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八十七章 权税交易

大清巨鳄 第八百八十七章 权税交易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上海不乏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口城市,作为大清最开放的城市,作为大清的政治经济、金融商贸、工业科技中心,上海常年居住着无数来自西洋各国的外交官员、商人、传教士、科技人才和技工人才,要了解西洋各国的税负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便捷的有线电报,短短不过几日功夫,赵烈文、易正行就完成了易知**办的任务。

这日一早,赵烈文将一份调查报告放在易知足的案头,感叹的道:“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落后的**皇权的大清,在税负方面居然远远低于英法美等宪政之国。”

易正行接着道:“如果以税负的高低作为自由的标准,毫无疑问的,我国公民无疑要比英法美等国自由的多,我很好奇,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易知足一边翻看调查报告一边漫不经心的道:“要说自由,我国比起英法美等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对于民间极为放纵,百姓除了照章纳粮之外,与官府再无关系。

至于说税负低,原因很简单,成本低!相比起西洋各国,我国朝廷扮演的不是管理者的角色,而是仲裁者的角色,故只需少量官僚即可对民间实施有效的治理,另外,官员的俸禄也是极低。”

易正行有些不解的道:“仲裁者的角色?”

“不错,就是仲裁者的角色。”易知足颌首道:“你需要详细的了解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懂的虚心请教赵先生。”

“请教不敢当,咱们共同探讨。”赵烈文谦虚了一句随即问道:“税负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见的两人一问接着一问,易知足索性放下报告,道:“对于百姓来说,税负低自然是好事,但对于国家来说,税负低则是坏事。在这个国家之间竞争日益剧烈的时代,必须尽可能的凝聚国力,如此才能与西洋各国竞争!”

赵烈文不无担心的道:“若是施行宪政,反而要增加赋税,怕是会引发民间对宪政的抵触......。”

易知足听的一笑,“还记得之前有关民富国强和国富民强的争论吗?”

赵烈文点了点头,道:“学生记得大掌柜是赞成民富国强。”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自赋税,赋税来自民。民不富,国家即便是竭泽而渔,岁入亦是有限,民若富,稍稍调整税率或者是增加新税,就能大幅增加国家岁入。元奇对各个工厂主增收的个人所得税,惠甫留意到没有?

个人所得税英国目前还在试行,这是一个很好的税种,值得大力推广普及,成为国家的主体税种,民越富,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就越丰厚,由民富到国富再到国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听的两人对话,易正行不由的皱了下眉头,感觉两人这话题似乎扯远了,赵烈文跟易知足时间长,很清楚他的这种谈话风格,略微沉吟了下,才试探着道:“大掌柜的意思,是促进民富,然后再进行赋税革新?”

易知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宪政的实质是什么?”

怎么又扯到这个问题来了?易正行感觉自己已经被绕糊涂了,赵烈文却是斟酌着道:“宪政的实质是保障公民权利,约束朝廷的权力.......。”

“在我看来,皇权**之国是一家一姓之国,宪政之国则是民众之国。”易知足慢条斯理的说道:“宪政之国基础在于民众,为民众而有国家,国家的一切都代表着民众,民众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所以,国家也将保障民众权利放在首位。

不过,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公民既然有权利就必然有义务,公民的义务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纳税!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

由**皇权转化为宪政,在我看来就是一场权税交易!以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换取公民纳税的义务!

相比起西洋各国,我国的税负着实是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这不利于我国与西洋各国竞争,也不利于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因此,一旦实现真正宪政,税制改革势在必行,增税在所难免。

在税制改革之前或者说在增税之前,在实现真正的宪政之前,必须尽快的促进民富,如此,既不至于让百姓抵触宪政,也能在必要时大幅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

绕了一个圈子,总算是说透彻了,易正行沉吟了下,才试探道:“这份调查报告是否让各省报纸公开发表?”

“暂时不宜。”易知足道:“目前各省正在筹建咨议局,咨议局有权议决各省财政预算、决算、税法、公债等,待的他们会议发现入不敷出之后再抛出来不迟。”

不过半月,大清第一个咨议局——江苏咨议局在上海镇南路‘梧桐园’正式挂牌成立,上海中外大小报纸纷纷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各省大小报纸纷纷进行转载并催促自省尽快成立咨议局,各省督抚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加快了筹建咨议局的步伐。

东方这个古老庞大的帝国尝试着推行宪政,西洋各国都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当然,各自的心态都不尽同,与元奇关系最为密切,并且没有利益冲突的美利坚对此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沙俄则是喜中带忧,英法两国则是颇为复杂。

京师,使馆区,英国大使馆。

宽大敞亮的办公室里,英国公使华尔森坐在高靠背的沙发座椅上默默的抽着雪茄,清国加快推行宪政的步伐对于英吉利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明摆着的,一旦清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实权就会落在元奇手里,这意味着清国有可能快速崛起,加速对外扩张的步伐,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英吉利在亚洲的扩张,甚至可能危及英吉利在印度的利益。当然,元奇掌控清国的实权也不是没有好处,清国可能会更为开放,这利于两国的商贸。

清国朝廷订购的大批军火已经交付了一半多,不知道会不会爆发内乱,若是能象美利坚那样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内乱就好了,得找机会试探一下,至少也要给清国的朝廷表明英吉利坚决积极支持他们的态度。

他正自默想着,一个参赞进来禀报道:“阁下,恭王前来拜访。”

一听有望担任内阁首相的恭王奕?前来拜访,华尔森可谓是喜出望外,连忙起身快步迎了出去。

在大门口迎上奕?,热情的寒暄了一阵,华尔森才将对方礼让到装饰豪华的会客厅,落座之后,奕?便直接问道:“下批军火什么时间能够交付?”

