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839章 登基前夜

大明皇长孙 第839章 登基前夜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55:56 来源:书海阁

第839章:登基前夜

洪武三十六年,冬。

距离正旦,也就半月的功夫了。

而今日,天空之中下起了皑皑白雪,这可把宫里的宦官,上下的官员都给急坏了。

谁不知道,马上就太孙的登基大典,这要是耽误了大事,那可是.

“快快快,赶紧的,把这些雪今天都给扫干净了。”

“这天上落下一片雪,你们就给打扫一片,可不能是坏了事,甭管是下多少,都得给清理干净了,这地面上呀,一片雪花都不能留。”

管事太监急急忙忙的召集着小宦官们,对着整个皇宫进行清扫。

只是人力怎敌天时,这雪不仅是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是越来越大。

抬眼看向空中,是整个白茫茫的一片,尽皆被雪花给填满了。

“这可是如何是好啊。”

整个皇宫的宦官们,都开始急了起来。

要知道登基大典的规章制度下来了,里面流程很多都是在皇宫里举行的,若是雪滑磕了碰了的,那都是大罪。

上头一怒,受罚的,自然是下边。

只是乾清宫里,爷孙俩却是一副完全不着急的样子。

“瑞雪兆丰年,看来明年,会是有个不错的收获。”

朱英看着外边的大雪纷飞,笑着对老爷子说道。

朱元璋此刻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似乎外边的风寒对其没有半分影响。

“这是老天爷给大孙的贺礼,咱看呐,这雪大致是一时半会停歇不下来了,倒是天却没那般冷。”

“也不知等到大孙登基的那一日,是否还会下这般大的雪。”

“或是那登基仪式,咱觉得可能要调整一番,若是雪大误事,岂非是要传出笑话。”

朱元璋乐呵呵的说道,对于这次的登基大典,他也并未有太多担忧。

登基仪式这事,其实很多流程,皇帝本人就是主策划。

当然,一些细节都是大臣们来进行填充的。

在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环节,那就是准备了一套帝王冕服,朱元璋亲手把他埋掉,这是一种祭祀上天的方式,通过埋葬物品祭祀上天,而朱元璋这是他改朝换代的登基礼,所以有这一流程。

然后百官带头朝皇帝老大埋东西的地方跪拜并奏报,瘗礼成。

后边是徐达,常遇春,这一批开国功臣们,扶持簇拥着朱元璋坐上金椅。

这画面就稍微有些辣眼睛了,不过寓意是被拥戴上去的。

朱英这次的登基仪式的设计,就变化很大,跟朱元璋的完全不是一个感觉了。

与其说是登基仪式,更可以看成是大阅兵。

其中大部分的流程,除了祭祀上天外,大部分的流程都在阅兵之上。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大明天朝的威风。

军部,五军都督府。

“太孙令旨,在正旦初一这天,还有三十万军进行演练,这是登基大典,谁也别给我误了事,否则小心头上的脑袋。”

“此番太孙把这等重要之事交予我,那就容不得半点差错,从今日起,全军进行严格操练,尤其是在军容之上,更要重视。”

蓝玉意气风发,他没想到,太孙登基大典竟然会有大阅兵,最主要的是,这次的大阅兵总兵,还是他蓝玉。

这让他感觉自己有些羞愧,之前他因为义子的事情,还想着折返天竺拥兵自重,现在看来,太孙果然是信任他的。

也因为这个事情,让五军都督府上下,都兴高采烈。

在他们看来,太孙这是给了个信号,对军部的信任和重视。

军部是五军都督府的新名,这也新政里面的一个环节。

从此之后,军部就不受朝廷节制,而是属于皇帝直属,只负责对外战争和对内平叛,屯田这一块,也会被逐渐的分割出去。

朱元璋定下的屯田兵,从朱英登基的那天开始,将会逐渐的淡出视野。

以后大明的兵,将会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用来确保大明兵力的精良。

面对武将的欢欣鼓舞,文臣们这边就有些不愿意了。

“你说说,哪能是这样安排呢,难道陛下也不能说上两句吗。”

