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番外第74章 英雄豪杰总是成批地来,又成批地走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赵云灭漠北鲜卑和丁零人,战斗环节都没费什么事儿,因为部队的训练素质、军纪士气和武器代差,都明显碾压了。

马超对西域的进一步用兵、把相当于后世塔吉克、吉尔吉斯全境,哈萨克东南角、阿富汗瓦罕走廊收入囊中,就更不存在战斗环节的苦难了。

有困难也是后勤方面和行军方面的。葱岭地势险要、部队经过时高原反应明显,这个要素对汉军的杀伤力,都比花拉子模和莎车军队的杀伤力大。

好在,汉军也真的只需要面对这个麻烦,后勤方面,帕提亚人是真心竭尽全力帮大汉的忙,在呼罗珊一侧筹措军粮供给给大汉了。

因为马超抵达花拉子模、跟帕提亚人控制的呼罗珊接壤时,帕提亚末代王阿尔达班五世,正在跟萨珊人的初代开国君主血战呢。阿尔达班太需要汉人承诺的“不与篡逆勾结合作”保障,来帮帕提亚续命了。

好在马超出发之前也是得到刘备面授机宜的,让他“如遇有事,可效呼韩邪单于故事”,可以假借“帮助阿尔达班五世平叛”,实际上给大汉捞好处。

有了“帮助正牌帕提亚王”的招牌后,汉军在后勤筹措上当然是轻松得很。

马超为此还不得不跟萨珊开国君主、那些土生土长的波斯人血战了一场。而萨珊人只有轻骑兵,没有铁甲骑兵,数量虽多,还是被马超杀得血流漂杵。

马超自己的损失却不大,打完立威之后,还趁机从帕提亚人那儿要了更多好处,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相当于后世那四个国家的领土,渐渐蚕食收入囊中。甚至还多蚕食了一部分后世的土库曼阿姆河草原(呼罗珊人的地盘)。

至此,大汉在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上的开疆拓土,都算是完成了主要目标。

北至库页岛和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和撒马尔罕的广大疆域,都成了大汉国土。

当然,马超在西北地区的征战和平定,还需要持续一点时间,这些被征服部族总有不怕死或者特别桀骜不驯的,因为缺乏对大汉的认同,总会反复多杀几次来同化。

过程中,马超本来历史上到了这几年,也天寿将尽了,因为水土不服、在中亚深入过远,最后竟在225年病死在撒马尔罕城。

好在马超在之前备战的那几年里,就不忘培养年轻将领、疯狂练兵年轻一代,在西征之战中一些争气的年轻将领也成功暂露头角。

马超麾下的新锐将领姜维,原本出征时只是一个军司马,因为战功卓著,在作战期间的两年里,火线升迁为都尉、校尉。

在马超死后,他还紧急给了接管军队的马岱不少建议,还提醒马岱注意提防敌军趁着马超之死反扑、扩大叛乱。

马岱也从谏如流,结果反而把冒头的西域叛军打得比马超在时更惨,终于是稳住了局势。

……

身在雒阳的刘备,最后是在225年秋天,才听到前方传回的马超病死在征途中的消息。

这着实让刘备受到的打击又重了一层——原来,就在前一年冬天,刘备就连续遭受了好几个亲近之人病故的噩耗打击,搞得刘备都有些病恹恹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打击,居然是刘备的太子刘永,才三十多岁年纪,居然就早死了,还没熬过65岁的刘备。

其实,历史上刘备的次子三子里面,确实也有短寿夭折的,而这一次,可能是跟皇后吴苋年纪太小的时候生出来的孩子先天不足有关。

白发人送黑发人,肯定是悲伤的,哪怕刘备儿子很多。他也想起了那个古老的诅咒——因为皇帝活太久,很多时候太子都熬不过,最后不能接班。

他觉得自己和武帝、光武帝的情况是一样的,最初立的太子都没等到。

好在李素一直做事很稳,让刘备平稳地立了嫡次子、也是第四子刘理为太子。(贵妃宋都和甄姜都有一个儿子比刘理年纪大)

