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840章 (全书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辉

大明皇长孙 第840章 (全书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辉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55:56 来源:书海阁

翻页夜间第840章:(全书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辉第840章:(全书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辉→:

自古以来,就有除夕守岁的习俗。

老朱家都是从民间来的,自然也同样有这个习惯。

且守岁,有为长者延续守岁的说法,哪怕只是传说不可信,但皇家这里,自当是争先恐后。

因此在晚宴过后,除夕夜不算结束,作为皇宫,还有大量的歌舞表演。

每年的除夕,朱英都会开支一笔花费,用来作为皇宫除夕的节目。

其中舞台的搭建,主要是在奉天广场,周围都架着大炉子,火光升腾,完全感受不到寒冷。

周围还有搭起来的棚子,可以遮蔽风寒。

除了皇家外,许多大臣也是能够被邀请进来的,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春节晚会了。

况且,明日作为朱英的登基大典,今年的除夕夜尤其不同。

从名义上说,这是从洪武年过渡到永盛年的第一夜,寓意重大。

此番春晚的招募,不仅是大明本土的各类戏曲,包括其他国家的一些节目,都会被安排在内,在大半年前,许多表演人员,就已经在为此准备了。

能够登上这次的奉天大舞台,对于任何一个戏班子,演出人员来说,那可谓是最高荣耀了。

因此也是极早的就开始排练。

看台上,最前面的一排,自然是朱英跟朱元璋。

第二排就是藩王们,然后是亲王,皇孙。

后边则是蓝玉等国公侯,再便是七部大臣,朝廷重臣。

今晚大概是没人睡觉了,因为在丑时过后,也就是凌晨两点舞台许戏曲歌舞结束后,便是开始朱英的登基大典,祭祀上天。

不仅仅是皇宫里,此时整个京师南京城内,皆是灯火辉煌。

各大戏院,为了庆贺明日太孙登基大典,免费演出,正阳大道上,更是搭建了大量的舞台。

茶楼里,酒楼里,说书先生神情激动,语气高昂,完全没有停歇的意思。

爆竹声响彻不断,街道上人群汹涌,可谓是真正的举天同庆。

再放远处,整个大明王朝,完全是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各大府城,县城,乃至于乡下村寨,全然欢腾一片。

所有大明的百姓都明白,当除夕过后,便是从洪武三十七年跨越到永盛一年。

“三十七年,三十七年,眨眼而过啊,犹想当初,咱还是个放牛娃,为了吃上一口饭,是想尽了法子。”

“又逢乱世,动荡不安,苟且偷生的活着,入了红巾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谁又会想到,几十年前那个衣衫褴褛,当了和尚,又当乞丐的放牛娃,会是今天的咱呢。”

舞台上歌声嘹喨,但朱元璋却没有多少心思去听了,他拉着大孙的手,安静的述说着。

朱英也似乎是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说话,只是紧握老爷子粗糙的手掌。

“咱曾经以为,会跟其他的兄弟那样,就战死在了哪块地方,埋骨他乡,毕竟咱什么都没有。”

“大孙你可莫要小瞧咱,咱知你武艺高强,可当年咱那也是冲锋陷阵,不在话下,若非是如此,那也得不到郭大帅的赏识,娶了你奶奶进门。”

“若是没你奶奶,咱还真办不成今日这般大事,可惜你奶奶太思你,去得早,不然她那身子骨,可要比咱活得久。”

“咱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咱第一次见到大妹子,她是郭大帅的养女,咱当时就想着,这天底下,怎的会有这般美丽的女菩萨。”

“大孙呐,咱给你说,你奶奶年轻的时候,那可是个大美人,咱们军队里,不知多少人对她爱慕,许多人想着法子,就是为了多看她一眼。”

“但是你奶奶她,是谁都可看不上,就是看上了咱,郭大帅也是瞧得上咱,问了大妹子的意思,便是把大妹子许配给了咱。”

“那个时候,真就是咱这辈子,最为开心的时候了,咱硬是两天两夜高兴得没合眼,躺在那床上呐,翻来覆去的,盖上被子笑,汤和那老小子,还以为咱得了失心疯,差点去给咱请大夫来了,哈哈哈。”

