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章 鱼与熊掌

大清巨鳄 第五百章 鱼与熊掌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杭铁路可以说是易知足一手促成的,对于铁路修建进度,他比道光更着急,但他心里清楚这事急不了,他要利用这条铁路带动大清的基础工业,诸如大型的钢铁厂,锻造厂之类的,并利用这个机会培养第一代技术工人,急是急不来的,路得一步步走。

道光沉吟了一阵,又问道:“铁路在大雪冰封的情况下是否也能正常营运?”

“能。”易知足笃定的道:“铁路并不受恶劣气候影响,即便是封冻,也能正常行驶。”

如此说来,一旦京杭铁路开通,即便是在冬季也能正常保证京师与江南的大宗货运,保证京师的供给,道光暗自感慨,这铁路果然是优势明显,他隐隐意识到铁路可能会给大清带来极大的变化。

略微沉吟,他才道:“英夷深入腹地,沿线勘测,对我大清山川河流关隘等地形了如指掌,当如何防范?”

这如何能防范?易知足暗自腹诽,木已成舟,能防范如何?不能防范又如何?还能不让英夷勘测了?顿了顿,他才道:“大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英吉利远离我大清,且人口稀少,兵力不足,并无能力对我大清发动大规模战争,更不会深入内陆,即便是两国开战,亦是依仗海军之利,直接攻打天津,威胁京师,不会,也不可能沿铁路进犯,铁路穿山跨河易于破坏。”

这话确实有理,真若两国开战,英军不可能舍长就短,铁路易于破坏,若是被两端掐断,后果难以设想,道光也不再纠结这事,话头一转,道:“你官居一品,又是一等子爵,年已二十有四,却迟迟未婚,易遭非议,朕虑及你在地方难觅门当户对者联姻,是以命人在宗室之中为你择一佳偶......。”

听的这话,易知足连忙起身跪下叩首道:“微臣叩谢皇上隆恩。”

道光一笑,接着道:“旗民不通婚,乃是祖训,既与宗室联姻,你也该抬籍入旗,念你有功于社稷,朕欲将你直接抬入朕亲领的镶黄旗满洲......。”

果然是抬籍入旗,而且还是上三旗中的镶黄旗的满洲旗,易知足是知道的,八旗说是八旗其实是二十四旗,每一旗都有满洲、蒙古、汉军三旗,这三旗的地位自然也是有高低之分,一般汉人抬入旗籍,都是抬入下五旗的汉军旗。

而从下五旗的汉军旗到上三旗的满洲旗,中间隔着很多层,没有特殊的功劳是很难得到的,道光径直将他抬入镶黄旗满洲,对于任何一位汉臣来说,都是天大的殊荣!

不过,易知足却是不希望抬籍入旗,旗人的身份对于别的大臣来说或许是求之不得,有了这层身份,更容易被擢拔被重用,毕竟镶黄旗旗下已算是皇帝的嫡系,但他却嫌弃旗人的身份,尤其是上三旗旗人,因为一旦入旗上三旗,子孙后代都是旗人不说,他的全家都要迁入京师,他可不想将家安在京师。

“微臣谢皇上恩典。”易知足说着轻轻的叩了个头,这才抬起身道:“不过,微臣是元奇大掌柜,若是入旗,怕是有违旗民不得经商之制.....。”

“谁说旗民不得经商?”道光反问道。

易知足一楞,朝廷难道不是禁止旗人经商逐利?这可是他昨晚想了半晚上才想出来的足以推诿抬籍入旗的正当理由,若是旗人允许经商,他又该如何推诿?