“历朝历代,哪个皇帝登基之际,会如此大费周章的安排将士演练,如今我大明富庶,但这也不能是这样,治理天下,靠的是文人,而不是那些武夫。”

“诸位,我看是得上奏一番,劝谏太孙不可如此重视军部,我大明泱泱礼仪之邦,如今是万国来拜,当是以礼仪为先,这番兵戈展现,岂非是失了颜面。”

礼部衙门里,一礼部官员慷慨陈词,语气激昂的讲述道。

他是个老资历了,也是个老学究,对于太孙的改革一直颇有微词,只是在朝廷上,爷孙俩气势太盛,唱反调的基本上坟头草都三尺高了,所以不敢言语什么。

也就只能是在衙门里的时候,才敢是这么说上几句。

对此,其他礼部官员早就见怪不怪了,没人回应,稍显几分冷场。

礼部尚书任亨泰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便转而说道:“太孙殿下定下的乐曲,要气势磅礴,恢弘大气,如此才可不失我天朝威严,震慑四方蛮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次登基大典的安排,对于我等礼部来说,是个重要的差事,要严格按照太孙定下的章程形式办事。”

到了今日这般光景,哪怕是成立了内阁,政务皆有内阁大臣安排,可谁能忽视太孙的意思。

新政,那是太孙的新政,若谁真的觉得从此之后,皇帝什么事都不用管了,那才是蠢货。

只得看,想不想管。

正旦前夜,除夕,

乾清宫正殿好不热闹。

所有的皇子们,全部都聚集了一起。

包括朱允炆,朱允熥,还有其他的皇孙们,也都是出现了。

浩浩荡荡足有上百人。

虽然朱元璋有一百多个孙子,但现在很多皇子都还没成婚,暂且孙子也就几十人,因此这乾清宫正殿,还是装得下。

虽说有些拥挤,但也多了几分亲近和热闹。

朱元璋也没坐在龙椅上,而是在宴席的第一桌。

朱允炆和朱英,分别坐在朱元璋的旁边,其他的便是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至于其他的皇子,就是另外的餐桌了。

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因此跟前面宋朝分餐制不同,家宴基本上都是合餐制,这样也显得更加融洽。

从位子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里,最疼的就是朱英跟朱允炆两个孙子了。

其次才是儿子们。

当然,这也是因为老大朱标薨逝。

“老二,老三,老四。”

朱元璋喊了一声,三人正襟危坐。

对于朱樉,朱棡,朱棣三人来说,父皇是个又爱又怕的角色,哪怕他们在沙场上杀人如麻,可面对父皇的时候,就像是个孩子一般,不敢有丝毫的忤逆。

那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害怕,作为最早一批的儿子们,朱元璋是曾经亲自带过他们的,小时候不听话调皮,他们可没老大朱标的待遇。

打起来那是真打,自小对父皇就有童年阴影了。

朱元璋见到三子坐好,继续道:“明日,便是你们大侄子登基大典,等大典过后,就准备着去东胜神州了。”

“在这方面,对于大孙,你们要心存感激,而不是带有怨恨,自古皇家无情,能够做到这等程度,已然是算得上仁至义尽,当应该清楚。”

“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往后啊,去了那边,好好发展,壮大咱老朱家的血脉,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咱想大孙也不会是袖手旁观。”

“终究是血浓于水。”

朱英闻言,当即表态道:“爷爷放心,孙儿自然省得。”

朱元璋这一番话,是点的朱英,也是给三王留个情分,虽说对老大,包括大孙有所偏爱,但也是一直心心念念着家庭和睦。

对于朱英的回答,朱元璋也很满意。

继续道:“老二啊。”

朱樉赶忙应道:“儿臣在。”

朱元璋仔细看了看朱樉,而后叹气道:“除了你大哥外,你是咱最看重的,且你也是众王之长,理应是做个表率。”

“然而,你却是让咱最是失望的那个,自小聪慧,能文能武,可偏偏是心思暴虐,不懂人性,不体天心,与那邓氏合谋,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情,简直是天怒人怨。”

