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七十二章 改变观念

大清巨鳄 第五百七十二章 改变观念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见的穆章阿有些失神,林则徐大致也能猜到他心里想的什么,当即轻咳了一声,不急不缓的道:“易知足举荐马仪清为吕宋巡抚,显见的是无人可荐,朝廷不妨从翰林院挑选一批德才兼备之才举荐给易知足,或是干脆任命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县.....只需适当的掌控比例,想来易知足并不会抵触。”

穆章阿知道林则徐与易知足关系匪浅,听的这话不由的一喜,若是易知足如此通达,这事倒是好办多了,朝廷多少也能留存些颜面,当即便满面微笑的道:“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缓和双方关系的机会,若能皆大欢喜,自然也就更利于以后的缓和。

不过,易知足并非易与之辈,如此公然掺沙子,怕是会适得其反,少穆兄能否去信试探一下他的态度,以免弄巧成拙.......。”

林则徐本身也是反对南洋两省大小文武官员全部是元奇人马,他担心易知足纵然没有作乱为患,海外自立之心,如此一来,久而久之,也必然会滋生野心,这是他极为不愿意看到的,当即也不推诿,颌首道:“试探一下,更为稳妥,我这就去信。”

广州,黄埔港。

黄埔港历来是广州对外贸易最为重要的商港,因为不允许西洋商船进城,所有西洋商船均停靠在黄埔港口装卸和贸易,这些年来,虽然广州失去了一口通商的地位,但随着元奇的崛起,在河南、花地、洛溪、长州等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大量的工厂,再加上三水至广州铁路的建成,广州对外贸易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日益繁华起来。

才进入五月,大量的西洋商船便相继抵达黄埔,一眼望去,江面上密密麻麻都是体型庞大的海船,各式各样的小船在江面上穿梭忙碌。

一艘小火轮缓缓的从上游下来,划了一道弧线转而向长州岛而去,甲板上,易知足、黄殿元两人迎风而立,遥望着黄埔江面的景色,黄殿元由衷的叹道:“广州这些年是越发的热闹了。”

易知足语带双关的道:“用不了多少年,马尼拉也会如此热闹。”

对于这话,黄殿元显然是不信,却也没辩驳,自去年开始,元奇就开始大规模的组织移民南洋,这一年多来几乎是没有间断,如果能够如此长期持续下去,南洋确实会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但要想赶上广州,却根本没有可能。

见他不吭声,显然是不相信,易知足笑了笑,也不解释,他如此说,是建立在橡胶贸易的基础上的,从去年开始,元奇就开始在吕宋大量的开辟橡胶种植园,八到十年就可以开始陆续割胶,届时,橡胶的工业通途也将凸显出来,需求量大增,南洋将是世界最大的橡胶产地,作为省城也是吕宋最重要港口的马尼拉想不热闹都不行,更何况,他还计划在马尼拉筹建一系列的工厂,毕竟他是将南洋作为大后方的。

长州岛附近的江面上也停泊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海船,这些海船都是专门装载前往南洋的移民的,随着报纸以及元奇在各省分号的大力宣传,加上这几年灾害连连,广西的动荡不安,前来广州,前往南洋的移民可谓是络绎不绝。

为了避免影响黄埔的对外贸易,易知足索性将移民营移到长州岛来,建立长期的移民据点,他很清楚,随着太平军作战半径的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逃避战乱而愿意移民南洋。

小火轮在长州码头缓缓的靠岸,两人上的岸来,一路缓步而行,排成长队等候上船的移民纷纷向两人看了过来,说是移民,实则与灾民无异,扶老携幼,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行李或是包袱或是被窝卷,看着令人心酸。

黄殿元来来回回的扫了几眼,道:“一应生活用品都没有,他们到了南洋......。”

“到了南洋,买!”易知足含笑道:“所有移民一旦抵达目的地,都会获的无息借贷,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头点,一人一块大洋,另外一户还有十块大洋的安置费,足够他们修屋、购买所有的生活用品,南洋大移民,元奇可谓是下了血本。”

黄殿元听的一笑,“投入越大,收获越大,元奇此举,揽尽人心。”

“如此做不只是为了收揽人心。”易知足缓声道:“南洋是块宝地,必须得让所有的移民尽快扎根南洋,安心定居南洋,除了这些个补贴,新建的府、县、镇还大量修建学校,聘请士子,提供免费教育......。”

黄殿元听的暗自咋舌,仅是这两项,元奇得花多少银子?这移民的运费还的另算,果然是有钱好办事,似这般奢侈的移民,也就元奇有这个能力,也难怪这些百姓乐意背井离乡前往南洋,如此好的移民待遇,谁听了不心动?

长州岛上的移民据点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干净整齐,比八旗绿营的军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黄殿元看的大为感叹,张眼瞧见远处在大兴土木,不由的问道:“那是修建的什么?”

“提供给移民暂时居住的房子以及医馆、食堂之类的。”易知足道:“移民南洋不是短期行为,会长期执行,每一个移民环节,我们都会极力去完善,如此,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百姓移民南洋。”

黄殿元诧异的道:“如此长期下去,元奇支撑的住?”

