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七百四十一章 伯驾登门

大清巨鳄 第七百四十一章 伯驾登门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见的肃顺附和,素来极少吭声的军机大臣文祥忍不住开口道:“元奇财雄势大,虽未公开作乱,但却把持半壁江山,实乃朝廷心腹之患,此番极力鼓动支持朝廷变法革新,实是有悖于常理,若是不能彻查其意图,朝廷焉敢放手变法革新,推行新政?”

原本心里不满,却被奕訢用大帽子盖住的怡亲王载垣连忙附和道:“言之有理,明知元奇怀有不可告人之企图,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皇上追问下来,当如何回覆?”

见他抬出咸丰来,绵愉不由的皱了皱眉,沉声道:“元奇鼓动支持朝廷变法革新,若是从坏处之想,不外乎两点,一是激发地方矛盾、社会矛盾,二是利用朝廷变法之机,与朝廷争夺民心。

湖广发匪、豫鲁捻乱之时,当是地方矛盾,社会矛盾最为尖锐之时,是元奇出兵平了捻乱,驱逐了发匪,如今天下太平,元奇没有必要再来激发地方矛盾和社会矛盾。

再说争取民心,最能影响民心的莫过于新学,元奇极力推行新学,不惜公开逼迫朝廷承认新学学生的身份,但却在新学的觉额、生额方面一再让步,显然只是为了单纯的推行新学,不存在其他居心。抛除这两点,元奇支持朝廷变法革新还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

说到这里,他扫了众人一眼,提高了声音,“元奇确实肆无忌惮,野心勃勃,有割据地方之心,有对抗朝廷之意,确实是朝廷心腹大患,但公允的说,元奇识大体,顾大局,与朝廷也没公然决裂,没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不能恶意揣度!”

肃顺瞥了文祥一眼,接着道:“就算元奇包藏祸心,又当如何彻查?从何入手?总不能无法彻查,就不变法革新罢?”

大厅里一时间鸦雀无声,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纵容是怀疑元奇居心不良,但如何查证?朝廷变法革新总不能无限制的拖延!

奕訢端起茶盅浅呷了几口,鉴于元奇对朝廷造成的巨大压力,朝廷本身也是有着着强烈的变法自强的意愿,出访西洋使团回京之后提出变法,可谓是一拍即合,但咸丰对于元奇的戒备之心甚重。

这次派出三位亲王、一位郡王,两大军机还有个与易知足熟识的吏部侍赶来上海,不只是为了妥善解决推行新学事宜,更重要的任务是打探易知足对于朝廷变法革新的态度,打探易知足的真实目的。

离京陛见之时,咸丰就毫不讳言的跟他提及,怀疑元奇借助推行新学的机会挑拨朝廷与士绅的关系,制造新学与科举的矛盾,也担心元奇利用朝廷变法进行挑拨,制造矛盾,从而招揽民心,让他详加试探。

他心里很清楚,朝廷能否进行变法革新推行新政,就在于他们这几人态度是否能统一,若是分歧大,回京陛见之时各执一词,以咸丰多疑的性格,变法革新就有可能被搁置起来。

见的没人吭声,他放下茶杯,缓声道:“朝廷与英法缔结条约,天津开埠,兴建一系列工厂,修建两京铁路......,朝廷若是不进行变法,所做的这一切都将白费。

诸位都说元奇是朝廷心腹大患,可曾看到这些年朝廷与元奇的差距正越来越大?朝廷若是不能尽快变法自强,一旦元奇倡乱,朝廷如何抗衡?”

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声,“变法革新,于朝廷而言,已是迫在眉睫,时日越久,朝廷与元奇的差距就越大,目前,有英法两国大力扶助,朝廷通过变法还有抗衡元奇,遏制元奇的机会,若是拖到明年后年或是更久一些,朝廷怕是连变法自强的机会都不会有。”

载垣就是因为与英法谈判,缔结条约才受咸丰格外器重,他清楚,朝中大多宗室和王公大臣都支持变法,就连咸丰本人也倾向于变法,再则,一旦朝廷推行新政,督办政务处主管一职,必然是非奕訢莫属,他又何必做恶人。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变法图强,我并不反对,只是担心元奇居心不良,日后若有变故,我等难逃责罚。”

见他口气松动,奕訢心里暗喜,瞥了他一眼道:“怡亲王尽管放心,日后若有变故,皇上怪罪下来,本王一力承担。”

见这情形,文祥连忙拱手道:“王爷放心,下官不会因一己之得失而误朝廷变法革新之大局。”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三十出头,一头短发,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身新式中山装的唐奎生快步走进院子,他是元奇义学出身,与燕扬天、陈洪明等同届,是最早一批遣派西洋的留学生中年纪最大的,前年回国之后,就一直主管教育——推行新学。

咸丰明发上谕,每年给予新学一定的举额和生额之后,东南各省新学堂人满为患,纷纷来电告急,他来了三次,皆被告知易知足在见客,闻报易知足回来,他也没在意是什么时辰急匆匆的就赶了过来。

见他进来,易知足不由的一笑,“可是各省新学人满为患?”说着抬手示意他坐下说。

唐奎生躬身见礼之后,这才落座道:“校长明鉴,东南各省府县所有学堂招生名额已经用完,但前来报名的依然络绎不绝,未能报名者怨声载道。”

易知足早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丝毫不觉意外,当即问道:“你是何想法?”

