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一十九章 骇人听闻

大清巨鳄 第八百一十九章 骇人听闻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马仪清虽是常年呆在马尼拉,但却并不闭塞,随着有线电报的普及,获取讯息比以前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而且南洋与倭国的商贸往来也不少,对于对于倭国的孝明倭王他自然是了解的,乍一听闻查明孝明死因,不由的一惊,忍不住道:“倭王孝明?”

易知足微微颌首道:“不错,半个月前才获悉其病重,不想如此之快,孝明不过才三十多,正是壮年,陡然患病,迅即身亡,颇多疑点,如今倭国动荡,恐系政争。”

倭国这两年掀起一股倒幕风潮,元奇派东海舰队协助平荡,此事马仪清自然不会不知道,再联系到易知足要调查孝明死因,他有些迟疑的道:“大掌柜不会是要对倭国大规模用兵罢?”

易知足没吭声,缓缓点了支烟,原本他是打算暂不对倭国用兵的,目的是想错开西北的扩张,原本他是打算乘着普奥战争爆发,英吉利无暇东顾的机会进行西北扩张,岂料人算不如天算,普奥战争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到二个月时间就宣告结束,西北扩张计划不得不暂时按捺下来。

下一场欧洲大规模的战争唯有普法战争了,而普法战争的爆发则是要拖到1870年,也就是说还有三四年时间,元奇大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先平定了倭国。

虽说在这些年来元奇一直致力于协助幕府维护统治,并且尽力延续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但倭国依然是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频频爆发规模不等的倒幕运动,明治登基,更是让他意识到不能再拖延了。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只有弹丸大小的倭国一旦强大起来会给大清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他必须尽可能的将这种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彻底的铲除这个隐患,而且,目前大清的疆域已经从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东南亚,于情于理,他也不能再容忍倭国继续以藩属国的地位存在。

默然良久,他才开口道:“尽可能的加大南洋两省的铜矿产量。”

元奇对于铜料的消耗不是用于钱而是用于军工——子弹和炮弹的制造,一听这话,马仪清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易知足确实是准备对倭国大举动兵了,当即连忙起身道:“下官遵命,尽最大可能增加铜矿的产量。”

待的马仪清告退,易知足思忖良久,才吩咐道:“给暹罗发电,着东王杨秀清迅速赶来马尼拉。”

接到电报,杨秀清丝毫没有耽搁,即刻启程,他很清楚,将近年关之时易知足突然召见必然是有大事,腊月二十八,他便匆匆赶到马尼拉。

对于杨秀清来的如此迅速,易知足颇觉满意,一阵寒暄之后,他才问道:“暹罗如今情况如何?”

杨秀清自然明白对方如此问的含义,当即毫不犹豫的道:“暹罗已经乱了数年,所有的皇室宗亲,王公大臣都被追杀干净,地方士绅富户地主之流也基本被清剿一尽,寺庙、书籍也基本捣毁和焚毁,战乱日久,百姓思安,已完全符合建省之需。”

东南亚各国与南洋的吕宋爪哇情况不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必须断传承,消灭其文化阶层,才利于永久进行统治,当然,这种事情元奇不好做,太平军做起来则是毫无压力,让太平军破坏,元奇再驱逐太平军,然后建省设府置县,不仅有利于尽快的稳定和巩固大清对东南亚的统治,而且有利于一劳永逸的进行统治,就是以后的解放民族运动风潮也对东南亚无法造成多大的影响。

易知足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东王是打算求田问舍?还是继续留在营伍?”

一路从暹罗赶过来,杨秀清就一直在仔细的琢磨对方突然召他来马尼拉的原因,当即便试探着道:“大掌柜若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吩咐。”

易知足也不兜圈子,径直道:“元奇准备对倭国大举用兵,东王可有兴趣?”

对倭国大举用兵?杨秀清心里不由的一动,暹罗建省,他的部队自然是要撤离的,孟加拉的太平军早就流露出来收编的意思,但他觉的,孟加拉的太平军蹦跶不了几年,对于跟随他出生入死这么些年的部众,他自然是想尽力安置好他们,给他们一个好出路。

对于他的部众来说,毫无疑问的,融入元奇新军是最好的归属,但他知道元奇新军打心里排斥他们,他虽然号称治军甚严,但与元奇新军压根就没发相提并论,在暹罗这些年,为着消灭暹罗的富裕阶层,他手下的兵将都野惯了难以收心。

如今元奇要大举对倭用兵,需要用到他的部众,明摆着是要太平军重复在暹罗的那一套,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论是为自身考虑还是为手下部众考虑,都由不得他拒绝,他当即一挺胸膛,朗声道:“在下愿为征倭之先锋!”

杨秀清的反应可说是早在易知足的意料之中,一个有着极为强烈的权力**的人,除非是没有机会,只要有机会,就不可能甘心求田问舍做个富家翁,况且杨秀清转战南北十余年,让他脱离营伍,也是一件极不习惯的事情,只有有机会他就绝对不会放过。

犹豫了下,杨秀清才试探着道:“大掌柜,咱们既为征倭前锋,能否正式纳入元奇新军编制?”

既然要驱使太平军卖命,自然不能不给好处,易知足故意沉吟了片刻才道:“太平军可以独立编练成军,给你一个旅营制的集团军编号,兵额三万,如何?”

