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八十八章 黄金投机

大清巨鳄 第八百八十八章 黄金投机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易知足想起的‘黑色星期五’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黄金投机案——两个胆大包天的投机商利用黄金和绿背纸钞并行流通的漏洞企图垄断黄金价格。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却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和极其恶劣的后果——金市的恐慌引发严重的股灾,导致美利坚经济进入萧条期,长达六年的萧条期。

尽管与美利坚关系良好,但易知足没打算提醒联邦政府,相反,他不介意落井下石,赚钱是其次,美利坚经济萧条无疑是给正在快速崛起的大清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南北战争促使美国的金融市场迅速繁荣,纽约的华尔街已经成为仅次于伦敦金融城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已然成为了上海外滩金融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华尔街的萧条无疑的外滩崛起的良机!

蒙蒙细雨中,神情有些阴沉的肃顺一手打着黑布伞一手提着袍摆缓步走进镇南王府的大门,京师已经传开,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已经定下,是恭王奕?,他不知道这风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但无风不起浪,此番前来上海,他要当面确证一下。

易知足一如既往的站在书房外的台阶上迎接,待的肃顺到的跟前,他才笑道:“雨亭兄这段日子跑的可够勤的。”

早已换了一副笑脸的肃顺拱手道:“国城兄消停些,在下也就无需如此奔波往返了,亏的是有铁路,否则非的长驻上海不可。”

易知足笑道:“为驻兵天津之事而来?”

肃顺点了点头,道:“国城兄未免太谨慎了罢?”

“不谨慎不行,一日没实施宪政,我一日不敢松懈。”易知足边说边伸手礼让,“这事须怪不得我,谁让朝廷购买那么大批军火。”

进屋落座,肃顺才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太后已是铁下心推行宪政,元奇大军进驻天津,无益于促进宪政的推行,反倒是使得京津气氛紧张,徒惹朝野上下猜疑。”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我方才说了,此事怪不得我。”

“即便是虚君立宪,给皇上和太后也须的留存几分脸面。”肃顺陪着笑道:“元奇大军驻扎天津,倒象是逼迫朝廷推行宪政一般,震慑一下,表明态度足够了。”

这一点易知足还真是没考虑到,确实,虚君立宪,皇帝虽然没了实权却仍然还是国家的象征,国民的精神领袖,该有的体面还是的留存些,略微沉吟,他才道:“撤军可以,英国人未交付的军火转交给元奇。”

这倒也不是不可以,肃顺迟疑了下才道:“银子呢?”

“银子?”易知足白了他一眼,“元奇不过是代为保管,没要保管费就不错了,还指望元奇支付这笔军火费?”

肃顺苦笑着道:“朝廷的情况,国城兄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也得给朝廷个台阶下罢。”

“别跟我这哭穷。”易知足没好气的道:“元奇资金也紧张,马上要大规模向倭国移民。”

听的这话,肃顺笑道:“这倒是可以变通一下,以对倭移民补偿这笔军火费,对倭战事已经基本结束,马上要着手建省设府置县......。”

“不用试探。”易知足笑道:“我不会食言,倭国循朝鲜例,由朝廷遣官治理。”

见他如此爽快,肃顺笑着拱手道:“多谢国城兄成全。”

“无需客气。”易知足语气淡然的道:“元奇组织移民,朝廷遣官选些勤政爱民的,砸了元奇的招牌,别怪我不客气。”

“国城兄放心。”肃顺说着话头一转,“听说内阁总理大臣已经定下来了?”

易知足也不瞒他,点了点头,道:“太后来电问询,我荐的恭王。”

荐的恭王?肃顺脑子登时嗡的一下,回过神来,他才道:“皇室不入内阁......。”

“我国情况不同。”易知足缓声道:“雨亭兄暂时委屈下,担任协理大臣罢。”

“暂时?”肃顺抬头望向他,仿佛是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易知足点了点头,“雨亭兄接替恭王,接任下一任总理大臣,有你们这两任作为过渡,有利于保证大清平稳顺利的实现真正的宪政。”

肃顺有些狐疑的看着他,“国城兄真不打算组阁摄政?”

“雨亭兄尽管放心。”易知足笑道:“即便是我要组阁摄政,也是在你之后,更何况我目前还真没这个打算,你也知道我秉性散漫,不太合适。”

肃顺依然有些不放心,道:“第二任总理大臣也是指定?”

“当然。”易知足颌首道:“目前大清并不具备宪政的基础,江苏咨议局的议员选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家大事不能儿戏,在大清不具备实施宪政的基础之前,内阁总理大臣必须指定,由皇帝指定。

由皇帝指定?皇帝能指定才是咄咄怪事!肃顺不由的暗自好笑,心里的阴霾也一扫而空,相比较而言,他更愿意做第二任的总理大臣。

从镇南王府出来,肃顺立即就给养心殿发了一封电报奏报易知足同意撤兵的条件,第二天,慈安的回电就到了,就两个字——允准。

随着江苏咨议局的成立,南洋两省以及广东、浙江、福建、江西、广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咨议局也相继成立,其他各省尽管一再督促,进度却依然缓慢,不少省份在登记核实选民身份方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每一省咨议局成立,东南各大报纸都会及时报道,并公布一系列的数据,诸如人口数量,选民数量候选人数量,议员数量以及各个比例,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南洋两省,作为移民大省,两省人口都不多,但选民与总人口比却是最高的,分别达到百分之二点五、六,远远高出东南各省,作为元奇根基的广东也才达到百分之一点二。

“根据详细的调查,南洋两省的比例之所以高,是因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再则就是橡胶园的估价普遍较高。”易正行说着看了易知足一眼,斟酌着道:“南洋因为普及初等教育,占据很大的优势,这容易接受......。”迟疑了下,他才道:“可橡胶园普遍估价高,动辄三五千元,有没有弄虚作假的嫌疑?”

