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五十一章 理性妥协

大清巨鳄 第八百五十一章 理性妥协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对于元奇,奕譞可谓是一肚子不满,他敢肯定,有线电报绝对是元奇的人动的手脚,若非是在关键时刻有线电报突然出现毛病,让他无法联络散落在各处的部队,僧格林沁绝对不可能召集如此多的兵力形成如今的对峙局面。

心里虽然不满,但这事无凭无据,他也不好指责,略微沉吟,他才道:“一直以来,朝廷处处都以大局为重,出兵协同伐倭就是顾全大局之举,为了不影响伐倭大局,我们会尽量避免出现大规模内讧,不过,若是对方主动挑起战端,又当如何?”

“我随即就快马赶往枚方大营。”郭仲牟摆出一副公允的态度,“元奇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伐倭大局,僧王若敢主动挑起战端,元奇必然出兵镇压!”

这种鬼话,奕譞自然不会相信,元奇若是处处以伐倭为重,奕訢就不可能潜来倭国,他当即道:“如此甚好,当前局势,恭王奕訢乃是重中之重,只要奕訢不在倭国现身,对方就是群龙无首,也不可能发生内讧,希望贵军能严密封锁,严格盘查,杜绝发生内讧的可能。”

“大将军所言甚是。”郭仲牟赞同的道:“根据上海的消息,恭王有可能是混入运输补给船队来倭,我们已经下令严查所有补给船队的成员,严防恭王入倭。”

奕譞尽管不相信这话,却依然拱手道:“如此,倒是要多谢贵军及时援手了。”

送走郭仲牟,奕譞仔细琢磨了一阵,什么影响伐倭大局,这完全就是鬼话,即便八旗新军爆发大规模内讧,也不可能影响到伐倭大局,以元奇新军的实力,灭倭易如反掌。

元奇此举,也不象是维护僧格林沁,更象是息事宁人,阻止他们双方出现火拼,难不成元奇只希望奕訢掌控那一万多兵力?

想到方才接动的慈安太后暂缓讨伐的电旨,他心里猜测着,该不会是太后与易知足已经达成什么协议了罢?

思前想后,他才将这事拟了份电奏发给京师。不管是什么情况,能够避免出现内讧总是好的,否则局势可能更为复杂,谁也无法判断一旦爆发内讧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故。

郭仲牟离开大阪之后,轻骑疾驰,太阳还未下山就赶到了枚方大营,闻报之后,僧格林沁亲自率领一众部将迎出大营。

见的僧格林沁一行在大营外迎候,郭仲牟还离着老远就紧起了缰绳放慢速度,到的跟前,他朗声笑道:“僧王远迎,在下愧不敢当。”

“参谋长前来,本王岂能不亲迎。”僧格林沁朗笑着迎了上前,一眼瞥见对方身后一个警卫身形有些熟悉,他脚步不由的一顿,待看的相貌差别甚大,他不由的暗笑自己心情太过急迫了。

甩蹬下马,郭仲牟才与众人见礼,而后不步行入营,僧格林沁暗暗打了个手势,示意一众部属拉远点距离,这才轻声道:“什么个情况?”

“奉大掌柜之命,前来救火。”郭仲牟含笑道。

救火?僧格林沁一楞,“眼下势同水火,还能有救?”

“那得看是谁来救?”郭仲牟轻笑道,却是不肯多说,见这情形,僧格林沁也不便多问,转而问道:“从大阪而来,未被刁难罢?”

