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七十一章 回心转意

大清巨鳄 第八百七十一章 回心转意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仔细听完赵烈文对天津的情况介绍之后,燕扬天沉吟了一阵,这才看向倚在窗边抽烟的易知足,迟疑着道:“校长,天津若起战端,势必影响拖延倭国的战事.....,以学生之见,恭王尚且未将事情做绝......。”

奕訢确实还未将事情做绝,至少他还没公然接管哗变的福恒所部,易知足缓缓转过身来,鼓励道:“接着说。”

“以学生揣度。”燕扬天斟酌着道:“恭王确实是有心挑起战端,如此,便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接管福恒所部,不过,恭王应该很清楚,没有元奇的支持,他不可能打赢这一仗。

因此,恭王目前的举动,只能是一种试探,不是试探太后的反应,而是试探校长的反应,校长若是支持,他就敢放手一战,校长若是不支持,他未必会铤而走险!”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那你说说,咱们是该支持?还是不该支持?”

“如果是从倭国战局考虑,自然是不支持。”燕扬天不假思索的道:“但如果从国内的局势考虑,则是应该支持。”

“国内什么局势?”赵烈文追问道:“迟早会有一战?”

燕扬天点了点头,缓声道:“预备立宪之期将满,太后又牢牢的掌控八旗新军,一场内战在所难免,迟打不如早打!”

易知足瞥了两人一眼,道:“惠甫是否也认为,内战在所难免?”

“学生并不如此认为。”赵烈文不假思索的道:“虽然慈安太后不甘心主动放弃皇权,推行虚君立宪,但却明事理,知进退,能顾全大局,在明知事不可为的情况下,会妥协以争取保留更多的权益。基于这一点,学生窃以为,完全有可能避免爆发大规模内战。”

易知足缓步踱回座位坐下后才缓声道:“美利坚是前车之鉴,一场南北战争持续四年,损失之大无法估量。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经济和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必须极力回避爆发大规模内战。

如果爆发战争,咱们也必须最大限度的控制战争的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战争所造成的破坏.......。”

话未说完,曹根生快步走了进来禀报道:“大掌柜,军机处来电——。”

“念——。”

“若是恭王兴兵作乱,元奇是否与朝廷联手镇压?”

“看来,太后对于元奇的态度也是半信半疑。”易知足哂笑道,他才给军机处发电表态,如果无法劝阻,愿意与朝廷联手维护朝局稳定,结果军机处又发电报来确证。

“恭王与元奇关系密切,太后自然不敢尽信。”赵烈文缓声道:“这封电报不仅是想确认一下大掌柜的态度,也是希望大掌柜能拿出切实的行动。”

“希望咱们拿出什么切实的行动?”易知足道:“出兵天津,朝廷定然会疑神疑鬼,支援一批军火?我可不希望八旗新军的战力太强......。”

燕扬天开口道:“四国岛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可以将征伐四国的万余八旗新军运送回国。”

“这主意倒是不错。”易知足颌首道:“就如此回复军机处,顺带转告恭王一声。”

京师,紫禁城,军机值房。

收到易知足的回电,肃顺可谓是心花怒放,连看了两遍这才起身赶往养心殿,奕訢和他二人皆是立宪派领军人物,但一直以来,组阁摄政呼声最高的都是奕訢,他这个首席军机大臣似乎一直都活在奕訢的阴影下,这一次,他总算是可以扬眉吐气了!

看过电报,慈安也是长松了口气,易知足没乘机提出出兵天津,而是许诺将在倭国的万余精兵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回天津,对恭王和福恒所部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此举既不仅是积极支持朝廷平乱,也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她心里实则一直都有些担心元奇扣押在倭的部队。

略微沉吟,她才开口道:“拟旨,温言勉励恭王一番,令其改道北上,走通州回京。”

肃顺听的一楞,此举不仅是意在试探恭王的反应,也是给恭王一个机会,若是恭王遵旨改道北上,他不就白欢喜一场?略微沉吟,他才迟疑着开口道:“太后,是否着恭王在天津城外扎营?”