刘理比同母兄长刘永年轻八岁,今年才二十三,相信他将来上位后,还是能干不少年的,也降低了大汉皇权频繁更替带来的不稳定。

刘备经历丧子之痛后,才不到半年,就听说马超也死了,心情着实郁闷了好久。好在对于国家而言,该开拓的都开拓了,该建立的功勋也都建立了,大局上还是一片向好。

刘备重赏了马超的子女,也加封了马岱、新兴的姜维。

至此,大汉的国土算是进入了一个全盛的阶段,刘备也没打算再靠对外发动武力战争来开拓地盘,最多再搞搞地理发现。

说到地理发现,在马超对中亚用兵的同时,因为赵云那边的军事行动已经闲下来了,所以之前两年给赵云提供后勤保障的周瑜舰队,也终于空了下来,可以把新造好的大批船只,全部正式用于当初建造时的原始目的——远航搞地理发现。

所以这两年,周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美洲,也越开越远,经常与中原失去联系,刘备李素也不知道周瑜每时每刻具体在哪儿。

……

时间很快来到225年冬天,即将进入226年开春的时候。

刘备病恹恹了小半年后,也渐渐接受了换了太子的事儿,心情也好转了些,他打算好好过个喜庆的年。

然而,似乎是一代人普遍走到了尽头,正如后世有人说“大师总是成批地来、也成批地走”。

腊月的一天,刘备在雒阳宫中,忽然就接到了侄儿关平来报,说他父亲关羽中风瘫痪了。

关羽脸那么红,一看就是常年血压比较高,所以,这是典型的血管爆裂导致的风疾。刘备听到这个消息时,如遭雷击,跌坐在地久久说不出话来,他自己的病情也重新加重了。

消息传出后,雒阳官场也是微微有些慌乱,大家都不知先去大将军府上探病,还是宽慰一下陛下。丞相李素这时候是天下的主心骨,当然也免不了两头奔波稳定人心。

他探望了关羽的情况后,立刻赶到宫中,跟刘备解释:“陛下不必过于担忧,云长虽然中风,却没有性命之忧,陛下还是先善保龙体为上。”

刘备叹了口气:“朕登基三十年整,马上就第三十一年了,此生得建功业,得结识贤弟这等天下圣贤,得安享三十年优容富贵,于愿已足,还有什么念想?

云长、翼德当年号称与朕同生共死,朕也不算亏待他们,磨难是经历了,最后也同享荣华富贵这么多年。如今悲伤,只是因为想起当初三十年前、朕登基前,当时忠于先帝的大将军朱儁,最后也是风疾瘫痪而亡……甚至那……”

刘备说到这儿,没有再说下去,李素却知道他要说的是“甚至那伪大将军袁绍,也是中风瘫痪而亡”。

刘备这是产生了深深的宿命无力感,觉得“三十余年来,凡是汉的大将军,最后都免不了中风而亡”,这简直成了诅咒了。

对此,李素也没法劝了,只能说些车轱辘话,转移注意力。

一个多个月后,转眼翻篇到226年正月。上元节过后没几天,关羽居然没撑下去。

冬天本来就是中风恶化比较快的季节,朱儁袁绍当年也都是冬天死的。关羽血压高,积累的旧伤损也比较多,真到了宿疾陈伤叠加爆发的时候,还真没扛过去。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关羽也没受多久苦,也比较体面,跟朱儁、袁绍那种反复被折磨一两年才走的相比,关羽也算是好了,最后时刻仪表依然很有威严。