“自然不会。”郭仲牟道:“大阪城严阵以待,防的是僧王,可不是元奇。”

两人一路说着进了大营,僧格林沁驱散了众人领着郭仲牟径直进了自己下榻的院子,一进院门,他就吩咐亲兵打水侍候洗漱,郭仲牟也不客气,笑道:“一路疾驰,风尘满面,多打几盆水来。”

僧格林沁也不在意,吩咐设宴,出迎前他就已经吩咐下去整治一桌席面,不一会儿,郭仲牟笑吟吟的走进了房间,“僧王看看,我将谁带来了。”说着一闪身,露出身后的人。

“恭王!”僧格林沁一呆,随意迎上前笑道:“先前我就看着身形有点眼熟,仔细一看却又不象,没想到还真是您。”

“辛苦僧王。”奕訢说着躬身一揖,慌的僧格林沁连忙上前扶起,“恭王这可就见外了。来,来来,进屋说。”

三人进屋落座,僧格林沁便笑道:“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恭王竟然就大摇大摆的直接从大阪前来枚方,好高明的易容术。”

“这易容术确实不凡,但亲近熟悉的人还是能看出破绽。”奕訢道:“方才僧王第一眼看到我,不是也脚步一顿。”

“身形未变。”僧格林沁笑道:“再则,我也确实太渴盼恭王前来。”

奕訢满面微笑的道:“如今枚方情况如何?”

“总计一万六千余人,已经全部打散整编,就等恭王前来稳定军心。”僧格林沁缓声道:“另外,枚方囤积了大量的军火和粮食,就是要攻打大阪,也不是什么难事......。”

郭仲牟看了两人一眼,掏出盒香烟来让了让,自己随手点了一支,这才道:“元奇不赞成爆发大规模内讧.......。”

不赞成内讧?奕訢两人齐齐看向他,迟疑了下,僧格林沁才道:“我们不打,他们也会打,内讧怕是避免不了。”

郭仲牟看了奕訢一眼,道:“一路上不方便说,大掌柜在得知枚方的情况之后,特意来电,叮嘱不可轻启战端,一旦开战,后果难以预料。”

顿了顿,他接着道:“恭王的目的只是掌控一部分兵权,既有自保之力,也能制衡帝后,以便预备立宪期满之后顺利推行宪政。”

奕訢点了点头,道:“不错,能避免内讧自然最好,不过,枚方才一万多点兵力,也太少了些,难以起到制衡的作用。”

听的这话,郭仲牟笑道:“恭王若是觉的兵力太薄,大可招兵买马。”

“还真是当局者迷。”奕訢笑道,他既然已独掌一军,背后又有元奇支持,招兵买马算的什么,况且与太后也已摆明车马,纵容他招兵买马,太后也无法干涉。

最重要的是,可以圆满的解决这事,奕譞在大阪的二万余兵力有一万是号称天子亲军的神机营,那是帝后的嫡系部队,真要一口吞下,慈安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只是分掌枚方大营这一万多兵力,对于慈安来说无疑是容易接受的多,这既能避免内讧,也能达成目的,堪称是最为理想的结局!

僧格林沁却是追问道:“太后能咽下这口气?”

“既成事实,她咽不下这口气,也得捏着鼻子咽下去。”郭仲牟语气轻松的道:“朝廷如果不同意,大阪那两万兵力也保不住,同时,还有可能会与元奇开战,稍稍权衡,就知道该如何选择。”

“太后定然会同意。”奕訢语气笃定的道。

僧格林沁转而问道:“那京都的战事......?”

“京都的战事由恭王和僧王继续。”郭仲牟道:“如果你们拿不下,我们可以派兵增援。”

听的这话,奕訢拱手道:“代我向镇南王道谢,多谢成全。”

“恭王自己发电报。”郭仲牟笑道:“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着我家大掌柜。”

僧格林沁反应也不慢,转念就明白过来,让奕訢主持攻打京都,这既是让朝廷临阵换帅,让奕訢顺理成章的独掌一军,同时也是给朝廷台阶下,另外,这也是为奕訢竖立威望。

“如此大礼,发电报道谢有欠诚意。”奕訢笑吟吟的道:“也罢,先发电报,以后再亲去上海拜谢。”

郭仲牟看了僧格林沁一眼道:“恭王暂时最好别露面,否则元奇与朝廷的关系可能会恶化。”

“放心。”僧格林沁点头道:“这事不能让元奇为难。”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曹根生快步走进书房,禀报道:“大掌柜,倭国枚方来电。”

