣张,野心膨胀,不会想到会引发大规模的战争。”

听的这番话,道光不由的相信了几分,沉吟了片刻,才道:“如此说来,这二十年对于大清来说,非常关键?”

“皇上明鉴。”易知足道:“这二十年确实是大清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机,等的欧洲一众强国打败了俄罗斯,解决了后顾之忧,必然全力东侵,届时,大清就将面临被欧洲各强国瓜分的危险,而且俄罗斯也会借机向大清西北和东北扩张......。”

真要出现那种局面,后果必然是不堪想象,道光瞥了他一眼,心中暗忖这小子是不是在危言耸听?不过,此事宁愿信其有,也不敢信其无,毕竟事关江山社稷,况且发展工业能够大幅增加朝廷岁入。

再说了,朝廷如今已开始筹建南洋海军,元奇也准备集中财力在广州、上海发展工业,二十年,足够海军形成规模了,至于工业发展,以易知足的能耐,以元奇的实力,倒也无须太担心。

二十年,他是无论如何看不到了,不过,在储君人选上,他的好好斟酌一下,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得为大清择立一个精力充沛,聪明干练,有着过人胆识和气魄的皇帝。

默然半晌,道光才开口,却已转了话题,“西夷反复无常,你此番身为钦差前去天津与法美两国使团交涉,须得严加防范,尽快谈妥,不宜让西夷舰队在天津长久滞留。”

“微臣遵旨。”易知足生怕他叫跪安,连忙接着道:“皇上,微臣听闻京师宗室勋贵子弟数万......且多骄横不羁......海军不比陆军,即便是日常出海训练,也难免有伤亡,再则,南洋海军将遵循西洋军事制度条例,不论实战还是训练,皆一视同仁,官兵平等。

以元奇团练为例,所有中低级军官皆是从训练中表现出类拔萃者提拔,实战中,中低级军官也必须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微臣恳请皇上慎虑。”

道光听的一笑,“你也说了,京师宗室勋贵子弟数万,就算是全部伤亡了,朕也不心痛,尽管与寻常兵丁同等视之,至于人数,不会太多,朕会令人择优选拔。”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由暗自腹诽,真要将这帮宗室勋贵子弟伤亡殆尽,他岂不是将京师的宗室勋贵得罪完了?稍一沉吟,他才道:“微臣恳祈为南洋海军增派几位德高望重......。”

话没说完,道光便打断他话头道:“不必,朕希望借助着批子弟让大清宗室勋贵积极支持南洋海军,朕同时也希望借助海军为大清宗室勋贵历练出一批真正可用之才,这批子弟能有两三人能够脱颖而出,朕已倍感欣慰,你无须顾忌,尽管放手施为。”

见道光态度如此果决,易知足也不敢再饶舌,连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待的易知足退下,道光起身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的踱着,海军风险大,这一点他心知肚明,出海航行哪有风险不大的?但元奇团练在实战中,中低级军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这还真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确实是有心借助海军来好好磨炼一批宗室勋贵子弟,安享太平二百年,如今也该这些个宗室勋贵为国出力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清日后最主要的外患应该就是来自海上,海军也将是大清以后重要的兵种,必须牢牢的掌控在宗室勋贵手中。

即便伤亡再大,也是值得的,如今京师最不缺的就是宗室勋贵子弟,况且,能有多大的伤亡?易知足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否则绝对不会让这批宗室勋贵子弟的伤亡超过海军的平均伤亡!

“来人!”他停下脚步,对外吩咐道。

曹进喜连忙躬身进来,“奴才在,皇上有何吩咐?”

“传旨。”道光沉声道:“着宗人府三天之内将符合条件的宗室觉罗子弟选拔出来,不得有误!不愿前去海军的,一律发遣盛京吉林等地,终生不得回京!另外,吩咐下去,朕这几日身子欠安,不见任何人!”