“便是现在,依然恶性不改,虽说有几分收敛,但也仅此而已了,若是你能像你大哥几分,咱”

说到这里,朱元璋略微停顿。

其实按照继承制,在老大朱标之后,朱樉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可是朱樉的脾性,让朱元璋深刻明白,若是让他上位,那大明估摸就跟秦朝差不多,二世而亡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祸害,是个妥妥的草菅人命的暴君。

听到这里,朱樉也有几分内疚。

其实他对皇位还是有些想法的,说完全没有想法,那当然是不可能。

只是朱樉虽暴虐,但不傻,他知道父皇不可能把皇位给自己,因此哪怕是大哥朱标薨逝后,他也没动过对皇位的心思。

且就那个时候来说,他还是在京师被禁足,若不是大哥朱标的劝说,怕是都已经贬为庶人了。

“儿臣不孝,让父皇劳心了。”朱樉也怕这个点惹父皇生气,乖乖回道。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往后那些臭毛病,是要改改了,若你不是咱的儿子,真就是车裂十次都不够的。”

“唯一让咱感觉还算欣慰的,也就是尚炳那孩子不像你,你去了东胜神州,就好好善待百姓,让尚炳主事,切莫要最后给咱闹出笑话来,可是明白。”

对于父皇的提点,朱樉立即点头道:“谨遵父皇教诲。”

朱尚炳,还有其他的皇孙们,早期都是在宫里读书学习,待稍微长大一些后,才会离开皇宫。

因此朱尚炳并不像朱樉那般暴虐,所以朱元璋明白,治理藩国的事情,最后肯定还是落到朱尚炳孙子身上。

对于老二朱樉,朱元璋完全没有期待。

点了老二后,便是老三了。

“老三呐。”

“儿臣在。”

对于老三朱棡,朱元璋就欣慰许多,虽然朱棡的性子比较骄傲,但这并不算太大的问题。如果朱棡是老二的话,那么朱元璋就会考虑其继承皇位的可能了。

只是,他毕竟是老三。

“咱对你还是比较放心的,咱也没啥要交代你的,去了东胜神州,便好生经营,若是有何难处,便是给你大侄提。”朱元璋略带欣慰的说道。

历史上朱棡就活了三十三岁便病死了,这让朱元璋非常伤心,大致是因为朱英的缘故,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

洪武二十四年前,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朱棡节制。

在军事之上,可见朱元璋对朱棡的重视。

哪怕没有朱英,若是朱棡不病死,那么朱棣也没可能靖难成功。

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朱元璋就是用朱棡来制衡朱棣。

“谢父皇夸奖。”朱棡笑容满面,眼神略带几分得意的看了一眼朱棣。

他反正跟朱棣就没对付过。

说完了老三朱棡,朱元璋把目光落在了老四朱棣的身上。

“老四,你是最类咱的,也是让咱一直很满意的,不管是在性子上,还是在处事领兵上,咱对你都没太多可以说的。”

“但是,关于高炽的事情,咱还是要点你几句。”

“咱也知道,你不喜他,但你要明白,他是长子,且这些年来,他的成就,难道还不能让你满意吗。”

“你之前在倭国的燕城,要是没有高炽的帮忙,能超过老二老三?”

“他在安南,为朝廷创造如此之多的岁入,这才是真正能治理地方的人才,并非是凭借着几股子蛮劲。”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咱希望老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

朱棣武功很高,但文事偏差,严格来说没读过几本书,这也是因为自小就在军营里厮混的缘故。

哪怕是历史上,朱棣也不过是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罢了。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朱元璋也是带有几分早年的愧疚,不过就现在来说,朱棣还是让朱元璋比较满意,至少他没有老二老三那股子暴躁性子。

其实还是老朱不了解,作为老朱家的血脉,朱棣实则也甘落后,毕竟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搞出诛十族的皇帝。

“儿臣明白了。”

在老朱面前,朱棣也不过是个孩子罢了。

点完了老二,老三,老四。

桌面上就只剩下老五朱橚,还有朱允炆了。

“老五啊。”

