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72章 救火雒阳城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72章 救火雒阳城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府君,府君快醒醒不好了,南门外有关东诸侯联军杀过洛水了!”

当日拂晓,天刚蒙蒙亮,河南尹的衙门里,就是一阵鸡飞狗跳,一名亲随也顾不上礼数了,磕磕绊绊推醒睡梦中的杨懿,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杨懿是弘农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成员,二月下旬的时候刚刚当上河南尹——那是董卓得知韩馥让位、桥瑁被杀后的第三天,董卓本人离开雒阳前下的任命,让杨懿留下取代朱儁的职务。

董卓给他的唯一任务,也只是“等胡轸、吕布他们的部队也打赢一仗并安然撤退后,再放火烧毁雒阳城,以及偃师、河阴、谷城等雒阳周边三县”。

缑氏县没让杨懿负责放火,因为那是吕布胡轸的屯粮地,他们撤退的时候自己会放火的。

所以说白了,杨懿就是个放火太守。

本来他觉得自己可能还有最多十天半个月任期,吕布一撤他也要跟着撤,没想到居然还被人进攻了。

因为本来就把一切都打包好了,雒阳武库里也没剩下兵器,这座即将放弃的故都当然没有多少防卫力量。

杨懿急急忙忙披挂上马,带着几百亲兵想去城南查看情况,半路上就已经遇到败兵涌了过来。

“府君,城门校尉朱儁与汉中太守关羽勾结,已经打开城门放关羽入城了,是朱儁亲自喊开的城门。”一个西凉军心腹小校满脸是血冲到杨懿面前告急。

“关羽?就是半个月前大破胡轸斩杀华雄的关羽?就是那个平定张举张纯黄巾白波米贼的关羽?”

杨懿倒抽了一口凉气,看到远处数千敌兵纷纷杂杂沿着城南开阳门正街往北冲,当先还有百十骑策马奔驰而来,他非常光棍地立刻下令:“你们快去放火制造混乱!我们从北门……不,上西门跑!”

他第二句话还稍稍停顿了几秒才喊,以便等那些被要求去放火的士兵稍微走远了十几丈,听不见后,他才说的。

很显然,放火的人已经被视为弃子了,第二句话只是说给贴身心腹亲兵说的。

辛亏这些天来他为放火事业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城内有几十处大宅、街坊都堆了柴草,到时候随便丢几个火把,让它们慢慢烧吧。

杨懿心中也不是真的跟董卓一样丧心病狂,非要彻底毁掉雒阳城。但他知道如果不放火就走,回去后被对口供对出来,他会死得很惨。另一方面,放火制造混乱,也对他自己的安全有好处,这样才能分散敌军注意力,更好地逃生。

至于为什么走上西门逃跑而不是正北面的厦门或者谷门,那是因为走北门得多走一点冤枉路,绕过北宫。

如今都火烧眉毛了,当然是怎么最快怎么跑,大不了北宫就不放火了,路过南宫的时候稍微丢几个火把,听天由命让火自己沿着南宫延烧到北宫吧,也算对得起董卓的命令了。

可惜的是,尽管已经跑得如此卖力了,杨懿还是没能走脱。

因为他身边亲卫最多,目标太大,老远就被关羽盯上了。而且追到数十丈远近时,关羽发现杨懿这一伙人里还时不时有士兵分散出去放火,更是恶向胆边生,知道这厮就是指挥放火的主官。

“杨懿逆贼受死!”关羽抡起青龙刀,纵马追杀而去。

“快!快挡住他!”杨懿听到背后喊杀声,三魂七魄吓得乱冒,喝令亲兵拼死挡住。他觉得自己身边还有好几百人护卫,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他自己,虽然也会一点剑术,但毕竟不是上阵厮杀的武将,还是别指望了。

幸好,他看见关羽身边的兵越来越少,原来是关羽指挥周泰、甘宁分走全部丹阳兵去各处救火,而且是按照昨晚刚学的拆房救火方式,拆出一些隔离带,这样也就不需要考虑水源是否充足的问题。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只留关羽自己,带着少量骑兵追杀杨懿。

青龙刀起处,关羽抡挥砍杀二十余骑西凉贼,杨懿的亲兵入波开浪裂,根本无法阻挡。

“不要杀我,我愿降,我乃名门弘农杨氏,我堂兄杨彪做过司徒司空司啊……”

杨懿双手颤抖举剑一边试图抵挡,一边口中喊话求饶,却直接被关羽一刀抡飞了首级。

杨懿一死,他那些亲兵和属吏、小校更是作鸟兽散,蜂拥撤往上西门,关羽军又杀百余人,最后追着那些家伙出城四散,无法再追,这才回城。

“也罢,留些活口回去,也好向李傕郭汜交差,告诉他们雒阳城已烧,也免得董卓再多生事端。”关羽如是暗忖,便放弃了追杀。

毕竟,把那些人追出上西门时,距离关羽进城已经过去小半个时辰了。雒阳城是汉末第一大城,骑马从城南到城西偏北,一刻钟都跑不完。

那些溃散的西凉属吏小校逃出城时,回头已经看到城内火头处处,天空都有些微红,似乎日出提前了一般。

关羽回城,再亲自指挥救火不提。有数千精兵有秩序地作业,总算是控制住了一些火情,把损失控制在了十几个街坊的范围——凡是一处街坊被纵火,官兵也放弃了挽救,只是把与其他坊市较近的房子拆了、木头和稻草堆到火场一侧,防止火太大烧过街蔓延到另一个坊即可。

唯一在过程中比较犯难的,是南宫被杨懿死前密集纵火了,负责攻城救火的周泰很快发现根本无法拆断,控制不住,飞报关羽:

“将军!南宫起火根本无法像外城坊市那样靠街巷隔火。南宫本就浑然一片,而且当初十常侍之乱袁术就烧过一些了,董卓进京后也没有修过,乱木丛杂控制不住啊!”