“有容兄也忒小看元奇了。”易知足笑道,元奇这几年可谓是财源广进,开办的厂子哪一家不是兴旺红火?钢铁厂、机器厂、船舶厂、自行车厂、卷烟厂、军工厂、弹药局等等都是独门生意,民生类放任私办的热水瓶、肥皂、香皂、玻璃、火柴等厂生产出的产品也是供不应求,垄断的生丝和茶叶柱随着外贸的兴盛更是为元奇带来巨大的收益,另外还有鸿基的煤,昌化、当涂的铁矿收益也是不小,区区一年二三百万两的移民投入,元奇压根就没当回事。

听的这话,黄殿元亦是一笑,“看来,元奇这几年果然是赚的盆满钵满。”说着,他话头一转,“大掌柜今日带在下前来长州,不会只是为了散心罢。”

“移民。”易知足毫不掩饰的道:“元奇有足够的财力支撑移民南洋,但目前的移民数量却不能充分满足南洋的需求,运输船队也没达到饱和,我刻意的了解下,不少地方士绅对于移民是采取抵制态度的,目前的移民主要还是流民。

天地会在广东、福建、江西、浙江都颇为活跃,与地方贫民百姓打成一片,我希望天地会能帮忙宣传一下移民南洋的事......。”

听的这话,黄殿元有些为难的道:“大掌柜这不是让他们自个拆台嘛,贫民百姓都移民南洋了,他们在当地还有什么势力?”

易知足也不跟他啰嗦,径直道:“按人头点,不论男女老幼,一人一块大洋,不过,不能恐吓威逼,得出于自愿。”

“那倒是可以试一试。”黄殿元道:“如今的天地会......。”他微微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这些年他足迹遍布南洋两广福建江浙,与当地天地会多有往来,尤其是在广西见多了打着顺天行道的旗号却干着劫财自肥的勾当,对天地会已是大失所望。

离开长州,易知足又顺道去了趟元奇义学,下午才返回磊园,进的长乐书屋,刚刚洗漱毕,包世臣就缓步走了进来,递过两个信封道:“林相和肃顺的来信。”

易知足拆开林则徐的信略微看了看,便递给包世臣,道:“朝廷想在南洋掺沙子.....。”说着便看肃顺的信。

包世臣快速看完信,便道:“朝廷不仅是想掺沙子,也是想及时的了解南洋的情况,掌握大掌柜在南洋的动向,另外,也是为了朝廷的颜面.....。”说着他试探道:“大掌柜意下如何?”

易知足放下收中的信,不以为意的道:“想掺沙子就让他掺罢,无所谓,不过,咱们要笼络东南士子之心,这手上的官帽子少了可不成,允许朝廷举荐官员,但不得超过三成,这是指文官,至于驻防官兵.....。”他说着一笑,“朝廷想必是不会向南洋两省派驻八旗绿营的,若是敢派咱们就敢收。”

听的这话,包世臣也是哑然失笑,上次一万八旗海军驻守吕宋实则是等于变相扣押,上一次当,学一次乖,想来朝廷是绝对不会派遣驻防官兵的,不过,易知足会让步,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当下便问道:“大掌柜何以不在意朝廷在南洋掺沙子?”

“别说是三成,就是一半官员是朝廷委派的也无妨,到了南洋,都的乖乖听话,咱们何必在乎?”易知足缓声道:“至于了解南洋的情况,这个咱们无法防范,毕竟大规模的移民,也没可能一一甄别,难保里面就没有朝廷的细作。

西洋有句话说的很好,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咱们退让一步,不至于将朝廷逼的毫无退路,有利于缓和与朝廷的关系,也有利于维持如今的局面,南洋需要时间才能发展起来,元奇也需要时间进一步壮大,咱们更需要时间笼络士绅,进行观念的改变。”

“观念的改变?”包世臣有些不解的看了他一眼,道:“大掌柜又有别出心裁的想法?”

点了支香烟,易知足才缓声道:“从创办元奇团练开始,就不断有人游说元奇造反,但我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一则是不想,一则是不敢。

不想,是因为怕,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治理诺大一个国家,毕竟治国与经商与管理元奇完全不是一回事,我这性子,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或者说君王,再则,我也不希望爆发大规模的内战,将国家打的稀烂,便宜西洋各国。

说句自负的话,怕是没人比我更了解大清目前的处境,现阶段,咱们若是不抓紧时间发展工业,尽快缩短与西洋各国的差距,以后可能就会被西洋各国远远的甩在身后,几代人也追不上。

不敢,是因为我能清醒的认识到,大清正统已是深入人心,我若敢扯旗放炮,举起反旗,不等朝廷派兵来剿,元奇自个就会冰消瓦解,毕竟元奇的股东都是东南各省的士绅商贾,名下的职员工人也都才尝到甜头,对生活充满希望,可以说元奇上下,没人希望元奇造反。”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过,如今走到这个地步,诚如先生所言,已是身不由己,为了元奇,为了自己,咱们都得做好长远的打算。

首先,咱们就的改变士绅商贾的观念,万一最终元奇要造反,也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地方士绅商贾百姓的支持,而不是反对。”

包世臣迟疑着道:“莫非是向历来反清复明的叛乱一样,指责满清为鞑虏?得位不正?”

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道:“我方才说了,大清正统已是深入人心,指责满清为鞑虏,得位不正,难以获得支持,那都是些用滥了的借口,士绅商贾以及所有的百姓并不关心谁做皇帝,他们只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

所谓的改变观念,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宣扬西洋各国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观念,宣扬西洋的民主政治,三权分立等体制。

这些观念能够极大的迎合士绅商贾百姓对权利的渴求和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一旦这些观念深入民心,咱们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和最为广泛的支持,也必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包世臣虽说跟随易知足已经很有几年,但对于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观念也是茫然无知,不过,既然能够迎合士绅商贾百姓对权利的渴求和对自己利益的维护,那必然是受欢迎的,从改变观入手,以争取支持,不得不说,这法子虽费时,但无疑颇为高明,也特别适合元奇目前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