听他催问军火,华尔森心里暗喜,缓声道:“下个月就能抵达天津。”说着,他试探着道:“要的急的话,还可以更快一些。”

奕?看了他一眼,道:“对倭战争已基本结束,大批元奇新军正陆续抵达天津。”

这难道是战争的前奏?华尔森心头狂喜,连忙道:“我马上发电报催促,争取在二十日内交付。”顿了顿,他接着道:“战舰、火炮、步枪以及弹药,我国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大量提供。”

对方的心思,奕?一眼就能看穿,他不动声色的道:“我们还需要巨额的低息贷款,贵国也能提供吗?”

“当然可以。”华尔森不假思索的道,只要能挑起清国大规模的内战,哪怕是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谢谢。”奕?语气诚恳的的道:“如果需要,本王会第一时间向贵国寻求援助,不过,当务之急是尽快在京师建立军工厂,我们需要能够自行制造生产枪支弹药。”

“很乐意为殿下效劳,我们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帮殿下建立一个大型的军工厂。”华尔森微笑着道。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慈安看了一眼跪在珠帘外的肃顺,沉声道:“明确告诉易知足,施行宪政之后本宫管不了,也不想管!但施行宪政之前,不允许元奇新军进驻天津。”

略微沉吟,肃顺才道:“元奇新军登陆天津,应该是朝廷向英吉利大量购买军火之事引起的,微臣恳请前往上海与易知足面谈。”

“前往上海面谈也好。”慈安缓声道:“告诉他,本宫既然决意虚君立宪就不会轻易更改,不要疑神疑鬼,破坏当前难得的大好局面。”

“微臣遵旨。”肃顺连忙叩首道,抬起头,他试探着道:“当初易知足承诺征服倭国之后仿朝鲜例,如今倭国战事已基本结束......。”

“不必提。”慈安没好气的打断他的话头,提起这事她就满心的不痛快,整个倭国几乎被元奇屠戮一空,朝廷要来做什么?朝廷可没银子大规模的移民,况且,这趋势下去,很快就会组阁立宪,她何必去操那份闲心。

“皇太后——。”肃顺轻轻的磕了个头,缓声道:“倭国四岛之地,堪比一大省,建省设府既能安排官员亦能增添议员.......况且移民亦无需朝廷负担。”

经他这一提醒,慈安才回过味来,微微点了点头道:“既是如此,那就争取过来。”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胡光墉缓步走进房间,拱手道:“大掌柜——。”

“雪岩来了。”易知足微笑着伸手让座,“坐,无须拘礼。”

“谢大掌柜。”胡光墉谢过之后在下首落座,他清楚对方很忙,也不废话,径直道:“大掌柜,纽约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价格出现了一波异动,不过十天时间,金价从一百三十二美元涨到了一百四十四美元.......。”

这个涨幅倒真是不小,易知足皱了下眉头,南北战争时期纽约的黄金价格象是过山车起起落落的幅度大的惊人,但战后的黄金价格一直极其稳定,原因很简单,大量的黄金都被联邦政府财政部储备,投放在市场上流通交易的黄金仅有一千五百万,如此做的目的就是防止黄金交易市场被操纵垄断。

十天时间,金价波动十二美元,这确实十分异常,易知足点了支烟,沉吟了一阵才道:“雪岩是何看法?”

“目前纽约的黄金不适宜投机。”胡光墉缓声道:“不过有消息称,有议员极力反对用黄金回购在战时发行的绿背美钞。”

听的绿背美钞,易知足扬了扬眉头,元奇在南北战争时期,也就是绿背美钞价格最低的时候囤积了数额不小的绿背,在战后都兑换成了黄金,很是恶赚了一笔,如今居然有人反对?略微沉吟,他才道:“这消息可靠吗?”

“不敢确定。”胡光墉摇了摇头。

易知足笑了笑,道:“雪岩既然前来禀报,想来是动心了?”

“大掌柜如果能确证这消息属实,咱们倒是可以投机一下。胡光墉缓声道:“绿背美钞发行量不小,这些年回收的力度也并不是很大,如果联邦政府真是打算放弃回收,金价必然大涨。”

“不用打探核实。”易知足语气笃定的道:“这消息是假的。”

胡光墉有些意外的道:“假的?”

“假的。”易知足颌首道:“不可能不回收!没有绿背美钞,联邦政府有可能输掉那场战争,即便压力再大,联邦政府也不可能宣称不回收绿背美钞,这消息是假的,是有人刻意放出来,想拉高金价。”

对于易知足的判断,胡光墉不敢质疑,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原本以为是机会来了,却没想到这不是机会,而是陷阱,他站起身正准备告退,易知足却猛然想起了‘黑色星期五’,仰头想了一阵,他才吩咐道:“从现在起,留意纽约的金价!”

胡光墉心里一喜,“有机会?”

见他一脸的兴奋,易知足笑道:“机会可能有,不过,这市场太小。”

“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胡光墉笑道:“主要是练练手。”

“练手倒是可以。”易知足笑道:“等价格回落到低点,陆续吃进一点,吃相别太难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