“以后成了婚,郭大帅被小人蛊惑,把咱关了起来,不给吃食,是你奶奶,偷那刚出炉的烙饼藏在怀里,给咱送来,还把自己给烫伤了。”

“要不是如此,咱说不定就饿死在那了,你奶奶可是救了咱的命呐。”

“对咱来说,能娶你奶奶,便是这辈子最为值得骄傲的事情。”

朱元璋平静的语气里满是叹息,大妹子的身体一直很好,比他的好多了,然而当年大孙薨逝,大妹子实在是受不了这个打击,心气亏空,就此撒手人寰。

“只恨是老天命运弄人,大妹子她以为去到下边能找着你,却怎么会想到,你还在上边呢。”

“若是.若是唉.苦了她了,不过还好有老大陪着,在下边应是不孤单吧。”

“老大这个家伙,也是个不孝顺的,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咱还在这呢,他就丢下咱,去找他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年,你爹出生的时候,咱正在打集庆,也就是咱们现在待的京师,当时,正是攻打城门的关键时刻,你爹出生的消息就传来,紧接着,城门就破了。”

“这破城之功,当是有你爹一半的功劳。”

“你爹小时候可不像你那般顽皮捣蛋,可是乖巧着呢,读书什么的,从来都不用咱跟大妹子操心,宋濂这些大儒,个个都说你爹天资聪慧。”

“唯一差的点,就是你爹性子软,心太慈,不够狠,这当皇帝,太仁慈可不是啥好事,那时候老二老三他们几个犯了错,每回都是你爹来求饶。”

“便是临走的时候,还求着咱,给老二说好话,这孩子,诶.”

说着说着,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哽咽起来。

往年的一幕幕回忆,在朱元璋的脑海中,蓦然的开始变得越发清晰,那些已经深埋的记忆,好像被风吹散,生动的展现了出来。

欢喜的时刻,开心的时刻,幸福的时刻,那最初时候,跟大妹子,标儿,一家三口,过着其乐融融的时光。

然而,大妹子离开的时候,老大朱标离开的时候,这些痛快,心伤,悲痛的记忆,也是同样一股脑的涌上心头。

“大孙你说,他娘俩怎的就这般狠心,把咱就这么的丢下了呢,就把咱丢在这世上,孤零零的,孤零零的,咱一个人他们怎的这般狠心。”

万般思绪上涌,年仅八十的朱元璋,老泪纵横。

“爷爷,我还在,孙儿还在,在这里。”

朱英双手紧握老爷子,连忙开口说道。

感受到手里的触感,眼睛已经有些浑浊的朱元璋,看到面前的人儿,这才缓缓止住了悲痛的情绪。

“是啊,大孙你还在,还在咱的身边。”

此刻,朱元璋才感受到舞台上的戏曲声,周边的叫好声,繁华的场景,让朱元璋这才有几分真实的感受。

方才,他好像是脱离了这周边的一切,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

这样的感觉,其实跟后世的自闭症有很大的相似,是情绪封闭的一种体现,还好朱英在。

对于这个小时候自己亲自跟大妹子一起养着的大孙子,朱元璋自当有完全不同的情感。

这时,突的焰火齐现,炮声轰鸣。

整个南京城上方的天空,都被五颜六色的璀璨烟花所覆盖,这是除夕夜过,新年到了。

从现在开始,洪武年过,为永盛元年。

如今的烟花,随着火药技术的成长,比曾经的爆竹已经更为绚丽多彩,皇宫这边更是直接动用火炮来发射高空烟花,让烟花能够在更高的天空中绽放。

哪怕是南京城外百里,都依然是清晰可见,甚至还能看到云层。

“真的,很美,这是咱见过最美的花火。”

“如果大妹子在,一定会很高兴吧,她最喜欢看这些了。”

