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五十二章 如愿以偿

大清巨鳄 第八百五十二章 如愿以偿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恭王与太后有没有相互妥协的可能?关键不在恭王和太后,而在于元奇的态度!在于易知足的态度!对于这一点,载垣看的十分透彻,只要易知足没有推翻朝廷之心,没有赶尽杀绝之心,恭王和太后就不能不相互妥协!

如今易知足想做和事佬,促成双方妥协让步,这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一个难得的将功折罪的机会。

意识到这一点,载垣心中窃喜,当即试探着道:“国城兄可是让在下去游说太后?”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恭王那里我派人去劝说,太后那里却是唯有怡王出面适合。”

略微沉吟,载垣才道:“恭王擅自篡夺兵权,与谋反无异,太后怕是轻易不会妥协.......。”

“若是容易,又何须劳烦怡王。”易知足瞥了他一眼,缓声道:“恭王擅自篡夺兵权,此事需要遮掩,若是传出去有损朝廷威信,也有损太后颜面,不妨干脆顺水推舟,委任恭王为征倭大将军,如此,则可轻轻松松将此事遮掩过去。”

听的这话,载垣迟疑着道:“只怕太后咽不下这口气......。”

“目前倭国的情形,我说的很清楚。”易知足道:“恭王与僧王联手,几乎掌控了八旗新军在倭的一半兵力,而且对奕譞掌控的另一半兵力也是势在必得,一旦爆发内讧,奕譞绝对不是僧王的对手。元奇可以勒令恭王就此罢手,让奕譞率部顺利撤离大阪。”

也就是说,以保存在倭一半兵力为代价,让恭王名正言顺的掌控一军,领军伐倭。这个条件,慈安会不会同意?载垣设身处地的考虑了一下,若是易位而处,他是绝对会同意的。

没有理由不同意,一旦双方在倭大打出手,奕譞兵败的可能性极大,毫无实战经验的奕譞哪里是久经沙场的僧格林沁的对手,更何况,难保元奇不在背后暗中支持对方。

若是不同意,不仅无法保存奕譞所掌控的两万余兵力,而且战火还有可能蔓延到京师,公然撕破了脸面的奕訢一旦掌控了在倭的四万兵力,必然会挥师回京,或是直接篡位,或是逼迫提早推行宪政,届时,元奇就不是暗中支持,而是有可能大举出兵协助。事态真要发展到这个地步,必然是一发不可收拾。

默然片刻,载垣才小心翼翼的道:“预备立宪之期将尽,恭王何苦另生枝节,就不能平稳的推行宪政?”

这话说的是恭王,实则指的是元奇,易知足不由的一笑,“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摊子事可怨不得恭王.......。”

这话是暗指青军社行刺奕訢的计划,载垣不由的暗自苦笑,要是早知道青军社会惹出如此大的乱子来,当初就不应该筹建,不知道慈安会不会后悔。

略微沉吟,他才道:“这事只怕难以遮掩,即便大阪城官兵不知道怎么回事,枚方大营一万多官兵却是清楚原委的.......。”

“清楚什么原委?”易知足道:“谕旨一下,真真假假,谁敢乱嚼舌根?再说了,伐倭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那些官兵回京只怕要等到年底或者是翻年。”

当晚,载垣就乘坐火车匆匆赶回京师,这种事在电报和折子里自然是说不清楚,必须当面说。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慈安无心批阅折子,坐在窗边看着院子里的景色愣愣的出神,奕訢秘密潜入倭国,在僧格林沁的协助下一举掌控了一万六的兵力,这事令她倍觉棘手,就好比是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

既然走出了这一步奕訢显然是铁了心,安抚是不可能让其回心转意的了,打,却也是打不得的,一则奕譞不是僧格林沁的对手,再则,元奇尽管保证中立,也难保不会暗中下绊子。

而且,一旦开打,事情就没有任何的转圜余地,她也无法预料会引发什么样发后果,有元奇在一旁虎视眈眈,压根就不允许朝廷内讧。

不过,她能从大局考虑,奕訢会不会顾全大局?奕訢会不会贪心不足,吞掉所有在倭的四万八旗新军?