朱儁当年是六十五岁走的,关羽还是六十五岁,又一个巧合,也是让人们心头压上了宿命感。

而历史上关羽是非正常死亡,219年就不在了,现在已经是多活了六七年,算是到了自然寿命的极限。

关羽之后,刘备病情加重了一些,太子,马超,关羽都走了,严重打击了他。他饮食难下,就喝喝粥糜,好在是卧病之后,刘备彻底戒断了女色,倒是让他补回一口元气,此消彼长健康状况恶化才没太快。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情况,这段时间里吩咐了很多事情,还跟李素、诸葛亮私下密集谈论了很多预案,李素让他别想多他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刘备这种“病了之后反而减少不利养生的因素”情况截然相反,张飞在关羽故去之后,也是悲痛不已,茶饭不思,但他的不良嗜好却是愈演愈烈。

没办法,谁让张飞的不良嗜好是酗酒呢。关羽之后,他每天加大了借酒浇愁的力度。刘备自己病倒了也没法管他,也不知道他情况。

李素倒是想管,但经常被刘备喊来喊去,国务繁忙,还在筹划交接的事情,也顾不上张飞。

半年多的稳定期后,这年七月,看上去已经苍老了不少、实际上时年六十二岁的张飞,在一次通宵达旦的彻夜畅饮后,忽然睡梦中酒精肝肝硬化急性发作,肝动脉破裂内出血,迷迷糊糊就走了。

本来以张飞的体质,要是喝喝原本历史上的“中山冬酿”这种20度以下的酒,哪怕喝了四十年也未必会这样。

但毕竟世界已经改变,张飞二十五年前开始就改喝高度蒸馏酒了,也算是祸福难料,享受了人生也会付出点代价。

不过他好歹是身体很完整,只是太医给他处理时,把腹腔里的内出血放掉了一些减压。而且走的时候在酒精麻醉之中,什么都不知道直接就过去了,相比于关羽吃了一个多月苦,张飞竟是一夜苦都没吃,很安详。

张苞是第二天凌晨才发现的情况,怕打扰陛下休息,没敢第一时间入宫禀报,熬到了天色全亮,辰时才入的宫。

刘备当时正在病榻上,看到张苞火急火燎赶来,明明对方还没开口,但刘备就像是有预感一样心惊肉跳,几乎想本能让张苞住口。

不过他自己也觉得那太没道理了,忍住了,让张苞说下去,结果就知道了一切。

刘备再次昏厥,连遭打击的他,彻底一病不起。

“一年之内,云长正月走,翼德七月走,怕是当年朕与他们盟誓的同生共死,真要顺应天意了。”好不容易醒来之后,刘备已经有了感悟,他真心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

面对如此凶险,李素还能说什么?他今年也肉身实际年龄五十四岁了,有些力不从心,他也无话可说。

刘备看他不说话,忽然记忆力也变好了,鬼使神差能想起很多陈年往事。刘备便挑了一件往事追问:

“贤弟可曾记得,三十二年前、袁术曾指使阎象以荧惑守心、天人感应逼宫怀帝?朕可是记得呢,朕还记得,诸葛贤侄算过,十六年后,三十二年后,各有一轮荧惑守心。

十六年前,荧惑守心时,那些依然迷信天人感应的愚臣,还借此攻讦朝政失德,最后,却应在了罗马伪帝塞维鲁之死上。

今年,可不就是第三十二年了么,如今都七月底了吧?还没来?荧惑守心现于五月凶,七月超凶,九月至凶。现在超凶老天都嫌不满足,非要熬到至凶才来?不是能算出来么?到底什么时候来?”

“臣……没有算过,是阿亮算的。”李素也没办法,只能坦诚相告,顺便也是拖延时间让刘备别多想。

可惜这种事情注定是拖不住的,刘备立刻召见了诸葛亮,随后用自嘲的口吻吩咐道:“阿亮,你这甩手师傅,算学都不如你了,今年的荧惑守心,几月份来呢?”

