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03章 要当酋长必须读书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03章 要当酋长必须读书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景毅授首之后,仅仅过了七八天,孟信就垂头丧气地带着五千多人的残兵,以及全部被发还的兵器、因为助战被赏赐的财物,回到了建宁郡与永昌郡交界的秦臧、梇栋二县。

这一带,是其兄孟尝的主要势力范围,横跨两郡。其中永昌郡一侧的梇栋县,是一片山区里的盆地平原,人口聚集相对肥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楚雄的范围,孟尝部落的核心势力就在此处。

历史上三国时期将永昌郡拆分为永昌/云南两个郡之后,梇栋县还被提为云南郡的郡治,可见这地方在方圆一两百里内还是比较重要的。

孟信带兵回来之前,已经通过快马信使把情况通知给孟尝了,所以孟尝有心理准备,知道景毅的覆灭、李素的雷霆手腕。

但当他在梇栋县东门外迎接弟弟归来、亲眼看到自己派出去的兵马足足少了一半时,孟尝还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为何折损了如此多的人马?那李素和关羽难道还杀降扣俘不成?”

孟信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大哥,不要乱想,我军作战,本就有折损,跟关羽交战时,伤亡了一千多人,后来反正了,帮关羽攻打同劳县与景毅作战,又折损了一千多人。

战后,还有一两千人因为作战表现好,依约被关羽和李素收编了,可不就只剩五千多人了。越嶲那边,鄂顺的下场比我们还惨,能这样回来已经算不错了。

都怪咱被景毅贼子骗了。唉,当初要是不接受关羽的招降,等刘备掌握了滇池周边存粮、后军由水路源源不断来,我们就是想跟关羽两败俱伤都没机会,只会全军覆没。”

孟尝有些怒不可遏:“二弟!你为何涨他人志气,胜败乃兵家常事,景毅糊涂不明,在建宁交战居然都不如敌军熟悉地理,被人包围在山谷之中,那是他无能。我看李素和关羽未必就是战无不胜。我们都服软认错了,他还要那么多?真是欺人太甚。”

孟信听得郁闷,觉得自己简直两头不是人,只好苦口婆心让大哥认清形势:“大哥!你是没亲眼见到李素的神兵天降!泸水、涂水八百里渡河而来!不说别的,我们南人有谁能做到渡泸那么远而不被毒死么?本地人都做不到,李素真是有神助!与神为敌不得好死的!”

孟尝也被说得信了四五分,但还是接受不了,气咻咻地争辩:“我们南地的神灵,为什么要相助一个燕赵之地的外人?要我看,鬼神之说未必没有虚张声势。

那李素说不定是穷凶极恶,派了几万人来渡泸绕后,路上都不知道毒死多少人了,最后只活了那么六七千人到滇池,他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也亏得孟尝是半个丈育,识字不多,说不出“穷兵黩武、草菅人命”之类的成语,所以憋了半天也只憋出一个“穷凶极恶”来形容李素。

可惜他这番最后的脑补意淫,也被亲弟弟后面的话残忍打碎了。

“不可能的,李素绝对是真的有神助——一开始我也以为他只是渡泸奇袭运兵。可是在我们投降后、即将被放归的前夜,我们被带去牧麻县,亲眼看到了上百条货船,都是三丈多长、一丈宽、能载数千斤的。

运来了几十万斤贸易用的货物,有花椒有精盐还有蜀锦铁器,赏了我们几万斤椒盐和几千匹蜀锦,作为助战的补偿。要是李素得付出重大伤亡才能渡泸,他怎么可能为了经商都走泸水-涂水千里运货?

要说普通士卒的人命不如城池官位值钱,我信,但要说人命还不如货物转卖那点利钱值钱、值得冒着被毒死的风险来经商,我是绝对不信的。”

原来,孟信在被放回来之前,李素特地向他展示了一次肌肉:因为战事比预料地更早结束了,所以第二次被放回去朱提运粮的补给船队,被李素直接改为命令他们运些贸易货物来,以向蛮夷昭示“汉军已经彻底掌控了泸水的航运,以后可以轻松低成本地增援建宁郡的滇池盆地”,让蛮夷别生出二心来。

“李素都能拿泸水航道做生意、直达滇池附近的牧麻县”,这个消息的杀伤力,当真比景毅的覆灭更加让孟尝震惊。

要知道往年蜀地的精盐之类的货物,运到南中的建宁就得涨价七八倍,运到永昌最偏远的高黎贡山周边,能比成都涨价十几倍。就是因为自古以来都是走味县山路徒步背货/挑担贸易的,运费太昂贵了。

蜀锦这些涨价倍数倒是少一些,但主要是因为蜀锦价值密度本来就高——挑满满一扁担精盐,在僰道可能才货值一千钱,到滇池翻七倍也才五六千钱的运费。而蜀锦一扁担可能就值上万钱了,加上运费到滇池也才刚翻倍。只不过蜀锦销量低,不可能多挑,否则卖不出去。

确认了这些信息,也就意味着跟李素合作的利益,未来会大得多。毕竟南蛮人目前没有掌握造可以在金沙江里长途航行的商船的技术,也没有足够的水手熟悉相关航道——

航道都是国渊在僰道和堂琅之间屯田、整治险滩修出来的,只有国渊手下的人最了解哪儿的险滩该怎么开船才安全。这些隐性知识不是不能慢慢摸索,但蛮人要绕过汉人自己摸清,不翻个百十条船淹死个千儿八百水手,也是做不到的。

以汉末的信息传播效率和李素的保密意识,官方垄断五年的南中上路航运利益,是绝对可以做到的,李素只要比陆路挑担运货降低两三成运费,就能形成绝对竞争力。

孟尝彻底怂了。

这还怎么反抗李素?

