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巴黎和谈

大清巨鳄 第六百七十九章 巴黎和谈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自打元奇开办钢铁厂起,就成立了研究所,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各方面的研究,炼钢技术——突破现有瓶颈,实现大幅度提高钢铁产量的炼钢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最重要的课题,十多年不间断的摸索和尝试,一朝成功,一众研发人员自然是欢欣鼓舞。

看着众人脸上发自内心的喜悦,易知足心里也是兴奋不已,激动万分,对他来说,对元奇来说,对大清来说,转炉炼钢技术的突破,实在是来的太及时了!

“大掌柜。”研究所的所长吴文胜做了一个借一步说话的手势,两人出了实验室,他才接着道:“用这法子炼出的确实是钢,但是太脆,应该是硫、磷含量高的缘故,这个问题关系不是很大,选择硫磷含量低的铁矿石就能得到合格的钢,比如安南的铁矿石。不过,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这法子炼出的钢,有许多气孔,实用性不大......。”

气孔多?实用性不大?易知足登时有些蒙,合着是空欢喜一场?他转身瞥了一眼实验室里依然还处于兴奋和激动状态的众人,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吴文胜迟疑了下,才道:“这是用坩埚炼出的,或许用高炉炼,会有所改善。”

“立即改用高炉炼!”易知足仿佛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

吴淞钢铁厂规模宏大,大大小小的高炉有十多个,一众研究人员兴致正高,当即就选择了一座最小的高炉进行试验,易知足也没离开,就在现场守候着等待结果。

易知足亲自坐镇,吴淞钢铁厂的效率自然也是空前的,不过,因为是第一次,各种准备不足,也等了两个时辰,结果才出来,这次采用的是安南的铁矿石,一次性炼出来六百多斤钢,唯一的缺陷就是气孔多。

看着钢锭上为数不多但也不少,大小不等的气孔,易知足无语到了极点,气孔多也就意味着组织疏松,这样的钢材压根就不可能用来铸迫击炮炮管,别说炮,做枪管都不行,容易炸膛。

李云志脸色很是难看,他终于明白那个本身就是精铁厂主的家伙为什么会卖给给他这个技术了,压根就没有实用性,偏偏他有气还没地方撒,人家卖的炼钢技术,确实是能炼的钢来,而且还能大幅提高钢的产量,但这他马的是废钢!比铁还不如!

钢锭有气孔仿佛一盆冷水,将在场众人都浇了个透心凉,这个法子确实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门,但却有着无法克服的缺陷!

回到研究所,易知足召集一众研究员进了会议室,见的众人脸上都没笑容,而且气氛也较沉闷,他掏出翡翠烟斗点了支烟,缓缓扫视了众人一眼,才道:“怎么都不开心?虽然没能炼出合格的钢来,但是转炉炼钢技术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且是关键的一大步,至少足以证明,这个办法是能够大幅提高炼钢产量的,目前,需要解决的只是气孔多的问题。”

话才落音,一个研究员就开口道:“气孔的形成,就是因为向铁水里鼓风,这是一个死结!”

死结?这不可能!易知足很清楚转炉炼钢这个方向绝对是不会错的!略微沉吟,他才道:

“不要急于下定论,很多事情往往都需要打破常规,越是觉的不可能的,才越是有可能!”

话一落音,吴文胜就接着道:“气孔多,也不是没有办法,炼铁时发现气孔多,经常是采取锻打的办法消除气孔......。”

锻打?易知足想都没想就排除了这个笨办法,采取锻打的办法消除气孔,不说能不能消除的彻底,首先在质量上就没有保证,而且锻打不仅太费劲了,根本无法大幅提高钢的产量,这是走回头路!

略微沉吟,他继续启发道:“大家不妨想想,铁水,应该说钢水温度如此之高,为什么还会产生气孔......?”

一个花旗国化学技术员开口道:“鼓风炼钢,反应剧烈,温度不降反升,这实际上是化学反应,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氮气和氧气,能够促进燃烧的,只有氧气,气孔的形成.......。”

听到这里,易知足脑子里猛然蹦出一个词——去氧剂,锰铁合金,他有个同学家里就是在湖南开办的一家锰铁合金厂,主要就是供给炼钢厂用于去氧,这事当年只是闲侃时提了一句,不是这个特定的情况,他压根就回想不起来。

想起来,他也是白高兴,这年头到哪里去找锰铁合金?不知道英美有没有,反正大清绝对是没有这玩意的,要是能够早几年想起来,倒是好办,湖南盛产锰矿,大不了着人去探寻开采办厂,现在却是有点迟。

“......在炼钢过程中,充分搅拌钢水,让氧气充分燃烧,或许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气孔。”那化学技术员接着道:“另外,就是控制鼓风机的鼓风量。”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赞许的点了点头,“很不错的主意!值得试一试。”顿了顿,他接着问道:“欧洲各国可有大规模开采锰矿?”

锰矿?沉默了一阵,才人人开口道:“田纳西州好像有个惠特福尔德锰矿,已经开采十多年了,规模多大,不太清楚......,是炼钢需要?”