关羽脸色铁青,心念电转,很快想起赵云跟他聊起过的一桩事迹:“快去南宫与北宫连接的天桥复道!让士卒砍伐撞木把天桥拆断!”

“天桥复道?”周泰这种乡下人根本没来过雒阳,当然是听得一脸懵逼。

关羽一拍马脖子:“南北宫就是靠复道连接的!当初子龙就是在复道下面救了跳桥的太后与陈留王他们!这都不知道?”

周泰顿时很是羞赧,自己居然连本阵营的前辈名将的英雄事迹细节都不清楚,似乎确实有点不太好。

他立刻让人赶到南宫第七进也是最后一进的温德殿,然后暴力拆了一段很粗的宫殿立柱过来,登上南宫温德殿与北宫德阳殿之间的复道,直接像攻城槌一样让几十个力士扛着,然后对着天桥两侧的桥壁猛撞,几下就把桥撞得千疮百孔。

然后再撞天花板和地板,没几下天桥终于塌了,隔断了南宫和北宫。

还有十几个拆桥力士没收住脚,直接从塌了的桥面上掉下去,相当于从四楼跳下。有些摔得鼻青脸肿,有些摔得特别不巧的断了条腿,但并无人摔死。

由此也可看出当初少帝不敢跳桥的怯懦,因为即使毫无保护也是不可能摔死人的,何况当初垫了被子呢。

把天桥复道彻底拆光时,火才延烧到外面前五进的崇德殿中德殿嘉德殿宣德殿建德殿呢,离温德殿还差一进章德殿,所以时间倒是绰绰有余。

……

关羽处置得法,也只能隔火而无法灭火,因为全城十几处坊市和南宫都起火,水根本不够用。因此这些废墟至少还是要烧几天才会因为燃料耗尽而熄灭。

这个过程中,关羽唯有小心谨慎,让士兵轮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看守,一旦有蔓延风险还得拆,或者是把窜飞乱飘的火苗第一时间扑灭。

小新谨慎忙了整整一天,大部分可燃物烧光了,火势变小,才稍稍轻松一些,但也不敢放肆。到了第二天中午,赵云的部队才赶了回来,第三天清晨孙坚的近万人残兵才强行军赶到雒阳,想看看还有没有好处可捞。

不过进城之后发现关羽军以及城内剩余的几千名漏网百姓,居然都在认真救火,孙坚也有些惭愧和钦佩。

“征西将军究竟如何维持的军纪,竟能不急于掠夺搜刮而是救火救民,果然兵在精不在多。”

孙坚完全可以想象,经此一事,征西将军刘备的声望,会在司隶地区如何广泛传唱。

他也不好意思搞特殊,就让士兵们找安全的街坊寻空屋住下,休息一夜恢复急行军的疲劳,然后跟关羽一起防火掩陵。

大火一直烧了三天,关羽军救火的同时也没闲着,就把城里发现的死尸都拖到火焰特别猛烈的地方,丢进去火化。像北宫这种没被火蔓延到的地方,也有不少宫人尸体,那就拖去南宫的火场火化。

这是李素告诉赵云的“防止瘟疫”的办法,赵云一直谨记在心。

“掩埋泡着宫女死尸的水井”之类的活儿可以慢慢干,但火化必须趁着有火,否则等火灭了还要再特意生一堆火焚尸,那也太浪费了。

搜尸过程中,关羽和赵云也不免发现有些有宫女的水井,尸体数量并不多,还有些投的是枯井,关羽赵云一合计,为了减少工作量,就把只有一两个尸体的井打捞上来火化掉,然后撒点生石灰净水。只有尸体多的井才直接封死。

毕竟也得考虑将来雒阳百姓的生活嘛,填井淤烂后周边很久都无法再打井,取水也会不便。

前后上百个宫女、宦官尸体被拖到南宫,死人身上的东西他们也不会去搜,因为李素跟赵云说过,“尸气”可能就是瘟疫的源头。

但是烧着烧着,很快也有监视火场的士卒发现一些问题。

“将军,刚才那个火堆里好像有东西烧不掉,怎么还冒黄光呢?不过就一闪,很快就没了,像是黄金一样的东西熔炼的光呢。”

赵云顺着监火士兵的指示看去,也觉得奇怪:“嗯?怎么回事,都已经烧那么久了,按军师的话说,应该‘消毒’了,挑出来看看吧。”

他拿枪挑了一下,从火堆里拨出一个四五寸边长的方块,被烧得蒙上了厚厚一层灰,有一个角缺了,似乎有黄金熔融软流。

赵云一挥手:“拿桶干净水来,要从那几口没死过宫女的井里打,把这个东西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