“学生认为,前来报名的一概允许,然后进行统一考试,根据名额,择优录取。”唐奎生不假思索的道:“如此一来,既显的公正,也能消除百姓的不满和怨言。”

“可以。”易知足微微颌首道:“不过,要警告各学堂教师,一旦发现有收受好处,徇私舞弊者,即刻开除,公之于众,永不录用。”

“学生明日就将校长命令通告各省。”唐奎生连忙道。

“不要什么事都打我的名号。”易知足摆了摆手,“以你这个教育部长的名义发布通告,教育体系应该尽快建立起来,各省建教育厅,各府县设教育局,厅局官员暂着着地方官员举荐,以后再考虑从学堂选拔。”

“学生遵命。”唐奎生连忙站起身鞠躬道,心里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兴奋的是他这个部长的职权之大,超v2t的想象,紧张的是这摊子太大,他又欠缺经验,担心弄砸了,他可是清楚易知足对新学的重视。

冷静下来,他才朗声道:“校长,朝廷支持推行新学,必然在全国掀起新学热潮,各省势必纷纷兴建学堂,急需教师,仅靠广州、上海、福州、宁波等地学堂的大学和高中毕业生,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你忘记了一个地方,南洋两省!”易知足笑道:“吕宋和爪哇从大举移民开始,就一直积极推行免费教育,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抽调过来,先救救急,告诉他们,所有的任教高中生,三年之后都有考大学的机会,根据在校表现,可以适当加分!”

听的这话,唐奎生不由的一喜,如今大学少,考大学的难度不比靠科举容易,这个政策绝对会让那些高中毕业生踊跃报名去教书,不过,他很快就犯愁起来,迟疑着道:“校长,三年时间会不会短了些.....?”

“不能再长了。”易知足道:“时间再长,他们学业怕是都荒废了,另外建立师范学校,初中毕业生报考,学制三年,以为补缺。”

顿了顿,他语重心长的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乃是长久之计,教育永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缓慢积累,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

唐奎生连忙诚恳的道:“校长训诲,学生必定铭记于心。”

一直没吭声的赵烈文却是突然插话道:“在传统蒙学中,先生大多由准备应考的童生或屡试不第的秀才来担任,实则新学的初中生毕业生已经具备教授蒙学的资格。”

初中生教书?易知足楞了下,道:“考不起高中的初中生基本都是学业较差的,而且新学的初中生毕业生年纪也不大,不过才十五六岁,自个都还是孩子,如何放心让他们去教孩子?”

赵烈文听的一笑,“不是说应届的初中生毕业生,最早的现在应该都二十多岁了罢。”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行,可以尝试一下,这批初中生毕业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短期突击培训,教蒙学应该足以胜任。”

顿了顿,他接着道:“之前的教师考核晋级制度,也该适当的调整一下,最低五元月薪,调整为六元,其他各级相应增长二成,考核晋级把教龄要考虑进去,薪水以及一应福利待遇也要与教龄挂钩,再则,另行规定,满三十年教龄者,可以退休,每月领取中等教师薪水,直至身故。”

“如此优厚的待遇?”赵烈文轻笑道:“学生都想去新学堂教书了。”

“教育是根本,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他们才能安于职守,才能尽心尽力教书育人。”易知足说着看向唐奎生,“尽快将新学教师福利待遇公之于众,另外,教师考核晋级要增加难度,不能太容易了。”

“学生明白。”唐奎生声音压抑不住的兴奋。

待的唐奎生离开,赵烈文才试探道:“以后元奇的职员、工人,不会都循此例罢?”

“朝廷变法革新,元奇不能只看热闹。”易知足笑道:“这些举措足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元奇不只是要吸引和留住本国的人才,也要吸引留住西洋的人才,咱们起步太晚,底蕴太薄,必须制定优秀的制度来吸纳西洋人才。”

赵烈文沉吟了片刻,才道:“北方各省会不会有意见?”

“惠甫是担心朝廷有意见吧?”易知足笑道:“我既制定了规矩,朝廷就得遵循,否则,元奇不介意越俎代庖。”

话才落音,林美莲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美利坚公使伯驾求见。”

伯驾这么快就回上海了?易知足看了看表,见已经五点过了,不由的一笑,“这家伙专门来蹭饭的。”说着他站起身吩咐道:“让人就近去‘东来福’点几个招牌菜送来,再告诉后院一声,不用等我进餐。”

伯驾缓步走进院子,他是在获知战争结束之后才动身赶回上海的,一登岸,回到领事馆洗浴更衣之后就匆匆的赶了过来,倒不是诚心来蹭吃喝,见的易知足迎了出来,他连忙大步迎了上前,畅快的笑道:“国城,你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

易知足笑道:“确定是惊喜?应该是有惊无喜吧?”

“怎么会没有喜?”伯驾热情的与之握手,随即又给了他一个拥抱,这才道:“听到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干的漂亮!非常漂亮!”

易知足不习惯拥抱,尤其是两个大男人拥抱,轻轻拍了拍他后背,问道:“美利坚的经济情况如何?”

听的这话,伯驾登时热情大减,松开他道:“我很抱歉,他们没有重视阁下的忠告,发生了严重的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都崩溃瘫痪,大量的银行倒闭,惨不忍睹。”

“进屋说。”易知足说着吩咐林美莲道:“两杯红茶。”

两人进屋落座,易知足才宽慰道:“我国有句古话,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贵国这次堪称灾难性的货币危机,既是灾难,也是机会,相信经过这次严重的货币危机之后,贵国的银行业将会迎来一次重大的突破。”

伯驾匆忙赶回上海可不是来寻求安慰的,这次经济危机和货币危机让美利坚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内急于通过与清国的贸易来提振经济,他也不兜圈子,径直道:“这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可能会持续三四年时间,我们急需得到元奇的帮助。”

“元奇从成立以来,与贵国就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贵国有难,元奇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易知足一脸的真诚,心里却是盘算着,再有三年,美利坚南北战争该爆发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