花旗国已经开始开采锰矿?易知足不由的大喜过望,不过,他也没有把握,只能含糊其词,“是试验合金的需要。”

就在易知足忙于突破炼钢瓶颈的之时,已经无力再战的俄国接受奥地利的提出的双方停战和谈的最后通牒,克里米亚战争的双方参战国——英吉利、法兰西、奥斯曼土耳其、撒丁王国、俄国以及奥地利等六国派遣代表赶往法国,召开巴黎和会。

俄国在战场上输得一塌糊涂,但在谈判桌上却是保存了必要的体面,原因很简单,法兰西拿破仑三世不希望俄国遭到过份的削弱,因为他害怕英国在地中海东部沿岸一家独大。

另外,拿破仑三世有自己的小算盘,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背后捅刀子,俄、奥、普三国的神圣同盟已经瓦解,而且,俄国对奥地利也必然是怀恨在心,他希望将来,法、俄两国能够多亲近亲近以抗衡英国。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3月30日《巴黎和约》签字,英法俄以及撒丁、奥地利共同保证奥斯曼的“独立与完整”。

俄国收复克里米亚半岛被占领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高加索的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并放弃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的保护权。

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土耳其,由列强共同保护。

黑海中立化,禁止各**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

多瑙河航行自由。

至于勒令俄国将勘察加半岛割让给大清这事,巴黎和会上英国连提都没提。

也就在《巴黎和约》签字的当日,清国从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城大举出兵向西北扩张的消息传到了巴黎,不仅是俄国震惊,英法两国也是大为震惊,没人想到清国会乘机向俄国不宣而战!

欧洲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远东!

俄国,圣彼得堡,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一脸郁闷的望向东方,两国去年还在伊犁进行大宗的军火和粮食贸易,亲密无间,一转眼就反目成仇,趁火打劫,这清国还真够可以的。

不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损失惨重,不仅伤亡惨重,军费开支更是高达惊人的八亿卢布,整个国家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而多年积累的武器也都几乎是消耗殆尽,这种情况下,如何跟清国去中亚开战?

英国,伦敦,首相巴麦尊一双犹如鹰鹫一般锐利的眼睛冰冷的望向东方,乘着大英帝国忙于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东顾之机,清国在亚洲频频出击,已经严重的侵害了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利益,如今腾出手来,也该进行回击了,否则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根本无法保证。

不过,如今的清国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清国了,元奇已经拥有高达十多万的海陆军,也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必须寻找盟友。

才在巴黎和会上拉了俄国一把的拿破仑三世望向东方皱了皱眉头,法兰西不愿意削弱俄国在近东的实力,但清国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向中亚扩张,他的如意算盘还怎么打?让清国削弱俄国在近东的实力?还是支持俄国在中亚在打一仗?

很快,在巴黎参与和谈的普提雅廷就接到了来自圣彼得堡的电报,帝国无力再在中亚与清国开战,必须极力游说英法两国出兵清国,唯有如此,才能缓解中亚危机。

看着手中的电报,普提雅廷半晌说不出话来,让英法出兵,这个可能有多大?那可不是克里米亚,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清国根本就没威胁到英法在欧洲的利益。

于此同时,英国的外交大臣也接到了首相巴麦尊的电报,帝国在亚洲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遏制清国在远东的扩张,寻找盟友,遏制清国!

就在英法俄三国代表商议如何解决远东的问题之时,被抢占了吕宋和爪哇群岛的西班牙和荷兰两国驻巴黎大使也闻风而来。

上海,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曹根生快步走进房间,扫了在座的几人一眼,禀报道:“大掌柜,葛罗巴来电。”

“念——。”

“克里米亚战争已经结束,英法土俄奥等国在法国巴黎进行和谈,另附,克里米亚战争各国伤亡情况:英军二万人,法军九余万人,土军四万余人,撒丁军二千余人,俄军三十万人左右。”

魏源听的一笑,“俄军总兵力折损将近三成,应该都是精锐,西北扩张,应该毫无压力。”

“打仗打的是钱粮。”易知足缓声道:“真正让俄国伤筋动骨的还是经济,数十万大军克里米亚战争打了三年,俄国朝廷没有崩溃就算很了不起了。”

赵文烈附和着道:“还是大掌柜看的透彻,四五十万大军远征,一打就是三年,就是元奇也支撑不起罢。”

“确实支撑不起。”易知足点了点头,“有消息称,俄国这一战军费开支高达三四亿两白银......。”

多少?魏源、赵文烈听的目瞪口呆,三四亿两白银,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别说元奇,就是元奇和朝廷联手,怕是也难以支撑!不过,想想俄国如此庞大的兵力远征克里米亚,而且一打就是三年,这个数字怕是没有什么水分!

见的两人目瞪口呆的模样,易知足摆了摆手,让曹根生退下,这才道:“西北问题不大,俄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在西北与咱们开战,当然,前提是咱们不能太过份,不能越过中亚,否则,会引起欧洲各国不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西北扩张,必须见好就收!”

听的这话,赵文烈有些担心的道:“欧洲各国对于咱们在西北扩张应该是十分关注吧?”

“也就是关注而已。”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只要咱们不过份,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不遗余力的支持俄国在中亚与咱们开战,代价太大!而且,俄国对欧洲的威胁实在太大,没人愿意冒这个险!唯一的可能,就是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魏源一笑,“爵爷的意思,是英法从东南沿海入侵?”

易知足点了支烟,道:“元奇这两年动静太大,不仅是遏制了英国对东南亚的扩张势头,还对印度构成威胁,在两国商贸中,英国也是处于劣势,就算没有西北这档子事,英国也会挑起战争。

鉴于咱们大清现在的军事实力,英国也不敢单独出兵,肯定会邀请法兰西,西班牙国内情况不稳定,出兵与否难以估计,荷兰与英国是盟友,这几年正处于复兴阶段,爪哇群岛对荷兰也十分重要,出兵的可能倒是不小。”

魏源道:“花旗国呢?”

易知足笑道:“有使节团前往花旗国,出兵的可能很小,对花旗国来说,保持中立,利益更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