杨秀清可没少跟元奇新军打过交道,一听独立编练成军,而且兵额三万,登时大喜过望,当即腾的一下站起身,似模似样的敬了个军礼,朗声道:“属下杨秀清见过大掌柜。”

易知足缓声道:“开年,我着部队从清迈进攻收复暹罗,你率部从海上撤离,前往吕宋八打雁进行修整整编,一应待遇与元奇新军等同。”

“属下遵命。”杨秀清朗声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谢大掌柜。”

“坐,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易知足伸手虚按了按,待其落座,他才接着道:“太平军祸乱大清多年,又祸乱暹罗多年,你若退隐,拼着遭人诟病,我也会为你力争一个侯爵伯爵的爵位,如今倒是不必着急,平定了倭国,再行论功行赏。”

“对于朝廷的爵位,属下不稀罕。”杨秀清含笑道,他这倒是真心话,做了那么多年的东王,对于伯爵侯爵他还真是不稀罕,不过,易知足也才是王爵,他压根也没指望朝廷能给他封王,况且,大清不定还能延续多久,估摸着大清的爵位与太平军的爵位一样,都不值钱。

易知足只所以提这一句是因为之前向杨秀清保证过,若是归隐,保其一个爵位,见对方不在乎,他一就不多说,话头一转,道:“太平军虽说也是身经百战,但也安逸了几年,而这几年欧洲热兵器的战略战术已有不小的变化,孟加拉正扩军备战意图西征,此番征伐倭国,倒是可以顺带为他们培养一批将才,你跟他们联络下,征询下他们的意见。”

既然已经为元奇招安,杨秀清就不想再与孟加拉的太平军有瓜葛,况且他本身就是与洪秀全内讧出走的,他当即一脸为难的道:“属下与孟加拉素来没有联系,这事还是大掌柜去电的好。”

见他撇清,易知足也不以为意,轻笑道:“行,我亲自给他们去电。”

新年一过,易知足便离开马尼拉返回上海,一抵达上海回到府邸,就闻报任安求见,一听是任安求见,他便知道多半是打探孝明死因有进展了,当即就吩咐带其去书房候着。

洗浴之后,随意的吃了些点心,易知足便赶往书房,一进门,任安就迎上来见礼,禀报道:“大掌柜,有关孝明倭王的死因颇为复杂......。”

死因复杂?易知足皱了下眉头,道:“坐下慢慢说。”

落座后任安才缓声道:“倭国朝廷公布的孝明倭王的死因是染上天花,但据属下遣人采取手段从倭王身边的两位御医口中却是得出不同的答案,一是说刺杀,一是说毒杀。”

易知足原本对于孝明的死因不是很正在意,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只要孝明倭王死的蹊跷,他就能借题发挥,听的任安的话,他的好奇心也不由的被勾了起来,即便是傀儡,孝明倭王也好歹是倭国名义上的王,死因怎会如此离奇复杂?

他当然清楚,没有一点根据的话,任安是不可能向他禀报的,当即便道:“说仔细点。”

点了点头,任安才缓声道:“据倭国朝廷公布的消息称,12月10——13日,孝明倭王因外出观看歌舞而受风寒,夜沐浴后出现感冒、厌食症状;14日被御医会诊后确诊为天花。”

15、16日两天是危险期;17日开始出现好转、恢复食欲;18~22日进入水痘期,病情出现明显好转,恢复食欲、排便正常。

23~24日下午进入脓胞期,病情出现极为明显的好转,但当日夜竟然急转直下,高烧、呕吐、下痢,25日逝去。

这些症状都与天花相符合,但属下觉得太过简单,是以遣人向倭王身边的御医打探具体的病情,一个是御医伊良子光顺,他说从孝明倭王的症状与砒霜中毒症状完全相同。

而另一位御医土肥十一郎则说,孝明倭王下腹部被尖锐刃物刺穿,初判断凶器应为枪,由斜下方向上刺入。”

易知足面无表情的道:“你的分析呢?”

任安谨慎的道:“以属下之见,不论是孝明倭王是死于天花、砒霜还是刺杀,都系死于暗杀。

据调查,孝明倭王身体健康,除了痔疮困扰以外,连感冒都很少患,且常年处于深宫,极少外出,怎会无端染上天花?这本身就足够离奇!”

稍稍顿了一下,他接着道:“以属下大胆猜测,孝明倭王可能是被两拨人同时下手,先下毒后刺杀,必欲置其于死地。”

问都不用问,易知足就敢肯定,欲置孝明于死地的肯定是长州和萨摩两藩,原因很简单,身为倭王的孝明支持闭关锁国,原本他是打算利用孝明倭王的死做做文章,如今看来,这文章倒是可以大做特做,

见的易知足沉吟不语,任安犹豫了下,才道:“还有件事,属下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听的这话,易知足颇觉意外,道:“不能确定?”

“是。”任安道:“不仅不能确定,而且属下觉的太过匪夷所思。”顿了顿,他接着道:“据打探的情报显示,睦仁亲王原本是右撇子,但继位后变成了左撇子,原本字迹拙劣,但继位后字迹堪比一代大家,且身形似乎也有些不符.......。”

狸猫换太子?易知足被这话惊的目瞪口呆,倭国难道乱到这个地步了?不仅暗杀了孝明倭王,居然连他儿子也一并换了?是元奇的出现改变了倭国原本的历史轨迹,还是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以‘明治维新’举世闻名的明治天皇居然是个冒牌货!

这事着实是太令人匪夷所思,难怪任安迟疑,略微沉吟,他才问道:“朝廷可有遣使册封?”

“不曾。”任安连忙道:“孝明倭王死的离奇,也很突兀,朝廷来不及遣使册封。”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这事能否彻查?”

“属下尽力。”任安连忙道。

“嗯。”易知足点了点头,沉声道:“我需要一个光明正大出兵征伐倭国的借口。”

“属下明白。”任安连忙站起身敬礼道。

待的任安告退,易知足悠然的点了支烟,心里暗自好笑,他知道这几年有些乱,各种逼宫、政变、假传圣旨、假制圣旗的事情层出不穷,但他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倭国人居然连弑君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也敢做,相比起弑君,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倒也算不得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