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七十八章 技术突破

大清巨鳄 第六百七十八章 技术突破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手榴弹历史悠久,之前数百年不论东西方都相当重视,很多国家的精锐部队都配备有手榴弹,并且专门训练投掷手榴弹的掷弹兵,不过,近数十年来,随着枪炮的快速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几乎已经退出来人们的视野,无人重视。

毕竟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实在是太短,正常情况不过三四十米,能投掷五十米都已经是高手,别说米尼枪了,就是发膛枪的有效射程也动辄百米二百米,谁还会重视手榴弹?

不过,元奇的军工厂却在易知足的坚持下对手榴弹情有独钟,这些年来对手榴弹的研发一直没有停歇过,没有人比易知足更清楚手榴弹在战场的作用有多大,普及有多广,杀伤力有多强,随着堑壕的兴起,手榴弹必然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待的枪声停下来之后,汤仁辉让人将搬来箱子一一打开,易知足这才发现不只是手榴弹,还有炮弹,有尾翼的炮弹——迫击炮炮弹,他心里一喜,迫击炮鼓捣出来了?当即弯腰拿起一枚迫击炮炮弹仔细打量。

“有了无烟火药和触碰引信,迫击炮最大的难题总算是解决了。”汤仁辉一脸微笑的解释道:“听闻大掌柜来了,他们都希望大掌柜能够观摩一下试射情况,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

两人说话的当口,已经有人手脚麻利的组装好三门迫击炮,炮身是铸钢的,没有膛线,是滑膛炮,毕竟炮弹要从炮口装填,滑膛炮利于装填,易知足略微瞥了一眼就收回视线,迫击炮本就是他一手设计出来的,限制迫击炮的是炮弹,而不是迫击炮本身。

易知足的兴趣一下就被提了上来,迫击炮步兵制式火力支援武器,堪称是陆军不可或缺的武器,这玩意装弹容易,射速高,火力猛,杀伤效果好,而且质量轻,体积小,机动性强,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再则,迫击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和装备部队。

他当即吩咐道:“步枪射击之后,试射迫击炮。”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接连响起,易知足一行人躲在一个安全的堡垒里用望远镜观看着迫击炮的试射情况,他着重观察的是迫击炮的发射情况。

虽然他清楚迫击炮的重要性,但这玩意他从来就没上过手,最多也就是在网站上浏览过一些图片,还过一些相关的介绍文章,不象手枪步枪,那是实实在在的上过手,甚至还拆卸过,对于迫击炮,他只能提出粗略的构想和设计,至于细节,就只能靠他们去摸索了。

炮声一停歇下来,易知足就缓声道:“炮身跳动厉害,后座明显,炮箍缓冲效果不佳,直接影响炮击精度,射速也慢,一分钟只发射了五发.......。”

“大掌柜。”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开口道:“钢材不行,炮身管经不住高频率的炮击速度......。”

又是钢材,易知足一阵无语,确实,炮管钢材强度不够,高频率的炮击速度有可能会直接导致炸膛,走出堡垒,一些数据很快就被报了过来,射程一千二百米,射速每分钟五发,炮身净重八十斤,管长.....。

易知足沉吟了一阵,才道:“英军装备的1851式米尼枪的有效射程不过四五十百米,迫击炮作为火力压制,暂时不需要如此远的距离,七、八百米就足够,是否可以减少装药量以减轻炮管膛压和上炮身的后坐力?”

主动降低迫击炮威力?一众研发人员都有些诧异,有人忍不住道:“大掌柜,缓冲效果不好,炮身管强度不够,应该想法子进行改善.......。”

汤仁辉却是听出点味道,连忙打断对方的话头,“大掌柜是不是想尽快将迫击炮装备部队?”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迫击炮的优势在于机动灵活,八十斤太重了,炮身管能否改用青铜.......?”

“不行!”一研发人员想都没想就一口否定,“山地榴弹炮可以用青铜炮管,迫击炮不行!迫击炮的射速高,就算减轻装药量,炮管也必须要铸钢,青铜炮管承受不住高频率的持续炮击,容易发热变形。”

听的这话,易知足彻底没有了兴趣,看来迫击炮在短期内装备部队是不可能的了!白欢喜一场,略微沉吟,他才道:“先解决炮箍缓冲,最大限度的减少炮击时的后坐力,否则,不仅影响射击精度,也影响射击速度。”

易知足在军械厂有属于自己的独院,他也没回上海,径直住进了独院,他敢于让僧格林沁率兵吞并廓尔喀、哲猛雄、布鲁克巴,甚至于收复拉达克,遏制英国人对西藏的野望,敢于驱赶太平军入缅,从两方向压制英国人对东南亚的扩张,底气就在于元奇拥有压倒性的武器!

但是,在意识到英法有可能联合西班牙、荷兰和俄国一同出兵,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就算能够通过外交让花旗国保持中立,就算俄国在克里米亚元气大伤,无力出兵,也还有英法西荷四国联兵,在海军明显处于劣势,完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大清想打赢之场战争,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宝山式步枪和定装式金属壳子弹能够完全碾压英军的1851米尼枪,可一旦兵力相差悬殊,他也没有丝毫的把握,没有制海权,联军凭借着舰队的机动优势,可以集中优势兵力,随心所欲的选择战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可不就是这么干的,二万兵力就能打的清军毫无还手之力,况且,上过一次当之后,英国人绝对不会再上当进入内河,他敢肯定,主战场绝对不会是东南沿海,而是吕宋和爪哇!

如今谁不知道元奇在南洋两省投入了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谁不知道南洋两省如今是世界重要的橡胶产地!

