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九百七十章 远交近攻

大清巨鳄 第九百七十章 远交近攻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在格兰维尔眼里,波斯湾的价值主要是战略价值,经济价值实则并不大,环波斯湾一带不是沙漠就是荒漠,荒凉而贫瘠,人口也十分稀少,两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其中土耳其频临地中海,唯一有价值的只有波斯帝国。

但随着清国向波斯湾的扩张以及西北铁路的修建,英国和俄国基本上都已经丢掉了波斯的市场,可以说,英国现在即便是控制波斯湾,已经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唯有战略价值。

他很怀疑清国控制波斯湾,目的是向中东扩张,一直将势力扩张到地中海沿岸,从而威胁整个欧洲,历史上,蒙古人的铁骑就曾经踏足东欧,就野心而言,东方丝毫不逊色西方。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我们可以退出波斯湾,但贵国必须保证不得入侵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不得继续向西扩张到苏伊士运河沿岸,不得让俄国人在波斯湾取得出海口。”

条件还真多!易正行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的道:“通过谈判让贵国退出波斯湾,实则是给予贵国足够的尊重,我们不希望与贵国在波斯湾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这是事实,以清国现在的军事实力,确实有能力将他们驱逐出波斯湾,格兰维尔沉吟了下,才道:“我不得不提醒贵国一声,若是贵国向中东扩张,面对不是我们一个国家,而是整个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看到贵国控制中东。”

“我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无意染指奥斯曼土耳其,无意向地中海扩张。”易正行缓声道:“我国控制波斯湾只是为了保证我国西南以及西部边疆的安全,贵国大可放心。”

对于这番话,格兰维尔自然是将信将疑,“我们需要签署协议来确保这一点。”

“可以。”易正行干脆的道:“我国可以与贵国以及奥斯曼土耳其、波斯签订条约,界定疆界。”

听的这话,格兰维尔稍觉安心,有这么一份协定,英国至少可以很体面的退出波斯湾,日后也不会遭欧洲各国指责,顿了顿,他开口道:“退出波斯湾,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十年为期,如何?”

易正行听的一笑,“拖拖拉拉,这可不象贵国的风格,一年吧,最多一年时间,不能再长,否则我难以向国内交代。”

尽管对于老头子的意图,易正行十分清楚,但他还是在回城之后,马上发了一封电报向易知足详细禀报了格兰维尔的提议。

易知足也确实没打算继续向中东扩张,中东的战略地位极为突出,不过大清若是敢染指中东,还真有可能出现群起而攻之的局面,欧洲一众强国极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对,就算是大清将俄国拉进来,也无济于事。

表明上看大清如今是国势强盛,但他自己心里清楚,就工业生产能力而言,还远不及英吉利,更遑论英法德意奥等国联合起来,他可不敢象晚清那样象全世界宣战。

在收到易正行从开普敦发来的电报之后,他马上就回电——只要英国人同意退出波斯湾,同意他们提出的条件,不过我们不染指,欧洲各国也不能染指,应该将中东作为东西方的一大战略缓冲区。

清英两国的开普敦谈判断断续续谈了一个多月,到的五月初才结束,结果一公布出来,汇聚开普敦的各国记者都大为意外,在战场上强势无比的清国在谈判桌上却一点不强势。

挟海陆大胜的清国不仅没有乘机割占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反而连占领的德班港和金伯利都归还给了英国,战争赔款也没有,英国只是支付了三百万英镑用于马普托的重建和比勒陀利亚的修缮。

另外就是双方议定了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与德兰士瓦、奥兰治以及清国在南非殖民地的疆界。

这个谈判结果,更象是清英两国在南非打了一个平手,当然,不少记者怀疑清英两国另外还签订了秘密协定,不过,尽管多方打探,却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事实上,清英两国也确实没有签订什么秘密协定,有关英国退出波斯湾的协议,两国商议明年在德黑兰签订。

消息传回国内,朝野上下也是一片哗然,因为有着普法战争的例子,国内普遍对于南非谈判有着很高的期望,没想到谈了一个多月居然是这么一个结果,三百万英镑折合白银只有一千二百万,与法兰西高达七亿的巨额赔款简直无法相提并论,不少报纸对此大力抨击,矛头直指钦差大臣易正行。

“大掌柜,这会不会对行之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赵烈文苦笑着拍了拍茶几上厚厚一叠报纸,他很清楚,让易正行前往南非,目的是为易正行捞取政治资本,如今这样子,似乎是弄巧成拙了,他试探着道:“是不是写篇文章进行舆论引导?”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确实有必要引导下舆论,就以远交近攻为题,德法两国接壤,又同为欧洲军事强国,可谓是一山不容二虎。

普法战争,德意志索要巨额战争赔款,既是因为刚完成统一的德意志急需资金发展,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削弱法兰西的实力,遏制法兰西快速恢复。

清英两国的情况则不一样,咱们与英国分属东西两大帝国,并无根本利益冲突,英国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国,而且在我国有着巨额的投资,我们没有理由为蝇头小利而损害清英两国的关系,更无必要人为制造东西方两大帝国的对立。

我国目前正处于逐步开放的阶段,需要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我们需要的不是战争,而是和平,愿意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

快速记完这段话,赵烈文才道:“以大掌柜的名义发表?”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既是为行之正名,自然不便假手他人。”

