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二十章 协同出兵

大清巨鳄 第八百二十章 协同出兵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卖报,卖报,孝明倭王死因成迷!”

“卖报,卖报,孝明倭王英年早逝,谜团重重!”

一日之间,东南各省大小报纸皆在醒目的位置刊载文章,直接抨击孝明倭王死于天花的结论,天花是烈性传染病,京都既未爆发大规模的天花疫病,身居深宫的孝明倭王无端染上天花本就令人生疑,况且孝明生前生后宫中也无天花疫病的传播,这些事实一经披露,登时就引起了无数的猜疑。

批驳孝明倭王并非死于天花的文章显然只是抛砖引玉,随后几日,元奇大小报纸披露了孝明倭王染病前后详细资料,接连几篇文章直指孝明倭王死于谋杀或是暗杀。

倭国虽然只是大清的一个藩属国,但弑君这种大事自古以来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时间大清朝野上下一片热议。

京师,西城区,恭王府。

一顶毫不起眼的青布小轿在恭王府角门外停下,一盏灯笼随即迎了出来,一身微服的肃顺钻出轿来,只是略微驻足便迅速的随着灯笼进了王府。

书房里,恭王奕訢背负着双手脚步迟缓的来回踱着,见的肃顺进来见礼,他摆了摆手道:“肃相无须拘礼。”随即展手让座。

肃顺慢条斯理的就座之后才道:“不知王爷召见,是何要事?”

“南方的报纸,肃相应该看了吧?”奕訢边说边拿起茶壶给他斟了杯茶,这个举动让肃顺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王爷指的是倭王死因之事?”

“这只是表象。”奕訢缓声道:“肃相难道不知道元奇的用意?”

对于东南各省的报纸,肃顺素来也是极为上心,他当即含笑道:“王爷是说,元奇有意对倭国大举用兵?”

“元奇征伐倭国,将倭国并入大清疆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奕訢缓声道:“如今欧洲普奥战争结束,元奇必然暂缓西北扩张,肃相不觉的这是最好的征伐倭国的时机?”

肃顺之前也是隐隐猜到元奇此举是对倭用兵的一个信号,听的奕訢这话,微微颌首道:“恭王的意思是说服太后下旨,征伐倭国?”

“元奇征伐倭国对于朝廷而言是有利无弊,一旦平定倭国,不仅是将倭国纳入大清疆域,元奇对倭的贸易垄断也将放开。”奕訢缓声道:“朝廷应该积极配合元奇征伐倭国。”

肃顺看了他一眼,大有深意的道:“恭王的意思是协同出兵?”

“易国城说的很对,精兵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奕訢颌首道:“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都缺乏实战的机会,征伐倭国是难得的实战练兵的机会,再则,征倭如此大的功劳,总不能让元奇独占罢?况且,协同出兵,枪支弹药方面总能捞些好处。”

这些理由都是冠冕堂皇能够摆得上桌面的理由,肃顺心里实则明镜似的,这是要借助出兵倭国的机会抓兵权!目前这情况,不论是他还是奕訢,都很难掌控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一旦出兵倭国,对于两人来说,都有大把的机会。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倭国虽是弹丸之地,却有三千万之众,怕是难以一战而定,太后素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况且,朝廷财政拮据,朝廷协同出兵,军费开支怕是不菲......。”

“我去电西北询问了下,西北并无大举调动兵力之举。”奕訢缓声道:“元奇陆军主力皆部署在西北,西北没有动静,元奇征伐倭国必然缺少兵力,跟易国城协商,着元奇负担军费。”

若是无须朝廷开支军费,协同出兵征倭对于朝廷而言那便是真正的有利无弊,慈安皇太后也没有推诿的理由,肃顺沉吟了下才道:“这事电报往来怕是难说清楚......。”

“本王去一趟上海。”奕訢道:“太后那里,肃相也须先吹风,另外,还的鼓动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将领主动求战,这些事情都耽搁不的,元奇行事雷厉风行,这个时候,不定南洋海军已经开始行动。”