诸葛亮回忆了一下,谨慎但又不得不答:“九月初五之前,应该会来,误差前后不超过五天。”

刘备笑笑:“也好,朕心里也有底了,这不至少不用担心、还能多活两个月么。要不是知道了这一点,朕还以为翼德才去了没几天,朕就要跟上了。”

暂时安慰剂效应之后,刘备反而回光返照了一段时间,日子很快拖过了一个多月,进入了226年九月。

九月初的一天,一支远洋探险舰队派出的使者,终于回到了雒阳,给刘备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已经水米不进的刘备,还是忍着病体,听取了情况。

好消息是:周瑜的舰队,在224年东北地区战事结束转入地理探险后、经过漫长卓绝的航行,终于在去年也就是225上半年的时候,发现了流鬼以东群岛(阿留申群岛)的另一端,也有一片绵亘巨大的大陆!

周瑜过了最靠近北极、最风高浪急难行的航线路段后,终于开始了高歌猛进、轻松沿着美洲大陆西海岸南下,一路绘图极为顺利。

周瑜在美洲沿岸前后盘桓了半年左右,趁着秋冬季节来临前,再次北上、然后在寒冬前通过阿留申群岛海域、回到亚洲这边。然后今年上半年,则开始往扶桑返航,并且整理收获情况,往中原派出使者汇报收获。

而这里面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最后的收获汇报,其实已经不是周瑜本人做出的了。

周瑜在美洲沿岸的时候,染上了一种美洲人独有的传染病,亚洲人毫无抵抗力,最后埋骨他乡了。探险舰队中有三成的水兵,也都死在了各种美洲疾病上,剩下的人抵抗力比较强,或者是在好色方面比较收敛,对土著女人下不了手,才算适应出了群体免疫。

回航的舰队,也按照李素之前多年心心念念的交代,尽量寻找带回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而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所有印第安人都会广泛种植的美洲粮食——玉米。

周瑜就是在发现沿海的印第安人部落、跟他们贸易特产的时候染上疾病的,所以那次也毫不意外地得到了玉米。

其他作物,因为暂时时间不够,没有得到更多,反而是可可豆这种印第安巫医经常会用的兴奋剂,也在贸易之列。而土豆辣椒番茄都还没找到。

不管怎么说,新航路已经开辟出来!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和体力活!周瑜不在了,可以让甘宁继续去,顺着成功经验找。

刘备看了他们献上的种子,也就是几个干枯的可以敲出可可豆的可可果,外加几个玉米棒子,还不忘勤政地关心了一句:“这种东西,能亩产几石?”

(注:刘备问的是汉亩,所以要乘以零点三。)

信使禀报说,据周瑜在时对当地土人的观察,那些土人以烧荒灰肥的耕作之法,都能亩产三石以上,汉人精耕细作,应该能更多。

实际上,现代玉米的单季亩产都能轻松到八百公斤,比小麦水稻肯定高一些。

哪怕是古代玉米,三四百公斤还是有的,那就比普遍一百公斤的麦子有三倍之差了。

刘备听完后,伤感于周瑜之死,但还是生出一股窃喜:丞相让他重视地理发现,最后居然真的没有白费!

天佑大汉啊!又送来一种能达到麦子三倍的谷物!

看来,个人的生死,与国家的兴衰国运,也并没有联系。

“天佑大汉,看来大汉国运长久、百姓丰足,乃是天命。朕个人之生死,自当置之度外。

把这些种子好好保存,来年开春后精心种植。若果有如此高产,可给周瑜比照吕布,死后追封公爵虚衔。”

刘备接见完探险舰队信使后,没过三天,就等到了荧惑守心的天象。诸葛亮这次也没敢瞒报,刘备得知后,虽然平时不看天象,但这天还是让宫女把他推到御花园里,躺在躺椅上看着星空。

还叫来李素和诸葛亮,跟李素谈谈心,交代一些事情。

跟诸葛亮则是请教一些观星的常识、好让他识别究竟怎么看出荧惑守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