另外,这事一旦传开去,对于朝廷的威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着预备立宪之期将尽,奕訢摄政组阁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今又出这么档子事......。

“禀皇太后。”近侍太监进来轻声禀报道:“怡亲王载垣在外递牌子求见。”

“让他进来。”慈安转过身来吩咐道,这些日子事情太多,她几乎是将呆在上海的载垣忘记了,不过,迟迟没召载垣回京,她也是考虑到倭国这摊子事情要想妥善的解决,最终还的是与元奇商议,却没想到载垣居然自个回京了,看来,元奇那边终于是沉不住气了。

进的房间,叩请圣安之后,载垣起身脚步从容的在珠帘外跪下,就听的慈安温和的声音,“元奇是何反应?”

“回皇太后。”载垣连忙道:“易知足的态度很明确,不希望出现内讧,尽力促成双方理性妥协,和平解决这事。”

对于易知足的态度,慈安似乎并不意外,实则,她这几日也是反复仔细的思虑过,元奇若是有意推波助澜,事情早已经乱的不可收拾了,她缓声道:“详细说说。”

载垣当即一五一十的将易知足的想法细细的说了一遍,慈安听完之后沉吟了一阵,才道:“你对此是何看法?”

载垣毫不迟疑的道:“回皇太后,臣窃以为,一旦爆发内讧,变数太大,暂以维持稳定为宜。”

慈安暗叹了一声,若是爆发内讧,何止是变数大,局势也会脱离掌控,元奇肯定也会掺和进来,这才是她最担心的,奕譞当初电奏出兵讨伐枚方,她不同意,就是出于这方面的担心。

她正待开口,就听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当即便皱起了眉头,一个当值太监略有些慌乱的在门口禀报道:“禀太后——,倭国急电。”

一听是倭国急电,慈安心里不由的一跳,难不成又出了什么变故?当即道:“呈上来。”

大阪城神机营一部哗变,大将军奕譞被软禁!

一眼扫过电文,慈安不由的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奕訢入倭,最大的依仗并不是僧格林沁,而是早就在奕譞身边安插了亲信,随时随地都能轻易的控制奕譞!

这可真是好手段,好心机!她紧紧的咬着下唇,神机营号称天子亲军,是她最为倚重的嫡系部队,居然也被奕訢渗透,会不会有一日突然发难,连她这个皇太后也软禁起来!

更为棘手的是,目前倭国的局势已经完全失控!而且极为被动!奕譞被控制,奕訢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掌所有在倭的四万八旗新军,之前奕訢掌控枚方的一万余兵力,她还能忍受,全部吞下这四万兵力,却是她无法容忍的,

良久,她才放下手中的电报,沉声道:“给易知足去电——得寸进尺,忍无可忍!”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随手将电报转给赵烈文,易知足才道:“奕訢、肃顺两人密谋篡夺在倭兵权,僧格林沁前往倭国纯属是意外,之前我还在琢磨他们除了僧格林沁之外应该还另有手段。原来是在神机营安插了亲信,出其不意,一举控制住奕譞,还真是好手段,好心机!”

看过电报,赵烈文沉吟了下才道:“神机营号称天子亲军,一直都是太后的亲信大臣掌控,恭王能在神机营安插亲信,应该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见他欲言又止,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吞吞吐吐的做什么,但说无妨。”

赵烈文斟酌着道:“目前看起来,恭王似乎比太后更难对付,若是立宪之后由其组阁,恐非国家之福。”

“惠甫多虑了。”易知足摆了摆手,“恭王也就是一颗棋子,翻不起风浪来。”

话才落音,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养心殿急电。”

“念——。”

“得寸进尺,忍无可忍!”