“朕御极之初,正黄旗满洲大臣武隆阿曾上折子,旗人旧例,并无农工商贾之禁。然旗人之不务农工商贾者,固由于无田地资本,更由于聚族而官,非服官即当兵,食俸食饷,享于尊贵,始则鄙之不屑为,年复一年,性成习惯。”

道光缓缓说道:“立国之初,八旗人口较少、旗内的官缺、兵缺较多,旗人几乎人人都能有饷,生活富足,渐生鄙夷商贾之心,年复一年,渐成风俗,朕遍翻八旗典章,并无明文禁止旗民经商之令。世祖、圣祖在位期间倒是有旨,禁止旗民经商,但却是有针对性的。

人关之初,各处庄头入市强买,持强凌弱,鞭挞民商,有违安抚商民之意,世祖遂下旨,禁王府及旗员家人外省商贸。圣祖在位时,包衣下人,王公大臣家人,领资本霸占关津生理,依势欺凌,扰害地方,又有王公大臣囤积居奇,以为牟利,朝廷遂颁行禁止不法经商令。

由此可见,世祖、圣祖所禁者,乃是旗人王公勋贵经商以及旗人不法经商,并非是禁止普通旗民经商。”

听的这话,易知足暗忖,咱好歹也是一等子爵,一品大员,算不上王公,也应算是勋贵了吧,是不是也应该在不得经商之列?不过,他也就敢在脑子里想想,不敢吭声,道光明摆着是要破格将他抬入镶黄旗满洲,以便掌控他,再多说也是白搭。

略微顿了顿,道光接着道:“二百年休养生息,旗人生齿日繁,而旗缺数量未变,官缺、兵缺自难以满足如此众多的滋生人口,既无缺可补,又不农不工不商,以致旗人生计日渐艰难。”

说到这里,他轻叹道:“旗人乃大清之根本,旗人生计艰难窘迫,实是朝廷一大心病,朕为此亦是忧思难解,将你抬籍入旗,直接抬入镶黄旗满洲,为的便是竖立一个楷模,以破除旗人根深蒂固不农不工不商之习惯。”

还包含有这层意思?易知足心思电转,旗人生计如今确实已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从雍正、乾隆以来就逐步明显,却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道光不会是拿这事来遮掩将其抬籍入旗的目的,那能不能从旗人生计入手?

稍稍思忖,他才开口道:“皇上,八旗生计问题,微臣窃以为,当从根子上寻找症结所在.....。”

从根子上?道光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道:“你考虑过八旗生计问题?”

旗人生计问题,易知足在闲暇之时与魏源、包世臣都谈及过,不过并不深入,略微沉吟,他才从容道:“旗人生计,乃是国之大政,微臣闲暇之时与江南名士,魏源、包世臣等人都探讨过,魏源曾言,近京五百里所圈之旗地,大半尽典于民。数百万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之旗人居于京师,而莫为之所,虽竭海内之正供,不足以赡。”

虽竭海内之正供,不足以赡!道光不由的大为感触,朝廷花在旗人身上的银子确实是难以计数,局面却是丝毫未见好转,反而是日益严重恶化。

“一直以来,朝廷皆以旗人为根本。”易知足接着道:“自世祖以来,圣祖、世宗、高宗、仁宗皇帝都一直反复强调——首崇满洲、满洲根本、八旗根本、满洲甲兵根本、满洲甲兵系国家根本、八旗满洲乃朝廷之根本,八旗人员乃国家根本之语等等,屡屡见于诸位先帝谕旨。”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道光,道:“微臣能不能直言?”

“但说无妨。”道光不假思索的道,易知足说话大胆率直,且敢说实话,他是颇为欣赏的,为此,他连记注官都屛退了,就担心对方有违碍之言。

“微臣窃以为,正是朝廷为旗人制定的基本国策束缚了旗人。”易知足沉声道:“旗人生计问题,根子在于朝廷制定的基本国策,若说立国之初,旗人是国之根本,到了如今,旗人不仅不是根本,反而成为朝廷的累赘。

人口基数越大,繁衍越快,旗人如今已有数百万,待的繁衍到上千万规模,甚至是数千万,朝廷又当如何待之?”