慈安有些意外的瞥了他一眼,随即就反应过来,道:“可是担心元奇?”

“是。”肃顺连忙道:“若是恭王无心作乱,必然遵旨改道北上,微臣担心元奇会否继续将在倭部队运送回天津。”

稍一沉吟,慈安便缓声道:“恭王大军一旦兵临天津城下,变数太多,着令其即刻改道北上,探明其意图!”

肃顺不敢再多嘴,连忙叩首道:“微臣遵旨。”

天津,塘沽,前锋大营。

奕訢率部拔营向天津进发纯粹就是一个姿态,行军速度极慢不说,还早早就安营扎寨,中军大帐刚刚扎好,朝廷和元奇的电报就几乎同时送到,将两分电报比照着看过之后,奕訢轻叹了一声,随手将电报转给僧格林沁,啜茶不语。

看过电报,僧格林沁轻声道:“没有元奇的支持,六爷纵然能攻下天津,也无法守住,至于京师更是休想。”

“我就不明白了,易国城究竟是怎么想的?”奕訢闷声道:“真指望太后会乖乖交出兵权,推行宪政?这不是与虎谋皮嘛?”

略微沉吟,僧格林沁才道:“要不,我去新港见见郭仲牟?”

奕訢心里着实是有些不甘,沉吟了下才道:“之前让郭仲牟吃了闭门羹,僧王前去......。”

僧格林沁摆了摆手道:“无妨,郭仲牟不是睚眦必报的性子。”

新港,东海舰队驻营地。

闻报僧格林沁轻骑而来,郭仲牟立马就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了转机,连忙快步迎了出来,一见面他就爽朗的笑道:“僧王前来,可是回心转意?”

僧格林沁笑道:“本王还真有些担心会吃闭门羹。”

“在僧王眼里在下就如此小肚鸡肠?”郭仲牟满面笑容的道,说着伸手礼让道:“僧王请——。”

两人进的大帐,奉上茶水之后,郭仲牟屛退了众人这才开口道:“恭王究竟是何打算?”

僧格林沁却是问道:“恭王的想法和意图,福恒应该都说明白了罢?可向镇南王如实禀报?”

“如此大事,在下岂敢隐瞒?”郭仲牟说着对外吩咐道:“来人,将今天与上海往来的电报底单都送来。”

僧格林沁没阻止,点了支烟,他才闷声道:“镇南王究竟是何想法?”

“大掌柜是何想法,我也不甚清楚。”郭仲牟道:“我揣摩着无非是这几点......。”顿了顿,他才接着道:“从国际局势考虑,大掌柜预判欧洲这两年将会爆发大规模战争,这对咱们而言,是西北扩张的大好机会,一旦国内爆发大规模内战,极有可能就会再度错失西北扩张的机会......。”

“等等。”僧格林沁打断他话头道:“如果元奇大力支持,即便是爆发内战,战争也会迅速结束,长则半年,短则两三个月......。”

“僧王未免想的太简单了。”郭仲牟缓声道:“一旦爆发战争,就不是保皇立宪之争,而是大清生死存亡之战!朝廷战败,必然败退东北,战争也必然旷日持久。”

僧格林沁一阵默然,确实是有这个可能,这些年朝廷一直在经营盛京,可不就是打着退回东北的主意?一旦慈安见势不妙,带着皇帝退守东北,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可就真是难说了。

见他不吭声,郭仲牟接着道:“一直以来大掌柜都十分反对内战,因为战争的破坏性太大,美利坚南北战争打了四年,人口损失惨重,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我记得大掌柜曾经说过,我们大清与西洋各国竞争,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西洋各国推行工业化,为了获得廉价的劳动力,英吉利、法兰西采取了圈地运动,美利坚和沙俄是采取解放黑奴和农奴的政策。

咱们大清人口众多,无须为廉价的劳动力发愁,但这些年因为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移民充实东北、西北、蒙古、南洋等地,也有些捉襟见肘,东南亚、朝鲜、倭国、西北、西伯利亚、阿拉斯加这些地方如今也都需要大量的移民。

至于经济损失,战争的破坏性究竟有多大,僧王怕是不了解,大掌柜曾经提及过,美利坚内战,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五十亿银元!咱们修一条铁路才多少银元?”