易知足看了赵烈文一眼,道:“猜猜看,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既是枚方来电,自然是好消息。”赵烈文不假思索的道:“若是发生内讧,枚方的有线电报怕是会被切断。”

易知足笑了笑,道:“念——。”

“大礼收到,不胜感激,异日回国亲往上海拜谢。奕訢。”曹根生说着翻过一页,接着道:“还有一份是郭仲牟发来的,恭王、僧王已然同意大掌柜计划。”

赵烈文含笑道:“这种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恭王哪有不同意的。”

易知足一笑,随即吩咐道:“给恭王回电,安心部署京都战事,元奇自会与朝廷交涉。”说着,他看向赵烈文,“拟份电文与朝廷交涉。”

赵烈文含笑道:“怡亲王还在上海,电文怕是说不清楚,大掌柜不妨唤他前来细说,由他上折子更为妥当。”

“倒是将他忘了。”易知足颌首道:“派人去请怡亲王。”

怡亲王载垣这段时间呆在上海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恭王奕訢离京前来上海避难,继而潜往倭国图谋篡夺兵权,这一系列事情的起因都可以说是缘于青军社那该死的刺杀计划的败露,而青军社又是经他之手筹建打理的。

一旦奕訢将事情闹大,慈安必定迁怒于他,这段日子,慈安仿佛是将他忘了,一封电报也没有,这更让他感到惶恐不安,至于倭国发生的事情,他虽然随时在打探,却楞是一点消息也没打探到。

镇南王府遣人来请,他立时就意识到一定是倭国有消息了,心里登时有如十五个吊桶大水——七上八下,他不知道等待他的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匆匆赶到长乐书屋,一进院子,见的易知足站在书房门外的台阶上迎接,载垣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他可是记得很清楚,上次他来,易知足压根就没出房间,这无疑是个好信号,他连忙在脸上堆满笑容,加快脚步。

见他快步过来,易知足淡笑着道:“怡亲王可有些日子没来了,这几日过的还好?”

载垣这几日可说是饱受煎熬,这话明摆着是打趣他,不过,对方能有心情打趣他就说明不是什么坏事,他当即笑吟吟的道:“国城兄这是明知故问。”说着他急迫的道:“可是有恭王消息了?”

“进屋再说。”易知足伸手礼让道。

进屋落座,易知足径直道:“方才收到倭国的电报......。”说着,他将倭国这几日发生的事情都详细的说了一遍。

载垣是越听越心惊,听到后面已然是额头冒汗,他最担心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他不清楚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下场,如此大的变故,皆由他起,他头上的铁帽子能不能保住怕是都难说。

见他脸色苍白,额头满是黄豆般的汗珠,易知足轻轻的将茶杯推过去,“事情还没发展到最坏的情况.....,先喝口茶。”

喝了口茶,揩了揩额头上的汗水,载垣才算是稳下心来,道:“还没到最坏的情况?”

易知足点了点头,“恭王既然走出了这一步,目的就不会只是枚方大营,而是在倭的四万大军,目前还没发生大规模的内讧,所以说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载垣总算是反应过来了,试探着道:“国城兄的意思.......?”

“尽力阻止发生内讧。”易知足道:“一旦爆发大规模内讧,影响伐倭大局不说,还会导致朝局混乱,谁也无法判断事情最终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国城兄所见极是。”载垣连连点头,随即迟疑着道:“恭王既然孤注一掷,必然不会轻易收手,朝廷也不会坐视恭王擅自篡夺兵权,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然是没有丝毫的转圜余地,如何才能制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这也是我今天请怡王来的目的。”易知足缓声道:“西洋有句话,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理性的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顿了顿,他接着道:“恭王与帝后,说白了都是一家人,不是生死仇敌,这就有了妥协的基础,再则,爆发大规模内讧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对于朝廷也不是好事,这一点,不论是恭王还是太后都心知肚明,我想,双方应该都有妥协的意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