朱元璋目光有些停滞,呆呆的抬头看着天空上的烟火,嘴里喃喃说道。

儿子也好,孙子也罢,其实在朱元璋心里,大妹子才是永远的第一位。

人一辈子,陪伴时间最久的,最亲的,不是父母,亦不是儿女孙子,而是枕边人,白头偕老的伴侣。

尤其对于朱元璋来说,多年以来的相濡以沫,更是在他心里,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

是以大妹子离开后,朱元璋甚至不要确立皇后。

烟花在上空燃放了足足近半更天,这才稍稍停歇下来,放在后世,也就是一个多小时。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一个多小时燃放的烟花,是他们完全不敢相信的数字,是普通家庭一辈子都赚取不的钱财,也只有皇家富裕,才能承担得起如此花费。

“差不多了,大孙,该去准备登基大典的事情了。”

“咱还有一句嘱咐,记着,以后,不要太为难你的叔叔们,咱知你忘掉了曾经的记忆,然在你小的时候,他们每个都曾经非常的疼你。”

“自古皇家无情,但咱希望咱们老朱家不要这样,别为难他们,答应咱,好吗?”

朱元璋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恳求,或许是他已经感受到了什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爷爷请放心,孙儿,不会为难他们的。”

朱英郑重的说道,同时眼眶之中,微微泛红,他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可这个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或许是在害怕开口。

朱元璋咧嘴笑道:“快去准备吧,咱还想看看,咱大孙登基的威风时候呢。”

登基仪式是繁琐且严格的,不管是祭祀上天,还是其他的一些安排,每个过程都有很大的讲究,神圣而威严。

这可以说是最为庄严肃穆的仪式感了,也是皇权的体现。

大量的宦官还有士兵出现,迅速对奉天广场搭建的舞台跟其他设施进行拆除,然后换上新的装饰。

大臣们也要在奉天门外进行等候,只有皇室子孙才能在奉天广场内。

大量的宫廷乐匠准备着,从祭祀到登基,包括其中的阅兵,这里头有数十种乐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登基这么重大的仪式,怎么能没有背景音乐。

沐浴,更衣,换上崭新的龙袍。

这件龙袍并不跟后世常见那样复杂华丽,反而要简单几分,除了有几团龙纹外,就只有简单的暗纹,显得恢弘大气,并不奢靡。

印象中龙袍的十二章纹,是明朝历史上英宗之后的皇帝才有的。

其中袖口也不宽大,而是很窄,跟后世有几分类似,多了几分简洁干练。

按照流程,朱英先去太庙,社稷坛祭祀,而后就是到正阳广场,举行的升旗仪式。

走过祭祀流程之后,天边已经是微微亮了。

而在正阳广场,早已经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不仅是大明百姓,大量的外国人也是在此刻出现。

因为提前半年就广而告之的关系,许多外国人很早就赶了过来,为的就是等待着见识到大明太孙,或者说新的大明皇帝。

大明能有今日之广阔,繁荣,昌盛,跟大明太孙分不开干系。

尤其是最近几年,太孙已然跟皇帝没有太大区别。

不管是神州历史,还是国外历史之中,如此之强大的皇帝,是非常的稀少的,尤其是如今大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还有远超神州历史的疆域版图,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

这么强大的皇帝登基仪式,可以说绝对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最为浓厚的一笔,也不难怪几乎所有人都想要参与进来。

别说是正阳广场周边,哪怕是房屋上,都是挤满了人,当然,还有守卫。

这等场景,后无来者暂且不提,必然是前无古人。

场面浩大,但朱英并不说什么。

当然,说什么也没啥用,根本听不到。

在龙辇抵达升旗台的时候,朱英从龙辇上走了下来,朝着旁边的太监郭忠微微点头示意。

郭忠当即大声喊道:“陛下谕旨,升旗!!!”

在郭忠的身后,还有一个数十人的侍卫团,这些人是进行挑选的大嗓门。

随着郭忠喊话,侍卫团当即扯起嗓子复诵:“陛下谕旨,升旗!!!!!”