孟尝最终决断道:“也罢……这次是我们自己瞎了眼听了景毅,折损、被征走累计五千子弟、元气大伤,咱也认了。李素后续有什么别的条件,也不是不能谈。但就我们一家如此服软,也太吃亏了。

建宁、永昌地界上的部族不止我们一家,如果其他部族不用‘五户抽一精壮’去给汉军当兵,长此以往不用数年,我们的青壮勇士被抽走,其他部族没被抽,我们还怎么在南中站稳脚跟?不如尽量拖延,看看越嶲人那边情况如何,也看看永昌那些白夷部族反应如何。”

孟尝估计,越嶲人不会太快臣服,因为李素的泸水商路利益,并不能惠及越嶲人。(金沙江在老君滩以上部分一直到民国都无法通航)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所以就算鄂顺被扣了,高颐肯定要继续当土皇帝,对他而言无非是彻底把增援景毅的那一万人折损了。李素就算花了大力气把越嶲平定,那地方也没什么特产珍物,最多有点邛竹,根本划不来。

孟信听了兄长的拖延态度,唯恐兄长进一步惹恼李素,进一步摊牌说:“大哥,咱跟汉人玩心计是没前途的……实话告诉你吧,李素放我回来之前,就料到你有可能会找借口拖延了。

当时他就告诫我,说如果你拖延,就请你送子孙去巴郡江州念书,跟着汉人大儒学识字。十几岁的少年子侄,去江州学六年就可放归,十岁以下的蒙童,跟汉人念书十年才能放归。不然的话,他就视同仍然跟景毅、高颐一心。

而且李素还说,将来暂这样的部族酋帅传位,必须在读过汉书识汉字的子弟里选继承人,不能传位给没读过汉书的人。谁要是拒绝,他就起兵击之,改派流官。”

孟尝心中一震,对汉人的料敌机先更多了一点敬畏,原来他想拖时间,早就被敌人料到了……自己大字不识几个,跟汉人玩心机确实拖大了点……

李素现在有了滇池平原的全部存粮,军事进攻不用从蜀地运粮过来,要想继续维持三个月的攻势绝对是没问题的,撞到刀口上可就不好了。

但孟尝就是后怕被别人取代,思前想后,还是就当少生了一个儿子吧。

他跟孟信说道:“那就让节儿去李素那儿学汉人的书吧,就说获儿年纪还小,连发蒙的年纪都还不到,不能去念书。将来什么时候李素把我长子放回来,我再让次子去读书。”

确保身边始终有个儿子,不会被断子绝孙,孟尝觉得这个后手也就留得够了,成大事者真到了危急时刻,死个把儿子还是不要紧的。

而且,自己给了儿子也算是表了态了,要是别的部落不给儿子,到时候就傍李素杀别的部落好了,反正在永昌和建宁的地界上他孟尝跟其他部族酋长的实力对比不能亏。

汉末建宁、永昌的西南夷,从民族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昆明夷和哀牢夷。

对于这些民族划分不太熟悉的看官,可以简化概括——昆明夷就是以昆明盆地为核心聚居的,最远到后世的楚雄,离汉人更近,汉化程度也更高,也就是后世南诏、大理时代的“黑夷”,

哀牢夷主要在后世保山、大理一带,也就是云南西部,到了南诏/大理时代就改叫“白夷”,汉化程度更低。

哀牢白夷又分两部分,一部分留在永昌境内臣服大汉朝廷,另一部分在汉章帝时发动叛乱,被服从汉庭的昆明夷打跑到高黎贡山另一侧、自立掸国,成为后来的缅甸。

孟尝和他儿子孟获的部落就是昆明黑夷,而未来被孟获联姻笼络的祝融夫人部族更靠西,就是哀牢白夷。

黑白夷这种俗称,主要是因为黑夷更容易与汉人贸易买到简易染料,穿染过色的黑布,而白夷更难通过贸易获取染料和染色织物。看过《天龙八部》或者玩过《仙剑奇侠传》的看官,对于黑白夷的区别就很容易理解了。

估计金庸写《天龙八部》的时候,让段正淳身边的幕僚臣子都是黑夷、刀白凤是白夷,这个设定也是从孟获祝融这儿抄的吧。

当然目前孟获都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祝融估计还是液体呢。所以如今昆明黑夷和哀牢白夷之间矛盾还很大,并没有形成联姻。

孟尝最怕的就是昆明黑夷被李素抽血、而哀牢白夷可以不归王化不用被抽血,假以时日他们黑夷打不过白夷。

要是自己交了儿子之后,李素能对哀牢白夷也严格执法,甚至允许他孟家人帮朝廷执法,那孟家这个低头服软就还是有价值的。

——

PS:今天更晚了……看了前两天的追更大数据,我估计大家是觉得跟蛮人打太久没观赏性,NPC也都不认识,所以我赶紧补救修改,让景毅果断被杀,掐短战争戏。

因为废掉了一些隔夜存稿,临时换地图重写后面的种田和分化瓦解,所以写得慢了。本周剩下几天都是两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