若是部队再能够大量列装迫击炮,这一战的赢面可就大多了,如今就卡在了钢材上面!他着实是很不甘心。

晚饭后,易知足将汤仁辉留了下来,点了支香烟,他便径直道:“有可能在今年,也可能是明年,大清会面临一场规模很大的外来入侵.......。”

汤仁辉之前就隐隐有所预料,听的这话,心里不由的大喜过望,爆发战争对于军械厂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虽然易知足对于军械厂一直极为重视,但若爆发战争,那就会更为重视!

他连忙试探着道:“大掌柜是要扩大军械厂规模?”

易知足缓声道:“整装金属子弹必须尽快投产,每月的产量至少要达到五万发,最好是能达到十万发。”

“这不是难事,无非是增加机器设备和人手。”汤仁辉道:“不过,一旦人手增加太多,泄密的可能也会增大,另外,子弹的弹头和弹壳的原料都是黄铜,一则铜料的消耗很大,二则成本很高,能不能想米尼枪子弹一样,改用铅弹?”

听的这话,易知足一笑,“那些个研发人员没有告诉你?铅弹头容易在膛线上挂铅残渣,在高膛压下也容易解体,铜就不会,而且铜还耐腐蚀不易生锈。不过,铅弹也有优点,可以考虑铜包铅,至于铜料,这几年储存的也足够多,尽管用。”

他这话说的大气,元奇这些年通过商贸也确实储存了不少的铜料,云南的滇铜、倭国的倭铜、美洲智利的洋铜,南洋吕宋、爪哇的南铜,他压根不担心铜的消耗,之所以主张弹头用铜包铅,一则是为了降低成本,再则也是因为铅比铜重,也比铜软,杀伤力更大。

顿了顿,他接着道:“保密......,一旦战争爆发,也根本无法保密,不过,至少需要保密到战争爆发的中后期,参与制造枪械、子弹的工人暂且都封闭式管理,不准出厂。”

子弹虽然小,但工艺复杂,工序也多,扩大成产规模,月产五万至十万发,需要的工人至少要数百人,都不准出厂,这压力着实不小,但汤仁辉很清楚,整装金属子弹的研发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当即就点了点头,道:“大掌柜放心,一定妥当安排好,保证不出漏子。”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迫击炮以后也是需要大量列装的,虽然现在还不完善,但是要做好准备,一旦钢材供给充足,就必须能够随时大量生产,另外,手榴弹也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次日上午,易知足正在子弹生产车间参观子弹的生产工序和流程,汤仁辉匆匆赶了过来,轻声禀报道:“林秘书说是有要事,急着见您。”

能让林美莲从上海赶来,显然是急事,而且也不会是小事,易知足连忙快步出了车间,出了大门,他才发现严世宽居然也来了,而且一脸的兴奋,显然是什么好事,他不由一笑,“什么好事,值得巴巴的追来宝山?”

“有人从纽约回来,带回一个好消息......。”严世宽边说边往外走,待的易知足跟上来,他才压低声音道:“是关于炼钢的.......。”

炼钢!易知足眉头一扬,这可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他这段时间都在为无法无法突破炼钢技术瓶颈而犯愁,居然就有人从美国带回来炼钢技术,这简直是让他喜出望外!

他连忙问道:“人呢?”

“在大门外呢,进不来。”

易知足心急,径直就往奔往大门而去,出的军械厂大门,一个三十出头穿着长衫剪着平头的中年人就快步迎了上来,躬身道:“属下见过大掌柜。”

易知足打量了他一眼,道:“元奇银行纽约分行的掌柜?”

“是,在下是纽约分行四掌柜,李云志。”

军械厂大门有值房,易知足也不客气,径直进了值房将里面的人赶了出去,待的李云志跟进来,他才道:“详细说说。”

元奇纽约分行不仅负责在花旗国拓展银行业务,也负责收集情报,挖掘人才,当然,这些事情只能是暗地里进行,元奇对于炼钢技术素来就极为重视,纽约分行为此没少与花旗国大大小小的精铁厂,钢铁厂,炼铁厂的接触,而且暗地里开出了一万银元的高价悬赏求取有突破性的炼钢技术。

将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李云志接着道:“去年年底,有人主动联系我们,说是掌握了具有突破性的炼钢技术,想拿我们的悬赏金,他说,炼铁时,待的铁融化成铁水,不加焦煤或者是炭,直接用鼓风机向炼铁炉里的铁水鼓风,就能把铁炼成钢。”

那么简单?易知足有些不敢相信,对于炼钢,他也是一窍不通,李云志接着道:“我们先支付了五千银元,一旦证实确实可行,再支付余款。”

一句话就五千银元?严世宽听的一楞,“你们就不怕被骗?”

“那人原本就是一家炼铁厂的东家,赌博输了,欠下大额赌债,还是高利贷......。”

不等他说完,易知足就觉的有戏,当即起身道:“走,去吴淞钢铁厂试试。”

吴淞钢铁厂专门研究炼钢技术的研发人员一听李云志带来的法子,一个个都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为首的一个花旗国的技工语气肯定的道:“不可能!不加燃料,只鼓风,铁水很快就会凝固,更别说炼成钢了!”

听的这话,李云志脸色登时有些难看,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钢铁厂大大小小的高炉十多个,找个最小的高炉试试。”

见易知足坚持,研发所的人员也没用什么高炉,径直就用坩埚将生铁融成铁水,随后去火,用鼓风机往铁水里鼓风,情况出乎所有人预料,铁水不仅没有凝固,反而反应非常剧烈,腾起了烟雾,温度也明显升高,整整持续了一刻多钟,才平静下来,铁水上飘浮着一层杂质。

见的这个情形,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等铁水凝固,只看那漂浮在上面的那些杂质,经验丰富的研发所的人员就一脸的兴奋,不停的交流着,等的铁水凝固,一测试,研发所里立时就爆发出一阵欢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