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947章 从头收拾

北朝帝业 第947章 从头收拾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8:30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一早,李泰便率部前往沙苑万寿宫,与之同行的还有皇甫穆、柳桧等原独孤信与宇文毓的属员,还有独孤信返回关中时曾经联络的柳庆等人。

万寿宫中,之前禁军出入此间所残留的痕迹都还存在着,尤其是独孤信所据楼宇那一片灰烬更加的触目惊心。

一名面白无须的中年宦官正率领一群宫奴们长立于此,忙不迭趋行入前、道左迎拜道:“卑职万寿宫苑使赵永国,携众宫奴,参见大王!”

李泰听到这话后,思绪不免有些恍惚,脑海中也不由得浮现出一些初入关中时的人事点滴。他还记得这赵永国曾经率领家奴在乡里伏击过自己,只不过很快彼此便没有了什么交集,倒是没想到今日于此重逢。

这赵永国大不复往年的骄横之态,俯身深拜在宫道上,面孔几乎都埋入了尘埃中,完全不敢抬头直视太原王。

李泰见状后也没有心情对他多作刁难,只是摆手道:“免礼吧,此间残楼便是大司马遇害处?”

“启禀大王,这里便是贼徒们行凶所在。卑职有罪、卑职……家父之前传信,着令卑职于此接应大司马一行,卑职当日亦调集宫奴以待命,却不料家门竟生孽种,共略阳公等合谋诓骗……”

尽管李泰已经让他免礼,但赵永国仍是深拜于地,先是快速的将事情经过讲述一番,又偷眼暗窥见李泰渐有不耐之色,便又连忙说道:“当时大司马被诸忠仆拱卫楼中,家父因恐略阳公另为迫害,便佯作归降,劝告略阳公等暂离此间。卑职才有机会入残楼中为大司马略作薄殓……”

“大司马尸骨仍存?”

李泰听到这话后自是颇感诧异,旋即便连忙道:“速速引我去见!”

赵永国见李泰这样激动,眼神中不由得也闪过一丝暗喜,于是便连忙引领李泰一行往宫内去,在一座宫室前方摆设着一副棺椁,里面便收殓着独孤信的尸体。

时下正值隆冬腊月、天气酷寒,棺椁中独孤信尸体保存尚好,李泰垂首去望,见其面容尚可辨认,须发则有火燎的痕迹,肩背处仍有焚烧的伤痕,应该是被部曲们以身躯掩盖,但终究还是不免闷绝而亡。

皇甫穆等人全都在棺椁周围哭拜起来,赵永国则小声讲述他借着职务之便将独孤信尸首保留下来、以其他烧毁的尸首应付过中外府催要的经过。

独孤信遇害诚然令人心痛,但尸首还能保留下来,对生者而言多少是一种慰藉。听到这赵永国的夸功,李泰望着他点头说道:“赵永国,你很好。大司马哀荣体面,赖你得全。前者旧事不必再提,此事必有重赏!”

那赵永国听到这话后,又连连叩首谢恩。其实这件事也并非他父亲叮嘱,自从他被下蚕室之后,他父亲便对他诸多冷漠,甚至都不允许他使用赐姓“乙弗”,之前他也冒着不小的风险操作此事,现在看来他是赌赢了。

接下来,李泰又立即着员准备东园秘器送来此间,将独孤信遗体更作盛殓,运回同州城。

之前独孤信遇害之后,中外府又派人前往长安要捉拿其儿女家眷,被李穆派人报信得以在其部众们护送下逃离京畿,翻越秦岭南去汉中,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返回同州。在此之前,一些相关的事情只能由李泰这个婿子代为处理。

对于独孤信的死,李泰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除了悲伤、愤怒之外,更有一份无奈。他曾经不止一次派人告知独孤信,在遭遇情势大变的情况下一动不如一静,与其在内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冒险钻营,不如等着他在外部更强势的去处理问题。

但独孤信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他就算是对李泰有所依仰和信赖,但也绝不会对一个晚辈言听计从。因为他们这一代镇兵就是在不断的动乱中去获取向上的机会,这就像是一个不断押中的赌徒,很难说服其人去放弃一个似乎稳赢必胜的局面。

所以独孤信有这样的下场,相当一部分源于他本身的性格和经历。而一些自认为经验老到的老师傅,栽在一些不讲武德的年轻人手中,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李泰就这么赢过几次,只是宇文觉跟他的先知先觉相比,要更加的天马行空、不讲逻辑。