这道旨意一下,京师阜成门外大街的宗人府登时车水马龙,一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纷纷赶了过来,不论是子嗣众多的还是子嗣稀薄的,谁也不愿意自家子弟进入海军,当然,发遣盛京吉林,终身不得回京,也没人愿意。

宗人府宗令定郡王载铨不在宗人府,众人也不走都在宗人府内里高声议论,“咱们入关二百年了,什么时候出过这种事?就是圣祖爷三藩之乱时,也只是召集各府家丁奴才出征,什么时候让各府子弟去从军的。”

“说的是,咱们满洲骑射是根本,当年入关没有水师,还不是照样打下着万里江山!”

“你们听说没有?西洋花旗国和法兰西两国联合舰队正在前来天津的路上,据说有三十多艘战舰。”

“此事当真?难不成又要开战?”

“怎么会让西洋舰队直接来天津?南洋水师呢?”

“哼,哪来的南洋水师?还在纸上呢。”

“三天之内就要选拔出所有子弟,莫不是为开战做准备?”

从圆明园赶回来的载铨从后门溜进了宗人府,随即就召集赶来的一众亲王郡王会议,道光只给他三天时间,他也不敢有丝毫耽搁,只要所有的亲王郡王带头,剩下的那些个宗室就没人敢不乖乖听话。

走进大堂,载铨跟众人团团一揖,便径直道:“诸位,皇上圣明,恩准三子以下,无须应征......。”

一众亲王郡王都知爵位得来不易,要革除却只是一道旨意的事,谁也不愿意做那出头鸟,都静静的听着,豫亲王义道却是问道:“可是包括三子在内?”

“是。”载铨朗声道:“不仅如此,皇上还额外体恤,七岁以下幼子,不再三子之内。”

听的这话,众人都暗松了口气,这年头夭折率高,成人不容易,一众宗室勋贵虽然养尊处优,但子弟的死亡率依旧相当高,有这两条,基本还是能够保证各府不会断绝香火。

载铨接着道:“诸位应该知道,南洋海军虽是初建,但元奇团练已经作为海军陆战队归入南洋海军统辖,在这里,元奇团练如今在做什么?诸位应该都清楚,我不妨再透露一点,明后年,南洋海军还会开辟新的战场。”

话一落音,一众亲王郡王登时交头接耳轻声议论起来,“开辟新的战场?还准备打哪里?”

“南洋海军难道两年时间就能够彻底的平定安南?”

“这可说不定,元奇团练的战力可不是一般的强,连英夷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安南?”

“有可能是婆落洲!”

“如此说来,进南洋海军倒也不是坏事。”

当然不是坏事,一众亲王郡王子嗣不少,能够袭爵位的只有一子,除了*****还都是降级袭爵,若是自家子弟能够在海军获取军功,必然得以授爵,那可比考封授予的爵位要高的多。

“诸位稍后再议。”载铨朗声道,待的安静下来,他才接着道:“日后大清最大的外患就是西洋各海上强国,南洋海军虽是初建,但日后却必然是我大清最为重要的兵种,而且规模不会小,沿海水师都会逐步裁撤,由海军取而代之。

为什么让宗室子弟进海军历练?为的就是培养海军中高级将领,以后掌控海军,诸位应该清楚,海军不比步兵骑兵,海军舰队速度快,又是在海上航行,为了京师的安全,也为了咱们大清的江山社稷,海军不能长期掌控在汉臣之手!诸位可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

听的这番话,一众亲王郡王登时明白的不能再明白,怡亲王载敦率先起身拱手道:“皇上圣明,我等必极力支持。”

一众人登时纷纷开口附和,见这情形,载铨笑道:“外面那些人可就有劳诸位替我打发了。”

相比起宗室子弟,京师旗民子弟对于进海军则是踊跃的多,一则因为海军待遇比披甲当差还要高,再则,八旗兵员是有定额的,一家五六口七八口基本上只有一个名额能够披甲领饷,海军不算名额,待遇又好,还能出京,就算有风险,京师旗民依然趋之若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