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02章 蛮将归降,景毅授首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02章 蛮将归降,景毅授首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关羽的攻势太猛了,已经靠那种奇怪威猛的投石器械砸破我们五道营墙了,景毅在南边也丝毫没有捷报传来,估计是没干掉偷渡绕后的汉军吧?这仗还怎么打?”

李素把南线战报军情通知给关羽后的第三天,味县的建宁郡守府里,越俎代庖在此议事的鄂顺和孟信,就被北线的战局弄得焦头烂额。

过了凹腰关后、一直到进入味县盆地之前那最后几十里山道,原本南中联军是层层设防、到处立营墙栅栏。想利用狭窄地形拖住消耗、拉长远来的关羽军粮道。

但是在少量的投石车面前,加上高顺的陷阵营和其他配了铁甲的汉兵的猛攻下,那种“人多一方无法一拥而上”的狭窄地形,却一次次成了鄂顺与孟信需要吞落苦果的伤心地。

他们空有一两万人,却无法围殴关羽的四五千人,最后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踏步后退。可就算放进了味县盆地,在谷口处可以围殴关羽,在景毅的主力不在的情况下,就靠他们两家能野战打得过关羽么?

人数是关羽的四倍,但武器孱弱,没有铁甲的劣势太明显了。关羽手下一两千人有铁甲,野战打一万多南中无甲蛮兵都不是没可能。

就在又一天的失败后,鄂顺和孟信正在一筹莫展,一个结束他们痛苦的契机终于传来。

“将军,关羽派人放回了一批俘虏,似乎……是有话要带给将军。”军中小校禀报了一条情况。

原来是有一批大约百十人的蛮兵俘虏,出现在了味县北门外,他们是被关羽缴械释放后,穿越蛮兵防线回来的。

鄂顺和孟信相视尴尬一笑,各自去城门口提审自己一方的放归俘虏。

孟信刚一接见俘虏,就被一堆劈头盖脸打击己方士气的情报给洗得满头满脑。

“大王,关羽让我们回来告诉大王,说是……偷渡背后袭占滇池的,乃是李素李伯雅,他有鬼神相助,可以辟毒,泸水二百里、涂水六百里,远涉而来皆无损害。

他还命我等带回几颗身毒国的天珠,他说大王在永昌、建宁居住多年,应该多次见过、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珍藏在滇池县最大的佛寺里的。如今滇池六县已经心悦诚服、敬畏天命归李素管辖。

景毅不过是垂死挣扎,怕这个消息传到味县,他才亲自带兵南去同劳堵截,但日前也已被张飞和李素杀得大败、退回同劳县城,只因拼死封锁,大王才蒙在鼓里……”

孟信听得手都有些微微发抖,他本来刚听到前两句就想拔出佩刀把这个动摇军心的家伙斩了,但听着听着似乎心中就有魔鬼在怂恿他听完。

这也是个可怜人,应该不是故意动摇军心,而是在敌营中见多了神迹被吓住了,所以才这么卖力吧……

“我们虽在南中,倒也听说过李素此人的诡诈,他能借鬼神之助、千里辟毒而来……莫非真是天意?”

孟信正在怀疑人生、内心感慨,那俘虏又掏出一封书信,小心呈上:“大王,我等不识字,有些话也不懂,关羽让把这封信呈递给大王。”

孟信自己也不是很识字,稍微看了几眼,都读不畅通,只好叫来身边一个汉人幕僚,让读一遍。

汉人幕僚读的结果,自然是吹嘘一番李素的“历史记录”,说他曾经单枪匹马入敌营,让三郡乌桓之王丘力居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一句话就让丘力居斩送伪帝张举首级。

还说他一封书信就让老羌渠单于出兵援汉,又亲自出面几句话就让接班的于夫罗单于放弃并州的根据地移屯到羌地——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请孟尝孟信想想他们比丘力居于夫罗这些乌桓、匈奴单于如何。现在李俗已经绕后成功,如若归降再慢一些,就轮不到他们了,只配成为张举首级那样的存在。

信的最后,关羽还强调:李素原本的计策,是只需要接受最早来投降的那一部就够了,来晚了的不用给机会。但关羽比李素仁慈,破格允许你们第一天就来投降的话,两方都有活路,错过了今天之后,那就严格执行李素的要求,只接受先来的投降、并且要攻杀来得晚的那方作为投名状。