易知足听的一笑,“你应该详细了解橡胶的价格,再了解橡胶园的产量和橡胶树的经济寿命也就是能割多少年的胶,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目前对橡胶园的估价严重偏低,因为橡胶价格仍然处于低价。”

“还低估了?”易正行一脸的难以置信。

“严重低估。”易知足颌首道:“橡胶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其价格未来必然不断上涨,甚至是翻番。”

听的这话,就连赵烈文也感到震惊,他很清楚,自征伐南洋之后,元奇就不遗余力的在南洋推橡胶树的种植,早在那时,对方就预料到了橡胶的巨大价值?这简直就是点石成金!

易正行犹自有些不相信,“橡胶的价值如此之大?”

“不说其他的,满街跑的自行车和马车以及人力车所用的充气轮胎都是橡胶制成的,仅仅这一点,就可看出橡胶的巨大市场。”易知足缓声道:“不只是我国,西洋各国对橡胶的需求量也是极大,橡胶如今已成为我国继茶叶和生丝之后又一大宗出口商品。”

见的易正行不吭声了,赵烈文笑着将话题拉了回来,“南洋以及东南各省对于筹建地方议会早有准备,地方官员平日里对于治下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其他各省相差甚远,估计需要半年甚或是大半年才能尽数成立,这势必延误资政院的成立,是不是......?”

“不要着急。”易知足摆了摆手,“一旦催促过急,地方官员必然敷衍塞责,我倒希望他们慢一点,认真负责一点,已经成立的咨议局,可以着他们先行召开会议。”

时间一晃便到了六月,天气也渐渐酷热起来,这日午后,易知足正在荷园小憩,迷迷糊糊中听林美莲有些急促的声音,“大掌柜,燕参谋长来了,说是有紧急军情。”

听的紧急军情,易知足登时清醒过来,一骨碌翻身坐起,“人呢。”

听的声音,燕扬天快步进来敬礼道:“校长,倭国宫城昨晚发生地震和特大海啸......。”

特大海啸?这么倒霉?易知足新心里一紧,连忙问道:“伤亡情况如何?”

“僧格林沁部损失了一个营,另外北洋水师损失了八艘战舰和三百多官兵。”燕扬天声音低沉的道:“据报称,掀起的海浪足有数十米高,很多地方被淹没。”犹豫了下,他接着道:“有谣传说是.......报应。”

“什么报应?”易知足脸一沉,“倭国自古就多火山地震,着僧格林沁封锁消息!牺牲的官兵厚恤,损失的战舰给他们补。”

“是!”燕扬天连忙朗声道,见他敬礼要转身离开,易知足又叫住他道:“告诉僧格林沁,不是什么报应,这是天佑我大清!假如战争没有结束,遭遇这场特大海啸会是什么后果?”

如果战争没有结束,东海舰队和北洋水师必然在这场特大海啸中损失惨重!燕扬天反应过来,一脸振奋的道:“校长见的透彻,确实是天佑大清!”

“去吧。”易知足说着看向林美莲,“倭国海啸必然波及我国沿海,马上去电了解情况。”

待的两人退下,易知足也是心有余悸,元朝伐倭就是遭遇特大风暴,如今又冒出个特大海啸,还真是有些邪门,不过,再邪门如今也被他灭了!

虽然下令封锁消息,不过,他心里清楚,这消息只怕难以封锁,灭绝倭国这事有点不得人心,怕是会有人借这事做文章,还不如主动宣扬天佑大清,思忖了半晌,他觉的还是先观望的好。

接连几天,南北各大小报纸都没出现有关倭国海啸的报道,易知足这才放下心来,转而将注意力转移到纽约的黄金交易市场。

“大掌柜,入夏之后,纽约的金价就开始稳步的上扬,不过幅度很小,很明显是有人在暗中吸纳。”胡光墉缓声道:“估摸着,这种情况一直会持续到七月。”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为什么?”

“美利坚是农业出口大国。”胡光墉不假思索的道:“做粮食出口贸易都是以黄金结算,为了避免因为金价的浮动而造成损失,商人们会在粮食卖出之后在黄金交易室卖空黄金来进行套期保值。这种卖空的压力不容忽视,因为数额很大。”

看来是做足了功课的,易知足赞许的点了点头,“左右是练手,根据你的判断,吃进抛出。”

“大掌柜。”胡光墉连忙道:“纽约黄金交易市场很火爆,大部分都是投机性质的,只要缴纳很少的保证金就能在黄金交易室里进行黄金投机操作.......最高的,一千美元可以买五百万黄金合约,。”

易知足听的倒吸了口冷气,“他们疯了?”

“确实是疯了。”胡光墉苦笑着道:“纽约的黄金市场是一个比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有可能使人在几分钟之内暴富或者一贫如洗的地方。平均每天有将近7000万美元的交易量。”

竟然疯狂到了这个地步!难怪一个黄金投机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易知足沉吟了半晌才开口道:“如此倒也省事,无需调集资金了,你先练手,不过要随时收集消息。”

“属下明白。”胡光墉连忙颌首道。

胡光墉预料的不错,纽约金价一路稳步上扬,到的七月,已经涨到了一百四十美元,随着大量的粮食出口贸易商人卖空黄金进行套期保值,金价开始缓缓下跌,到的八月底,金价已经回落到了一百三十二美元,而且趋势仍然是下跌。

面对这个行情,胡光墉也有些看不懂了,估摸着这一波行情应该结束了,但却又觉的有些不对劲,却偏偏不知道哪里不对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