美利坚的南北战争,僧格林沁十分关注,但关注的重点在于战争进程,经济损失他从来就没听闻过,听的经济损失高达五十亿银元,他半天合不拢嘴,实在是这个数字太过骇人听闻!大清一年的岁入才多少白银?

良久,他才开口道:“预备立宪期满在即,即便有种种顾虑,也不至于放弃推行宪政罢?”

“当然不可能。”郭仲牟缓声道:“我想大掌柜应该有十足的把握平稳的推行宪政,协助恭王掌控兵权,不就是分化瓦解,牵制制衡八旗新军的手段?”说到这里,他轻笑道:“恭王太激进了,凡事皆是欲速则不达。”

两人说话的功夫,收发电报的底单已经送了过来,僧格林沁大致翻了翻,见的确实已经如实禀报,登时就沉默不语,良久他才开口道:“朝廷已有谕旨,着恭王改道北上,经通州入京,给镇南王去封电报,请示一下。”

“行!”郭仲牟说着提笔飞快的写下电文走出大帐,心里却是暗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好消息!”燕扬天快步走进书房,笑道:“僧王前往新港见郭仲牟,似有回心转意的意思。”说着,他将电报城给易知足。

看过电报,易知足含笑道:“看来恭王的态度也不坚决,难得的是太后的这道谕旨颇为及时,算是给了恭王一个体面的台阶!”说着,他将电报转给了赵烈文。

燕扬天却是问道:“校长之前是打算让恭王坐镇天津,这该如何回复?”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让他暂时驻扎通州罢。”

驻扎通州哪里及得上天津?赵烈文一听就知道他这是对恭王心有不满,当即斟酌着道:“前往新港的是僧王,目前恭王的态度并不明朗,不如征询下他的意见,是回京师?还是坐镇天津?”

“就因为太惯着他了,他才敢如此肆无忌惮!”易知足沉声道:“就直接命令他驻扎通州!”

见他有动怒的迹象,赵烈文明智的转移了话题,“福恒那里,是否照旧?”

“福恒与恭王不一样。”易知足缓声道:“在处境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他没有抛弃恭王,也算是难得,照旧吧,愿意来元奇,咱们不委屈他,愿意去倭国,也好生安排。”

见他语气和缓下来,赵烈文才含笑道:“大掌柜,僧王向咱们请示,无非是一个姿态......以后还有倚重恭王的地方。”

“行,回电,尊重恭王的选择。”易知足缓缓点了点头,对于奕訢他心里确实是很不满,但想想也确实没必要摆在桌面上,更没必要把关系弄僵,推行宪政,牵制八旗新军还用得着对方。

僧格林沁一直在新港等到了易知足的回电,这才快马赶回塘沽大营,进的大帐,正与奕訢说话的福恒连忙起身敬礼,“下官见过.......。”

“无须拘礼。”僧格林沁摆了摆手,大步走到奕訢下首坐下道:“元奇的态度很明确,也很坚决,对于六爷的想法,郭仲牟也如实的进行了禀报。”说着,他掏出电报道:“我就朝廷谕旨进行请示,这是回电。”

扫了一眼电文,奕訢一脸苦涩的道:“之前,易国城是建议咱们坐镇天津,如今却是尊重我的选择,短短几个字,一股寒意扑面而来。”

“六爷过虑了。”僧格林沁道:“六爷不会是忘了,当时回电,您是拒绝了坐镇天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