这话极为大胆,说的却也是实情,旗人如今确实是成了累赘!道光默然无语,自康熙晚年开始,历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为解决旗人生计问题,朝廷没少采取措施,让汉军人员出旗为民,非正身旗人出旗为民,以减轻八旗人口压力,设立井田,赏赐银两,赎回民典旗地,设立养育兵制度,组织旗民回垦边区等等,银子没少花,却不见成效。

计八旗丁册,顺治时不过三十四万,康熙时七十万,到的如今,已然三百余万,十倍于顺治之时,不仅令他困扰不堪,亦为朝廷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真要上了千万,会是何光景?

遏制八旗数量,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民人数量亦在快速的膨胀,顺治之时,大清才多少人口?不过五六千万,如今却已突破四亿!再想回到从前,恢复八旗三四十万的规模,显然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八旗现在已完全的堕落,不复当年着勇的情况下,他更不敢!

默然半晌,他才瞥见易知足有些不安,应该是不习惯跪奏,跪的时间长了,便抬手道:“起身,坐下说。”

易知足还真是跪不起了,很少跪过的他确实不耐跪,闻言暗松了口气,连忙谢恩起身落座,道光看了他一眼,道:“如何才能妥善解决?”

“废除八旗特权!”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立国两百年,大清正统已深入人心,而且八旗,也负担不起维护皇权,捍卫国家的重任。”

废除八旗特权,也就等于是废除八旗制度!这小子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道光翻了他一眼,却没有出言斥责,这话听着狂悖,却不是没有道理,立国两百年,大清正统已深入人心,已经不需要再靠八旗来维护统治,而且如今的八旗也维护不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废除八旗制度!

这个想法虽然大胆,却没有错,问题是八旗制度一直以来就是大清立国的根本,让他废除八旗制度,道光自忖没这个胆量,他无法预判,一旦废除八旗制度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见道光没训斥也没恼怒,而是默不吭声,易知足提着的一颗心才慢慢放下来,谨慎的道:“废除八旗特权,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缓缓图之,逐步取消旗人一应特权,另则,亦可逐步削减八旗数量,对于被削减的旗人,亦应妥善照应,诸如朝廷在天津发展工业开办工厂,就可以安置那些被削减的旗人......。”

听的这话,道光还真有些动心了,这法子倒也不失稳妥,既削减了八旗,亦不至于寒了旗人的心,逐步废除八旗种种特权,也是大为可行,待的特权丧失殆尽,旗人也就不再留念旗人的身份,也会逐步的自食其力,待的时机成熟,是废除八旗制度还是改良,皆可随心所欲,他当即鼓励道:“接着说。”

还接着说什么?易知足一阵郁闷,他之前也没想到道光会与他谈及八旗生计,根本就没有充分的准备,他脑子灵活,略微沉吟便道:“要逐步废除八旗特权,当务之急有三点,一是削减旗人俸禄,如今国库空虚,朝廷财政困难,欠债累累,正是削减旗人俸禄的最好借口和机会。

二是废除旗人仕途特权,户部银库亏空案,震惊朝野,正可借此整饬吏治,大幅削减旗人种种仕途特权,如此,既能得天下士绅称颂拥戴,亦可促使旗员收敛。

三是消除满汉畛域,或者是说消除旗民畛域,允许旗民联姻,允许旗民杂居,尽量缩小旗民之间的差异,如此一来,逐步废除八旗特权便不会遭遇大的阻力。”

急切间,都有这份见识,也确实是难得,道光心里暗赞了一声,这三点,可以说都说到了点子上,三管齐下,不仅大幅削减旗人的特权,也促使旗民之间的融合,日后废除八旗特权的阻力会小很多。

不过,一转念,他就由消除旗民畛域,允许旗民联姻这一条想到了易知足身上,这小子是什么意思?不愿意抬籍入旗,不愿意入镶黄旗满洲?略微沉吟,他才问道:“你可愿意成为旗民联姻之典范?”

易知足绕了诺大一个圈子,可不就是为的不入镶黄旗满洲,不过,他却稳重的道:“微臣能成为旗民联姻之典范固然是好,但因此却会错失抬入镶黄旗满洲的机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皇上赏什么,微臣皆欣然受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