易知足听的一笑,“恭王这一手彻底将太后激怒了。”

“八旗新军一共才十五万,恭王一口吞掉四万,而且是装备了元奇最新最先进武器的四万兵力,这已经能够直接威胁京师的安危。”赵烈文缓声道:“另外,拥兵四万的恭王一旦回京,太后如何自处?焉能不怒?”

顿了顿,他接着道:“恭王此举,究竟是意欲逼迫朝廷让步?还是有心接管奕譞的两万人马?”

点了支烟,易知足才缓声道:“恭王不糊涂,他很清楚,没我的同意,他吞不下那两万人马,此举,既是逼迫朝廷妥协,也有试探我的意思。”

略微沉吟,他才道:“给太后回电,元奇保证奕譞所部能安全回京,此事影响不小,还请下旨,定罪奕譞,押解回京。”

听的这话,赵烈文不由的暗笑,将奕譞定罪,押解回京,奕訢接任伐倭大将军也就顺理成章。

“给枚方去电。”易知足接着道:“过犹不及。”

顿了顿,他接着道:“给福冈去电,调大阪奕譞部前往征伐四国,礼送奕譞回国。”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收到易知足的回电,慈安暗松了口气,看来,软禁奕譞,并非是元奇的意思,转而她又有些担心,很显然,整个事件一直都在元奇的掌控之中,或者说,是元奇一直在操纵。

长叹了一声,她才提笔拟了道谕旨,给奕譞定了个不轻不重的莫须有的罪名,令将其就地革职押解回京,着令奕訢接任大将军之之职。

军机处,看到太监送来的电旨,肃顺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终于是放了下来,这些天他同样是寝食难安,既担心奕訢事败,又担心引起内讧,一发不可收拾,偏生他能了解到的情况又不多,心里莫名的焦躁。

如今奕譞定罪押解回京,奕訢接替大将军之位,可以说整件事情圆满的不能再圆满,他顿觉浑身轻松,吩咐道:“一式四份,分头发给上海镇南王府、福冈大营、大阪大营、枚方大营!”

倭国,枚方,清军大营,中军大帐。

奕訢轻叹了一声,将电报转给僧格林沁,语气有些失落的道:“这是不允许咱们染指大阪的兵马。”

电文很简单,就四个字——过犹不及。僧格林沁扫了一眼,道:“既是要双方妥协,自然是过犹不及。大阪的兵马不要也罢,神机营的兵马咱们也难以令其归心,还不如另行招募新兵。”

奕訢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招募新兵,说的轻巧,倭国这四万兵马是朝廷经制之师,粮饷皆可名正言顺的向朝廷要,另行扩军募兵,朝廷不可能划拨粮饷,他总不能私人掏腰包募兵养兵罢?他就算将王府卖了又能扩军多少?指望元奇,那就的仰元奇鼻息。

他正想着,通讯兵又快步进来呈上一份电报,却是慈安的电旨到了,看过电报,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兵力虽说少了点,但却终于是如愿以偿。

见的电旨上只字没有提及到自己,僧格林沁暗松了口气,连忙拱手道贺,“恭喜六爷,得偿所愿。”

“可惜未能尽善尽美。”奕訢有些遗憾的道,随即吩咐道:“晓谕全军,庆贺三日!”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打了个哈欠舒适的伸了个懒腰,奕訢篡夺兵权得以如此圆满的解决,他心里是极为满意,奕訢目前的兵力是稍嫌薄弱了点,但征伐完倭国之后,扩充到三、四万兵力完全不成问题,有这三四万兵力牵制制衡,推行宪政无疑将会顺利许多。

见他一副松懈的模样,赵烈文微笑着道:“通过这件事来看,太后倒是颇识大体。”

“与其说识大体,还不如说是被逼无奈。”易知足道:“没有谁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更别说是皇权,慈安怕是不会就此甘心,还的多多防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