旗帜上升,围绕在朱英身边的数千将士,宦官,尽皆跪地俯首,大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更远处,所有在正阳广场的将士们,全部跪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但凡听到声响的百姓,激动的跪在地上,大声嘶吼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英站在升旗台上,能够听到整个南京城,都在不断传响着这个声音。

远处,更远处,不管此刻在做什么,干什么,只要听到这个声音的人,哪怕他们距离皇宫再远,什么也看不到,也会当即跪地高呼。

实则,不仅仅是南京城。

登基大典时辰是确定的,为辰时,也就是早上七点整。

是时,大明疆域内,各大府城,县城,乡镇,尽皆是在这个时辰,朝着南京城的方向跪地高呼。

高丽,倭国,占城,真腊,暹罗,安南,天竺,尽皆是高呼吾皇万岁之声。

这就是现在朱英的影响力,大明皇权的威严。

此刻的朱英,可以放肆大胆的说:朕即国家!

若是更为嚣张一些,当可自号千古一帝。

升旗并未是结束,而只是整个登基大典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流程里,主要的流程便是阅兵。

三十万大明精兵,将会在正阳大道上,排成一个个方队,等候他们的新皇检阅。

同时,这也是给大明百姓的保障,还有对天下万国的威慑。

为了这次的阅兵,所有参加的将士们,都经过最为严格的操练,跟曾经朱英册封太孙的阅兵不同,此次要求更为严苛。

当一个方阵走来的时候,几乎只能听到一个脚步的声音,若闭上眼睛,感受那地面的震动,如同是一个巨人在缓步走来。

而这样的方阵,是三十万精锐,尽皆具备的军事素质。

哪怕是对军事完全没有了解的百姓,也能明白这其中的可怕之处。

那些其他国家过来观礼的使臣,在如此精兵之下,一个个是脸色惨白。

三十万精锐之士啊,多少国家,连这些参加阅兵的士兵数目都没有,哪怕有一万,不,数千这样的士兵,都已经能轻易踏破他们的王都了。

更别说,大明如今,士兵过两百万,多少国家,全国人口加起来,都没这般数目。

而作为大明人,所有的百姓,此刻在心中升起一股极强的自豪感。

看,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大明。

即便是朱樉,朱棡,朱棣这些藩王皇子们,此刻心中也不由是服气。

尤其是朱棣,他曾经几度,想着登临皇位,在他看来,在大哥朱标薨逝之后,父皇的子嗣之中,也就自己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但现在,不得不服。

他清楚,哪怕是父皇把皇位传给了自己,大明也不可能在自己手中,达到今日这般的鼎盛程度。

甚至可以说,远不如也。

朱允炆微微抬头,看向朱英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目光。在他的旁边,是洋溢着兴奋的朱允熥。

朱允熥此刻真想大声高喊:这,就是我大兄,亲大兄。

一列列军队在正阳大道上行走,当行走至奉天门前时,便是高呼‘万岁!’

这场阅兵仪式,一直持续到未时中,也就是下午两点才算结束。

接下来的仪式,便是在皇宫里的奉天广场举行了。

在奉天广场台阶上方,奉天大殿前,摆放着两张龙椅。

当文武百官浩荡上千人过来时,朱元璋此刻正坐在龙椅上。

朱英则是从下方,一步步走上台阶,走到朱元璋面前跪地磕首。

“好大孙。”

朱元璋笑着说了一句,旁边司礼监太监刘和,躬着身子,木托盘上放着一顶冕旒。

冕旒便是后世中可以常看到的,一个圆筒帽子上面放一个横板,前后都有帘子的皇冠。

横板有讲究,前面是圆的,后面是方的,前后各掉着12根用五彩丝带串着的12颗玉石,形成一个小型的“门帘”。

冕旒源于“周礼”,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在周之后,冕旒通常作为皇权的象征。

皇帝很少会戴冕旒,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才会佩戴,而在这个时候,冕旒也是象征着皇权的更替。

朱元璋起身上前,摘下朱英头上的乌沙翼善冠,接过太监刘和托盘上的冕旒,为朱英戴上。

此刻,算是整个仪式的最后流程了。

戴上了冕旒的朱英,随着朱元璋一起,坐上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龙椅。

奉天广场中,文武百官再次跪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英先是看了眼老爷子,在其肯定的目光下,朗声道:“众爱卿,平身!”

此时,天象变化。

天空之上,罕见的出现了日月同辉的景象。本章完

喜欢大明皇长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皇长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