反正现在汉军已经拿下了滇池盆地周边诸县的官仓存粮,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往南中进一步增兵,不用受补给困难的制约把总兵力限制在区区一万多人的规模了。

蛮王和蛮王还是比较容易有代入感的,孟信一听自己的大哥被关羽在信中跟那些雄踞北方的单于相提并论,还是觉得心中很有面子。加上劝降信里的每一条都非常有道理,孟信心中狐疑,吩咐全部亲兵准备好武器,去试探一下鄂顺的口风。

半炷香的时间后,孟信在城楼上见到了同样心怀戒备的鄂顺,双方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但看得出来都在戒备另一方突然内讧痛下杀手。

最后,还是见识稍微多一点的孟信主动把话挑明了:“关羽说过,今日你我愿降,可以全都接受,错过今天可就没这个机会了。”

鄂顺松了口气,连忙附议:“那你我一起出城,去关羽大营投降,谁也别想单独留在城里堵住城门!”

孟信:“行,我把我的幕僚、副将都扣在你那儿,你也把幕僚副将都扣在我这儿,一直到关羽营里投降了,再交换回来,大家也好放心,如何?”

鄂顺:“就……就这么办!”

两人加起来至今还有一万六七千人的兵力,就这么决定对只有四千多人的关羽投降。

双方互相牵制着小心翼翼地来到味县盆地北端的谷口,然后在野外停下来,先派斥候去跟关羽递交降书,然后撤去山谷沿途二十里的营寨守卫,放关羽过来,到了平原上再投降。

关羽知道逼降得手后,倒也不敢大意,还怕有诈降诱敌之虞,一路上让士卒严密戒备,每过一处当道扎营的工事就分兵百人把住要害,确保后路,才缓缓通过山道,进入县城所在的盆地。

孟信和鄂顺一直恭敬等候,见到关羽连忙拱手行礼:“关将军,我等皆受景毅蛊惑,被他的‘建宁灭后,汉军还将扫荡越嶲、永昌’的妖言蒙蔽,误触将军虎威。还望将军允许我们重归故土、散兵归农。我们愿意交出兵器。”

这是多多少少玩了个小心眼,希望关羽释放俘虏,毕竟被围在这么一个山谷里,可是想跑都跑不了,才被迫直接投降的。否则,他们说不定就一哄而散自己回老家了,哪里还用关羽来恩准。

关羽横刀立马,遥遥一指:“先让你们的士卒放下兵器,后退五里。待我收缴接管县城,自会答允你们。”

孟信和鄂顺没有反抗,眼睁睁看着关羽占领了建宁郡郡治味县,算是充分表达了投降的诚意。

关羽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摆酒宴请降将,跟他们说具体优待条件:“我兄征西将军并无奴役南中百姓之意,平定诸郡之后,可以承诺依照旧例,一不会异地征发百姓承担徭役,二不用征收农田粮赋,三不收取丁税钱。

我不管景毅当初是如何妖言惑众的,这三点我可以重申一遍。但是,大汉疆土,百姓皆应为朝廷出力,否则内地诸郡百姓定然不服。所以徭役丁税田赋,皆以兵役、特产、承担贸易转运替代。

但征西将军可以保证,未来的特产征收绝对严格比照三十税一,永不临时加派。若所需更多,我们自会派官营商队以贸易换取,而非无偿加征。希望你们好自为之,谁连这都不接受,朝廷自会灭其蛮王、由流官管辖。”

关羽这番话,也是出兵之前就跟刘备、李素一起说好的对边蛮地区统治政策,跟东汉一贯的羁縻措施相差不大。只不过东汉传统对特产类奢侈品的征收比较随性,容易加征。

关羽承诺形成定例、公布百姓,让大家都知道,不给搜刮操作的余地,对于安民是有极大好处的,

而蛮人需要额外付出的,就是要多去异地当兵,把精壮抽选出来服兵役。

说句题外话,李素当初跟刘备关羽这么定时,也是借鉴了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后的统治方略——后世孟获被擒后,诸葛亮撤兵回蜀,对南中的要求就是每年要抽调精壮去当兵,后期蜀汉的“无当飞军”就是靠南中兵源维持流动运转的。

鄂顺和孟信并不能做主,只是表示:“我等回去之后,自会向大王转告。”

关羽眼神一眯:“鄂将军,高颐肯答应,那就最好,若是不肯答应,你可为越嶲都尉,朝廷自会另派越嶲太守!