“儿臣在。”

看着朱橚一幅老农的摸样,朱元璋也不知道说啥,早些年他还觉得老五可能跟冯胜有所勾结,并且借机夺了冯胜兵权,贬朱橚至于云南。

现在看来,还是大孙看人准,老五完全就是个痴迷草木的呆子。

“你的喜好,罢了,咱也没什么好说的,若是能有所成,那便是造福天下的圣人,照着自己的心意去吧。”

朱元璋说了一句后,就没说了。

毕竟朱橚虽为亲王,但无兵无权,对皇位没威胁,大孙还很重视关于农业发展,本身痴迷草木。

这样的亲王,跟闲散富贵王爷没啥区别。

以前朱元璋还觉得他丢了皇家脸面,现在这时候了,也不在乎这么多了。

“是,父皇。”朱橚沉声应道,带着几分沙哑,大概是因为长期独处的缘故。

现在他也没有那么怕父皇了,后边有大孙给他撑腰呢。

朱元璋最后看向朱允炆,脸上多了几分和蔼。

其实对于朱允炆,朱元璋一直是很满意的,在老朱心里,朱允炆跟老大朱标,是最为相像的,反而是大孙朱英,样子像,可性子还有各方面,可以说完全不同。

当年确立太孙位,朱允炆很是识趣的没有闹,也没有动其他的歪心思和手脚,这让朱元璋一直满意,也很感觉对不起朱允炆。

只是大孙回来了,朱元璋也不可能把皇位给朱允炆了。

“允炆呐,在占城那边,可还习惯,若是太累了也不打紧,咱想你大兄,应该很高兴你回来京师的。”

听到这番话,朱樉,朱棡,朱棣三人,瘪嘴的瘪嘴,翻白眼的翻白眼。

当真是儿子没法跟孙子比,这边赶着他们三人走,这边还欢迎着回。

朱英在一边也点点头:“若是待不惯,允炆随时可回。”

朱允炆闻言连忙道:“劳皇爷爷,大兄挂念,孙儿在占城甚好,那边海产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孙儿跟母妃,住得挺舒坦。”

“京师有京师的热闹,占城有占城的清净,平时往来的商船不少,许多京师有的,也能买到,还要便宜许多。”

朱允炆可不想回京师,常言道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在京师束手束脚,哪有吴城来得快活。

背靠大明,也没什么人敢来惹他,吴城本身位置不错,赋税不愁,但就富贵荣华,朱允炆自己享用完全足够。

最近朱允炆已经开始参与进海上的生意,大明吴王的名头,在皇宫不怎么好用,可在外头,那是真正的金字招牌,这让已经尝到了甜头的朱允炆,怎么会想回京师。

“好,既是如此,那咱也就放心了,要是遇到什么事,只管与你大兄说便是了。”

“今日除夕,是个团圆的日子,以后再想这般团圆,怕是难了。”

“来,举杯,共饮。”

朱元璋端起酒杯,语气唏嘘的说道。

其他人听到这话,心里莫名有几分难受。

尤其是即将在朱英登基后,就要去往东胜神州的皇子们,他们很清楚,这一去,便是永别。

等到再回来的时候,父皇大致已经驾崩了。

朱樉,朱棡,朱棣,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即眼眶就有些泛红。

虽然父皇偏爱老大一家子,但对于他们,也算是从未有过亏待,在感情上,他们对于父皇,一直是非常敬重,爱戴。

想到以后,再得到父皇的消息,便是驾崩,临行前夜不能看上一眼,心里难免有几分难受。

朱英嘴唇欲动,是对于爷爷喝酒的事情,但此情此景,也是明白拦不住的。

朱元璋目光,在大殿里一一扫过。

这是自己的儿子们,孙子们,足足上百号人,这都是老朱家的血脉。

待是往后开枝散叶,老朱家会更加的昌盛。

:→如果您认为不错,请,以方便以后跟进:朱棣送我上皇位的连载更新

喜欢大明皇长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皇长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