“王爷放心。”肃顺连忙拱手道,这事对朝廷对两派势力都是大有好处,他自然不会推诿。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征伐倭国,学生窃以为应该采取分而剿之的策略。”燕扬天瞥了易知足一眼,斟酌着道:“先联合幕府势力,剿灭西南四藩,然后征讨京都,最后再灭幕府。”

赵烈文瞥了他一眼,道:“元奇大小报纸直指倭王孝明乃是死于暗杀,征伐倭国之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倭国又焉能不知?”

燕扬天沉声道:“东海舰队本就在协助幕府平定西南四藩,不过是以幕府为主,东海舰队为辅,报纸宣传,也可解读为元奇名正言顺出兵剿灭西南四藩。”

“出兵覆灭朝鲜,倭国上下便会预料到会有步朝鲜后尘的可能。”赵烈文不急不缓的道:“一旦大举出兵,倭国上下岂有不猜疑之理?断不可心存侥幸。”

见的两人争执,易知足摆了摆手,道:“能先稳住幕府自然是好事,不过,也须得对幕府严加防范,联合幕府倒也没有必要,以海军的战力,足以碾压倭军,可以先打着平乱的幌子,剿灭西南四藩,然后再攻打京都和江户!”

说着,他看向燕扬天,“参谋部尽快拟定一个详尽的方案出来。”顿了顿,他看向解修元,“从现在起,切断对倭国的一切商贸,粮食、药品、铁、硝、棉花等一应战略物质是重点。”

听的这话,解修元迟疑了下才道:“大掌柜,倭国这些年动荡不堪,粮食大幅减产,若是断绝粮食贸易,时间一长,必然引发饥荒,势必造成大量的人口损失。”

“倭国不过弹丸之地,人口却高达三千万,对比下土著不过一百多万的吕宋,不觉的人口太多了?”易知足冷声道:“大清从来就不缺人口!”

这是要大规模屠杀?在坐的几人心里都一紧,就连常年领军的燕扬天心里也有些不忍,倭国三千万之众,不知道战争结束之后还能剩下多少?他是真不明白倭国到底是什么地方招惹易知足了,元奇新军这些年四方征伐,从来就没有明令如此大规模屠杀的先例,即便是东南亚各国,也是禁止滥杀平民百姓的。

见的没人开口,解修元硬着头皮道:“大掌柜,阿拉斯加、勘察加、库页岛皆是地广人稀.......。”

易知足压根就不接这话茬,自顾道:“除了断绝商贸,还必须实施金融打击,大量印发纸钞,令纸钞大幅贬值,使其金融崩溃。”

解修元不敢迟疑,连忙道:“属下遵命。”

“都去忙吧。”易知足说着随手点了支烟,赵烈文没有挪身,待的燕扬天两人退下,他才道:“大掌柜似乎对倭国十分厌恶?”

呷了口茶,易知足才道:“岛国民族与资本一样,天生就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和侵略性,这是与生俱来的民族劣根性,地狭民稠,生存条件恶劣,注定了他们必须走扩张侵略之路。

对待倭国,必须采取铁血手段进行残酷的镇压,大量削减其人口,使其永远没有对外扩张和侵略的实力和资本,一旦让他们壮大起来,将会对我们形成巨大的威胁。”

迟疑了下,赵烈文才道:“吕宋和爪哇的土著也是岛国民族......。”

“那不一样。”易知足摇了摇头,“完全不一样,南洋土著因为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生存容易,所以懒惰成性,进取心不强,也不团结,难以构成威胁。

但倭国人不一样,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独立意识很强,不仅团结而且自尊心强,且有着强烈的争强好胜之心,一旦壮大起来,必然对我国构成威胁,我们不能给予他们丝毫强大的机会。”

赵烈文显然是有些难以接受,忍不住道:“倭国就算能强大起来,又能强大到什么程度,还能对我大清构成威胁?”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英吉利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听的这话,赵烈文登时不知道如何辩驳,英吉利同样是岛国,面积似乎还没有倭国大,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霸主一般的存在,对于整个欧洲大陆都有着极大的威胁,不过,将倭国与英吉利相提并论,是不是也太抬举倭国了,英吉利是世界工业第一大强国,倭国却是闭关锁国的农业封建国家,两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尽管不明白易知足为什么对于倭国如此重视,他也不好争论,转而道:“大掌柜难道难道有同化融合倭国的打算?”