还有,既然你们已经投降,也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做好了可以免去缴械的惩戒——你们即日分兵南下,随我攻打景毅还在负隅顽抗的同劳县城。只要斩杀景毅,我允许你们全军拿回武器回归故乡。战后我只从你们当中抽选三千人征入汉军,抵今明两年贡赋。”

鄂顺孟信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被许诺了有可能在越嶲实际管事的鄂顺首先服软了,表示愿意帮忙当先锋炮灰。

反正这些兵本来就是高颐的,又不是他的家底,沾沾血纳个投名状,不能回头了岂不是更好。

关羽也不会充分信任这些蛮将,所以他留了高顺守住味县,关羽自己只带着参军黄权,监督新降的蛮兵南下攻城,而且还扣留了鄂顺和孟信本人在味县做人质,由高顺暂时天天请他们喝酒。

而且对于投降的蛮兵,也不是全部发还武器,只是发还了一部分,其余都用辎重船拉着,要攻城了才发还。

五六天后,关羽终于带兵南下,进入同劳县所在的那处山谷盆地,把景毅团团围在城中,然后分兵南下通知张飞、李素前来会合。张李等人早已枕戈待旦,闻讯立刻北上。

景毅在城中,看到围城敌军如此众多,也是再次瞠目结舌,他根本想不通为什么那些蛮族援军那么快就变节了——明明味县城里的粮食比同劳县这边多,他们吃到春荒都够了。

都到了这一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李素关羽吩咐现场打造了几架冲车和挖墙的木驴,很快展开了攻城——同劳这种破县城,一丈高的土墙,根本犯不着弄投石车,用木驴抵着墙根挡住上面的毒箭,士兵在底下用铲子铁锹稍微挖一会儿就是一个大坑,不用半天就能挖塌出大洞。

之前之所以不攻城,只是因为兵力太少,就算打破了城墙玩巷战都不一定能赢,毕竟李素和张飞这边的步兵都是翻山越岭的轻步兵,不比关羽那边铁甲率比较高。

现在汉军前线兵力接近八千人,还有新降蛮兵炮灰,景毅还翻得起什么浪?

随着城墙被挖出口子,作为先锋的炮灰蛮兵蜂拥杀了进去,对新主人表忠心。

战前关羽已经宣布过赏格了:到汉军中当兵,可以全家发给田地、而且是滇池周边的肥沃田地,全家和两家亲戚、最多五个正丁、十个女人老幼可以免税免缴纳特产。

另外,汉军常备兵的军饷、口粮这些待遇,也是不差的,虽然不可能都跟陷阵营那么夸张。

这些天宣传下来,蛮兵们也知道了跟着汉将待遇好,还能解放家人,不再被洞主盘剥——在蛮王手下,大部分士兵的家人都还是奴隶状态呢,南蛮如今还广泛存在奴隶制。

为了不过于刺激鄂顺和孟信,关羽也说过最多只招收三千蛮兵,所以谁能当谁不能当自然会有门槛,这次的选拔标准是攻破同劳城、拿到逆贼从贼者首级一级的可以从军。

当然考虑到景毅的部队不一定会死拼到底,关羽和李素也要制止杀良冒功的趋势,所以出了斩获首级之外,还定了其他军功赏格,从先登到抓获俘虏,都有定法。

经过短短半天的冲杀,景毅的部队被杀得七零八落,被分割包围的建宁郡兵、尤其是那些新征入伍临时动员的士兵,成建制地投降。

景毅本人知道罪孽深重,他毕竟挑唆了其他郡一起来反对刘备,还借蛮兵想要保住自己的土皇帝富贵,刘备肯定不会放过他,于是在被包围砍伤之后果断自己了断了。都尉蔡飞也被杀在乱军之中。

长史苏允和郡丞李瑁,在乱军之中很光棍地投降了。李素粗粗审问了他们身份后,将其削职为民带回犍为郡,算是饶了一命。

到了十一月初的时候,建宁郡全部各县,统统陆续归顺了刘备的统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