待到李泰将独孤信遗体护送回到同州城其故邸中时,赵贵随即便也闻讯赶来,主动向李泰请缨负责筹办独孤信丧礼事宜。

在今年所改革施行的六官制中,赵贵职任大宗伯,本身就是司掌国之诸礼,大臣的丧礼事宜也在其人职权之内。因此赵贵作此请求,倒也不是纯粹的献殷勤,本身就属于行使他的职权。

不过六官制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牵强附会的产物,而且从其创建伊始便不是为的将体制改革的更加合理,而是打着崇古复礼的名头以彰显霸府权威,因此本身的结构便不乏粗疏错漏。

像是这一次宇文觉之所以能够在中外府折腾这么一通,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宇文泰之前仓促推行六官制改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原本在其人控制下的中外府和朝廷,就算因为改革而造成一些人事上的不协调,也都能循着过往政治传统的惯性掩饰过去。可是宇文觉手段粗暴,李植等人又别有用心,这就造成了整个中外府成了他们的独角戏,其他的人事结构完全不足以对他们形成任何的制约和纠正。

所以李泰之前甚至都不接受大冢宰的任命,倒也不是因为谦虚,他不做也不会让别人做,等到当下的纷乱稍有头绪,他就会奏告朝廷废止六官制。眼下当然也不会遵循六官制的规定去安排什么人事任务,尤其赵贵这个大宗伯本身就是虚职,他懂个屁的礼仪!

所以李泰直接拒绝了赵贵的请求,让他先哪凉快哪呆着去,转而奏请皇帝以卢辩暂任太常卿,负责管理眼下国中几个大臣的丧礼。

不只是宇文泰父子和独孤信,像是战死河洛的王雄等大将,朝廷也是需要派遣礼官以协助他们各家举行丧礼,包括一应的追赠哀荣等等事情也都需要商讨。

虽然在李泰返回之后,并没有再发生什么纷乱战斗,但是之前的中外府处于一种异常的混乱又完全的陷入停摆,想要将这些人事乱象重新收拾起来也并不轻松。

原本的中外府人事结构,李泰当然不会再继续保留,只不过在组建自己的霸府班底之前,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武装问题。

之前中外府将尚可调度掌控的人马重新进行了整编,一些参戍河防的府兵同长安禁军都被整编在了一起。

但这所谓的整编仅仅只是打散了原本的组织结构,而新的组织则完全没有考虑到征战等各类需求,一个营地一支队伍中甚至存在着两个乃至更多的督将。这样的整编也就幸亏是待在同州没挪窝,真要外出征战,离营几天时间估计就组织涣散了。

不过这样的整编李泰也并不打算再恢复原样,而是在已有的整编基础上面进行更加细致有效的改动。

因为他本来就不打算再继续将六坊禁军这一编制保留下来,禁军内部人事关系错综复杂,他也有所领教,之前还安排家将李孝勇等进入禁军系统,以便于在京畿周边发展其他事业。

禁军系统已经成了一个垃圾桶,六坊禁军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堪忧。依靠这些人进行宫禁宿卫与控制朝廷,他还不如直接给在襄阳已经完成授田的府兵将士们加以宿卫的职责,直接确立一个府兵番上宿卫的制度。

除了这一支成分驳杂、组织混乱的队伍之外,在渭南地区还存在侯莫陈崇所统率的一支人马。原本侯莫陈崇还只是驻扎在渭南,结果不知受到了中外府怎样的蛊惑,直接将人马推进到上洛,在丹水上游与进入武关的襄阳人马向对峙。

正是因为侯莫陈崇的封锁,使得李泰之前安排的这支人马没能对中外府的行为造成有效的震慑,所以对于中外府的人事混乱,侯莫陈崇也是需要负上一定的责任。

所以在将相关的情况初步了解一番后,李泰当即便着令前中外府司马达奚寔前往通告侯莫陈崇,着其在新年之前速速弃军归朝、听候制裁,否则以叛逆论处。

另外,过去这段时间里中外府人事混乱,加上此番霸府权力交接,必然也会给各方州郡等地方势力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所以在内部情况稍有稳定之后,李泰便以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名义,传令诸州郡长官入朝述职,如若因治内军政事务繁忙而不便入朝者,则需派遣长史等上佐代劳入朝。

突然从一方诸侯而跃升为执政大佬,而且所接手的还是一个人事混乱的烂摊子,对李泰而言同样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同所有心怀志向和野心的人而言,这些人事上的纷繁挑战也并未让他畏缩止步,反而是满心的斗志昂扬。

同州这里军权梳理清楚,诸营将士或是解散归乡,或是调使别处,然后李泰便率领文武群僚拱从皇帝返回长安,待到新年过后内外情势更作稳固之后便开始深入的戡乱纠错。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北朝帝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