“同化融合是必须的。”易知足缓声道:“正是因为要同化融合,所有才必须大量削减其人口,总的给移民腾出空间,况且,人口总数越小,同化融合也就更容易。”

两人正说着,林美莲金陵禀报道:“大掌柜,恭王来了。”

易知足似乎对于奕訢的到访并不意外,闻言看了赵烈文一眼,含笑道:“惠甫说说,恭王前来,所为何事?”

“恭王这个时候前来上海,必然是为了征伐倭国之事。”赵烈文不假思索的道:“元奇征伐安南,征伐南洋,征伐朝鲜都是先利用报纸进行舆论引导,突然引导舆论质疑倭王孝明之死因,以恭王之智,自然不难猜出元奇是要二征倭国。学生琢磨着,朝廷应该是想分一杯羹,毕竟京津一战,朝廷是跟着得了不少好处的。”

易知足听的一笑,起身道:“去迎迎。”

在院子门口迎上奕訢,见礼寒暄之后,奕訢就语气轻松的道:“西边不亮东边亮,国城兄按下西北,可是要专注倭国?”

“西北扩张时机不到,只能暂时按捺下来。”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倭国这些年闹腾的厉害,原本是打算再拖延数年,待的朝廷推行宪政之时作为贺礼奉上的,却是被逼迫的不得不提前动手了。”说着,他便伸手礼让。

互相谦让着进了书房落座之后,奕訢便试探着道:“元奇陆军主力尽在西北,征伐倭国,可须朝廷出兵协助?”

易知足微笑着道:“不必,区区倭国,不足挂齿。”

见他拒绝的如此干脆,奕訢不由的一笑,“国城兄该不会是担心朝廷分润功劳罢。”

“我已贵为藩王,岂会在意功劳?”易知足道:“之所以不要朝廷派兵协助,一是因为区区倭国不值得兴师动众,再则元奇财力有限,出兵规模过大,难以支撑,元奇这些年是赚了不少银子,但布局西北,修建铁路,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已经是海落河干,架不住大的折腾。”

听的这话,奕訢顿时就反应过来,对方肯定是对于他的来意一清二楚,是以才一来就堵住他的话头,他敛了脸上的笑容,语气诚恳的道:“预备立宪之期已只剩下三年,帝后一系如今正积极培植势力,我们需要出兵协同征伐倭国的机会。”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太后会同意?”

“如果无须朝廷划拨军费,太后没理由不同意。”奕訢语气笃定的道:“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官兵上下都极为渴盼能与海军协同作战,必然会积极请战,毕竟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没经历过像样的实战,这次征伐倭国对他们来说是难得实战机会。”

征伐倭国,易知足实则早就将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计算在内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调动西北的部队,他心里很清楚,这次征伐倭国与第一次不同,这次是要彻底的覆灭倭国,可能会遭遇极为强烈的抵抗,战争可能持续两三年甚至是三四年。

之所以一开口就拒绝,怕的就是对方狮子大开口,略微沉吟,他才道:“恭王计划出兵多少?”

见他松口,奕訢心里暗自松了口气,道:“海陆军六万,如何?”

六万?易知足笑道:“区区一个倭国,朝廷出兵六万,元奇都无须出兵了。”说着,他伸出两根手指,“两万,不要拿新兵来糊弄,征倭之战是灭国之战,可能意想不到的残酷和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