署名长乐居士的《远交近攻》一发表,舆论风向顿时就为之一变,不少人纷纷撰文为之摇旗呐喊,广州上海的外文报纸也纷纷转载,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进行舆论引导,同时也表明了清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态度,对于清国稍稍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易知足这位元奇大掌柜,大清的镇南王才是清国真正的掌舵人,他的态度就是清国的态度,各国使馆也纷纷将这篇文章通过电报传回国。

这篇文章在欧洲各国一经见报,原本还对清英两国开普敦谈判抱着质疑态度的纷纷释然,清国是这种态度,也就难怪开普敦谈判是这么一个结果了。

当然,知道内情的英国政要对此却是腹诽不已,愿意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这是仗打完了,开始高喊和平了,前些年频频扩张发动对外战争的时候,没见你喊和平共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一边高喊和平,一边逼着他们退出波斯湾。

《远交近攻》的热议还没消退,悬挂着金龙旗的大清铁甲舰队已经出现在波斯湾海面,与清国商议的是明年在德黑兰签订波斯湾相关协议,这一年时间,大清要大致将在波斯湾的势力范围确定下来。

当然,这种事情,大清不会大张旗鼓,英国为了自己的尊严,也是捏着鼻子不好声张,只能采取默默配合的态度,环波斯湾一众小国见的靠山都倒了,又见的声威赫赫的大清铁甲舰队,自然都知道不想被灭国的话,就必须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当即纷纷转投到大清门下,整个波斯湾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变了天。

进入六月,上海也就进入了多雨的季节,不仅雨水多而且有些闷热,从京师到上海的火车抵达上海正是正午,一下火车,奕?就觉的一股湿热,要论气候,还是京师舒服一些,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停在站台上的三辆小轿车给吸引住了。

元奇研制出了内燃机汽车的事情,他是有所耳闻的,也听说这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小汽车比四轮马车要舒适的多,前来迎接的严世宽满面笑容的迎上来见礼,奕?径直问道:”这就是那内燃机汽车?”

“目前上海只有五辆,等闲难得一见。”严世宽笑道:“这次在下可是沾恭王的光了。”说着,他伸手礼让道:“恭王不妨比较一下,看看是否比四轮马车更舒适。”

小轿车驶出车站,在宽阔的马路上逐渐加速,速度很快就超过了马车,坐在车里的奕?一路感慨不已,“每次前来上海,总能接触到一些新奇的事物。”顿了顿,他接着道:“听说元奇准备大量制造这种小汽车?”

严世宽听的一笑,“就京师的街道,怕是不适合这种小汽车,这玩意娇贵,要柏油路面。”

“京师也在考虑仿效上海,拓宽街道,铺柏油路面。”奕?笑道,他这次来上海,是应易知足之邀,商议各省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也包括各省省城的城市建设,京师当然是重中之重。

小轿车在长乐书屋院子门外停下,见的易知足在院门外候迎,奕?一下车就快步迎上去笑道:“开普敦谈判,背后另有文章罢?电话里也不方便问,可憋了有段时间了。”

见他开口就问这事,易知足不由的笑道:“元奇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的买卖了?”两人笑着拱手见礼,随即缓步进了院子,奕?追问道:“是波斯湾?”

易知足点了点头,“不错,波斯湾对于大清很重要,不过,现在还体现不出来。”

早在元奇经略西北,第一次提出进行西北扩张之时,易知足就曾经说过,波斯湾是一个聚宝盆,这事奕?是有所耳闻的,不过,波斯湾具体有什么好处,他却是不知道,当即就笑道:“国城兄别打哑谜.......。”

易知足却是话头一转,“对小轿车印象如何?”

“比四轮马车强多了。”奕?道:“听说速度还能提高?”

“不错,汽车与火车一样,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这是与马车最大的区别。”易知足缓声道:“假以时日,汽车将成为最主要的陆路交通和运输工具。”

奕?疑惑的道:“与波斯湾有关系?”

“波斯湾出产汽车所需要的燃料。”易知足缓声道:“南非一战,是清英两国的国运之争,争的不是南非的金矿,而是波斯湾。”

听的这话,奕?不由的暗自咋舌,如此说来,这波斯湾比南非的金矿更为重要?进屋落座,易知足才道:“这次清恭王前来上海,主要是商议给朝廷放贷,在各省兴修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建设工程.......。”

奕?一路上都觉的这事透着几分蹊跷,当即就道:“这是好事,不过,朝廷借贷数额过大,却是不堪这利息之重。”

易知足干脆的道:“给你最低的息,年息三分如何?”

年息三分,这可谓是低的不能再低了,历来最低的也是年息五分,奕?心里暗喜,却是不动声色的道:“年息三分确实是够低,但数额过大,一年的利息同样不是小数,朝廷的岁入,国城兄是知道的,朝廷目前没有能力如此大规模兴建基础设施。”

瞥了他一眼,易知足语气淡淡的道:“朝廷若是不愿意,元奇可以牵头,不过如此一来,元奇就没钱纳税了。”

元奇不纳税,朝廷的岁入就会少一大截,况且这事由元奇牵头,朝廷算什么?奕?顿时有些急了,“这虽说是好事,但却不是小事,如此大的举措,内阁、议会还不得闹翻天。”

“这事目前能做不能说。”易知足缓声道:“否则,也不会日恭王亲自来一趟上海了。”

奕?道:“总的让我明白是怎么回事罢?”

“一场席卷全世界的,大规模,长时间的经济危机正在爆发的边缘。”易知足沉声道:“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我国也会被波及,采取这些措施,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减轻这场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